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水”到底是什么?“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中的“弱水”要怎么理解?

花禅酒仙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问了,我便认认真真的回答你。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源起佛经中的一则故事,警醒人们“在一生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美好的东西,但只要用心好好把握住其中的一样就足够了”。


这句话出自曹雪芹《红楼梦》里,宝玉对黛玉说的一句话,意思是说,世上的美丽女子多的是,而我心中只喜欢你一个人。所以,这句话也用来比喻对恋人一心一意的爱。

“弱水”一词最早见于《尚书·禹贡》。古时候很多浅而湍急的河流不能用舟船而只能用皮筏渡过,古人认为这是由于水羸弱不能载舟,因此把这样的河流称之为“弱水”。后来的古文学中逐渐用“弱水”来泛指险而遥远的河流。


比较有名的是苏轼的《金山妙高台》中有句:蓬莱不可到,弱水三万里。再到后来“弱水”被引申为爱河情海,这便是我们现在经常说的“弱水三千”的意思。需要注意“弱水”不可说成“溺水”。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这对无数向往爱情的人来说是一个非常美好的语句。因为这是形容一个人对爱情的忠贞,不管有多少人但是只要他的爱人一个。

弱水三千三千中的弱水指的是什么,首先要按照它使用时的语境情况来确定。如果是一个人向爱人表达爱意时说,“弱水三千,我只起你一瓢饮。”,那么这个弱水就是指这个世界上每一个和他有可能发生感情的人。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的人,却只对你一个人心动,这对情侣之间来说是非常甜蜜的情话了。

除了指人外,弱水三千其实还有人用来形容物,选择,可以形容这个世界上万千美好的事物。只去一瓢饮,就是其它的不管有多好,但是只要这许多美好中认定的一个。

如果按这句话的在最开始如何出现用来说什么来确定弱水三千中的三千是什么意思的话,那么就要追溯到这句话的出处。弱水三千最早是出自于佛经中的一个小故事,一个旅人面对一湖水却不喝,因为自己肚子太小装不下。佛祖开导他说了这句话,在这里如果弱水是指具象的物质那么就是指那片湖中的水。

但是佛祖又是用这句话来教导那个人人生之中美好想要得到的事物有太多,但没有人可以全部都得到,与其贪恋过多一个都得不到倒不如好好地拥有一个。由此可以看出,弱水其实是一个意象,是指一个人在这人世间所遇到的各种美好的,让人渴望的东西。


江水趣谈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其实是出自于佛经中,佛祖在树下问一个人,说这个人有钱有权 还有一个爱你的妻子,他还有什么不快乐呢?而这个人回答正式这样拥有太多的东西所以才不知道取舍,随后佛祖给这个人讲了一个故事,一个游客要渴死了,佛祖把他带到一个湖前,而这个游客一口也没喝,佛祖问他为什么不喝,他说湖那么大自己肚子那么小,肯定装不下那么多水,既然要不完还不如不要。

说完这个故事佛祖对那个树下不开心的人说,世界上有太多的美好的东西,但只要好好的用心把握一样东西就足够了,太贪心容易造成什么也得不到,反而会失去更多的东西,弱水三千,只需取一瓢饮足以,红楼梦中也出现了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黛玉问宝玉那么多人对他好,以后不和他好了会怎么样,宝玉直接用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来回复。

现在对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解释是,在世间有太多的好东西存在,而我们不能太过贪心样样都想要,我们只需要在这些里面选择一种最适合我们的要,好好的把握就足够了,太过贪心并不是什么好事,很有可能会影响到自己的抉择,最后不但没有获得好处反而会对自己造成伤害和损失,。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可以用在感情生活上面,也可以用在工作上面,现实中就是有太多的贪心的人践踏感情,不满足于一段感情,而选择了索取更多的感情,最后造成的结果是造成情感上的悲剧和伤害,伤害的不但是自己,还有别人,导致最后两手空空什么也得不到。

在工作生活中,所谓术业有专攻,在事业中寻找选择适合自己的事业去用心经营,不要太过贪心的去做太多其他方面,把一样经营好不要做得太杂,而是应该做到精,这样才能有更好更长久的前途发展方向,世界上千千万万的东西,里面也许只有一样是属于我们的,把握好这一样就可以,太过贪心没有好下场,毕竟人的精力有限,所以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很对。


无法超越的足迹


中国古代典籍里面,关于弱水的说法不止一处,至今没有定论。而“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说法,有据可查的是出自《红楼梦》。

先说古代典籍中关于弱水的几个经典出处。

弱水这个词,最早在《山海经》里面出现,其中《大荒西经》里面提到:

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

这里为什么叫“弱水”呢?郭璞解释说:

其水不胜鸿毛

《玄中记》记载:

天下之弱者,有昆仑之弱水也,鸿毛不能起也。

通俗一点说,就是这个水特别的“弱”,弱到什么地步呢?弱到连一根羽毛都飘不起来,这个水的浮力实在是太弱了!

