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次疫情,老百姓对于保险的看法是否会出现转折?

烟斗朝上


经过疫情后,大家对保险的看法一定会出现变化,我身边已经有好几个朋友以前对保险都是对完全拒绝的,结果这个几天都说要考虑给自己办保险了。

同时也给以往不接受保险的朋友一些建议:

今年保险一定要买,因为

①没保险是裸奔经不住一点波折

②整年你都会提心吊胆,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身边传出一个案例时,足以把你吓死

③连累家人,很多人会说没钱治病我就算了!可是现在的新冠肺炎是长期潜伏不易发现的,及易传染,如果真的不幸运感染,比的是谁抵抗力强!一人感染,全家遭殃…那家里的长辈都不管了吗?治疗后期的费用你意想不到!

④身体健康被侵害后,你的身体会吃不消的,多多少少有点不适,而且以后想再买保险都很难!你会真实感受到买保险难,看病也难,给不起医疗费生活更难,饱受心理折磨,没逼疯自己已经很好了……

⑤富人都在用钱续命,而很多普通人却肆意挥霍自己最值钱的资本,有的甚者经常熬夜用健康去换钱,还不懂为身体添一份保障!请尽早认识到自己的健康最值钱吧,而且要行动!

⑥时光易逝,不要把自己活得太累了,懂得风险配置真的会为人生助力的,加油✊



韩讲保险


经过这次疫情,老百姓对于保险的看法应该会出现转折。因为有些东西一旦失去了,才知道它的珍贵之处。生命诚可贵,虽有时坚强无比,但是也有意料之外的脆弱。至于这种意外情况何时发生,你我乃至每一个珍惜生命的人都“赌”不起。

有些人或许心疼保费,在没有发生意外之前沾沾自喜,自认为很聪明的省下来了“一大笔”花销。殊不知,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小额保费相对于大额财产来说,孰轻孰重相信很多应该是清楚的。

在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肆虐之下,我们遭受到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危及到了我们的生命安全。虽然说很多保险对这样重大的“保险事件”方面的服务不是很完善,而且赔付的保险金爷不是很多,但是有总比没有要好些吧。买了保险的起码相当于戴了个“一次性口罩”,而没有买保险的则恰如没戴一样,随时都有可能面临着风险的“袭击”。

经过这次疫情,我相信很多在原先犹豫要不要购买保险的那部分人应该会选择做出自己的决定了——购买保险,虽然不知道那场意外何时会降临到我们的身上,但是有备无患也未尝不可。而且就算我们“幸运的”没有机会“享受”保险的福利,我们也相当关于间接的帮助了他人,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助氛围。

一次次改变总有那个属于它的那个时机,每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都使人们对于保险的认识有一个全新的理解,这未尝不是一种进步。相信经过这场疫情老百姓对于保险的看法会有所改变。


小白谈金融


完全的转折不能说,但势必会出现变化。


我们国人的防范意识向来是被风险吓出来的。

之前总觉得生老病死离自己还很远,平常都是小打小闹的发烧感冒,觉得重大的疾病不会找到自己身上,觉得自己会平安顺遂的干到退休,然后向往儿孙环膝的场景。


现在,一场疫情让大家人心惶惶,新闻里不断确诊的人数,路边拦隔的关卡,口罩、酒精的一抢而空,势必会让人们觉得死亡离自己如此相近,意外离自己也如此相近。

有了这样的风险意识,就会思考,如果自己患病了,会怎么样,治得起吗?要是治不好家里人怎么办等等等等。


所以说,人们势必会关注如何去转移这些风险,从而看到保险,并作出一定了解。


墨菲先生


疫情过后中国有10大问题会出现,第一大批企业,工厂,制造业倒闭,第二大批人民失业,第三房价暴跌崩盘,第四房地产商资金链断破产倒闭,第五大量出现烂尾楼,第六银行破产,第七炒房客跳楼,第八大批贷款买房子的人断供,第九油价暴跌物价也暴跌钱值钱,笫十大量出现年轻人贷款买房的人离婚等等,


用户3913951172493


保险,投保本身就是个险,投了保要赔保时,找个种理由推脱不理赔,退保扣你一大笔钱,是个只赚不赔的行业,推销员都以诈骗方式操作,故意把合同弄的很复杂,是为了赖保,我卖过真的住院赔保了,他们只送二听奶粉找很多推脱理由,合同七八张字么打的很小,合同是越简单越好操作,一个保险品种需要这样吗,这种合同一看就是要骗人耍赖的合同。所以许多都愿投保,但保险公司处处设难,就是也让你麻烦死。


