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籠養肉雞舍,棚頂高度多少合適。過高或過低有什麼影響?

徐以中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合適的雞舍高度,便於管理人員的進出,也能給雞更舒適的成長空間,過高不僅浪費建築材料,還給雞舍保溫帶來了不利,過低則會造成空氣流通不利,影響空氣質量,容易讓細菌滋生,因此3.5米,本人覺得很合適。

籠養雞可有效分離糞便,減少汙染,糞便通過傳送帶及時清理,有效解決了細菌滋生和異味的問題。

籠養雞查看範圍小,飼養員可及時發現體弱病殘雞,這項工作很重要,不能忽視,這些個體是細菌病毒的攻擊對象,最終會成為疾病傳染源。應快速挑出對其進行觀察或單獨飼養。

由於受雞籠的空間限制,雞群活動量明顯減少,可有效提高飼料利用率,雞具有較強的生長優勢。


老白驛站


你好,我是老梁,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關於籠養肉雞雞舍的建築高度,建議屋簷離地面2.7米左右高,屋頂離最上面的雞籠表面高度0.8-1米左右,走廊建議寬度為1-1.2米左右。

籠養肉雞的好處在於,可以充分利用空間,達到我們想要養殖的數量,特別是在可用養殖面積小的地方,這種養殖方法,可以解決養殖用地問題,節約土地資源。另外籠養雞可操作性強,現代化的飲水和供料設備,控溫設備,通風設備,更有利於管理。飼養管理人員工作區域小,節約時間,可及時觀察雞群狀況,防患於未然,避免雞病流行。

籠養肉雞因為相對密度大,棚太低,空間小,空氣中氧氣濃度稀薄,雞群長時間處於缺氧狀態,不利於生長。

棚太低,夏季管理困難,雞自身溫度高加上氣溫高,空間小,雞舍沒溫度不好降下來,容易導致雞群中暑,傷亡率增加。

棚太高,冬季保溫難,增加燃料成本。因熱氣是往上漂浮的,所以冬季供溫時,應上中下三層雞籠在前後左右各放一支溫度計和溼度計,有利於對溫度的把控,做到心中有數。



獸醫梁


怎樣進行肉雞籠養雞舍設計呢?隨著現代化養殖模式的改變,越來越多的養殖戶開始進行肉雞籠養雞舍建設,使用肉雞籠養雞舍建設可以在促進肉雞健康發育的同時,提高肉料比,從而增大肉雞養殖效益,而進行肉雞籠養雞舍建設的關鍵就是要科學合理構建肉雞籠養雞舍設計,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肉雞籠養雞舍設計的三大要點。

肉雞籠養雞舍設計

  一、肉雞籠養雞舍場地的選擇要求

  1.地勢及位置:平原地區應選擇地勢稍高、平坦、乾燥、土質良好,向南或東南的緩坡上(坡度以不大於25度為佳);山坡丘陵地帶應選擇山坡的南面建場。

  2.水源充足,水質良好:雞場的供水量應以夏季最大供水量來計算,此時雞群飲水量約為採食量的3~4倍左右,水質要符合飲用水標準。

  3.用電、交通方便:但應遠離村莊、公路幹線、化工廠和獸醫站等汙染源,雞舍間應相距100米以上,最好有自然隔離帶,有利於疫情的控制。

  4.雞舍的適宜朝向:要根據各個地區的太陽輻射和主導風向兩個主要因素加以考慮做出選擇。從主導風向方面分析,防止冷風滲透,雞舍朝向應取與主導風向成45°~90°角;如按雞舍通風效果要求,應採用30°~45°角;從排汙效果要求,雞舍朝向應取與常年主導風向成30°~60°角,避免0°風向入射角。

  二、雞舍類型與結構

  1.雞舍類型:主要有開放式、半開放式和封閉式三種類型。

  2.雞舍結構基本要求:

  (1)雞舍結構:最好為磚瓦木結構或選用保溫隔熱效果好的材料,若屋頂為石棉瓦的,要求每隔12米開一個通風樓在脊部,屋頂為三層結構:最外層是石棉瓦,中間層是稻草,最裡層是防水油氈紙或彩條布,地基、樑柱和屋頂的承受力要達到所在地區的最大防風、防洪和防雪要求。