《西游记》里面有一个细节,不知道大家还记得不记得,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来到沙和尚潜伏的流沙河的时候,看见流沙河河边上面有一个石碑,石碑上面有几句话:

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浮不起,芦花定底沉。

这里的弱水,就是上面说的意思,浮力太小,不堪承重。

由于“弱水”有这样的特点,所以导致人们无法在弱水上面划船航行,因此,如果一条河的河水是弱水的话,那就等于是一个天险一般。想要游过去,肯定会沉底,想要划船,肯定沉底。所以在元曲《张生煮海》里面就有一句台词:

小生曾闻道仙境有弱水三千,可怎生去得?

张生找了个对象是龙王女儿,见一面实在困难,最后张生得到宝贝,差点把海水给煮干,龙王实在没招了,带着虾兵蟹将龟丞相,忽忽悠悠浮出海面,顺带着还念了一句诗:

一轮红日出扶桑,照耀中天路渺茫。虽然弱水三千里,只要无私自可航。

这个是海龙王说的漂亮话,如果张生没有煮海的法宝,锤子才愿意搭理这个穷书生哩。对不对?

总结一下第一个问题,所谓弱水,就是古代典籍中流传的一类河流,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浮力特别小,几乎无法在水面上承载任何物体。

接下来,回答第二个问题,“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是啥意思。

网上有很多自媒体文说最早出自于佛经故事,大概的意思是说,有一位有钱有势有娇妻的富贵人物闷闷不乐,找佛祖寻解脱。

佛祖问他拥有这么多别人向往的东西为什么还不快乐?

此人回答说,就是因为太多,无法取舍,所以不爽。

佛祖笑着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个口渴难忍的人求助佛祖,佛祖运用神通将他带到了湖边,可是这个口渴的人竟然一口水也不喝。

问其原因,这个棒槌回答说,肚子太小,湖水太多,喝不干净,索性不喝。

有钱人听了故事之后评价这个口渴的人真是个棒槌。

佛祖因势利导点化他:弱水三千,取一瓢饮就可以了,要抓住眼前的幸福。

各位是不是闻到了馊鸡汤的味道。

佛祖才不会这么无聊呢。

这个故事妥妥的是一个山寨货。

那么有据可查的“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出自何方呢?

《红楼梦》也。

林黛玉试探贾宝玉说,要是薛宝钗也喜欢你,你咋办?贾宝玉是个聪明人,当然不会跳这个林黛玉挖的坑,也许是被坑的机会太多了,学机灵的吧。原文如下:

贾宝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闯关成功!

在这里,贾宝玉只是打了一个比方:水再多,我也就只喝一瓢;姑娘再多,我也只爱林黛玉一个。

就好像,我们这些读者诸君不知道他和袭人有一腿一样。果然是男人讲话若算数,地上母猪会上树。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

所谓弱水,是中国古代典籍里面记载的一种浮力特别小的河流。而三千弱水取一瓢饮,是表达一种忠贞不二的情愫,这里面,弱水,是指代天下的好女子。
一家之言,不喜勿喷。若有支持者,欢迎点赞转发加评论。


我是铁锤文史,一个创作有趣有益文字的自媒体人。谢谢你的支持。


铁锤文史


“弱水”和“弱水三千”都是很常见的词,“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更是大家很熟悉的句子。这句子如此脍炙人口,以致于我总觉得贾宝玉对林黛玉说这句话时,是在引用古语。

实际上,这句话是《红楼梦》里的首创,出自通行本续作的第九十一回“布疑阵宝玉妄谈禅”。薛家惹了官司,宝钗又生病了,薛姨妈忧心忡忡,对宝玉的问候略显敷衍,宝玉就满腹猜疑,到林黛玉那里去诉说。黛玉了解他的秉性,趁机和他谈禅开解他。宝玉就在这次对话中说出了“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的名言,后来人们普遍用这句话表达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态度。

那么。“弱水”到底是什么呢?

