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南关大捷消灭了多少法军?

司马长史


镇南关大捷消灭了多少法军?其实关于镇南关战役的过程,中法双方是没有特别大争议的,基本都承认是法国进犯中越边境,最终被中国守军击败,导致了法国在中法战争中被迫一度全线撤退。但关于战役的具体伤亡情况,双方的说法却相差很大。但从另一个方面,其实镇南关战役的意义并不是它真正杀伤了多少法军,而是它极大扭转了中法战争的局面,并对法国政局产生了巨大震撼,也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欧洲国家对中国军队战斗力的看法。


镇南关战役的背景

镇南关战役的背景就是中法战争,而中法战争是法国为了完全控制当时中国的属国越南而对越南和中国南方几个地区发动的侵略战争。其实法国对越南的蚕食早在公元1858年就开始了,在公元1862年,法国侵吞了越南南部的几个省。公元1873年,法国开始进入越南北部,越南政府为了抵抗法军的步步紧逼,邀请天地会首领刘永福率黑旗军进入越南。结果黑旗军在河内大败法军,击毙了当时的法军主将安邺(法国名字是弗朗索瓦·加尼埃),挫败了法国在当时就完全吞并越南的企图。

但从公元1881年开始,法国政府决定为在越南采取军事行动拨款,法国在越南攻势再起。第二年4月,法军攻占河内。之后不久刘永福再次应邀率黑旗军进入越南抵抗法军,并在河内与越军一同作战,在河内城中击杀法军将领李威利。但在其它战线,法军则推进顺利。公元1883年8月,法军攻陷越南首都顺化,越南政府投降。之后法军继续北进,当年12月,法军向驻扎在越南北部北圻地区的清军发起进攻,中法战争正式爆发。之后法军攻势凌厉,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先后攻克了越南北部的北宁、太原和兴化等地。公元1884年5月,李鸿章与法国开始和谈,承认了法国对越南保护权。而且在谈判中,法国代表提出法军将分批从越南北部的中国军队手里“接防”,李鸿章对此不置可否,但法国人却将他的态度视为了接受。6月23日,一批法军到谅山附近的北黎接防,遭到清军拒绝,法军立即发动进攻,双方战事重启。

清人所画的法军在台湾基隆登陆场景

之后法国迅速扩大了战事,不但在越南北部攻势不断,还派出海军入侵中国东南沿海。10月在马尾海战中,福建水师被法国舰队全歼。公元1885年初,法国海军陆战队从基隆登陆中国台湾,向驻守台北的中国军队发起进攻。同时法国军舰进犯浙江镇海,又击沉了两艘由上海增援福建的中国军舰。3月底,法军攻占澎湖,并开始封锁吴淞口。同时在越南的陆战方面,中国军队也遭遇多次失败,法军直逼中越边境。公元1885年2月23日,法军东京(法国对越南北部的称呼)远征军第2旅甚至短时间通过镇南关攻入中国境内,并炸毁了镇南关的关门。所以当时整个中法战争的战局,对中国是极其不利的,在各条战线都陷入了被动。在这种情况下,清廷开始在广西集结重兵,力图拒敌于国门之外,并扭转不利战局。

镇南关大捷

在镇南关战役爆发之前,由唐景崧率领的滇军和由潘鼎新率领的桂军先是在中越边境与法军的第1旅和第2旅形成了对峙。期间法国东京远征军统帅波也里也曾考虑过集结兵力突破清军防线,攻占广西龙州,阻止清军集结,但经过权衡他感到兵力不足,因此放弃了这一企图。

参加中法战争的清军士兵合影

但到3月中旬,法军增援赶到,波也里将这些援军调拨给第1旅,想首先集中优势兵力打击唐景崧的滇军。而当时他给第2旅的命令是拖住桂军,防止他们去增援滇军。而在此期间,清军也不断从各地调兵前往广西布防,到3月下旬,清军在广西已经集结起了大约2.5万到3万军队。而当时负责在镇南关布防的冯子材直接指挥的军队有大约4000人左右,他在当地精心选择险要地势,修筑炮台,严阵以待,并对手下将士表示自己“宁死不忍见法军侵入中国境内”。另外附近还有王孝祺所率领的3000余人,等于当时清军在镇南关附近总兵力有7500人左右。

中国军队在镇南关的布防图

而当时在镇南关附近的法军第2旅总兵力大约有2500人,下辖两个团和一个独立营,总共7个营的兵力,还有一个炮兵小队。所以此时在镇南关,清军是拥有比较明显的兵力优势的。而冯子材也看准了这个时机,在3月22日主动出击,袭击了法军驻地文渊。但冯子材的意图将并不是要直接击溃法军,而是在进攻之后迅速撤退,以佯败引诱法军出击。

描绘镇南关大捷的画作

结果法军第2旅旅长尼格里一看冯子材的重兵竟然“速败”,果然按捺不住,决定在第二天反攻。3月23日,尼格里留下了一个连多一点的兵力驻守自己的大本营,自己率领其它军队直扑镇南关。23日清晨,最先抵达镇南关的法军有大约1600人左右,虽然后续仍有援军在不断抵达,但尼格里却认为不应再等,就趁前一天“击败”清军的余威,在清军士气低下时一鼓作气,赢得大胜。

