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的地盤很小,為何兵多將廣?

來不及說再見


1、袁術的地盤其實並不小,只不過演義裡寫的他的活動範圍總是在壽春一帶,讓人感覺他的地盤很小。

袁術的官職是揚州牧,壽春當時是揚州州治,所以袁術天天在壽春待著,但其實袁術的地盤是包括了整個揚州的。當時的揚州可不是現在一個地級市的揚州,而是包括今天安徽、浙江、福建、江西、上海全境和半個江蘇、部分河南的超級大地盤。

後來孫策渡江南下為舅舅報仇為什麼要跑去找袁術借兵,因為孫策要打的那塊地盤是歸袁術管,拿到袁術的許可那就是名正言順了。

2、雖然袁術能夠控制的地盤主要是以壽春為中心的淮南地區,對江南的控制力比較弱,但淮南地區卻是當時中國最富庶的地區之一。

壽春在戰國就是楚國國都,南邊的安豐塘是和鄭國渠、都江堰齊名的戰國三大水利工程,整個淮南地區糧食產量大、人口眾多、工商業發達,是漢朝的精華區域,一直到宋代都是全國經濟重鎮。

淮南地區的經濟強大到什麼程度?東漢末九江郡(九江郡不是今天的九江市,而是包括今天的安徽、河南的淮河以南地區和江西全境)北部僅僅壽春周邊幾個縣所屬的戶口就有30萬戶。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後來蜀國亡國上繳戶籍登記,一個國家的戶口才49萬戶。曹操擊破袁紹後整理冀州戶口,可得丁口30萬,曹操都驚呼冀州不虧是大州,但古代計算丁口一般是每戶抽一丁至二丁,冀州的30萬丁口所對應的戶籍肯定不到30萬戶,估計只有15-20萬戶,一個冀州的戶口數量還不及壽春加周邊幾個縣,可想而知淮南地區的經濟實力強到什麼程度。而且淮南所在的兩淮自古就是盛產悍卒的地區,誰佔著這塊地盤都能做到要糧有糧要錢有錢要兵有兵,都能倒騰出事情來,所以才會有後來的淮南三叛。而且由於淮南實力強,只要淮南一叛亂就能搞的中央政府頭大,後來毋丘儉和諸葛誕都是據守壽春叛亂,都逼著司馬氏大當家親自出馬平叛。

所以袁術地盤不僅不小,而且質量很高,僅靠壽春一地就能維持十萬大軍,再加上其他地盤,整體經濟實力絕對能排漢末初期諸侯前三,這是他敢稱帝的本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