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對孩子“苦口婆心”了!這樣說話母慈子“笑”,簡單又有效

好吧,開門見山!

對孩子“苦口婆心”是一種錯誤的交流方式。

想想你自己喜歡聽什麼話,由己及“孩”,大概也就知道了,和孩子說話,要帶著“蜜”,讓孩子感覺到甜,這樣的話就是有營養的。如果話是“苦”的,別指望他能夠接受。

一切不耐煩的、嚴厲的、威嚇的、貶損的、失望的話語都帶有苦味,會損傷孩子的元氣。

孩子喜歡吃糖,生理如此,心理也如此,所以要對孩子“甜言蜜語”。甜的話不是在話語裡堆砌一些甜蜜的字眼,而是要傳達一種甜蜜的感受。

別再對孩子“苦口婆心”了!這樣說話母慈子“笑”,簡單又有效

孩子是小雷達,他能在瞬間感覺到你話語的味道。

這就像戀人之間的相處,對方是在用好聽的詞語溫柔地表達,還是用貌似粗魯的話表達愛和欣賞,另一方是能夠聽出來的。

很難具體地陳述什麼是甜言蜜語,但我們至少可以說,給人以甜之感的話一定是真誠的、有愛的、尊重的,且有節制。

別再對孩子“苦口婆心”了!這樣說話母慈子“笑”,簡單又有效

“婆心”則是在“苦口”之上,又加了一層居高臨下的不平等。

所謂的勸導,不過是其中一方利用地位或身份的優勢企圖指導和控制另一方而已。這樣的溝通和交談,只能讓說話的一方佔盡優越感,聽話的一方充滿壓抑。

不是在沉默中爆發,就是在沉默中滅亡。孩子不是情緒爆發,就是情緒內退到自閉抑鬱,這都是親子溝通中的大忌。

所以,個人不推崇苦口婆心的教導,因為這樣的方式不僅耗費雙方巨大的時間和精力,對於問題的解決也沒什麼實質性的作用。

想和孩子溝通,就做個“甜口童心”的人吧!這是最簡單、最有效,也是最有營養價值的交流方式。

傳遞甜蜜的感覺,說話點到為止,這其實也適用於成年人親密關係之間的互動。

別再對孩子“苦口婆心”了!這樣說話母慈子“笑”,簡單又有效



你好呀,歡迎你的到來,點擊上方『關注』一秒遇見,獲取家庭教育、學習方法、個人成長等相關內容更快哦!陪伴孩子,學習在路上,我們一起加油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