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还能吃牛蛙吗?沙漠蝗会不会入侵中国?官方回应来了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春雷响,万物长”,3月5日是24节气中的惊蛰,全国春耕备耕已经进入了关键时节。3月5日15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不失时机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情况。

以后还能吃牛蛙吗?沙漠蝗会不会入侵中国?官方回应来了

中华鳖、牛蛙可以养殖食用了

农业农村部种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张显良在发布会上介绍,3月4日,农业农村部印发文件,明确水生野生动物管理对象、管理范围以及不同类型水生野生动物的管理要求。从管理上,水生野生动物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按照《野生动物保护法》有关要求管理。另一类是珍贵、濒危以外其他水生野生动物,按照《渔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管理。《野生动物保护法》、全国人大相关决定以及有关解读都明确,鱼类等水生野生动物不列入禁食范围。

张显良说,《决定》出台后,为进一步界定两栖爬行动物的管理,农业农村部与国家林草局协商,以《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以及农业农村部公布推广的水产新品种等作为划分依据,将列入上述名录的两栖爬行动物明确由农业农村部按照水生动物管理。

“也就是包括中华鳖、乌龟在内的绝大多数养殖龟鳖和蛙类中的牛蛙、美国青蛙两个引进种可以养殖食用。

”张显良说。

五个方面开展工作抓好水产养殖生产

张显良表示,我国水产品总量中养殖产品占78%,抓好水产养殖生产对水产品稳产保供至关重要。

农业农村部重点将在以下五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突出抓水产品加工企业复工复产。二是突出抓苗种生产。据调度,目前苗种生产能力已经恢复了80%以上。三是突出抓设施维护。四是突出抓病害防治。五是突出抓结构调整。加强技术指导,推广池塘生态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深远海网箱养殖、稻渔综合种养等绿色养殖模式,优化养殖品种结构。

张显良透露,在抓好养殖的同时,该部对捕捞生产也作出了部署,要求各地加快渔业油价补贴资金发放,指、导船员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风险防范,有序恢复捕捞生产。

《当前春耕的工作指南》下发

规格层次之高是多年少有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在发布会上介绍,3月2日,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专门下发了《当前春耕的工作指南》,规格层次之高是多年少有的。这一指南,要求非常具体,指导性非常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

潘文博说,今年春播粮食面积大约在9亿亩左右,占全年粮食面积一半以上,按时保质的完成春播任务,对全年粮食生产至关重要。《指南》坚持问题导向,指导各地分级分类尽快恢复春耕生产秩序,确保春耕生产有序开展。

沙漠蝗迁飞入侵我国的机率很小

潘文博介绍,专家分析认为,沙漠蝗迁飞入侵我国的机率很小。我国西南边境地区有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天然屏障阻隔,沙漠蝗很难越过高海拔山脉迁入,寒冷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气候不适宜沙漠蝗的生存。

潘文博表示,专家认为,即使沙漠蝗迁入我国,我们也有能力应对。经过多年努力我国蝗灾发生程度已显著减轻,积累了丰富的治蝗经验。目前我们有完善的监测体系、成熟的应急机制和较强的专业防治队伍。而且防蝗的药剂、器械储备比较充足,即使沙漠蝗迁入,也能及时有效防控。

尽管沙漠蝗迁飞入侵我国的机率很小,农业农村部表示,也将严密监测,严防死守,积极援外,科学应对,将沙漠蝗入侵的危害风险降到最低,做到万无一失,有备无患。

有信心打赢草地贪夜蛾防控攻坚战

潘文博介绍,草地贪夜蛾已经入侵我国。专家分析认为,草地贪夜蛾在我国的西南华南适宜生存,目前在这些地区已经定殖了,它成为了又一个“北迁南回,周年循环”的重大迁飞性害虫。据监测,今年的草地贪夜蛾虫源基数大,北迁的时间要提早,预计是一个重发生的态势。

潘文博说,农业农村部按照“早谋划、早监测、早准备、早防治”的思路,已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一是优化完善了防控预案印发给各地。二是提早准备防控物资。三是加密监测预警。四是组织开展冬季防控。去年12月以来,已经防治了180多万亩次,不仅对当地虫灾进行防控,把虫源基数压下来了,也减轻了往北迁飞的压力。

潘文博表示,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继续坚持防线前移,严密监测,早防早治,联防联控,压实属地责任,落实好防控措施。“我们有信心今年能打赢草地贪夜蛾防控这场攻坚战。”他说。

今年非洲猪瘟疫情同比发生强度大幅降低

3月3日农业农村部通报了湖北神农架发生的野猪非洲猪瘟疫情,春季是动物疫病的高发期。在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种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介绍,去年全年我国共发生非洲猪瘟疫情63起,其中家猪60起,野猪3起。去年这个时候发生了12非洲猪瘟疫情,今年发生了1起,同比发生强度大幅降低。今年全国报告了4起野鸟和2起家禽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发病强度与近几年的平均水平基本一致。经过专家会商和综合研判,今年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形势总体平稳。

“从通报的非洲猪瘟和禽流感疫情看,今年发生的疫情再次提醒我们重大动物疫病的病原种类多、分布广,特别是非洲猪瘟病毒污染面很大,我国养殖密度又比较高,加之边境线很长,野生动物活动不宜掌控,疫情风险始终是存在的。2020年版的非洲猪瘟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应急实施方案已在农业农村部的网站上修订公布。”杨振海说。

有信心实现全年生猪产能恢复到接近常年的水平

杨振海表示,在政策推动和市场拉动下,生猪生产已经连续恢复。据监测,能繁母猪存栏连续四个月恢复增长,累计比去年9月份增长了8%,已基本实现了到去年底生猪生产止降回升的目标。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困难,各地都表示今年既定的任务目标不变,我们也有信心实现全年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常年的水平。

杨振海介绍,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准备采取六项措施推进这项工作。一是逐级强化责任落实。二是及时化解疫情给恢复生猪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三是会同财政部、银保监会加快出台贷款贴息等新政策的实施细则。四是抓好各项扶持政策的落地。五是抓大带小扩充产能。六是持续加强监测预警与技术服务。

362家重点种子企业复工率达到92%

农业农村部种种业管理司司长张延秋介绍,我国种子、农药、化肥、农膜目前主要问题是农资供应的产业链断了,运输阻断,生产的农资运不出去,需要加工的配料进不来。前不久,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关于做好春季农业生产物资运输服务保障的紧急通知》,将农资纳入绿色通道,由企业自行网上打印通行证,确保农资运输车辆不停车、不检查、不收费,优先运行。目前,主动脉基本贯通,从25个省1500多个农业县反馈情况看,县内乡镇的道路通畅的占78%。

张延秋说,农业农村部和工信部等部门一起努力,农资企业的复工已经有了较好进展。目前,362家重点种子企业复工率达到92%,产能达到62%,较上周提高10个百分点。化肥尿素企业复工率达到69%,磷酸一铵企业复工率达到62%,二铵企业复工率达到61%,钾肥企业复工率达到88%,复混肥复工率达到51%,1400多家农药企业已经复工70%。特别是当前急需的春管小麦、油菜用药企业的复工率达到92%。

审核:朱丽

终审:冷文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