滚滚洪流874


你好,楼主!看到这个问题,再从一些回答中其实也可以得到一些答案。看法有所改变是一定,但是说是转折可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毕竟“保险”在很多人心目中还是贬义词。


但是随着近几年大家的保险意识提高以及知识储备,越来越多人对于保险的看法已经在慢慢转变了,特别是80/90后,成为保险购买的主力军。很多人觉得保险不OK,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觉得保险理赔难,但实际上保险公司的赔付率最低也在97%以上。很多人理赔过程难,主要是在投保时没有搞清楚自己需求以及保险责任,加上一些不负责任的保险从业者,使得整个过程看上去特别繁琐、困难。

现在越来越多专业人士加入保险行业,此次疫情也让很多人开始看到保险的作用。我想强调的是,保险的本质是保障,我看到有些回答中提到返还型保险,这其实是我不推荐的,如果真的要买保险,还是以消费型为主,让保险充分发挥保障作用。如果你想要理财收益,那么有基金等理财产品。

话说回来,到底为什么需要保险呢?很简单,因为保险是转嫁风险的工具,只有利用好这个工具,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来临时对家庭财务的冲击。保险的价值毋庸置疑,是用可接受的费用去转移无法承受的风险。但这些价值的前提是:如何正确合理的利用保险这个工具。


好了,我是小保菌,有任何关于保险的问题请随时评论或者私信我呀!


小保菌


中国人不愿意买保险,与保险观念和对保险的看法没有关系。

中国人不愿意买保险,是因为,中国现在的保险产品根本就不“保险”!

就说这次疫情,买了重疾险或者大病险的,除了那些风口浪尖上的医护人员和公务人员,有谁从哪一次家保险公司拿到了一分钱的赔偿吗?

因为,你买的重疾险或者大病险后面有一堆的附加条件,你根本达不到这些条件的理赔标准。


谢洪波沔阳


答,首先,就是老百姓对于保险有什么看法,保险业在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到现在,我觉得就一种险,我觉得非常重要,也非常好,并且利国利民,那就是汽车强制险,这对汽车业的兴起,出现事故的保障减少赔付不起的问题的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疫情结束以后,对于个人的身体健康的保障推行一种全民的强制,没有就累积,有了像现在这种事情,就可以减少人员或国家负担。应该可以。不过需要科学设计。


大马哈鱼12


先看一个数据:2月1日,银保监会副主席曹宇: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月31日,全国银行保险机构以及行业协会累计捐款达14亿元,保险机构向疫情防控一线人员捐赠保险保障,风险保障总额超万亿元。每一次灾难之时,保险行业从未缺席!

当疫情过去之后,我们又当如何面对那些躲不开的风险,余生之中你又能依靠谁?保险,无疑是最直接有效的抵御方式。

而且我自身通过身边保险群也发现,疫情期间湖北保险成交量最多,说明疫情已经直接让老百姓注重保险了,有保险的人更有安全感,而且保险售后服务已经比以前好,也解决了部分百姓的认为理赔难得后顾之忧。通过事实情况看,这次疫情对百姓看待保险有积极作用,但是是不是转折还需要后期其实论证。


雷涛支付


肺炎疫情之下,老百姓对生命健康的关注上升,各种防护保障措施面面俱到。

除了口罩,保险也是不错的保障措施。至少,多了一份心理上的安慰。


感觉出现转折的还需要很长的一段的路走,但这次疫情,未来估计会激发一波保险行业健康险保费收入的增长。


即便是一部电影,也会触发保险需求在短时间的激增,比如2018年上映的《我不是药神》在当时引起轰动,同时也引起了一波对于保险的关注,甚至,有不少保险公司借此焦虑营销,组织客户观影,以唤起保险需求。


在2003年的非典期间,保险代理人的活动同样也受到限制,甚至当年4至7月前后近4个月,代理人资格考试都按下了暂停键。


而在保费收入增速上,银保监会历史数据显示,2003年3~4月,行业健康险增速从1~2月的超1倍增长突然降至3月份的36.73%,但在经历了3~4月的低谷之后,5月份突然飙到顶峰,单月保费收入同比增长了3.09倍,环比增长了1.51倍。


这种倍数级别的增长一直持续到8月份,6、7、8月分别同比增长了2.65倍、1.58倍和1.31倍。


可以看到,非典明显刺激了老百姓的焦虑情绪,人们对“风险”的认识进一步加深,进而对保险意识显著提升,并可能快速转换成保费,尤其是健康险保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