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上班的路上看见这台车,我哭了。天津“黄大发”是你吗?


前言:由于疫情的原因,也和小编自己的工作有关,最近一直都在上班,很疲惫,但感觉很充实,因为每天的工作都很有意义。早晨开车出门,哈欠不断,甚至眼里还困出了泪水。但突然间,看见了一辆车,立马困意全无,换来的是满满的回忆,因为对于天津人来说,这辆车不仅仅是一台车,更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是一代人的记忆!



早晨上班的路上看见这台车,我哭了。天津“黄大发”是你吗?

天津“黄大发”

这台“黄大发”,对于老一辈的天津人来说,可能它的意义并不差于天津任何一个景点,的确算是天津的一个代表性的元素,80年代初期,随着经济的发展水平提高,人们对于代步工具有了初步的升级需求,并且当时的天津汽车制造厂被国家确定为首批微型车生产基地。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天津的“黄大发”数量剧增,成为了天津不折不扣的时代名片。


早晨上班的路上看见这台车,我哭了。天津“黄大发”是你吗?

这台车,车身尺寸3195×1395×1660mm,轴距1820mm,看似一般的尺寸,但在当时那个年代来讲,真的可以称它为英雄了,车的结构设计非常的简单,但省油、承载力强的优点让人们对于这台车充满了敬意,无论刮风下雨,坐在这台车里,在那个年代来说,真的是十分有安全感。当时制造厂一并生产了30万台车投入全国市场,当时90%的车辆用于出租行业,用天津话来说:我打个滴。其实就是打个车的意思。


早晨上班的路上看见这台车,我哭了。天津“黄大发”是你吗?


“要发家,买大发,发发发!”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曾经在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天津大发的广告。从广告文字的意思我们也能得知当时这台车是多么的火爆。“黄大发”也让不少出租师傅率先享受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杨师傅今年快八十岁了,他跟我说他开了30多年出租了,提起黄大发,杨师傅眼里含着泪水,杨师傅说道:“提起这台车我对它真的是很有感情,有时候拿它当家人一样,那会儿天气不好赶上刮风下雨,这台车可是没少给我帮忙,也没少给家里人带来便利。而且那时候开黄大发很挣钱,一个月能赚个五六千块可是不少了,而且那些年,抽烟基本没花过钱,那时候结婚的好多找我订车,赶上五一、十一这种好日子,我一天能拉七八个喜事呢,办喜事的都会给我们几盒喜烟,最多的一天收了三四十盒烟,都是大前门、恒大这种,那阵儿这烟算是相当不错了。”杨师傅边说着边抽了张纸巾,擦了擦快掉下来的眼泪,他跟我说,“那会儿小黄退出市场的时候,我不怕你笑话,我难受了好几天,也是连着喝了好几天闷酒,这种感觉就像家里宠物没了一样,虽然它只是一台车,但的确特别有感情,下雨或者下雪天转天,我肯定会把它擦的干干净净的,我对它好,它也对我好,开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出过毛病,用你们年轻人的话说,也是非常给力的了。”


早晨上班的路上看见这台车,我哭了。天津“黄大发”是你吗?

但时光荏苒、岁月无情,随着改革开放,天津的发展也是突飞猛进。“夏天热、冬天冷”的黄大发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合百姓的需求,也与天津大都市的城市名片不相符。2002年,随着当时产业结构的调整,“黄大发”车全面停产。20年,一台车,一座城的故事也终于画上了句号。



的确,“黄大发”是天津这座城市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记忆,像杨师傅这样对于这台车有浓厚感情的人并不少,其实无论我们开哪台车,我们对它好,它也一定会对我们好,经常看见有的车友说,“这台车我开了20W公里了,从来没有把我丢到过马路上”,因为平时的保养、呵护对于一台车都很重要。“黄大发”虽然停产了,但“黄大发”的精神还在,老一辈的感情还在,我相信,这种汽车文化也会更好的传承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