  (2)地基和地面:雞舍地面應比外面高20~30釐米,地基應深厚、結實,在地下水位高和較潮溼地區,須將地基墊高或在地面下鋪設防潮層;地面用水泥,除便於沖洗消毒外,還可防鼠。

  (3)建築尺碼:按每間雞舍批飼養量為5000只雞設計,以屋簷至地面高度2.6±0.1米,雞舍長度不超過60米,跨度不超過9米為宜

  (4)排水溝:距雞舍牆角30~50釐米處設置排水溝(寬40釐米,深10釐米),若雞舍建在坡地上,上坡位還要開一條排水渠。

  (5)消毒池:每個雞舍門前至少配置腳踏消毒池/盆和消毒手盆各1個(固定腳踏消毒池採用水泥砌成,規格約長50cm,寬30cm,深5cm)。

  (6)運動場:要求綠化好,無積水,無雜草。

  三、肉雞籠養雞舍溫度控制

  1、肉雞籠合理擺放(高度及數量)溫度計:標準化雞舍飼養中雞舍的長度和寬度較大,雞舍內東西或者南北兩側的溫度不一致,應該注意溫度計的合理擺放,肉雞籠在雞舍的東、中、西各放一隻溫度計,從而得到雞舍內的平均溫度。

  2、夏季降溫措施(溼簾):夏季可以通過溼簾降低雞舍內的溫度,肉雞籠養雞舍的圖片,肉雞籠同時應該注意溼簾的開啟時間避免雞舍內溫度過低或雞舍內溫度不一致,造成雞出現--。

  3、肉雞籠秋季控溫:秋季晝夜溫差較大,肉雞籠養雞舍設計,應該調節雞舍內的溫度,避免出現溫度忽高忽低的現象。

  4、肉雞籠冬季保溫:冬季通過暖氣或者是鼓風機提高雞舍內的溫度。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肉雞籠養雞舍設計知識的相關內容,文中介紹的肉雞籠養雞舍設計的要點知識是肉雞籠養雞舍建設的重點,養殖戶可以參考文中的內容科學進行籠養雞舍設計,從而為肉雞養殖場雞群營造一個健康安全的生存環境。


女那


門窗 門一般設在雞舍南面。一般單扇門高2米,寬1米;兩扇門高2米,寬1.6米左右。開放式雞舍的窗戶應設在前後牆上,前窗應寬大,離地較低,以便採光,窗戶與地面面積之比為1∶10-18;後窗較小,面積約為前窗的2/3,離地較高,以利夏季通風。密閉雞舍不設窗戶,只設應急窗和通風孔。

雞舍建造 雞舍建造要因地制宜,建永久式、簡易式均可。一般以建造塑膜暖棚簡易雞舍更為經濟實用。可按山勢走向,以坐北朝南為宜,利於採光和保溫。雞舍面積可根據養雞數量多少而定,以每m2養雞8~10只較為適宜。單斜式雞舍簡單易建,雞舍寬5m,長度依雞舍面積而定。前高2m,後高1.2~1.4m,上面鋪以檁木、竹杆等,然後用秸稈鋪平,抹黃泥摻鋸末,最外層鋪以油氈紙或塑料膜等。四周牆壁可釘木板或用枝條挾好,外面抹泥保溫,最外層扣上塑料佈防風防雨。兩側留換氣口,雞舍內設置棲架。密度大時,可搭設梯形架。同時,要架設圍網,以利控制雞群。架設圍網時,要以雞舍為軸心,向山頂方向扇形輔射,在每側架設尼龍網60~90m,山崗部分可不設網,使雞在圍網範圍內覓食。

雞舍有開放式雞舍(普通雞舍)和密閉式雞舍兩種類型。

開放式雞舍最常見的形式是四面有牆,南牆留大窗戶,北牆留小窗戶。這類雞舍全部或大部分靠自然通風、自然光照,舍內溫、溼度基本上隨季節的變化而變化。這類雞舍常須增設通風和光照設備,以補充自然條件下通風和光照的不足。

密閉式雞舍又稱無窗雞舍。這種雞舍頂蓋與四壁隔熱良好,四面無窗,舍內環境通過人工或儀器控制調節。雞舍內採用人工通風與光照,通過變換通風量的大小,控制舍內溫、溼度和空氣成分。

