36歲醫生連續抗疫39天去世:英雄走好,你的努力將不被辜負

3月才開始,就傳來了新的噩耗:

河南寶豐縣中醫院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副組長袁洋洋,因心臟突然驟停,搶救無效離世。


36歲醫生連續抗疫39天去世:英雄走好,你的努力將不被辜負

袁醫生的同事,之後接受採訪時說:

他經常吃住在醫院,在抗疫期間,12次組織醫務人員學習防控知識,21次深入一線督導檢查防控流程,41次組織安排疑似病例,協調轉診危重症病人36例。

看著這一個個數字,都是袁醫生要扛著自己身體的不舒服連續工作39天,直到離世換來的,真的無比心疼。

要知道,他走的時候,只有36歲啊!

自從疫情爆發以來,雖然已經極盡努力採取防護措施,但是人員短缺、醫用物資需求量大,導致前期很多醫護人員防護不能一直做到位,連軸轉為病人治療的情況時有發生。

在這樣危急的狀況下,根本無暇顧及自己的生命安全。

就在2月23日,武漢一名年僅29歲的女醫生夏思思,因為感染新冠病毒肺炎不幸離世。留下的是一個才2歲的兒子,和悲痛到到如今都無法接受這個事實的家人。

而更讓人難受的,是讓我們哀慟的消息,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刻並非個例。

2月10日,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器官移植研究所,62歲的林正斌教授,因感染肺炎去世。

1月25日,福建省某衛生院副院長毛樣洪在工作中不幸殉職。

1月23日,江蘇泰州市人民醫院感染科醫生薑繼軍因感染病毒肺炎離世。

....

36歲醫生連續抗疫39天去世:英雄走好,你的努力將不被辜負

作家方芳曾說: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再形象不過。

普通人的背後,尚且還有一個家庭,有數位愛他們如生命的親人。

而醫護人員,卻是在這些基礎之上,明明知道感染這個病毒之後有多兇險,卻依然義無反顧地衝上去,為普通人的生命保駕護航。

他們用生命保護了我們,用熱血為所有人開闢了一條條生的道路。

他們也是肉體凡胎,卻有一顆天使般的心。

01 “他們都能去,我為什麼就不能去?”

曾經聽人說過的一句話很對,醫生和護士是所有職業中少有的有崇高精神的職業,深以為然。

在這次疫情中,很多人發現,醫生和護士對於和病毒對抗,還有奉獻都有驚人的一致態度。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曾經在接受採訪時講過他同事的一件事。

他的這位同事,作為上海某醫院的醫生,一直想要支援武漢。

但是在外派支援的醫護人員名單裡沒有他。

於是他一不做二不休,乾脆偷偷離開上海,繞道從湖南進入武漢,成功與上海支援醫療隊會師。

一位已經結婚的護士,在臨行去支援之前,被母親攔下勸告不要去,因為她有家庭有孩子。

護士被耽誤了出發的時間,一時激動地淚流滿面,對母親說:

我們的護士,都是90後,他們沒有結婚,連孩子都沒有,他們都能去,我為什麼不能去?

36歲醫生連續抗疫39天去世:英雄走好,你的努力將不被辜負

所有人都在擔心醫生和護士,害怕他們被感染,但他們自己卻義無反顧。

可他們是戰士、是勇士,卻也是肉體凡胎,是人,也會被感染,也害怕死,也會因為擔心失去生命而讓自己的親人一輩子都活在悲傷當中。

正如一位送女兒出征的母親所說:

家裡就這麼一個寶貝,真的讓她上前線的時候也很捨不得,但是國家需要。

36歲醫生連續抗疫39天去世:英雄走好,你的努力將不被辜負

那種無奈與驕傲交織的心情,常人無法體會。

但在他們自己,卻不只是職責所在上了前線,而是發自內心地想要以一己之力救人救命,這對他們自己來說,似乎卻並不算什麼。

正如張文宏醫生後來在演講中說:

我只是認為,這也是我們的天命而已,什麼叫天命而已呢?我不做這個事,我晚上就睡不著。不是我的一個人格高尚,只是我就是一個特別焦慮的人。這一群焦慮的人,特別適合做這件事,那麼我們正好聯手,你有夢想有理想,為人類的未來,我們來保護現在的歲月的靜好。

真是既讓人心疼又特別敬佩。

02 願天堂沒有病毒,英雄的犧牲不被辜負

莎士比亞曾說:

黑夜無論怎樣悠長,白晝總會到來。

在所有醫護人員的努力之下,這場戰役如今已經往好的方向發展。

從過去的每天新增一兩千,到如今的兩三百,治癒的人越來越多,確診的病人越來越少。

熱搜也說,如今很多醫院都出現了床等人現象。

鍾南山院士在採訪中曾說,預計在4月下旬能控制住。

當然到了中後期,我們依然不可以掉以輕心。

疫情一天不結束,禁足的命令一天不解除,我們都要乖乖地待在家裡,不給國家和醫護人員添麻煩。

作為一個普通人,最想感謝的是醫護人員,最不想辜負的也是他們。

36歲醫生連續抗疫39天去世:英雄走好,你的努力將不被辜負

他們為人民作出的貢獻,我們都會銘記在心。

最後,想對因為疫情而犧牲的醫護人員說一句:

願天堂沒有病毒,英雄的犧牲不被辜負。

我們會更好,人民會更好,未來也因為你們,而變得更加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