镇南关战役法军主将尼格里

在第一天的战斗中,法军似乎打的也比较顺利,拿下了镇南关外围的几处清军阵地,并击退了清军将领王德榜在法军右翼发起的反击。3月24日,尼格里对当时在镇南关之外布防的冯子材部主阵地发动总攻。他的计划是要对冯子材部进行前后夹击,在正面由第111营牵制清军火力,同时派第2团和第143营包抄到清军背后,发动致命打击。但他没想到的是,24日早上是大雾天,由副旅长赫本哲率领的包抄部队竟然在半路迷路了。而尼格里又把当时出现在清军主力身后的一队清军误认为是他的包抄军队,之后立即命令111营在正面开始进攻。结果111营立即遭到冯子材部的猛烈还击,多名指挥官不到1分钟就被打死。中间虽然有两个连一度突进到清军的战壕附近,但已经67岁的冯子材此时亲自手持长矛率领两个儿子及其它清军与这些法军展开肉搏,迅速将其击退。

67岁仍然亲自上阵与法军肉搏的冯子材

而几个小时之后,被派去包抄清军的第2团和第143营才抵达预定位置,他们虽然占领了清军一处堡垒,但在下午3点遭到了清军潘鼎新部的猛烈反攻,其指挥体系迅速瘫痪,多名指挥官被击毙。而在此时,清军也从两翼对留在后方保护法军撤退路线的法军第3团发起了进攻。而此时的法军在各个战线全部陷入被动,尼格里在无奈之下在24日傍晚下令全线撤退。当时参战的一名法军中士莫里在事后回忆时曾这样说道:

那天夜里非常黑,士兵们撤退时没有一个人说话。我们感到非常羞耻和愤怒。我们被迫丢下了很多战友和胜利,逃了回来。时不时会有士兵低声说到有谁失踪了,之后大家就重新沉默下来,为这些损失感到悲哀和痛苦。

法军伤亡及战役影响

所以此战的结果是法军的作战意图完全失败,这一点没有任何疑问。不过关于法军的伤亡,清军方面和法军方面的说法却还是相差比较大的。清军战报里的说法都是“毙匪千余”、“斩首数百”。还有“斩真法人五百余”的说法。但法军的伤亡报告说是74人死亡,213人受伤,阵亡和受伤者中分别包括7名和6名军官。其中伤亡最惨重的是从正面对清军发动进攻的第111营,总共有31人阵亡,58人受伤。

所以关于法军的伤亡数字,双方的看法还是差别比较大的,而且恐怕完全信任哪一方都不太合适。因为清军的数字本来就比较模糊,而19世纪的欧洲军队,将阵亡士兵通过病死等其它方式归于非战斗伤亡其实也是常态,所以两方的数字其实都只是给了大家一个参考,真实伤亡应该在两者之间。

当时国内报捷的画报

但镇南关战役的意义却着实是非常重大的。因为在此战过后,中法战争的局面立时改观。清军乘胜不断对法军第2旅发动反攻,在28日的战斗中致尼格里重伤。接替其指挥的赫本杰下令全线撤退,3月29日法军退出谅山,清军一路奏凯,几天之内又先后攻克了屯梅、观音桥和谷松等地,冯子材甚至已经准备率大军收复河内。而谅山失陷的消息传到法国之后,法国议会在3月30日以306票对149票否决了总理茹费理提出的追加军费的提案,茹费理本人被迫引咎辞职,其内阁垮台。


但茹费理辞职之后,法国的新内阁仍然决定继续战争。此后李鸿章又在英国的调停之下与法国展开和谈,最后在6月9日签订的《天津条约》上认可了由法国全权管理越南,以法军撤出台湾交换清军撤出越南。而当时在战场形势出现了转机的情况下,这个条约也引起了国内舆论大哗,左宗棠更是愤怒地说“李鸿章误尽苍生”。当然以现代视角看,虽然在镇南关大捷和收复谅山之后,也还不能说清军已经在战场上赢得了胜利,但此战的进程确实和之前的两次鸦片战争有了本质的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李鸿章主导的谈判结果仍然是清朝全盘放弃了越南的控制权,对中国来说,确实是非常遗憾和令人叹惜的。


桃花石杂谈


1885年3月23日,法军第二旅进攻镇南关,遭到冯子材萃军8营共4000人的顽强抵抗。

3月24日(初八),冯子材萃军和法军第二旅发生白刃格斗,清军友军将法军三面包围,法军大败而逃。

3月26日,冯子材等攻克文渊。

3月29日,攻克谅山。

1,清朝奏章报告法军伤亡情况。

苏元春、彭玉麟奏报: “ 毙敌约数百。”

冯子材、张之洞奏报:“ (初八日)毙匪千余, 斩首数百。”

数据比较笼统,符合清朝当时的作风。

但毙敌数百是有可能的。

法军里面真正的法国人可能死了约百人,但还有一些雇佣的越南兵和越南民夫也被清军击毙,数量也在几百人左右。

法军有大炮运到前线,一般是雇佣越南民夫搬运。

2,法国方面的报告。

黎贡德加尔新:

三月二十三日, “ 总共死4人、伤25 人,总数为29 人丧失了战斗力。”

“(三月二十四日)总共死70 人,其中军官7人。伤188人,其中军官6人。”

加尔新:

“所有军官和士兵都被围住” “ 在半点钟以后,仅第111队中主力,则已倒落四分之一,… … 或死或伤损失该数中之275人。”

法国人在镇南关战死74人,伤亡约300人。

法国人一般只记载了本国人的死伤数据,对雇佣的越南人伤亡没有记载。

3,越南人的记载。

播歧记:

“ 那年我在龙州,每天都见很多人担鬼头来领奖。” “ 大概一千个首级中有一百多个见真鬼头,一共解了三百多冷真鬼头到龙州示众。”