雞舍各部結構要求

地基與地面 地基應深厚、結實。地面要高出舍外、防潮、平坦,易於清刷消毒。

牆壁 隔熱性能好,能防禦外界風雨侵襲。多用磚或石頭壘砌,牆外面用水泥抹縫,牆內面用水泥或白灰掛麵,以利防潮和沖刷。

屋頂 除平養跨度不大的小雞舍可用單坡式屋頂外,一般用雙坡式。

門窗 門一般設在雞舍南面。一般單扇門高2米,寬1米;兩扇門高2米,寬1.6米左右。開放式雞舍的窗戶應設在前後牆上,前窗應寬大,離地較低,以便採光,窗戶與地面面積之比為1∶10-18;後窗較小,面積約為前窗的2/3,離地較高,以利夏季通風。密閉雞舍不設窗戶,只設應急窗和通風孔。

雞舍跨度、長度和高度 雞舍跨度視雞舍屋頂的形式、雞舍類型和飼養方式而定,一般開放式雞舍6-10米,密閉式雞舍12-15米。雞舍長度一般取決於雞舍的跨度和管理的機械化程度,跨度6-10米的雞舍,一般長30-60米;跨度較大的雞舍如12米,一般長70-80米。機械化程度較高的雞舍可長一些,但一般不宜超過100米。雞舍高度應根據飼養方式、清糞方法、跨度與氣候條件而定。跨度不大、幹養及氣溫不太高的地區,雞舍不必太高,一般雞舍屋簷高度2-2.5米;跨度大、多層籠養的,雞舍高度可達3米左右,或者以最上層雞籠距屋頂l-1.5米為宜;若為高床密閉式雞舍,由於下部設糞坑,高度一般為4.5-5米。

操作間與走道 操作間是飼養員操作和存放工具的地方。若雞舍長度不超過40米,操作間可設在雞舍的一端;若雞舍長度超過40米,則應設在雞舍中央。走道位置視雞舍跨度而定,平養雞舍跨度較小時,走道一般設於雞舍的一側,寬1-1.2米;跨度大於9米時,走道設於中間,寬1.5-1.8米,以便用小車喂料。籠養雞舍走道無論雞舍跨度多大,都應視雞籠的排列方式而定,一般雞籠之間的走道寬0.8-1米。





九哥鄉村記


很高興回答樓主的問題,下面是我查到的資料希望對樓主和廣大網友有所幫助。

1.影響養雞大棚高度的要素

(1)雞舍通風方法 通風方法也會影響到雞舍的高度。選用自然通風方法請求雞舍的高度要大些,選用機械通風則雞舍高度能夠小些。

(2)雞舍房頂類型 養殖大棚房頂類型對雞舍高度的影響很大。選用人字形房頂或拱形房頂時樑上到房頂下的空間比較大,梁下的高度能夠恰當減小,而選用平頂房頂構造則梁下的高度要恰當添加。

(3)雞舍清糞方法 清糞方法影響雞舍的高度。選用半高床或高床養殖方法,平常的雞糞堆積在雞籠下面,請求雞舍的高度要高些;選用機械刮板清糞方法則雞舍的高度不需要額外增高。

(4)雞群養殖方法 養殖方法對雞舍高度的影響很大。選用地上平養方法的雞舍其梁下高度最低,網上平養方法次之,籠養方法請求梁下高度最大。

2.雞舍高度的規劃

雞舍高度受舍內設備高度、通風方法和房頂構造的影響。選用A”字形房頂時,籠具設備的頂部與橫樑之間的間隔為0.7米擺佈;選用平頂構造則應有1米以上間隔。選用自然通風時雞舍高度應較大,選用縱向負壓機械通風則雞舍高度應稍低。以產蛋雞舍為例,選用A”字形房頂,雞舍內地上比舍外高0.4米,產蛋雞籠高度1.65米,橫樑距舍內地上高度2.35米,距舍外地上高度2.75米。但是,當選用平房頂時,梁下距舍內地上高度不低於2.6米。


農家小天地


現在肉雞養殖棚頂高度不宜過高,如果只是在地面上放籠子養4米高度就可以了。過高的話,棚內溫度不好把控,但是棚頂高利於室內空氣流通,防止傳播傳染病。棚頂過低室內太壓抑,不利於人工作業(投食,清理,消毒)空氣也不容易流通,養殖密度大,容易產生疾病!


鄉村王海波


作為一名飼料銷售員回答樓主問題,雞舍舉架十四五米就差不多,過高了冬天冷,浪費煤炭,過低了通風不好,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僅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