这个词在古籍里出现很多,意思也不一而足。总体来说,大概有三层意思:

1.具体水名、地名。古代地理神话书《山海经》里就不止一个“弱水”,分别出现在西山经的“劳山”和大荒西经的“昆仑之丘”。另外在《史记》、《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新唐书 》等相关篇章里,都有关于弱水的记载,只是具体的地点总不一样。

大部分的“弱水”是在西边或者北边,至少源头在那里,放到今天大概就是青海、西藏那一带。而现实中,也确实有一条河流保留了弱水的名称,那就是黑水河从甘肃酒泉到内蒙古额济纳旗的那一段。

2.水力太弱、无法泛舟的河流。也是《山海经》给出的解释:“昆仑之北有水,其力不能胜芥,故名弱水。”

这当然有夸张和写意的成分,用佛家惯常使用的“芥”也就是个头虽小却可纳须弥的芥子来打比方,就更有神佛故事的味道,这也符合《山海经》的风格。

所以,后来“弱水”就成了人们谈佛的时候爱用的词。宝玉也是在和黛玉谈禅时用到“弱水”的。

3.险峻遥远的河流。这是人们越来越多地把“弱水”往仙佛一路靠近的结果。在古代一些文学作品里,弱水就仿佛是关联着世外神佛之道的通路,轻易不能泅渡。

“弱水三千”这个词也是这样慢慢形成的。宋代苏轼有诗说“蓬莱不可到,弱水三万里”,到了明代吴承恩笔下,出现了“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这就是沙和尚等待取经人期间暂住的流沙河了。从三万到三千,都是表达深不可测、浩渺杳远的意思,都将弱水与神仙鬼怪的世界联系起来。

就是《红楼梦》原著中也有差不多的表达。在第二十五回,凤姐和宝玉中了魔魇,大家一筹莫展时,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现身了。书里对道人的描写就是:

一足高来一足低,浑身带水又拖泥。相逢若问家何处,却在蓬莱弱水西。

显然,在《红楼梦》成书的年代,弱水已经是和蓬莱连在一起,属于神仙地界的专有名词了。

但是,用弱水指代爱情,却是《红楼梦》续书的创造性发明,大概是取爱海情波不易渡,一如传说中险峻遥远的弱水之意吧。贾宝玉本来是用佛语回答林黛玉,结果却成了对黛玉的誓言,也成了后来人们所钟情和赞美的爱情态度。

现实中的弱水,在今天流经甘肃、青海、内蒙古的黑河或者说黑水河的其中一段,具体是从甘肃张掖出发,到内蒙古额济纳旗的居延海。

《尚书·禹贡》记载:“黑水西河惟雍州,导弱水至于合黎。”《水经》说得明明白白:“弱水出张掖删丹县,西北至酒泉会水县入合黎山腹。”清代学者徐松所著的《西域水道记》更是直接说:“弱水,今谓之黑河。又曰张掖河。汉儒不知本为一河,分张掖河当禹贡弱水,黑河当禹贡之黑水。误也。”

所以,在清代,弱水已经被认定为黑河的别称,而不是《山海经》等古籍说的是从黑河导出来的另外的河流。那个时候,《红楼梦》已经成书,估计作者也知道弱水的具体位置了。

我在十年前也就是2009年去额济纳旗旅行,就到过黑水河和居延海,也就是弱水所在。额济纳的秋天是胡杨的世界,碧蓝的天空下尽是耀眼的金黄,非常美丽。而弱水的风景更独树一帜,无论是清晨还是黄昏,金色的日轮在水面上晕染出粼粼波光,水中、岸边的草树形成深沉又不失层次的暗色剪影,很有意境。我当时就觉得这个地方很配得上“弱水”这个名称。

更巧的是,在居延海边的清晨,遇到了一对拍摄婚纱照的新人。当时的环境和光线特别有感觉,我忍不住在旁边偷偷拍了一张。这对新人能够在弱水拍婚纱照,真是格外有意义。但愿有弱水河的见证,相爱的人都能幸福永久。

以上是头条号“海阔天空诗酒花”的回答。欢迎在今日头条APP关注“海阔天空诗酒花”,图文、问答、视频,海阔天空随便聊。


海阔天空诗酒花


1.弱水的本义

古代由于技术的限制,许多浅而湍急的河流不能用舟船而只能用皮筏过渡,古人认为是由于水过于羸弱而不能载舟,因此把这样的河流称为弱水。因此在《山海经》《十洲记》等书中记载了许多并非同一河流而相同名称的弱水。

