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一些家庭为什么要起灶台?

郜素清


农夫论回答;农村为什么要起灶台?

农村必须是要起灶台的!因为灶台直接关系到一家人的吃喝问题,特别是在上世纪以前的农村。那时候偏远的山村还没通电,更别提什么电磁炉液化气,一天三顿饭都是灶台做的。用它很方便点火就着,然后直接往里塞柴禾就行。还有的可以配个风匣,咣里咣当一拉,相当于一台手动的鼓风机,那灶台的火就更旺,做起饭来熟的也快。

小时候没感觉,每天都是大铁锅灶台饭,不过当我们吃惯了液化气、电磁炉做的饭时,再回头吃大铁锅灶台熬的粥、大锅菜时,有种说不出的好吃劲儿,一样的东西灶台做的就是好吃。后来从老人们哪得知,铁锅做的饭入味,关键是用柴火烧出来的,那个不紧不慢温度,正好能让饭菜的香味自然地散发出来,所以铁锅灶台饭,比其它炉灶炒出的菜还是蒸的馒头都要好吃。灶台好使不好使,跟当初盘的时候有很大的关系,老人们说灶台也要讲究风水,什么朝向怎么盘,有很多说法。而且灶堂里要用麦秸和泥,埵起上下起伏的檩子,我们这边把它称作“山”,有了它不仅烧的火旺,而且上面的锅受热均匀饭也熟得快,不然火烧的是挺旺,都会顺着烟囱跑掉。盘灶台是个大事,所以不管谁家盘灶台,一定要找位懂行的师傅。再者,那时农村生产力低下,各种秸杆都会拉到家里,麦杆玉米杆满大街堆的都是,应有尽有,最关键是不要钱,怎么烧也不心疼,烧不完就会自然发酵沤成粪,来年作为有机肥上到地里。

灶台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用处;那就是取暖了。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把灶台的烟道和我们睡觉的炕相连,也就是说冒出去的烟让它从炕下经过,不仅能把饭烧好,而且顺带着把炕都烧热啦。把灶台和炕结合在一起,在农村寒冷的冬天,再也不用钻冰冷的被窝,那个年代,人生最大的幸福也莫过于此,小伙伴们有同感吗?小时候睡火炕已经很模糊啦。不过关于灶台火炕我要说两句;前两年我们到葫芦岛去玩,中午躺在朋友家的炕上,根本没打算睡,聊着聊着就着了,说真心话那种舒服从来没有过,腰背部都是暖烘烘的,别提多舒坦了!我从来不打呼噜,这次把呼噜也扯上啦,后来才知道,人家烧饭的时候就把炕热上啦。还有睡火炕的地方,腰疼背疼的症状要远远低于其它区域。躺在上面热满全身但不会出汗,你说这样血液循环能不好吗?这疼那疼肯定少。东北便是一例,有兴趣的朋友到东三省时可以体验。

我家就在河北中部的农村,自打记事家里就一直用灶台,而且即便到现在,农村99%的家中都还在用灶台,用的频率虽然不高,秸秆也被打碎还于田中,但灶台依然还保留着,那是农村老百姓的标配。因为灶台一般都是大锅(也有小锅),能做百十人的饭菜,过年过节或是有什么喜事,来了亲戚、招待朋友,几十人百十来口都是正常的,小锅肯定做不出来,全要靠灶台来烧饭,所以农村一定要起灶台。

灶台,让你重温童年时代的那个味道,表述如有遗漏,请朋友们帮忙补充。谢谢!


农夫论


我是河南人,也是大家知道的中原人,地处河南商丘,从古至今都是使用灶台,现在老妈做饭也是一样在用灶台,使用灶台不是说没钱买煤气,是几百年来农民日常,我这个年龄在十几年前大家都应该知道农村一家都是5-8口人大锅饭一锅全部搞定😄做灶台也讲究风水,这个我只听爸妈说过具体怎么操作不太了解,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民我是吃灶台饭长大的,在很久之前没有煤气的时候大家只有树枝和稻秆玉米杆生火、十几年前农村到处都是可燃烧的材料,也是随处可捡,方便快捷、现在很多地锅饭店的流行、味道确实非常好吃😋目前我家里还是在用灶台。这是我对灶台的了解,如果不够全面还去大家多多指教🙏🙏


