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围棋容易崩,怎么办?

仰天长啸54966968


棋形美不易崩。

围棋的棋形很重要,甚至可以用美学来评判,这需要对围棋有很深的理解才能获得。日本前超一流选手大竹英雄就是围棋的美学大师,有机会多打打他的棋谱。

深思考不好崩。

多考虑各种变化,走一步看十步,把变化想透,甚至多想下每步棋每次战斗的目标,你会找到很多灵感妙招,棋力也会随之上升。

顾大局不会崩。

要看清全局,不要意气之争,不要贪恋棋子,适当时放弃转身,开辟新的战场,你会发现真理:舍得,有舍才有得。聂卫平说过:弃完了就赢了。

下棋易崩,也说明心态不够沉稳,需要更多的实战来磨砺。


平日寸言


下围棋越来越容易下崩了,这不仅仅是水平不太高的业余爱好者的日常,在职业高手的对局中,也越来越见多不怪了。为什么呢?我的感受如下:

1、水平低的根本算不清局部,该补不补,凭感觉落子,经常被人一剑封喉;死活算不清,大龙明知必死,还不止损,一味乱跑,损失越来越大,跑不动了,棋也就完了;不该打入的地方盲目打入,被人封在里面又活不出,还不能转换,内外全失,棋一下子就完了;本来形势不错,一招不慎,大龙被杀或杀龙失败,都会胜率一招暴跌90。以上种种,核心问题是考虑不周,算不到,或者以为别人看不到,或者心态不对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2、水平高的职业棋手,计算能力都很强,一般不会故意下无理手,但也经常下崩,看看野狐上面职业棋手的对局就有更直观的感受。原因在于大局观有差异,开局四平八稳的下,虽然没有错着,也很厚,但就是局面落后。这种形势下,再稳当的下无疑等于安乐死,于是不得不采用非常手段搅乱局势,好有机会浑水摸鱼。这种情况下就如同赛车时突然把油门踩到底,双方都很危险,但也没有回旋余地,如站在悬崖边决斗,稍有不慎,万劫不复。而且现在基本都是快棋,思考时间本就不太够,加上现在年轻一代都好勇斗狠,刀疾马快,都不想耗官子,都想一个回合就打趴下对手。所以,现在普遍职业棋手多是暴力型,力量大,啥都敢下,所以基本都是中盘就分出胜负。

所以,下围棋容易崩,并不是棋手的错,而是现在下棋不得不面对的常态,因为,你不崩他,他也要崩你,只要对弈,就要有互崩心态,只有不怕下崩,才能提高实战能力。这也是下棋需要具有的基本心态吧 ,崩了,再来就是。但,我们不怕下崩,下崩也能脸不红心不跳,并不是说不应该吸取教训来降低下崩的百分率。只有站在悬崖边习惯了,肉搏惯了,棋力涨了,才能更好应付各种局面。


春天的书


下围棋容易崩,在水平不太高的业余爱好者里比较多;而一个职业棋手如果好杀棋力凶猛,局面基本就是你死我活。


为各位围棋爱好者提供以下建议:

在这个建议的一开始,我强烈推荐大家估算一下自己的风格

(简单把棋风分为:软、慢、狠、杀。)

下棋较软遇崩盘

在保护棋子的同时,注意不要被赶到一个角落,一是容易让对方得利、二是容易造成一条大龙被杀全盘失控。

下棋较慢遇崩盘

注意控制好自己的思维节奏,控制全盘,不要被对手带节奏,徐徐图之。

下棋较狠遇崩盘

下棋狠却也要狠的有章法,更要在章法中有细致的计算,如果没有章法没有计算,只是蛮横的狠而没有作用。

下棋爱杀遇崩盘

爱杀容易崩盘,要么屠对方大、小龙,要么会被对方绝地反杀;爱杀一定要注意无理手,无理手是一个几乎致命的弱点,容易瞬间被翻盘。

所以建议各位爱杀的棋友,在接近绝杀之时一定要放慢思维速度,以确定万无一失。


崩还有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

就是计算!

围棋招数随着时间不断变化,而计算则是让从古至今的棋手们以不变应万变,缜密的计算会减少崩盘的机率也会提高赢棋的概率。



朱老师围棋思维课堂


下围棋容易崩,这个问题我认为其实主要就是一个原因,“作战力量”不够,也可以理解成互相杀棋时计算能力不强。我们仔细想想,我们通常为什么会崩?不就是一块关键位置的棋或一条大龙被杀掉了吗?如果我们在一局棋里的每次作战都不落下风或保证关键作战不败,怎么会崩?要崩也是对手崩才对嘛。所以,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得提高自己的作战能力。我认为想要改变自己的作战能力,以下两个方法非常有效。

1:多学习“定式”

很多定式,包括布局时的定式变化,是多年来经各种高手大量实战中演化而来,里面的各种变化和思路很值得棋迷朋友花时间研究。很多时候是因为棋友对这些定式理解不深甚至都没有了解,布局时就容易落下风,自己还全然不知。到后面一跟对手交战发现自己全面被动,确不知是自己的“战前准备”已经决定了自己的失败。所以,多了解布局时的定式,对棋力提高非常重要。当然,现在也有大量的声音高喊“围棋无定式”,其实这只是职业高手们对围棋变化的一个更高级的理解而已。这是建立在他们早已熟读各种定式后的更高追求。我们这样水平的棋友还是乖乖先学好“走路”,再去想“奔跑”的事吧。

