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疫情受损股”,我慌不慌


中泰资管天团 | 拿着“疫情受损股”,我慌不慌


中泰资管天团 | 拿着“疫情受损股”,我慌不慌


中泰资管天团 | 拿着“疫情受损股”,我慌不慌

2020年1月18日,开阳的四季报发布;

2020年1月20日上午,人民日报官微头条发布来自武汉市卫健委的消息:武汉两天新增13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

尽管彼时的市场似乎并未预计到这次疫情会演绎至全国禁足防疫的程度,但仍然有细心的朋友发现,就四季报公开的信息来看,开阳的持仓中有“疫情受灾股”。他们问我,拿着这些“疫情受损股”,心里慌不慌?

事实上,在新年开市首个交易日的前一天晚上,我在中泰证券资管的公众号推文中回答了这个问题:

A股开市交易后也极大概率因反应投资者对疫情的担忧而出现下跌,但我们应该乐观一些。随着市场给出更低的价格,我们会选择加仓,在加仓上我们更关注对于某些短期明显受损,且需求在疫情结束后有报复性恢复的行业,例如交运,旅游,消费以及一些明显被错杀的具有宽阔护城河的优秀公司。巴菲特有一句名言,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与各位共勉。(具体可以参考2月2日的推文,《无需恐慌,抓住市场黄金坑机会》)

回过头来看,“乐观一些”的观点似乎得到了验证,短期的精准判断离不开运气的成分,但如果我们看长一些,这些决策的背后有必然性的理由。

当然,我的同行大多建议投资者“乐观一些”,但与他们可能不同的是,对于那些在疫情中受到严重影响而被不少人所唾弃的行业,我更贪婪。

中泰资管天团 | 拿着“疫情受损股”,我慌不慌

我的贪婪前提是把时间幅度适当放长。假设我们已经身处2022年,回过头去看这次疫情,会是怎样红场景?也许大概率会跟当年的非典一样,认为疫情对于市场的短期冲击很剧烈,但提供了很好的买点;对于经济的冲击是剧烈且短暂的,但并不影响我国制造业升级转型的主旋律;此外,受疫情影响十分严重的交通运输、旅游景区等行业,短期来看受损严重,但从2022年的角度看,这些短期所受影响似乎也微乎其微——人们并不会因为这场疫情影响出行方式和频率,也不会因此长期宅在家里,更有可能的情况反而是出现报复性的消费,毕竟我们都在屋里憋了太久了。

另外,从个股的估值角度来看,结论还会更加明确一些。由于我的投资是基于公司价值来评判,因此在决策时更喜欢从价值和价格来入手。疫情发生以来,我们所关心的标的价值发生变化了吗?如果去拉一个简单的折现模型,你会发现一个季度乃至半年的业绩下滑,即使达到50%,对于一家具有宽阔护城河的公司的价值影响微乎其微,不仅如此,其所在行业中一些并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企业会因此退出竞争,从而改善优势企业的中长期盈利能力,这一点对于折现价值的影响可能更大。从这个意义上说,疫情对于具有宽阔护城河公司的价值几乎没有影响。

更重要的是,当前的市场,对这些疫情受损行业给出的价格无疑是慷慨的,对投资而言是踏实的。此外,交通运输的某些行业里正持续发生着格局改善,只不过暂时被一个个外部因素所掩盖,等疫情过去会表现出来极大弹性,这些乌云已经露出金边,我们只需持股等待。

当然,这并不是完全没有“风险”的决策,所谓的“风险”就是市场的短期不确定性,即使价格已经优惠了,但不排除短期更优惠,但在我看来,去追求那个拐点在投资上并不可取,因着实缺乏准确率,且期望值大概率低于组合收益,我们在投资上应该反复做对的事儿,忽略短期波动,剩下的交给时间。

在开年回来的第一个交易日,开阳出现了大额的赎回,说实话我内心是焦急的,焦急的原因并不是我对于我所持有的品种没有信心,而是不希望陪着我一路走过来的持有人在恐慌之下赎回基金。其实买基金和买股票一样,在出现大幅波动的时候可以换个角度,想的长一些,买入基金时的一些理由,发生变化了吗?一年以后会如何看这次决策?在低头赶路的同时,也需不时抬头眺望远方。

望与各位持有人一路相伴!

中泰资管天团 | 拿着“疫情受损股”,我慌不慌

田瑀,中泰开阳价值优选混合(007549)基金经理,现任中泰资管基金业务部总经理助理。

复旦大学理学硕士,曾任安信基金研究员、投资经理,中泰资管权益投资部投资经理。坚持价值投资理念,善于寻找具有护城河的成长股。

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有风险,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投资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请投资者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

中泰资管天团 | 拿着“疫情受损股”,我慌不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