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鋒的“偏見”,墨跡表象與筆法原理有差異,初學最易入坑

“中鋒”“側鋒”,是書法中極為基礎的兩個概念,貫穿千年法帖中的每一字每一筆,重要程度和實用價值不言而喻。

說起這四個字,幾乎在每個書法愛好者心中,都曾留下過不可言說之痛。一如被整蠱的命運,從不放過任何一個人。記得自己初學書法時,只是去理解“中鋒”這兩個字,就用了半年時間。莫說是苦思冥想而不得,即便有人演示教學,也只是模糊瞭解,僅能在動作上分辨中鋒與否,並不能落實到只有圖形的字帖墨跡中。

當然,就“中鋒、側鋒”四字來說,從理解動作到理解圖形,是由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理解抽象是需要有感知過程的,這個過程因人而異,有快有慢,有準有誤,記得曾經一位書友,用了一年半才理解中鋒倆字兒,這聽起來很荒唐,一年半才懂這倆字,這人得有多笨啊?

但事實上是,如果這一年半的時間真能懂“中鋒”這倆字,絕對不慢!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自學者都做不到。

往往簡單到基礎的概念,最容易讓人忽視深度。在筆法原理上來說,毛筆的筆鋒運行狀態只有中鋒側鋒兩種,所以他貫穿於歷史上每一位名家的每一字每一筆。

理解中鋒側鋒的動作和理解中鋒側鋒在紙墨上的表現狀態,是不同的。因為展示中鋒、側鋒的動作,只需要兩個,但寫字是不斷運筆的一個過程,每一筆都最少要有三個動作組成,而且每一筆的寫法又可以千變萬化,有無數種,所以用鋒的變化又有無數種。所以這觀察中側鋒在紙上的表現狀態,是一個“意會”的過程,這個過程跟自己的讀帖水平,臨帖水平呈正比,非演示一次兩次就能去分辨的。

用鋒的“偏見”,墨跡表象與筆法原理有差異,初學最易入坑


今天為何要說這樣基礎的東西呢?

因為昨日發字,遇見好些人說我用筆“偏鋒”多。我很詫異,正經練字人是不會去糾結這兩個概念的。中鋒側鋒的價值全在讀帖,當讀帖臨帖到一定水平時,就會把這四個字全部貫穿到筆法之中,不會再去刻意強調中鋒側鋒,而更多關於運筆整體是否正確。

這個問題我仔細想了一下,又追問了其中一人,最後大概有了些答案。

因為我所用毛邊紙很粗糙,筆也是披羊禿筆,較軟,所以著墨效果並不理想,墨色上會產生很多毛刺,飛白,缺塊之類的效果。這類效果在初學角度,確實像側鋒,但也僅僅是像而已。

(這些評論在一定程度上都屬於悟到初學者的,但並沒刪,因為不想做的跟容不得別人說自己不好一樣,有問題就是有問題,沒問題就是沒問題,所以才寫這篇文章細說一下中側鋒這樣基礎而重要的概念)

既然有很多人評價說側鋒多,證明很多人對筆法認識是錯誤的。

側鋒。

筆法動作中不存在“全側鋒”,如果通過某一個有側鋒特徵的點就判斷整個筆畫或整個連筆是側鋒,或者側鋒多,那就是不懂筆法。

全側鋒,本質上是病筆。而且在所有的示範演示中,全部都是誇大示範,如下圖,這種鋸齒就是側鋒,多見於初學者,而如此示範的原因就是讓初學者認識到這種筆畫狀態是錯誤的。

用鋒的“偏見”,墨跡表象與筆法原理有差異,初學最易入坑

這種運筆狀態多見與初學者,因為不能合理控制筆鋒(筆尖)在運行中的位置。

這種側鋒,是一種病筆狀態,而一個有基礎的愛好者,楷書中的側鋒,則不是病筆。


用鋒的“偏見”,墨跡表象與筆法原理有差異,初學最易入坑


拿智永來說,這個“撇”本身就是一個側鋒,但很多初學者會因為其外表圓潤,無毛刺,而覺著是中鋒,這就是一種對筆法的不理解。

中鋒側鋒是根據筆的運行狀態劃分,而非一些類似於筆病的外部特徵劃分。

再深入一點,說“豎”,智永千文原字大小兩釐米不到,如此小字,在魏晉時期,所用長鋒毛筆,書寫時必然是要用到側鋒的,無論橫豎。

此字,兩個左豎都是用側鋒發力,但中側並用。包括第一橫的書寫,也是側鋒入筆轉中鋒。

中鋒側鋒的表現,在講解時,是要舉一些如上圖中的“筆病”便於區分,但實際上,需要自己不斷去精熟技巧,體會中側運用的變化,而並非是可以通過一些外部特徵“看”出來的。

像很多有一定積累的學書者,會對中鋒側鋒的概念變得很模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懂了筆法,知道中鋒側鋒只是一個運動,但整個運筆過程是連綿不斷的運動,也就是說中側其實是不斷轉換的,沒有誰多誰少之分,只要符合筆性,符合筆法。

以前常說可以通過一個人的評論看出寫字水平,其實這就是一個點。當你還在糾結中鋒多還是側鋒多時,肯定沒把帖讀深入,更不懂筆法。二王體系筆法是中側不斷變換的一個過程,整體以中側並用為主,而非中鋒多側鋒多,這個筆法也是魏晉書法的一大特點。

常練魏晉筆法,你的筆桿就會不自覺傾斜,因為垂直書寫是不適合當時筆法習慣的,換句話說垂直書寫不利於側鋒的使用。但傾斜角度又不會過大,因為傾斜角度一點變化,中鋒的力量便無法保持。

相信對這一點,很多初學者朋友是體會的。明明老師教筆桿垂直,為何有很多高手筆桿歪斜?到底誰是是對的?