加上后来冯子材攻克文渊和谅山,法国人共死亡300人是有可能的。

4,冯子材统兵人数。

冯子材当时的职务是广西关外军务帮办,上面还有广西巡抚潘鼎新。

两广总督张之洞要求冯子材接受广西巡抚潘鼎新的节制。

但广西巡抚潘鼎新较为保守,冯子材积极求战。

张之洞给了冯子材一定的进军自主权,但要求冯子材必须在事前事后向广西巡抚潘鼎新汇报。

冯子材能够直接调用的兵力,是他刚刚招募了几个月的萃军,共18营,9000人。

冯子材的军队没有大炮,火枪也不齐全,还配备了一批大刀长矛。

冯子材还分出了5营兵力驻守扣波,保护右翼安全。

清军前线总兵力达到了3万人,但冯子材无权调动其他兵力,必须请示广西巡抚潘鼎新。

法军在越南北部的总兵力达到2万人。

但冯子材在镇南关将冒进的法军第二旅共2000余人击溃,导致法国内阁倒台,终结了中法战争。

本人是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


沂蓝书院赵月光


所谓的镇南关大捷是法军以2500人对战清军3.2万 战死74人

清军以12倍的人数和伏击优势,仅能击杀74人、击伤213人法院,自己出现了1650人的上网。这就是所谓的大捷!

海战方面,马尾海战:法国死12人、15人受伤、4艘战舰受损,大清则是1796人死亡、3000多人受伤、19艘战舰沉没、30艘战舰受损;镇江之战打了3天,只有几十个人受伤。

刘永福的黑旗军士兵

镇南关冯子材能够取胜的因素:

1、清军依靠镇南关的山地地形,以炮台为依靠,以人数优势伏击法军;

2、法将尼格里轻敌,以2500人主动进攻在防御工事下的3.2万清军;

3、突发大雾天气,导致不熟悉地形的法军无法顺利进攻;

4、清军英勇作战,冯子材率领2个儿子亲自上阵杀敌;

5、法将尼格里受伤后,继任的赫本哲直接放弃凉山。

镇南关之战法军主将尼格里

镇南关大捷后李鸿章和法国议和做错了吗?

1、指责李鸿章误国的左宗棠从1884年9月到福建督战,但毫无建树。中法战争期间,虽然法国无法攻占台湾,但东海和南海始终被法国海军控制;马尾海战、镇海之战都是法国海军占据主导权。

如果左宗棠有些作为,再去指责李鸿章的议和,还有些道理。毫无建树,就没有道理了。

2、法军并未大损且法国增兵增军费。镇南关之战虽然取胜,但法军并非大败,势力尚存;中法刚停战,张之洞就上报了法国增兵越南、预备在6月28重新攻打凉山。

法国总理茹费理被议会否决的是增加军费的先议权,并非法国议会否定茹费理的增加军费要求。事实是,茹费理辞职后,法国就增加5000万法郎。这表明法国并不打算停止战争。

3、大清经费困难,无力进攻。镇南关大捷后,刘永福的黑旗军生存的不足500人,几次招募,人数依然不足一千人,战守两难,进退失据。四川总督丁宝祯在1884年不出10万两白银的军费给鲍超军:

“鲍超军需甚重,措办为难”

在海军无力、法军实力未损、大清经费困难的情况下,李鸿章在镇南关之战取胜的情况下,乘胜议和,是当时最佳的成果。

在取胜下李鸿章和法国的议和,比起甲午战争战败议和割地赔款,实在好太多了。

中法战争是因为越南的宗主权,甲午战争是因为朝鲜的宗主权,相比之下,孰优孰劣,一眼即可看到。

山西之战,1883年12月16日

中法战争本可避免——1884年中法《天津条约》

1、1883年6月,法国以惩罚黑旗军为名开始了北圻远征(即征服越南北部);

2、1883年8月,越南承认法国对南圻(越南南部)统治的合法性,同时承认中圻(越南中部)和北圻(越南北部)为法国的保护地;越南皇室仅仅能够统治越南中部;

3、1883年8月,法军开始进攻带江一带的刘永福黑旗军;11月,法军基本控制了红河进入北部湾的重要航道;12月,法军以9000人进攻黑旗军的山西城(今河内山西市社),以83人战死、320人受伤的代价击败黑旗军;山西之战后,法国军在越南北部的兵力为2个师团、1个旅团(新增援);

4、1884年3月,法军以1.1万兵力(法国籍、阿尔及利亚籍、越南籍士兵)攻打清军驻守的北宁,击败清军、黑旗军和越南黄继炎军;

5、1884年5月11日,法军将清军逐出太原省;同一天,法国和大清签署《天津条约》——规定大清从越南北部撤军并承认越南北部是法国保护地,承认法国和越南所有条约。

6、1884年6月23日法军和清军在观音桥发生冲突,法国要求大清撤军并赔款,但遭到大清拒绝,因此爆发中法战争。

事实上1885年的中法天津条约,就是1884年天津条约的翻版,实质内容是一致的,都是大清从越南撤军并承认越南是法国保护地。


法军角度下的镇南关之战:

1、中法战争时,法国在越南北部的兵力总数是2万人;

2、1884年10月,法军在郎甲和在凉山的清军对垒;秋季,法军击败云南清军,攻占宣光省,并在泸江沿岸的端雄府和越池建立据点;

3、1885年2月,法军攻占凉山,从而形成支援宣光省法军的形势;3月,宣光省法军在和木之战中击败黑旗军,解除黑旗军对宣光省的威胁;

4、法军计划在进入兴化省(今老街省)建立主要据点对付黑旗军和云南清军;

