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一道风雨同舟 郯城县第一书记战“疫”群像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2020年初原本宁静祥和的生活。疫情爆发以来,郯城县省、市、县派第一书记和乡村振兴服务队全体队员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冲在战“疫”一线。他们当中有身经百战的60后,有勇于担当的70后,还有朝气蓬勃的80后。在这场战役面前,三代人携手同行共迎风雨,彰显着共产党员的力量。

老骥伏枥的60后

毛庆东,是山东科技大学选派郯城县泉源乡第一书记工作组的组长。面对形势严峻的疫情,他在第一书记微信群里发起了“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捐款倡议,并带头捐款3000元。倡议发出后,第一书记们积极响应,一份捐赠一份情,仅3天时间,19名第一书记捐款29800元,捐赠物资价值7000余元。

徐波,是临沂市畜牧发展促进中心选派郯城县挂职副书记、干部下基层服务队队长。他从正月初三一直到现在,持续坚守工作岗位四十多天,一天都没有休息。他每天到联系的两个重点防控乡镇督导工作,120多个村都有他查看人员进出台账、协调隔离人员生活物资的身影。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他还积极协调县内企业复工复产,帮助县内唯一一家口罩生产厂家转改投产,指导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复工复产。在他的努力下,积压在港口多日的大豆被运回临沂,从根本上缓解了全市饲料厂豆粕原料短缺、养殖场供应短缺问题,70多万只鸡鸭被屠宰厂复工收购,最大程度降低养殖户损失。

中流击水的70后

张领军,是山东省信访局选派郯城县泉源乡第一书记工作组的组长。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他带领队员们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任职村房庄村的村委旧址已经破损闲置多年,他们了解情况后,制定了整合资金、建设扶贫车间,规范村内汽车脚垫生产企业、促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工作目标。3月3日,面积20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奠基仪式如期举行。建成后,能够解决就业岗位30多个,为村集体实现年增收12万元以上。

董德慈,是临沂市公安局选派红花镇大院子村的第一书记。疫情的到来,没有拦住他入村的脚步。防控期间,他购置口罩、消毒液,和村干部一起走街串巷宣传防疫,协调无人机进行飞防消毒,更是亲自驾驶雾炮车进行村庄环境消毒杀菌。

不甘落后的80后

李真,杨芳,朱天彦,是郯城县直机关选派到村任职的第一书记。

李真,是团县委选派胜利镇的第一书记大组长。疫情防控期间,她将2个年幼的孩子放在公婆家中,每天穿梭在任职乡镇和帮包村之间,协调防疫物资、组织防控宣传、督导企业复工复产。每每有人对她赞扬,她都笑着说道:“组织需要,咱就得上。更感谢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让我能安心在村里开展工作。”

县供销社选派马头镇科技村的第一书记杨芳,老家在市外,她独自在郯城。一直忙到除夕那天,她才返回老家过年。看着战友们都返回了工作岗位,她也开始收拾行囊准备返回郯城。可是一出家门,就被社区工作人员劝回了。隔离在家的她,转账交纳大额党费,想着只有这样,才能弥补自己不能坚守一线的遗憾。正月十五那天,吃着妈妈包的汤圆,她流泪了,说:“爸,妈,我参加工作十年了,这是第一次陪您过元宵节。明天我就该回去上班了,你们一定保重身体。”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返回郯城之后的第三天,杨芳的父亲因脑梗住院了。她给家里打电话的时候,感觉到了异样,但是家人怕她分心而没有如实告知她。直到父亲转到普通病房,她才知道自己又一次在家人最需要她的时候却没有出现在亲人身边。投入工作后,她还如以往那样激情满满。

朱天彦,是县委党史研究中心选派马头镇科技村的第一书记。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她早早取消了假期,从临沂返回郯城。得知队友不能提早返回一线时,她一个人扛起了两个人的工作。她的奶奶家离任职村不远,她却一直没能抽出时间去看望奶奶,始终坚守在“战疫”最前线。

面对疫情,这三名“女将”巾帼不让须眉,都选择了舍小家为大家,不畏艰难,英勇向前。

没有一个冬天不能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所有的付出,犹如撒在春天的花种,将把郯城县乡村振兴的道路点缀得芬芳弥漫。 (高元 吕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