其實都對,只是階段不同而已。初學要學中鋒,只有鋒正筆才穩,所以老師會說有毛刺是錯的。等到有基礎了,側鋒也寫不出毛刺了,而且力量收放也能控制住,則筆正不正就無所謂了。直白說,初學規矩,有了基礎後,知曉用筆原理後,莫說筆歪,人歪都行。


用鋒的“偏見”,墨跡表象與筆法原理有差異,初學最易入坑

再說側鋒,“眉”一撇是側鋒嗎?

估計會有一部分朋友以一種不可置疑的口氣告訴你說“是!”。

在這裡告訴大家一個標準答案,入筆一瞬間是側鋒,然後就是中鋒到結尾。

至於其中枯筆還有未枯部分的墨色變化,全是筆鋒狀態導致,而非筆法動作導致,簡單來說,因為張即之用筆力度大,筆還小,所以筆鋒易散,在入筆的一瞬間又一個側鋒轉中鋒的折筆動作,所以散鋒聚集,墨色變重,之後速度一塊,筆鋒又散開了。

這才是讀帖,雖然沒看見張即之寫字,但可以從其墨色的細枝末節去把整個過程看穿。如果僅憑一些枯筆,一些墨色變化就能看出中側鋒,那書法自然就不難了。

當然,很多人看不出這一點,甚至理解不到,這也正常。因為想看到他究竟是中是側是中側,看的全是筆法,而非外表。

筆法是有邏輯的,什麼樣的起筆有什麼樣的行筆,這都是有規律的,所以中鋒側鋒這四個字雖然重要,但水平越高,對這四個字越不在乎。

因為到最終,幾乎都是中鋒和中側並用,沒有幾筆純側鋒。

要說“側鋒多”,這話本不是句錯話,魏晉書法本就中側用筆多,所以顯得側鋒多。但這種通過表象而不是筆法的判斷標準,顯然是錯的。

中側並用,側鋒顯多,這並不是毛病,而是筆法流派。換句話說,如果還在強調筆筆中鋒,多數是適合篆隸的,對於二王體系行草,一點不適用。

講了這麼多,問題也就明晰了。

用鋒的“偏見”,墨跡表象與筆法原理有差異,初學最易入坑


在一定程度上,很多人學東西都是非常死的,他認為老師講的東西一定對,不可逆。包括在很久以前去筆攤買筆,好些個老頭看我三指拿筆都會說,你一看就是野路子,沒人教,老師都是五指拿筆的,哪有用三指的?

殊不知古人不但三指,還有二指,古人還有握管、迴腕。不同的執筆方法有不同的使用範圍,不同的執筆方法會給自己的書風產生不同的影響。

書法是個包容的藝術,他雖有嚴謹的法度,有不容改變的規矩,但當你熟知這些規矩後,遊戲玩法是可以做到千變萬化而不逾規矩的。

書法的初學階段,很多東西都是死教,因為只有死教才能讓人學的更快。但當你每提升一個階段,這些死教的東西,其實都是一種思想上的阻礙,書法並不死,很靈活。靈活到你今年認為是真理一樣的結論,在一年後可能會因此恥笑自己愚蠢。

這就是初學階段畢竟的過程。


中鋒側鋒,是極簡的四個字。每一筆中都有,而且除篆書外,隸書、行書、草書、楷書,都是中側鋒並用的,而且中鋒側鋒的變化,是在一個筆畫間反覆出現的,並非這個筆畫是側鋒,下個筆畫是中鋒,也不是某個筆畫前半截是中鋒後半截是側鋒,這麼練就是筆病,是練不出古人筆法的。

講這四個字,第一是為了給一些初學者掃盲,中側鋒要從筆法中看,特徵都是放大給初學者看的,不適合學習。想從筆墨特徵看,你起碼得轉過幾個博物館,看過幾十篇古人真跡才行,字帖高清圖跟真跡不一樣,歷朝歷代紙墨對中側鋒表現也不太相通。

第二是想告訴大家一個結論,初學階段,千萬別覺得自己會點什麼就一定是對的,學東西不要死學。如果書法有真理,歷代名家早就大和諧了,名家之間還至於相互批點?有知才有畏,無知才無謂,米芾批點前人的書論,你只看到了結論,沒看到時間,沒看到米芾的角度。以偏概全不可取,沒事還是要多學。



用鋒的“偏見”,墨跡表象與筆法原理有差異,初學最易入坑

最後請教諸位還在執著側鋒的老師一句,這側鋒多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