《山海经》中“昆仑之北有水,其力不能胜芥,故名弱水”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事实上,有些称谓流传到现在还在用,比如甘肃省现在的地图上还有一条弱水河。“弱水”也用来特指位于西北的婆夷河或黑水河,当然也只限于特定的地理学著作。

2.引申义


古文学中逐渐用弱水来泛指险而遥远的河流;比较有名的是苏轼的《金山妙高台》中的“蓬莱不可到,弱水三万里”,这是弱水第一次与具体的数字连用。张孝祥的《水龙吟·望九华山》中也有一句“缥缈珠幢愚卫,望蓬莱、初无弱水”。后来诗词中就很少出现弱水,大多都在小说中出现。

3.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在这个短句中,三千是虚数,是多的意思。《红楼梦》中贾宝玉对林黛玉说:“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便是将弱水引申为爱河情海,后来逐渐成为成为男女之间信誓旦旦的爱情表白。

自《红楼梦》初有影响之后,男女之间信誓旦旦就开始用“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套话了。 通俗易懂的字面意思就是:很多很多的水,我只要其中的一小部分。

“只取一瓢饮”引申为,对于爱情,很多的女子当中我只为一个女子倾心。整句话就是说,要对爱情专一。

后来,也不单单是爱情,从事业、兴趣爱好等等方面出发,把醉心于一件事也可以称为“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三尺冬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什么是弱水?很多浅而湍急的河流不能行船,只能用皮筏过渡,水羸弱而不能载舟,因此称之为弱水。

1、最为人熟知的是《红楼梦》中一句话,贾宝玉说:“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这里的弱水指爱情。

宝玉和黛玉对两个人的前途陷入迷茫。于是,机锋相对,希望明白对方心意。

黛玉说“宝姐姐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不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前儿和你好,如今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今儿和你好,后来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和她好她偏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不和她好她偏和你好你怎么样?”

宝玉思索半晌大笑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宝玉引典表白了自己的心意,世上美女再多再好,我心里只有林妹妹你一个。

文中另一处,

形容跛足道人:“一足高来一足低,浑身带水又拖泥。相逢若问家何处?却在蓬莱弱水西。”

与苏轼的《金山妙高台》:“蓬莱不可到,弱水三万里”异曲同工,大概意思指神仙出没而凡人去不到的地方。

2、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这句话起源于佛经。里面有个故事,寓意“人在一生中会遇到很多美好的东西,但只要用心把握住其中的一样就足够了”。

现代人多把这句话引申为对爱情的专一和执着。

“我爱你,别的人都不在我眼里”

“繁华三千,你才是我唯一的手中宝”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也许有很多人喜欢你待你好,当然,他们很好。然而你心心念念的却只有ta。

世间万物,唯ta最好。ta是你的支柱,你永远的唯一,如宝黛的爱情,心与心的相依。





清心一栈


说到“弱水”两个字,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第一句话,一定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那么弱水到底是什么水呢?“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中的“弱水”又要如何理解呢?

看到这个问题,我还觉得蛮有意思的,于是特地上网搜索了一下,各种答案,说什么的都有。

真的是一个有趣的题目呢,我觉得答案有以下几点。

一、“弱水”到底是什么水?

《山海经》中记载:昆仑之北有水,其力不能胜芥,故名弱水。

这应该是关于“弱水”最早的记载,出自《山海经》,可信度还是很高的。

后来就泛指遥远险恶,或者汪洋浩荡的江水河流。

《海内十洲记·凤麟洲》说:“ 凤麟洲,在西海之中央,地方一千五百里,洲四面有弱水绕之,鸿毛不浮,不可越也。”

也就是说,“弱水”只是某一个地方的水,但它有一个特点,物体在其表面,几乎没有浮力,这是它特别的地方。

我还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解释,说“弱水”指的是地狱里的黄泉,泉水本身带有邪恶属性,无论任何物体,倘若掉落泉水之中,都无法浮起来。

这个解释和《山海经》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弱水”如何理解

再回到这句话里,“弱水三千”的“弱水”又是指什么呢?

