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母亲读书时数理化比较吃力,她的孩子读数理化也会吃力吗?

笑春风7071


这个没有必然的联系,也没有科学根据。我用我家的人及自己学习的亲身经历谈谈:

一、教育对知识起主要作用。

我妈是农民,是文盲,别说数理化,阿拉婆数字都不知道。我妈的妈,以及我外婆的妈都没有文化,再往上的祖宗我也不知道有没有文化,但没文化的可能性很大。而我具有大学学历,这足以证明一个人的知识文化与母亲的知识文化没有关系,因为她们生活在旧社会,我生活在新社会,她们没机会接受教育,我享受了新社会的教育。

二、人有个体差异。

一娘养九子,九子不像娘。我家兄弟姐妹七个,读书有的擅长文科,有的擅长理科。这一点也说明一个人的学习力与母亲没有关系。

三、青出于蓝胜于蓝。

我读书时虽然是理科,但真的对数理化学得很吃力,高中时因解不出物理力学题也哭过。但我女儿对数理化的学习力比我可强多了,用她自己的话转述:理科学习一定要做题,上课听说明白了自己也要做,做题也并不是数量多质量就高,一定一个一个题彻底弄明白。不会做的题要知道原因,会做的也要知道原因。理科生错题本必须要有,现在有专门设计好的那种,错题要反复去研究,慢慢进入状态,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就会越来越好学。


冰晨学习


不一定,还要看孩子的父亲。

确确实实孩子智力水平以及思维方式,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趋于理工的还是更倾向于人文的,非常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孩子的基因,而这个基因的取得主要是来自于父母双方,是孩子的爸爸妈妈的综合素质的综合体。

比如说我们家吧:

我自己学起数理化来就比较吃力,成绩虽然不是特别差,但是那份艰辛自己清楚,所以在高中最后两年选择文理班的时候,毅然选择了读文科。当时班主任还觉得比较可惜,因为在上世纪80年代,基本上是学习很差的,考大学希望不太大的人才会去选择文科。那个时候的大学文科只比起理工科来确实也是占院系的很小部分。还动用了关系比较好的朋友,做我的思想工作。可是我确实是自己清楚,没有那个能力呀。即便是读了文科学经济类,接触简单的高等数学的时候,还是学得非常吃力。

而我先生则是恰恰相反,学习数理化脑子绝对够用,文科类是一塌糊涂。上学的时候一直是落后生,只是在高三阶段突然开窍,用了半年的时间成功逆袭,主要的原因就来自于数理化一点即通,只要要把心思稍稍用到学习上,在数理化方面就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说到我家孩子,确确实实在遗传方面做到了完美的组合,继承了父母双方各自的优点,也有效的规避了双方不足的地方。在文理两方面都那比较平衡,在理工科方面的学习能力向爸爸看齐,在文科方面的学习能力跟妈妈看齐。当然也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烦恼。当初老大在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很长一段时间在选择是从事文科类还是理科类之前非常纠结。当时我就跟他开玩笑:我就没这方面的烦恼,数理化学不来呀。

当然也有可能孩子会成功的避开父母的优点,当然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就要努力发掘孩子自身独特的优势了。



做老师的二孩儿妈妈


我是一位男孩的母亲,也是对这方面思考了很多,有就点进去看,基本都说男孩智商随母亲,我也很郁闷,我小学成绩毕竟差,应用题都不会解,以至于我小学没毕业,我儿子上学开始一二年级成绩还好,上了,三,四,五年级的时候,成绩就不好了,凡是有复杂的题都不会解,我也忧心忡忡的感觉孩子随我。我也不会教,没办法。直到上六年级的时候,上了一个月,考了两张试卷,都不及格,我慌了,不能管像不像我的问题了。别人比他差的都反超他了,打听了一下,别人补课了,我找了个自己感觉不错的地方补了半个月,孩子回来和我说,他感觉他开窍了,我感觉他数学理解题太差了,想让他多额外学习一下,就一直补到毕业。初一没去,现在数学虽然不是特别好,但是中等绝对是有的。背书也比我小的时候强。我觉得至少没全部遗传我,所以母亲笨的也别忧心。


