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樹真有那麼妖孽嗎,真的是所到之地寸草不生嗎?

近年來,社會上對桉樹譭譽不一、爭論不休,但是很多說法缺乏事實依據都是人云亦云,以訛傳訛,比如今天我們要說的桉樹林下植被問題,難道人工種植桉樹所在之地真的寸草不生嗎?


桉樹真有那麼妖孽嗎,真的是所到之地寸草不生嗎?


首先,大家要明白一點:桉樹林是一種人工生態系統,其生物多樣性肯定沒有自然生態系統那麼複雜,再加上又多是集約經營的純林,肯定會簡單得多,但絕沒有到“地上不長草”的程度。在雨量豐富和土壤肥沃的立地,桉樹人工林下植被髮育繁茂,需要經常撫育割灌除草才能正常生長。就林底雜草和小灌木種類和數量而言,一般撫育的桉樹人工林與同區域樹林沒有明顯區別。而最讓人詬病的桉樹氣味呢,則是被人稱為桉葉油所致。桉樹葉和樹枝中中含有大量芳香油,化學式C10H18O,可從檸檬桉、藍桉等枝葉用蒸氣蒸餾法提取獲得,液體呈無色或微黃色,有辣口清涼感,香氣強烈而不持久,主要用於牙膏、漱口劑、食品及醫藥等方面。目前沒有任何證明桉葉油及其氣味對植物生長有抑制作用,但可能對某些野生動物的驅趕作用。調查也顯示,桉樹人工林山下圍堰積水中如有桉樹枝葉,桉葉油的氣味和枝葉的腐臭味混合起來,味道十分難聞。


桉樹真有那麼妖孽嗎,真的是所到之地寸草不生嗎?


當然,廣西桉樹林的生物多樣性總體不如熱帶雨林和南亞熱帶季雨林,那麼到底有沒有桉樹底下不長草或者少長草的現象呢?有,的確有!但是,桉樹林下植被很少,是由於多種原因造成的:一是人工撫育強度過大,人工除草及時並施用除草劑,高度集約經營,導致沒有雜草;二是桉樹種植密度過大,林下無陽光,無法提供雜草生長所需要的陽光,造成植被稀少;三是有些地方因土壤貧瘠,在造林之前本身就沒有植被,桉樹長起來了,只能說明桉樹適應性較強。因此,所謂的桉樹底下不長草,最主要是種植方式和經營方式所致。


桉樹真有那麼妖孽嗎,真的是所到之地寸草不生嗎?


有問題不可怕,要改變桉樹底下植被少的頭部,就必須對落後的種植方式和不當的經營方式進行改變,提倡科學經營,減輕人為干預強度。嚴禁火燒煉山和全墾整地,減少水土流失,適當保留原生植被,鼓勵營造與鄉土樹種為主的混交林或混交造林帶,保護生物多樣性,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少施農藥化肥,不噴除草劑,注重依靠自然力促進生長,儘可能減輕生產活動等人為因素對環境的影響。


桉樹真有那麼妖孽嗎,真的是所到之地寸草不生嗎?


“所到之處,寸草不生”,乃是《大話西遊》中春十三孃的臺詞,是對周星馳和山賊們的言語威脅,強調她的魔法厲害。而桉樹呢,還真的沒有那麼妖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