5、3月23日,清军在兴化省的临洮府击败法军;24日清军又取得镇南关之战的胜利;28日,因为兵力劣势,法军放弃凉山回河内。

如果中法战争继续,法军有两个主攻方向:

一、从海路或陆路攻打广西钦州,攻占南宁,从南宁北上桂林进入湖南,或从南宁沿着邕江南下进攻广州;

二、从河内沿着红河北上,进攻玉溪,占据昆明,以昆明为基地,进攻贵州、四川。

如下图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
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法军自己有镇南关战役伤亡数字的公开。阵亡74人,负伤213人。比如第111营,阵亡31人,负伤58人,是参战法军损失最大的一个营。外籍军团第2营阵亡12人,负伤68人,外籍军团第3营阵亡12人,负伤34人。第143线列营(营长Farret ) 17死,48伤。

苏元春、彭玉麟奏报,冯子材、张之洞奏报为:“ 毙敌约数百。” “ (初八日)毙匪千余, 斩首数百。” “ 夺获枪械、衣物甚黔。”这里应该是包括了越南伪军的数量。

当时,清军武器也不错。1884年清廷向李式公司购买9000支M1882步枪,机匣上烙刻有“林明敦厂制造 瑞生洋行经承”中文字样,瑞生洋行指德商的一家洋行。

此外还加购了3900-4000枝现成的M1979旧款枪,并交雷明顿厂改膛,使用相同的枪弹,该批步枪正好赶上中法战争。法军事后报告指出,由于自己的步枪装填速度比不上清军的步枪,因此在火力上吃了大亏。

而且,清军出动了精锐部队,从冯子材从广东广西招募的翠军,到湘军,淮军都参加了战斗。在人数上直接参战部队超过2万人,在数量上超过了法军。而且,清军还挖掘了战壕。武器,人数,地形,战壕,指挥官等几个因素。让清军在镇南关击败法军。


深度军事


镇南关大捷是1885年3月23日至4月4日在广西镇南关清军与法军及法国雇佣军发生的一场战役。镇南关大捷中的法军伤亡情况有中国版本,法国版本,越南版本。

中国版本是在战场上斩首法军1000多人,

法国的史料对法军(法国人组成的军队)死亡74人,伤205人,伤亡合计279人,占法军出击兵力的十分之一强。

越南军方的记录:1000多个鬼头当中有100多个真鬼头(法国人头),一共有300多个真鬼头挂在广西龙州示众。

我们来分析一下,在镇南关大捷中法军参战兵力有2000多人,法军番号与人数为:第143团的一个步兵营,440人;第111团的一个步兵营,337人;2个越南步兵连,一个阿尔及利亚人组成的小分队,共370人;以上共计1137人。预备部队人数:23团主力,共2137人,火炮10门。

在中法战争中,清军能斩杀法国士兵所获得的奖励是最高的;导致清军在战斗中斩杀法军最为卖力。依次获得斩首奖励高低的顺序是:法军,阿尔及利亚和越南人,华匪。

在这场战役中清军为32000人,法军及仆从军为2000多人,清军拥有绝对兵力优势。对于清朝当局宣布斩首1000多人,负伤1000多;这个水份很大:毕竟法军不包括预备队在内才2000多人。

法国版本称战死74人,负伤205人,伤亡共计279人。我觉得这个数据虚报了,考虑到清军的绝对数量优势,老将冯子材的身先士卒,清军的地利优势,最终结果是法国人败退。在当时法国号称第二陆军强国,而清朝被称为“东亚病夫”,法国人觉得强大的法军败于被列强人人可捏、无能的清军之手会让法国人在面子上挂不住,隐瞒真实情况并不是没有可能。不要忘记了镇南关大捷也是茹费理下台的原因之一。中法战争到了后期时估计是法军忌惮陆战伤亡和清军的绝对数量优势,法国于是发扬海军优势在中国东南沿海找回了场子。

我觉得越南人记录的真正的法军被斩首300多人更接近事实,在镇南关大捷中法军包括仆从军的伤亡人数应该在1000人左右。





雄鹰展翅长空


不邀自答。

根据清军的战报,清军总共斩杀数千法军;而根据法国的战报,法军阵亡74人。那么谁的说法对呢?

首先,法军总共两千多人,清军不可能斩杀数千。至于法军损失74人,那怎么可能失败后一路溃逃,甚至连谅山都放弃了。而且法军指挥官还给巴黎拍电报报告此次失败,结果被法国媒体知道了,添油加醋的报道了一番,说法军遭遇了可怕的失败,然后茹费里内阁倒台。


其次,根据彭玉麟的报告,越南法军由五个部分组成:真法兵、西贡洋兵、黑兵、越南教匪以及华匪。真法兵指的是法国陆军,西贡洋兵应该是指法国海军陆战队,这两类战斗力高;黑兵是指法国的阿尔及利亚军团,属于法国仆从军,战斗力也比较强;越南教匪指的是法国组织的越南仆从军,华匪指的是逃窜到越南北部并为法军为虎作伥的中国罪犯、地痞流氓以及天地会乱党,这两类战斗力最低,有奶就是娘,而且熟悉越南北部以及广西一带的地形,不利的时候直接脚底抹油溜了。而且法军也不重视他们,把他们当苦力或者炮灰使唤。