找香人


在四川小时猴我们的灶台一般有两个大锅和小个小锅(梯锅又名铝锅),灶台一般都会有一头靠墙,一搬靠墙的锅我们都是拿来煮猪食,外面的锅我们是拿来炒菜做饭,中间的铝锅就拿来烧开水洗脸水等,现在养猪的人少了,所以很多人家就会只修一个放得下一个锅得灶台,目的是为了来人客的时候家里拿来炒菜做饭等,所以在四川这种喜欢人情来往的地方灶台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东西。


用户55182977241


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关于灶台有着很深的感情!记得小时候我们吃的米饭都是妈妈用木蒸桶蒸的饭,那叫一个香啊!现在虽然有些电饭煲也有了那样的技术,但那用觉得缺了点什么!后来才知道是柴火烧的灵魂!妈妈的味道!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农家乐,柴火灶的盛行呢!因为大家都在找寻小时候妈妈的味道!柴火灶就是妈妈的味道!


琴琴姑凉


这个根据农村的环境来的。有的农村燃气不通,液化气的话成本高。

像农村柴火多,这样灶台每家都会必备的。记得小时候那会,农务不忙的时候,都会去山上弄柴火,这也是农村的一大特色。个人感觉农村的土灶台做饭特好吃。


乡野双响炮


我就是吃着用灶台做饭而长大的。并且现在父母还一直用灶台烧饭、炒菜和烧水。在农村,人们建灶台是有吃究的。首先是请人定吉日、时辰、位置和灶口向导,才能动工兴建灶台。

在我们这里的农村,过去建灶台一般都是用泥砖来建造的。形状一般是2小1大三口锅的长方型灶体。建灶台时,先确定每口铁锅的安放位置,然后按照铁锅的直径大小,将泥砖竖着砌成略小于铁锅直径的圆形灶肚后,把铁锅安装上去,使铁锅的最底部与地面的距离在20公分左右。如果距离大,铁锅不容易受热,浪费燃料。最后将整个灶台的外型砌成长方型状,外面抹上石灰或水泥沙浆,整个灶台的建造就算完成了。

建成后的灶台,用来柴火烧饭、炒菜、热水。可以节省不少开支,大大地减轻人们的生活压力。同时,用柴火烧的食物,有一股特别的香味,男女老少都很喜欢食用。直到现在,每当我回农村老家,吃上父母用柴火烧制的饭莱,胃口大开,感觉特别爽。


5781598700416


农村家庭基本都能用上煤气,电器做饭了,为什么盖新房的时候,家里还要在一楼建一个灶台呢?起灶台生火做饭烟灰大,会把新房的顶面和墙面都熏得黑乎乎的,为什么还没被淘汰呢?现在外面铁质的炉灶100多到200多块钱,办酒请客用它很方便,而且它还能移动,想在哪儿做饭做菜就搬去哪里,不会熏黑房间,非常便利,可是农村还是喜欢在家起灶台,我想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灶神坐镇家里的稳

我们这里流传这样一个说法,家里要有灶神坐镇,这样宅基和家族才能稳稳当当的,虽然有些不可信,但是家里的老人都坚持要建灶台,即使平时不用灶台也要有,平时过节拜灶神。

二、节日做点心包粽子,灶台用着方便

春节要包大粽子,一个至少1斤重,水开后要用小火慢慢煮上一天一夜才好吃,平时的电器煤气不好控制火候,而用灶台煮粽子可以用柴火的余炭散热,火大火小只是柴多柴少的问题,人不用每时每刻都盯着,半夜困了可以去睡上一觉,觉醒了再往里添柴,火不会完全灭掉,非常方便。


曾经用过煤气煎芝麻饼和糍粑,但是都不太成功,原因就在于火候太难控制了,已经关到最小火了,还是容易煎糊,可是用灶台煎的就不会,几根干草燃起的小火,温度刚好足够,每次快要熄火的时候再加几根干草,芝麻饼和糍粑都不会被煎黑。

总之,灶台用着方便。农村里过年过节不做点“小吃”,那个节日的味道总不够浓厚,一家人即使大过年的聚在一起,不一起围着灶台取暖,家总不能显得很暖,所以灶台还是要建的,为了记忆中的那一份温暖。