众所周知,水是无法用数量计算的,必须有一定的容器,比如一杯水,一盆水,而这句话中却用数量形容水,还是很具体的三千。

这个“三千弱水”的三千,其实是一个约数,形容数量很多。

根据前面“弱水”的解释,“弱水”已经是很可怕的水了,任何东西都不能浮起,人如果前往,等于致命。

而“三千弱水”,对于人来说,几乎无法跨越,不能使用任何渡河的工具,可见其难度之大。

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取一瓢,可见要克服巨大的困难,也足以见得这“一瓢”的独一无二与珍贵无比。

三、现在这句话又有什么新的延伸

现在你会在什么场合下听到这句话呢?多为表白之时。

比如一男孩会对心爱的姑娘这么说:“今生今世,我只喜欢你一个,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在现代社会的引申含义为:对于爱情的忠贞不二,非君不可的态度。

其实“弱水”到底是什么水,古往今来的解释有很多,但总体就是没有浮力,羽毛掉进去也会沉下去的水。

现在已经多用来形容爱情,尤其是山盟海誓时,用的很多,如果有人跟你说“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在那一刻,他一定很爱你。


浮生一日闲


在中国文化之中,水文化以及衍生的水哲学还是比较多的,而相对于高山之外,还有以水而闻名的以弱胜强,这里这是对付那样一个借口,就是恃强凌弱,假如以弱胜强就会是占领了正义的一方,以此可以看出这里面实际上还是有很多说法的,而以此你可以看出水是生存之源是液态之存在,而这里以此而展望的弱水三千,则就会是很可观的生命之河流,那么你还会以此而当作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从这里你又可以看出生命的达观,还有就是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这里是善以待人,天下至柔莫过于水,驰骋天下之至坚,以此你就可以看出水,认识具有相对性不是以强弱来划分这个世界的,假如是其不过是没有生存与发展主题的傻子,所以就生存而言还是要在水哲学里面取舍,因为水是生命之源,而假如以强弱来计,则必然也一定是只是沦为他人的工具,而不是生命的本意,所以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可以生存繁衍,而无关高山,高山也坚韧,只权当生存工具来使用,以此才会有弱水的哲学与生存的取舍法则?!


萧晗之十二子门


佛祖在菩提树下问一人:"在世俗的眼中,你有钱、有势、有一个疼爱自己的妻子,你为什么还不快乐呢?"此人答曰:"正因为如此,我才不知道该如何取舍。"佛祖笑笑说:"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某日,一游客就要因口渴而死,佛祖怜悯,置一湖于此人面前,但此人滴水未进。佛祖好生奇怪,问之原因。答曰:湖水甚多,而我的肚子又这么小,既然一口气不能将它喝完,那么不如一口都不喝。"讲到这里,佛祖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对那个不开心的人说:"你记住,你在一生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美好的东西,但只要用心好好把握住其中的一样就足够了。弱水有三千,只需取一瓢饮。"

《红楼梦》曾两次出现弱水,第一次是在第二十五回,形容那跛足道人:"一足高来一足低,浑身带水又拖泥。相逢若问家何处?却在蓬莱弱水西。"如果按苏轼的诗句"蓬莱不可到,弱水三万里"去分析,这弱水往往是指神仙出没遥遥而不可及的去处。第二次出现该词,便是第九十一回"布疑阵宝玉妄谈禅"一节。说此刻贾府的主子们从老太太到贾政、王夫人,再到王熙凤等对宝玉的婚姻已经统一了看法,即薛宝钗为最佳人选,并正式的说与薛姨妈。宝玉和黛玉似乎感觉出气氛的异样,陷入迷茫。为相互测试对方的心境,宝黛二人盘腿打坐,模仿佛家参禅的形式以机锋语表达自己爱的忠贞不渝。首先由黛玉发问:"宝姐姐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不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前儿和你好,如今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今儿和你好,后来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和她好她偏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不和她好她偏和你好你怎么样?"宝玉思索半晌大笑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宝玉用此典来回答黛玉的发问,意思是说宝钗的好与不好皆与我无关,世上美女虽多,而我心中只有你一个人。黛玉深知宝玉平时禀性,怀疑他能否实践自己的诺言,于是继续发问:"瓢之漂水,奈何?";"水止珠沉,奈何?"宝玉坚定地答曰:"禅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风舞鹧鸪。"其意是说,我爱你之心就似飞絮和着沾泥垒成燕窝一样,不会再随风飘忽。


阑珊心语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大概的意思是人的一生之中,会遇到很多美好的事物,只需要用心把握好其中一样就足够了,其余的不需萦怀。此句多用描述男女之间忠贞的爱情,其中既蕴含了专情的告白,又有深刻的哲思在其中。那句中所说的弱水,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弱水”的出处

“弱水”一词,最早见于《尚书》中的《禹贡》篇,《禹贡》一书以大禹治水的故事贯穿始终,是我国先秦时期最富于科学性的地理著作。书中写道:

黑水西河惟雍州, 弱水既西

可见这里的“弱水”,指的是位于雍州的一条具体的河流。

问题是这只是开始,在《禹贡》后面的诸多典籍,有很多也提到了“弱水”,指向均不相同。

《山海经·西山经》提到:

“劳山, 弱出焉,而西流注 洛 。”

指的是现在陕西北部洛水上游的某条支流。

《山海经·大荒西经》:

“﹝ 昆仑 之丘﹞其下有 弱水 之渊。”

一竿子又指到了昆仑山。

《史记·大宛列传》:

“ 安息长老传闻,条支有弱水,西王母 。”

《后汉书·西域传·大秦》:

“﹝ 大秦国 ﹞西有 弱水、 流沙,近西王母所居处。”

《汉书·地理志下》:

“西有须抵池 ,有弱水 、昆仑山祠。”

这几部书,有的提到了“西王母”,有的提到了昆仑山,大概都在现在的青海境内。

《后汉书·东夷传·夫馀》:

“北有 弱水 。”

这个“北”又指向不明,却与昆仑山相距甚远。

《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六年》:

“ 魏 主循 弱水 西行,至涿邪山。”

《新唐书·北狄传·奚》:

“以 奚 阿会部 为 弱水州 。”

这两部书里的“弱水”,大概位于现在的内蒙古境内。

可见,“弱水”在我国古代,指的不仅仅是一条具体的河流。而看几部典籍中记载的“弱水”位置,虽然忽南忽北,相距甚远,但又有一共同之处,就是大多均在偏远地区的,人迹罕至,环境也相对恶劣。

“弱水”含义的第一次延伸

也许正因为“弱水”自古以来,就是偏远地区穷山恶水的代名词,所以最早在东汉的《海内十洲记》中,“弱水”演变为指代古代神话传说中险恶难渡的水域。书中写到:

凤麟洲 在西海之中央,地方一千五百里,洲四面有弱水绕之,鸿毛不浮,不可越也。

这里提到了弱水“鸿毛不浮,不可越也”的特性,引用了《山海经》中“昆仑之北有水,其力不能胜芥,故名弱水。”的说法。只是地理位置有别,从昆仑山变成了西海。此后有苏轼《金山妙高台》诗曰:

“ 蓬莱不可到,弱水三万里。”

第一次将弱水和数字联系在一起。

《西游记》里描述沙僧所在的流沙河,又有这样几句诗:

“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

诗中第一次出现了“弱水三千”这个词语。“三千”泛指多,如此“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的凶险弱水,又有“三千”之多,以此来形容流沙河的险恶不可渡。

“弱水”含义的第二次延伸

既然“弱水三千”险恶不可渡,那用到关于爱情的语境里,自然延伸出了丰富的语义。

首先,世间之情,爱情最是难懂,也最是伤人。多少貌似佳偶天成,却终究修不成正果,可见情河爱海之难渡。

其次,孤舟泛于鹅毛不起,芦花定沉的“弱水三千”之上,须有绝大的毅力,才能不沉溺,不留恋,不为他人所动。

最后,“三千弱水,只取一瓢”。三千与一瓢做比,自然还有专情之意。

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黛玉宝玉有非常精彩的一段关于爱情的禅语机锋。先是黛玉连珠炮似的发问,质疑宝玉与宝钗的关系,宝玉听了大笑道:

“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黛玉道:“瓢之漂水奈何?”宝玉道:“非瓢漂水,水自流,瓢自漂耳!”黛玉道:“水止珠沉,奈何?”宝玉道:“禅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风舞鹧鸪”。黛玉道:“禅门第一戒是不打诳语的。”宝玉道:“有如三宝。”黛玉低头不语。

其实这里最精彩的,不是“弱水三千”,而是后面两人的对答。黛玉问,瓢总漂在水上,你做不了自己的主,怎么办?宝玉说,水流它的,瓢自漂它的;爱谁由我决定,别人管不了。黛玉又问,我要是死了,水止珠沉,你怎么办?宝玉说,那我的心就像粘了泥的柳絮,不会再对好看的鸟儿随春风起舞了。黛玉说,你不能说谎。宝玉说,我以佛教三宝起誓,不会骗你。

宝玉回答的坚定、动情,让人不由得感叹世间至情,莫过于此。可怎奈最终的结局,却是黛玉一语成谶,最终两人一个“瓢之漂水”、一个“水止珠沉”。这情爱里的“三千弱水”,竟是真的如此难渡,可悲可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