再者,镇南关大捷,除了冯子材身先士卒带着两个儿子跳出工事和法军肉搏之外,再就是前线将士用命。镇南关前线,清军组成复杂,既有冯子材的萃军,还有桂军、滇军、湘军以及黑旗军,各部之间配合得力没有相互拆台。战斗中,将士们高呼:我等就此退却,有何面目复见两广父老!因此死战不退。同时,后方和前线配合的也非常默契,冯子材是张之洞的山头,但是潘鼎新和张之洞有私仇。但是大敌当前,张之洞和潘鼎新都能放下成见,以国家利益为重,张之洞派冯子材去支援广西,潘鼎新也没有给冯子材下绊子。因此清军上下一心,取得了镇南关大捷。当时人评价是道咸以来无此捷。


最后,根据建国后的田野调查,当地的老人都说镇南关之战后城墙上挂满了人头,臭的很。其中真鬼头不多,约百余,和法军的战报能对上;大部分都是黑鬼头和越南仆从军的脑袋。不过我估计越南人以及华匪的脑袋应该占了绝大多数,毕竟这两类战斗力最低,必然会被清军斩杀不少。这就说明镇南关大捷虽然不至于向清军战报那样斩首数千,但战果也远大于法军的战报。而且可以确定,法军没有统计仆从军的伤亡,而且此战可以确定法军的越南、中国仆从军损失殆尽,因此兵力不足的法军只能撤退以缩短战线,等待援军。

总结:此战清军充分利用了法军的劣势以及自身的优势,挫败了法军的锋芒,为之后的外交尖峰打下了基础。同时,法军此战应该损失了上千人,其中绝大多数是仆从军。

全文完


北洋海军炮手


清政府难得获得的重大胜利,就不得不提及镇南关大捷,虽然这次没有给予法军重创,但是也极大的鼓舞了当时清军的士气。

根据1885年3月份两天的数据来看,23号和24号法军总共死亡74人,但是我们要明白的是,这对于当时的法军可以说是很大的打击,为什么要这么说?

其实就不得不提当时清军的作战能力有多差,能取得这样的战绩,也还是让法军稍有收敛的。

可能是由于法军太过轻敌,也或许是因为当时清朝政府,确实无法形成有效的抵抗,所以派出的人数也寥寥无几。

如果派出的法军数量更多,或许清军也就不会取得那样的战绩,也或许会一败涂地,因为当时的清军的作战能力已经装备,实在让人汗颜。

关于这次镇南关大捷,还有哪些不为人知或者是奇葩的故事呢?

(冯子材)

这次战争的背景,主要是由于法国军队,在当年2月份攻破了镇南关,当初也仅仅是为了通过这个小手段来攫取自己的巨额利益。

他们当时认定清政府没有反击的实力,并不想借此全面开战,仅仅也就是竖了一块告示,期待清政府来派人谈判,当时做正指挥的是尼格里将军,随后就将大部队撤走了!

而法军可能高估了自己的影响力,在他们走越南后不久,清政府就帮助广西军务的冯子材,以及右江镇的总兵王孝祺总计屯兵3万人驻守正南关,设立严密的防线,还不断的增修军事设施。

看到这里,尼格里也坐不住了,就再次杀了个回马枪,但是如今却不可同日而语,此时的镇南关可不是好惹的,然而他还依旧雄赳赳、气昂昂的仅仅带领1000余人。

这里我们很容易就可以看出,人数悬殊的差距,也让这次战斗毫无悬念。

除了法军的先行部队1000人,再加上预备军也就2000。唯一占优势的可就是那些火炮了,法军肆无忌惮的炮击镇南关,也就在法军进攻的当天,清军以压倒性的规模优势,让法军死4人伤25人。

次日不甘心的法军再次进攻,但是当时由于天气原因,法军也只能无奈撤退,当天又阵亡70多人,其中包括三名上尉。

后来根据数据统计,两天时间法军死亡74个人,伤205个,伤亡达出兵力的1/10,这次说是大捷,说白了就是清政府由来已久渴望的胜利,从真正意义上判定,并没有所说的那么玄乎!

清军乘胜追击,希望能给法军以重创,幸好当时他们溜得快,再加上后方有人接应才暂时结束战斗。

法军在3月26日撤抵谅山,集结周边的部队,人数上升到4500人。28日清军大举进攻谅山,这次就比较吃亏了,阵亡千人之多才伤了法军的皮毛。

最大的功绩莫过于让法军司令官失去了指挥作战能力,不得不把指挥权移交给赫本哲中校。毕竟缺乏实战经验,面对那么多的清军心里害怕,最终在深夜偷偷溜走。

当时法军撤退以后,也导致法国的战略布局被打乱,其实从根本上这次战争也算是给予了法国一个警告。

这次战争的胜利,一方面给法国敲响了警钟,另一方面也是推清政府作战能力的最大肯定,当然和法军的盲目冒进脱不了干系。

镇南关大捷来之不易,也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毕竟当时双方的差距不是同一级别的,法学院有大范围的杀伤性武器,清军也为此付出了上千人生命的代价!