农人春香


一方面是燃料决定,因为烧柴火,只有灶台合适。另一方面,一次烧熟的食物份量大,需要的锅也只有灶台才够满足分量。

在农村里依然用着灶柴,毕竟他们已经习惯烟熏火燎的生活,农村地广物博资源丰富,就地取材,非常方便。

再加上现在环保的原因,地里的秸秆不允许在地里烧,农民只有拉回家里当做饭的柴火。使用煤气一罐煤气也得八九十块,而且用灶台炒菜做饭都比较香,这是不争的事实。

用灶台做饭,经济实用一举多得,虽然很辛苦,但可以节约一笔经济支出。







豫家小张


1.对于一位农村人来说灶台是太熟悉不过的工具了。这几年农村的经历在不断的变化,和之前相比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发展也是日新月异的变化。

2.笔者小时候的家,家家户户都是用土灶台,比起城里用燃气煮出来的食物带着自己的一股香味,就是叫人心心恋恋着,绝对吃过一次还想吃一回。 3.如今,这样的灶台已被天然气灶给代替了,不过我们仍然可以发现,在一些家庭里面,就算是有天然气也不会使用,就喜欢使用这样的土灶台,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放着方便的东西不用?要使土灶呢? 4.像一个家庭里面的人口多,做饭的时候需要一个特别大的锅才可以。用天然气灶的话就显得小了,很显然这样的饭量只能让人口少的使用,所以说这么小的东西看起来也非常的不现实。 5.还有就是北方到了冬天的时候,非常冷。虽然现在都安上了暖气,由于屋子没有城里的严实,这个时候如果在家里面用柴火烧起了火灶,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让家里面变得更加温暖,而且成本也非常低。




农村的小梅梅


城里人去过农家乐游玩的,应该都对柴火饭非常的感兴趣吧,而且农村里面煮饭都是用烧火的灶台的,比起城里用燃气煮出来的食物带着自己的一股香味,就是叫人心心恋恋着,绝对是吃过一次还想再吃一回的。

在一般的农村家庭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就是灶台了,这个在很长一段时间时间养活一家老小的东西,经过几代人的改良,现在出现在大家眼前的都是最终成品。

虽然南北灶台存在着差异,但是也有其共同性,比如长长的烟囱,这个就是祖辈们长期生活经验累积下来之后的发明了,可以有效的将烧火产生的烟灰排出厨房,但是让农民们没想到的是这么一个小小的改良发明,成为了中国诗人们笔下美好意境的代表。

灶台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台面上的锅了,可以发现的是,一般人家灶台上的锅都会有三个,而且有一个锅上面的锅盖必定是木头制成的,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也都是长期生活经验摸索出来的,因为农村家庭一般人口都比较多,都是几代人共同住在一起,所以每次吃饭的时候,食物都会备上很多,所以会发现农村灶台上的锅也是比较大的,而三口锅,最小的那个用来炒菜,中间大一点的用来煮米饭,这样在煮饭的时候,炒菜同时进行着,等饭好了,菜也好了。而旁边那个最大的一般都是要煮很大量的食物或者就是农村专门用来给猪煮食吃的,就是这个最大的锅上面是盖着木质的锅盖,因为市场一般也没有这么大的锅盖,必须定制的了。

而最常用到的就是最小的那个锅和中间那个煮饭的锅了,日常吃的三餐基本上都是从这两口锅中出来的,到冬天的时候,农家基本很少把菜装到盘子里盛出来,因为天气太冷了,不一会才就会凉了,所以冬天的时候可以经常看见农户们一家子围在灶台旁吃饭,下面留有一点炭火控制温度。

在年底农家杀年猪的时候,那口最大的锅也就发挥了作用,因为杀年猪都是在自家院子里弄得,需要大量的热水,所以这口锅就是用来烧热水的,还有就是端午节吃粽子的时候,也是用这口大锅煮粽子。

而在一些地方还会在灶台上加一个烧热水的,下方空出一个槽位,可以放接热水的热水瓶,因为做饭的时候,整个灶台都是热的,尤其是靠近烧火的地方,所以在哪里放一个烧水的,等做饭结束,也就烧好了水,有农家中午吃完饭下午就要出去干活的,这样可以节约很多的时间,特别的方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