2:多做“死活题”。

任何“力量强大”的棋手,除了需要些天赋以外,把大量的“死活题”烂熟于胸也一定是必不可少的。这个很容易理解,当对杀时,所谓的计算能力强的人,他为何能在短时间里计算并做出正确判断?说白了,就是他比我们更了解这块棋的“死活”,和如何让它“死活”。说不定眼前这个让你绞尽脑汁的局面和他上个星期刚刚研究的“死活”题一模一样。就算和一些题上相比略有变化,他也能更快更准确的做出选择。这让他在对杀时具备了天然优势,就像考试前的大量压题一样,他把考试最可能出现的题型早就做过无数遍了,岂能不胜?

所以了,个人认为,面对下围棋容易崩这个问题,做好以上两点,必定大有改变,对此我深有体会。如果哪位朋友有其他见解,欢迎留言交流。


新耀8068


聂卫平给初学下围棋的孩子说了一句话,下围棋的第一原则:你下一个子,接着轮他下一个子,不能连下两子。什么意思?就是不要想当然。往往下了一手棋,总希望别人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应对,而后,自己下步就可以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殊不知,别人不会按照你的思路应对。所以,下围棋,每一手棋都很重要,先手和后手区别很大,行棋次序必须正确,否则,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也就是所谓的一步棋没下好,棋就崩溃了。初学者容易犯这个毛病。下围棋重在计算。每一手棋都得反复计算它的合理性。总希望别人下错棋的想法,其实最容易诱导自己先下错棋。所谓崩棋,基本都是没有认真计算,下随手棋。随意随性,下什么棋都容易崩。


战略博视


我自己是围棋爱好者,没有经过专业学习,基本上是自学,然后在网上找人下棋,目前腾讯围棋3D。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教训,有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1、要有大局观。围棋是按最终谁的地多谁就赢,所以初学者往往陷入吃子陷阱,好像以吃子为目的,同时自己也舍不得被人哪怕一个子。这是我很久以后才体会到的,弃子争先,弃子取势是很爽的感觉。

2、要有脱先意识。下棋时很容易陷入对方的节奏和方向,这是最不利的。我的经验是,每手棋都要考虑能否脱先,同时每下一手让对手无法脱先,逐渐就主动,慢慢的就优势转胜势了。

3、基本棋理,基本棋型,基本死活要学会搞懂。

4、心态要平和,不要太刚,除非你计算力足够强大,尽量不要以吃棋为目的,因为很容易吃甭。最好的方法是缠绕攻击,让对方很委屈地活了,而自己通过攻击获利。

5、对实地和势的理解,要懂得实地与外势的相互转化。


海知己


你的问题我可以理解为两个

1 下棋心态崩溃

2 棋局崩

我的个人经验

1 实战对象不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学者最大的兴趣来源,在实战争胜。不是说不可以和高手对决,而是这种对局对初学者

进步效果不高。

一但失去了争胜的乐趣,一个初学者兴趣再高也很难扛过入门关。所以,不论你哪个阶段都不要和自己实力悬殊的人对局。

2 脚踏实地

什么阶段,都按顺序学习。如果你是新手,不要学定式、布局套路等。记得太多,容易好高骛远,对实战的帮助基本为零。

3对待胜负保持平衡心态

过于重视胜负会让心态失衡,尤其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心态失衡会严重影响到学习和进步的过程,轻者多走弯路,重者告别围棋。


暴力Dunking


1、下棋要有自己的套路,不管是执黑棋还是执白棋都要有几个自己熟悉的布局变化;

2、走自己熟悉的定式变化,不要选择复杂定式,一步走错可能就崩了;最好了解一些骗招。

3、中盘接触战可以选择简明的变化;

4、遇到高手少输当赢,围棋讲究绝对实力,太想赢的时候容易崩;


woaichun


个人认为下围棋常常崩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心态不好。总想赢棋,把棋下得很撑,不管形势好坏一味蛮干;二是算力不够。下棋某种程度上就是拼计算,许多情况下就差一气,如果算错了算漏了不崩盘才怪;三是不知道保留变化,一条道走到黑。高手下棋当某个局部形势不利时往往先放一放,然后再根据周边情况决定下一步的落点;四是不知道取舍。有舍才有得,不知道弃子争先的道理。其实下棋和做人是一个道理,做人要堂堂正正,下棋也是一样,如果棋型不正,迟早会吃亏。人生要有长远规划,格局要大,眼光要远,下棋也是一样,不要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


白杨151443831


一 是棋型崩溃,四分五裂。

二 是心里崩溃,情绪低落。

先说心里崩溃往往是应为棋型崩溃所致。

棋型崩溃有又因心里着急吃死对方导致

围棋是一种修心养性的运动,下棋不下过份棋,下正招,不心浮气躁,慢慢下棋,别总想吃对手,杀对手就不会导致棋型崩溃了。想了解更多可以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