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孫策,王朗,華歆,許貢,朱治,諸葛玄……爲何揚州行政如此混亂?你怎麼看?

朱淑玲119


揚州本來並不亂,是天下亂了,朝廷控制不了揚州,揚州又缺乏袁紹、曹操、劉表那樣的強人,刺史、郡太守加上地方實力派各自為政,就亂了。

東漢的揚州是天下13個州之一,下轄九江郡、廬江郡、丹陽郡、會稽郡、豫章郡、吳郡等6個郡,其中前2個郡在長江以北,後4個郡在江南。

一開始,揚州刺史陳溫還是朝廷正式任命的,陳溫跟曹洪關係不錯,曹操初起兵時,陳溫幫助曹操、曹洪募過兵。

但陳溫缺乏雄才大略,袁術東進揚州後陳溫抵擋不住袁術,兵敗身亡,《三國志·袁術傳》記載:

引軍入陳留。太祖與紹合擊,大破術軍。術以餘眾奔九江,殺揚州刺史陳溫,領其州。

不過《英雄記》的說法不同,認為陳溫是自己得病死的:

陳溫字元悌,汝南人。先為揚州刺史,自病死。

揚州沒了刺史,朝廷又遠在長安,新刺史一時沒有派過來,大家於是都想趁機插上一腳,袁紹表奏的是揚州刺史袁遺最早趕來,但袁遺沒能在揚州站住腳,“敗散,奔沛國,為兵所殺”。

下一位

揚州刺史陳瑀是袁術表奏的,袁術這時跟曹操交戰,但五戰五敗,不得已向壽春轉移,可是這位陳瑀“拒術不納”,弄得袁術很狼狽,不過袁術隨後調集人馬攻打陳瑀,陳瑀“懼走歸下邳”。

袁術於是自領揚州牧,但這時朝廷任命的刺史也來了,新揚州刺史劉繇比陳溫有本事,出身也好,是漢室宗親,關東聯軍中的兗州刺史劉岱是他的哥哥。

袁術於是專心對付劉繇,在孫策的幫助下,袁術將江北的2個郡基本佔領,劉繇沒有立足之地,只好渡江來到丹陽郡。

丹陽郡太守吳景是孫策的舅舅,從形式上說是袁術陣營的,袁術於是命吳景阻擊劉繇,劉繇退到吳郡的曲阿一帶發展。

劉繇是貨真價實的刺史,又是漢室宗親,所以有一定號召力,得到吳郡太守許貢的支持。吳郡太守本來是盛憲,許貢是盛憲手下的都尉,後來盛憲因病離職,許貢接任。

盛憲的太守是朝廷任命的,許貢的太守可能也是朝廷的任命,對袁術和孫策來說,許貢與劉繇一樣都是敵人。

會稽郡在吳郡的南面,是一個大郡,

會稽郡太守王朗是北方人,就是傳說中被諸葛亮罵死的那位王司徒,但歷史上的王朗沒有如此不堪。

王朗曾師從已故太尉楊賜,算起來是漢靈帝和何進的同學,曾在朝中為官。楊老師去世后王朗不願在朝廷混日子,棄官回到家鄉徐州,陶謙推舉他為茂才,王朗接受了陶謙的徵辟,被任命為徐州治中從事。後來朝廷正式任命為王朗為會稽郡太守,在政治版圖中他不屬於袁術集團,但也沒有什麼後援。

揚州在江南的最後一個郡豫章郡的郡治在南昌縣,即今江西省南昌市,這個郡面積非常大,大體相當於現在整個江西省,

豫章郡太守華歆是一位名士,他的情況有點像王朗,由朝廷所任命。

身在江北的袁術也一直在打豫章郡的主意,他曾表奏自己的好朋友、諸葛亮的叔父諸葛玄到豫章郡任太守,豫章郡太守諸葛玄沒有成功,於是有了後來諸葛亮躬耕於隆中,如果諸葛玄在豫章站住腳,諸葛亮就該躬耕於南昌了。

以上是揚州刺史和幾個郡太守的情況,除了他們,揚州還幾股山賊、宗帥很有實力:

山賊嚴白虎:白虎是綽號,真名不詳,他的祖籍就是孫氏的食邑地吳郡烏程縣,他和弟弟嚴輿聚眾萬餘人,屯聚於烏程等地。

地方實力派鄒他、錢銅、王晟:鄒他和錢銅也是吳郡人,王晟是嘉興人,擔任過交州刺史部合浦郡太守,跟孫堅關係還挺好(有升堂見妻之分),這幾個人分別聚眾數千到一萬多人,結成同盟,也盤踞於吳郡境內。

地方宗帥祖郎

:祖郎是丹陽郡人,在地方上很有勢力,擁兵自重,孫策之前到丹陽郡募兵在涇縣附近被襲擊,就是祖郎乾的。

以上這些勢力,或官或匪,或明或暗,勢力都不容小覷,但他們最後都被孫策消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