也风吹


我觉得没太大关系吧……我自己读书时候数学比较好,物理化学只能算中等,语文那是死记硬背,很难了解中心思想………孩子爸爸语文历史比较好,数理化不如我………我儿子数字特别敏感,没特别教,三岁看动画片学会20以内加减,现在6岁,算数还是口算,很不错,很多都以为他在学习,其实他除了爱看书以为,天天就是各种玩,但是天生数字敏感,逻辑思维特别好,数独玩的跟我一等级,理解变通能力强,喜欢地理,喜欢看书,喜欢背诗,就是那种你压根不用管,他自己就能在生活中去学习,去识字,我跟他爸爸英语都不好,就是拖后腿的一门课,结果我儿子负负得正,今年主动要求学英语,目前学的还不错,虽然才几个月,但是从来不需要我操心………他还特别爱看书,3~4岁才发现的,现在识字量估计比三年级孩子还多,阅读“海底两万里”基本无障碍,这些都是在我跟他爸基本不管情况下他自己生活中累计学习的,而且幼儿园老师说不管教什么,他都会是最认真的那个,所以我觉得遗传因素不大……有的孩子天生就爱学习,有很强的求知欲,自学能力强…


ss3080


我高中念的文科,一是因为本身特别喜欢历史地理,很享受这个学习过程,二是因为高一下学期期末的时候,数学和化学都考32分,物理28分[捂脸],实在不可能高二分班时死皮赖脸去理科班了。所幸的是去了文科班后因为史地比较强,所以能腾出时间来学数学了,高考时数学不那么差了,但也就是比及格强一点的水平。我儿子正好赶上新高考改革,可以自主选择小学科,他选的物史地,今年高三了,目前看这三门都名列前茅,数学也属于年级前三十的水平,所以一点都没有遗传我理科盲的基因。当然,最后还要看他高考成绩,希望他能考出一个高水平的分数来。


寒雨连江50


不一定,这个要看孩子遗传谁的基因了。

我上学时候虽然学习不是太好,主要不好好学习,父母也像现在的人这么关注孩子学习,但是我理科成绩好点,数学更好。平时就喜欢专研数字类趣题,没事还喜欢看看易经八卦,学习生辰八字的推算,天干地支的排列!

说我女儿,她学习能力方面就遗传我多一点。我妈看孩子多点,她就老说我闺女比我外甥女聪明。虽然比外甥女小但我妈是拿同年龄段的时候比较起来总结的。

我是个懒妈妈,经常让她看动画片,她两岁刚说话利索点了就跟着学会数10以内的数,用英语也会。平时就玩所有玩具的时候从一到十数着排,过了一段时间就会认数字,单独拿一个出来就知道是几。也会用英语说基本的颜色,这些都是自己看动画片学的,我没有教,我是真懒。还有个现象是她真不喜欢背诗,我特意教她,她就是不好好读不配合,给她放古诗类动画,不喜欢看!这一点遗传她爸爸,她爹就不喜欢字多,一条信息正常人扫一眼就知道是啥了,他看一遍还得说啥意思[泪奔],再回味一遍!现在上幼儿园了,又开始喜欢拼图,那种小拼图她可以自己拼好,新买的图案可以一个人玩两个小时,拼了拆,拆了拼……


䒕黒猫


这个应该不是绝对的,但有很大的几率,我以前上学英语就不行,就怕儿子也不好,从小就报英语班,小学英语一直不错,当时很庆幸,可到初中后就慢慢不行了,现在是几科里最差的一科,单词背不过,语法不会用,百分制才考七十多分,学校一千六百多人,排一千二百名左右。我上学时数学可以,我家孩子数学也是可以,数学物理能排前三百,我认为我家孩子遗传我了!


文化终结者


我就是那个想当年数理化学习异常吃力的母亲。语文英语全年级都数得着,数理化记忆中好像没及格过。[捂脸]恰好老公是双一流大学的研究生,数理化异常好的那种,本来一直担心儿子数学思维随了我,现在看来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儿子七年级,平时大小考试数学一直满分。因为疫情延迟开学,从大年初二他爹给他开设数理化课程,目前初中数学学到九下了,物理八年级下册已经学完两章,化学也学完一本书了,他学的都很轻松也很扎实。

哎呀这下我终于可以松口气了。[呲牙]


果然如此啊


与遗传无关系。

举个实际例子:我不会吐鱼刺,我只喜欢吃刺少的鱼,没刺更好。琪琪七个月到两岁七个月和爷爷奶奶生活,很喜欢吃鱼,大的小的,鲫鱼泥鳅都喜欢,从没被鱼刺卡过,但自从和我一起生活以来,吐鱼刺的技能日渐退步……以至于现在看到小鲫鱼就头痛。

所以说,因为知晓自己哪里不足,就会下意识回避,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游刃有余也会使得更多时间消耗在擅长的方面。

教育孩子也是一样,因为没听过,没见过,自然也不会凭空想像出来问题所在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很多时候是在于家长如何引导。


我与娃儿的那些事儿


这个不知道呀,我等我孩子长大了看看吧,我就是文科超级好理科超级差的那种,说实话高二就看不太懂数理化了[捂脸]可是我的老公呢,他文科应该比较一般,是个名牌大学微生物的博士生导师,当年他老家那个地方的高考理科第三名,所以我不知道我孩子是能随我呢?还是能随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