大国布衣


镇南关在历史上几易其名,在汉朝初名是雍鸡关,后又改为界首关、大南关,明代叫镇南关,“越南战争”爆发后,中国支援越南的战略物资源源不断地从此关经过,1965年,遂改名为“友谊关”。

“镇南关大捷”是晚清对列强开战取得的唯一一场胜利,不知还有没有之二?有的话,请大家提出来,讨论,讨论。

开战的双方是中国和法国,时间是1885年3月23一4月4日。原因是法国引起的,结果是中国在胜利的情况下,签订了辱国的条约,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

先说原因:一,直接原因,越南历来是中国的藩属国,可法国强行要改变中国宗主国的地位。1883年,法军攻占越南顺化,强迫越南签订了《顺化条约》,从而法国想取代中国成为了越南的保护国。消息一出,朝野上下一片哗然,慈禧太后震怒,立即决定向越南派兵,中法开战即始。

二,间接原因,清军在越南北部连连受挫,军心涣散,全线崩溃,法军趁势占领了镇南关。英国人出面调停,中法在天津签下《中法新约》,内容大意是,保持越南的独立性,即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中国开放中越边境,还是一起做生意发财。可问题是在越南的清军没有接到停战的通知,还在继续偷袭法国在越南的驻军。法国感到被戏弄了,于是派出舰队在东南沿海歼灭了福建水师及部分南洋水师主力舰,同时占领了澎湖及试图登陆台湾,“来而不往非礼也”,中国正式向法国宣战。


战争的过程就不再赘述,胜利的原因,我认为清廷起用了七旬老将冯子材是关键因素,他很好地团结了湘军、淮军和刘永福的黑旗军,在冯子材爱国情感鼓舞下,各部协调一致,相互配合,攻谅山,克文渊,将法军残部逐至郎甲以南,取得了重大胜利。

关于消灭了多少法军?各方记载出入很大。

法方记载,死74人,其中7名军官,伤213人,6名军官。越方目击者记述,大慨有1200多。

中方由于派系不同,记载的也有出入,大慨是毙匪千余,擒斩数百,估计在1300一1500之间。

至于法军死伤多少己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胜利了还签下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原因是法国并不甘心于失败,政府又向驻越法军拔了5千万法朗的军费,这是继续战争的信号。而此时清廷己精疲力尽,财源枯竭,没有外国银行愿意借钱给朝廷,也不敢向老百姓增税,怕再搞出个“太平天国”运动,广西招不到兵,内地也无人愿意去广西打仗,实在没办法,又在英国的调停下,有李鸿章出面和法国公使签订了《中法天津条约》,中国军队撤出越南,越南脱离中国,从此越南沦为了法国的殖民地。



谢谢阅读


雪上长留马行处


晚清的绝地反击

晚清的对外战争,以节节败退、每战必败为主旋律。但是,镇南关大捷算是一个例外——因为这一战,大清军队大破法军。时至今日,中学教科书还对此事津津乐道,并且谴责清朝朝廷的软弱,导致战争的结局以清朝“不败而败”收场。

不过,不管怎么说,镇南关大捷,都是晚清军事少见的一大成就,只是,镇南关大捷,大清军队到底击毙多少法军?这一切,要从镇南关大捷的背景说起。

背景

早在乾隆皇帝在位期间,法国势力便开始在越南进行渗透活动。到19世纪80年代,法国更是打算殖民越南,在中南半岛建立一方霸权——从事后的发展来说,法国确实做到了这一点——越南、老挝、柬埔寨,都曾是法国的殖民地。

而从东亚朝贡体系来说,越南属于大清的属国,法国想霸占越南,需要大清皇帝许可才可以,镇南关大捷,可以认为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清朝光绪十一年(西历1885年)3月下旬的一天,法军对清朝的镇南关发动进攻,此时法军兵力大约二千余人,而镇南关有清军三万多人,论及人数,清军占据优势。

法军决定先发制人,于是率先进攻镇南关,清军随后奋起抵抗。经过陆续两天的战斗,法军逐步陷入失利的状态,法军也在战斗中蒙受了一定的损失。法军指挥官见一时难以取胜,于是只好率领法军撤离。

这次战役,以清军获胜而告终,这便是真实的镇南关大捷。

战报

镇南关大捷,大清方面的战报,认为这一战,大清杀死杀伤法军数千人。而法国方面,则宣称阵亡七十四人。

那么,到底这一战,法军到底伤亡多少?

对于传统中国来说,边将虚报战功已经是一种传统,并且,镇南关大捷,法军的全部人马拼凑在一起,也不过两千余人,清军宣称斩杀数千法军,需要将法军连人带影子,都全部消灭,才能办到。因此从这一点可以断定:清朝的数据有鬼。

但是,镇南关大捷后,法军一度陷入一定程度的溃败状态,倘若法军阵亡不足百人,又怎能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

因此可以断定,这一战,清军虽然未必斩杀数千法军,但必定导致法军蒙受了一定的损失,而法军对清军作战,使用了一定的仆从军——既从越南乃至非洲招募的伪军。这部分伪军的伤亡数字,没有出现在法军战报里。并且,根据当地人故老相传,清军打败法军后,在城门上悬挂法军头颅,按照传说:这些人头,西洋人大约百余人,黑人和越南人数量远大于西洋人。

综合这些说法,可以认为:镇南关大捷,大清方面至少消灭数百敌军,其中法国人百余人左右,而伪军至少数百。


藤树先生


小哥出品,必属精品。

关于这个问题,争论由来已久,一种说法是法军阵亡1000多人,一种说法是法军阵亡不足100人,那么,对于这两种说法,哪一种说法更加真实呢?

