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們對胡紅梅事件的評論一針見血,切中肯綮!

胡紅梅老師火了,火得猝不及防,火得一塌糊塗。本想趁趁胡老師的熱度,準備開膛破肚、針砭時弊、深刻剖析一番,可是看了幾篇文章,特別是跟帖評論,覺得還是不寫為好。因為這些文章和評論深刻犀利、入木三分,這裡摘錄一些精彩的評論,聽聽民間的聲音。

No.1她本來是個老師,有人希望她當個演員。演著演著她忘記自己是個老師,入戲太深了。

No.2把教材吃透,把課堂教學做到極致,就是最大的特色;把對學生的關心和愛心做到極致,就是最好的教育;把平凡的每一節課上好,就是最有價值的名師!

No.3是教育界的大佬打造了胡紅梅這樣的教育界的范冰冰,他們喜歡這樣的教育盛京,什麼名師,標本,帶頭人,骨幹……頭銜壓的一線踏踏實實工作的老實人望塵莫及。象一股邪風,摧殘著兢兢業業,無私奉獻的老師的心靈。把教育的方向引向功利,名譽,虛假。這樣的教育帶頭人怎麼帶好教師隊伍,怎麼引導好未成年的孩子。取消職稱,取消證書,還教師清淨,讓他們安心教書吧

No4.我們身邊太多“紅梅們”!整天花枝招展不在學校教書育人而東跑西竄,榮譽滿身的卻不是課堂上的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紮紮實實的教師!

No.5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當今社會所謂的精英有哪幾個是踏踏實實幹事的人,務實的人永遠都被邊緣化、只有演技好而且懂得相互配合表演的精緻利已分子才會被推到舞臺中央……

No.6所謂的“名師”,首先要有“教育導演”欣賞,其次自己也要經歷長時間對同一節課教學內容的反覆“磨課”、“演課”,最後通過一節“公開課”來展示這節“集大成”的“教學成果”——於是,出現了一個“名師”,帶動出若干“名導”,“名校”!!!——典型的教育形式主義。類似的形式主義在教育界比比皆是!長此以往,教育就真的完了!

No.7當下胡紅梅現象不是個例,而是普遍! 教育需要安靜,默默無聞才是真!少些名師,少些公開課優質課,多些把精力用在研究學生研究教材的實幹家,教育才有希望!浮躁的社會,作秀的教育,育不出優秀的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