小哥详细分析。



冯子材(1818年~1903年)

镇南关大战起因。

公元1883年法国军队进攻越南顺化,强迫越南订立法安《顺化条约》,意使越南脱离中国的藩属地位,成为法国的保护国,引起中国清朝政府朝野大哗,慈禧太后大为震怒,下诏向越南派兵,中法战争开始。

公元1883年12月,清军在越南北部战败,影响所及,后来广西前线的清军军心涣散,全线瓦解,法国趁势占领镇南关。当时情势对清朝不利,在英国人调停下,在天津订立了《中法新约》,双方保证越南的独立地位,中国开放中越边境与法国通商。

但当时驻守越南的中国军队没有接到朝廷命令,发生了十一起偷袭法国驻军的事件。法国公使震怒,向中国发出最后通牒。两江总督在上海拖延谈判,战争继续进行。法国派出舰队在中国东南沿海歼灭福建水师及部分南洋水师主力舰,同时占领澎湖及试图登陆占领台湾。法国陆军攻入中越边境镇南关(现名友谊关)。清朝正式向法国宣战。


镇南关大捷战事经过。

公元1884年底,刘永福的黑旗军配合西线清军,围困占据宣光城的法军达3个月之久,城中法军几乎弹尽粮绝。但随着法国援兵的到来,宣光未能攻克。

公元1885年2月,法国再次增兵越南,在法军统帅波里也(BrièredeI′Isle)指挥下,集中两个旅团约万余人的兵力向谅山清军发动进攻,广西巡抚潘鼎新不战而退。2月13日,法军未经战斗,即占领战略要地谅山。2月23日,法军进犯文渊州,守将杨玉科力战牺牲,广西巡抚潘鼎新不战而逃,清军纷纷后撤,法军乘势侵占广西门户镇南关,炸毁关门。

公元1885年3月,潘鼎新被撤职,年近70岁的冯子材老先生被朝廷重新启用,督办广西军务,冯子材到达军中后,开军事会议,聚拢人心(当时广西军内部山头林立,这主要源自清庭腐败),以民族大义感召诸将,最后大家共同推举冯子材为各军首领,冯子材亲自勘察镇南关地形,依据镇南关有利地形,修筑防御工事。

公元1885年3月,法军再次到达镇南关,发现清军防守严密,多次进攻都没有成功,于是法军准备翻过镇南关西的两处大山,从小路迂回到镇南关后方,袭击镇南关,结果被冯子材识破,及时分兵击退法军。法军和清军相持不下,21日,法军为了打破僵局,派一军进攻龙州,而冯子材为了打击法军,派兵进攻防守空虚的文渊(越南谅山北),大破法军,法军后勤基地被摧毁。

法军后勤基地被摧毁,不得不速战速决,因此法军副司令尼格里上校决定不等援军到来,向清军发动进攻。

23日凌晨法军发动进攻,经过一日战斗,法军三面被围,法军死伤近300人,后援断绝,弹药将尽,被迫败退,尼格里只得下令撤退,狼狈逃回文渊、谅山。冯子材抓紧有利战机,率部乘胜追击,于26日攻克文渊,29日攻克谅山,宣称毙法军近千名,重伤法军指挥官尼格里,后又将法军残部逐至郎甲以南。取得重大胜利。法军三面被围,法军死伤近300人,后援断绝,弹药将尽,被迫败退,尼格里只得下令撤退,狼狈逃回文渊、谅山。冯子材抓紧有利战机,率部乘胜追击,于26日攻克文渊,29日攻克谅山,宣称毙法军近千名,重伤法军指挥官尼格里,后又将法军残部逐至郎甲以南。取得重大胜利。



镇南关大战详细战况。

公元1885年3月21日夜率王孝祺部出关夜袭法军占据的出击文渊(今越南同登),击毁法军炮台两座、毙伤法军多人。

23日晨,法军第2旅千余人趁浓雾偷偷进入镇南关,另以千余兵力屯于关外作预备队。

上午9时30分,大雾开始消散,法军兵分两路组织进攻:第一四三团第1营和外籍军团第2营等沿东岭向大小青山方向实施主攻;法军主力在炮火掩护下,攻占东岭三座堡垒。并猛攻长墙。冯子材指挥所部顽强抵抗,一面商请驻于幕府的苏元春部前来接应,并通知王德榜部从侧后截击法军。在丢失三座堡垒的危急关头,冯子材大声疾呼:“法再入关,有何面目见粤民?何以生为?”守卫清军在冯子材的爱国情感鼓舞下,英勇抗击,誓与长墙共存亡,阻止了法军的前进。


下午4时许,苏元春率部赶到东岭参战,王德榜部也自油隘袭击法军,并一度切断了法军运送军火、粮食的交通线,牵制了法军预备队的增援,有力地配合了东岭的战斗,战斗呈胶着状态,入夜,清军进一步调整部署,由苏元春部协助冯子材守长墙,王孝祺部夺西岭,陈嘉部守东岭。冯子材还另调驻扣波的5营冯军前来抄袭法军左翼。

傍晚时分,王德榜在击溃敌之增援部队及消灭其运输队后,从关外夹击法军右侧后,配合东岭守军夺回被占堡垒。这时,王孝祺也已击退沿西岭进攻之敌,并由西岭包抄敌后,使其腹背受敌。法军三面被围,法军死伤近300人,后援断绝,弹药将尽,被迫败退。


镇南关大捷兵力统计。

很多网文现在大肆摸黑镇南关大捷,认为清军以4万多人打败法军2000多人,并且清军阵亡1000多人,而法军阵亡不过70多人,认为清军惨败,和“大捷”两个字没有任何关系,小哥多方查找资料,将镇南关大捷两军战况做个比较详细的统计。

清军:

据史料记载,镇南关大战时,处于一线作战的广西清军有90营(4万多人),但是这4万人不是集中在一起,而是散落布置在整个防线。

淮军潘鼎新带10营亲兵于后方大本营(潘鼎新惧敌远离前线),冯子材亲自招募了3个营(多为同族和乡勇)预备队,魏刚率鄂军4个营驻扎在西线,马盛治领6营桂军驻扎高平,唐景崧率4个营驻扎牧马,蒋宗翰和方以升领14营为第三梯队(未参战)。

冯子材率军人数。

冯子材基本兵力:卒军10营,王孝琪部8个营,为第一梯队。

苏元春部8营,陈嘉8营(湘军)为第二梯队。

王德榜部10营驻扎油隘,防止敌军后袭。(此部兵马严重不足,因之前和法军大战,伤亡惨重。)

以此推算,镇南关清军实际投入兵力也就2万人左右。

法军人数:

法军入侵越南,是大规模入侵,据法国史料记载,1884年2月,北圻(越南宁平省以北各省,统称北圻)法军有7995人。而镇南关前夕,法军每个连队人数从200人增加到250人,又增加10个炮兵连,总数越2万余人,而越南北部为法军控制区域,有很多亲法土豪乡绅,所以法军有傀儡军1万多人。

镇南关之战,法军出动了最为精锐的部分:143团440人,111营337人,阿尔及利亚分队370人,其他后备军约1000多人,因此法军总数有2137人,同时配备十门大炮。

所以说,镇南关之战,实际是冯子材王孝琪率18营(约8000人),苏元春、陈嘉、王德榜三部(7000人),共计15000人,对战法军2137人精英部队,外加越南傀儡军数千人。

1.5万VS2137+傀儡兵。

这场战争战况惨烈,以至于后面发生了“白刃战”,年近七旬的老将冯子材带头跳下城墙(防御土墙),带领两个儿子挥舞大刀砍杀敌军。

那么对于这场战事的伤亡情况到底如何呢?

据广西提督苏元春电报原文:清军总伤亡不到500,这其中阵亡武官:游击1人,守备2人,千总1人。冯子材上报:查点我军伤亡无己。

法军报道:所有军官和士兵都被包围。在半点钟以后,仅第111营中主力,则已倒落四分之一……或伤亡人数达275人。



史料记载。

清方记载

潘鼎新、李鸿章奏报:历时三昼夜的关前隘“ 一场恶战” , “ 毙匪千余擒斩数百, 并夺获枪炮干讲不计其数。” 苏元春、彭玉麟奏报,冯子材、张之洞奏报:“ 毙敌约数百。” “ (初八日)毙匪千余, 斩首数百。” “ 夺获枪械、衣物甚黔。” 和家信: “ 凉山克复,系西报传来,伤其提仔,毙真法人五百余,专教民耳。” “ 洋人自谓入中国以来,,未有如此次之大败者。西电言,法提督尼格里伤毙。”“ 镇南关连日胜仗,又报十三日官军克复谅山,法人大挫,斩擒千有余人,伤者不计。”

法方记载

黎贡德加尔新记述:三月廿三日, “ 总共死4人、伤25 人,总数为29 人丧失了战斗力。” “(三月二十四日)总共死70 人,其中军官7人。伤188人,其中军官6人。” 加尔新:“所有军官和士兵都被围住” “ 在半点钟以后,仅第111队中主力,则已倒落四分之一,… … 或死或伤损失该数中之275人。”

越方记载

播歧记: “ 那年我在龙州,每天都见很多人担鬼头来领奖。” “ 大概一千个首级中有一百多个见真鬼头,一共解了三百多冷真鬼头到龙州示众。” 马朝展:“ 打仗刚停下来, 我就挑猪肉和豆腐到隘口去卖给军队,看见有两六堆老番头,好堆有几百个二。”(鬼头就是洋人的头)

此战过后,法军一路逃窜,谅山主力将数万越南银元,大量的面粉,全部大炮(清军找到38门)一律扔到大河中,将200多缸军用烧酒,800多袋大米和食盐全部烧毁,仓库里面的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因来不及摧毁,被清军缴获,但是他们烧毁了所有文件,破坏了电台,可见法军逃跑之仓促。

(镇南关大捷题材电影剧照)


镇南关大捷后记。

镇南关大捷为清军第一次击败外国军队,让别的国家不敢轻易对待中国问题,据苏联版本《法国史纲》记载,“法军在谅山一役引发了法国的严重危机,远征军耗费了几亿法郎,战争旷日持久。”而根据近代书籍《中法战争》记载,当年法军每天为中法战争开支达一百多万法郎。

谅山大败,让法国茹费理内阁倒台,法国股票大跌,法国甚至请求德国出兵援助自己对抗清军。

清军影响。

镇南关大捷提振了清军军心,很多将领听闻消息后大感欣慰,一时间主战派战情高涨,但也有一部分大员内心坚定认为“中国人不如洋人”,一味退缩,不断屈服,最终被众人所不耻。

公元1885年6月11日,《第二次顺化条约》签订。左宗棠对主和的李鸿章作出以下批评:“对中国而言,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李鸿章误尽苍生,将落个千古骂名”。

张梅认为镇南关大捷“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张之洞上报“探报法添兵到,定二八之日分路复攻谅山”。(双方刚刚停战之后,张之洞上书朝廷,意思是告诉朝廷,签订协议没用,要早日调兵迎战)。

(镇南关大捷电影题材剧照)


小哥点评。

很多人认为清军4万人击退法军2137人,不能称之为“大捷”,实在是不动脑子,当时冯子材将军所率军兵力羸弱,主力部队(潘鼎新等派系军)龟缩不出,冯子材将军率二万多人,以鸟铳大刀对战拥有先进军事器械的法军,在法军大炮的猛烈攻击下依然坚守城池,最后一路收复了很多被法军占领的地方,这种影响力,不谈清朝,放到全世界战史上面也是非常瞩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