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時刻,甜蜜區資本,帶你發現投資標的中的“落難公主”

先講兩個相距一百年、和賺大錢相關的小故事。

  第一個。

  1883年,中法戰爭爆發。晚清王朝風雨飄搖,節節潰敗。1885年2月,法軍進攻諒山,廣西巡撫潘鼎新不戰而退。

  已告老還鄉的67歲老將馮子材臨危受命,幫辦廣西關外軍務。3月23日,法軍傾巢出動,撲向鎮南關,24日越牆進犯。

  年近七旬的馮子材手持長矛,衝出營壘,帶領兩個兒子馮相榮、馮相華與法軍殊死搏鬥,眾將士無不受之鼓舞,死戰到底,消滅法軍千餘人。這就是著名的鎮南關大捷。

  法軍戰敗的消息傳至巴黎後,法國總理茹費裡等內閣集體垮臺。

  與此同時,上海的洋人也坐不住了,紛紛逃離上海,房價因此暴跌。

  在上海做生意的猶太人哈同也準備撤離,但他的新婚妻子羅迦陵卻認為清政府腐敗無能的基本面沒有變,取得勝利只是暫時的,逃走的洋人還會再回來,這是千載難逢的投資好機會。

  於是她把自己的首飾賣掉,並勸說丈夫傾其所有用於購買房屋和土地。

危機時刻,甜蜜區資本,帶你發現投資標的中的“落難公主”

民國時期上海首富哈同與他的妻子羅迦陵

  果然清政府妥協退讓,再次簽訂喪權辱國條約,洋人們們又紛紛回到上海,十里洋行恢復繁榮。

  哈同在南京路低價買入的1200幢房屋及450畝土地,逐漸發展為上海的商業金融中心,在數年間地價上漲千倍。

  哈同不僅成為了上海首富,也成為了遠東首富。

  第二個。

  一百年後,1983年香港媒體傳播謠言:雞飼料裡有肥雞丸,可能致癌,導致全港人民都不敢吃雞了。養雞場生意不好了,導致雞飼料也沒人買了。

  此時剛到深圳靠販賣雞飼料起家的王石認為,香港人不可能永遠不吃雞,這正是千載難逢的投資機會,於是重倉玉米雞飼料。

危機時刻,甜蜜區資本,帶你發現投資標的中的“落難公主”

王石的第一桶金是靠做雞飼料中介商

  果然幾個月後香港報紙澄清——肥雞丸的報道是謠言。王石在數月間便賺得人生第一桶金300萬元,此後開始組建萬科,成為千億級企業。

  這兩個故事帶給身處陰霾之下的我們什麼投資啟發呢?

  以我們所從事的海外房產投資為例。受疫情影響,菲律賓政府暫時禁止中國人入境。為了鼓勵唯一的中國戰略合作伙伴——甜蜜區資本和中國投資人,菲律賓的首富家族維斯塔地產,特批了一部分內部福利樓盤項目。

危機時刻,甜蜜區資本,帶你發現投資標的中的“落難公主”

  2020年初面臨的困境為整個社會帶來了悲觀情緒,而悲觀情緒影響市場,地產商的現金流相應受到損傷,這給了我們一個正常情況下絕對不會出現的資產價格和付款方式。

  國內價值投資大師鄧曉峰,把這種因為負面市場情緒被放大,使得短期價格大幅下降的好資產,稱之為“落難公主”。

  鄧曉峰從2005年6月開始管理200億的社保基金組合,9年半時間,該組合淨值增長率超過1000%,淨賺235億元。他最喜歡的投資標的就是“落難公主”。

  此時的菲律賓房產項目,正是難得一遇的“落難公主”。

  為什麼呢?

危機時刻,甜蜜區資本,帶你發現投資標的中的“落難公主”

  知名經濟學家任澤平指出:房價的上漲,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那麼國內的短期危機是否對菲律賓的這些因素真正產生影響?

  1、人口

  菲律賓有1.07億人口,馬尼拉有2400萬人口(與上海相同),年齡中位數24.5歲(嬰兒潮紅利),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9萬人(是香港的5.9倍)。馬尼拉是全球人口最多、最年輕、最密集的城市之一,而且伴隨快速的城市化進程,人口將持續增長。

  2、土地

  馬尼拉土地面積只有上海的1/10,可建房的土地有限,房產十分稀缺。比如上海跟馬尼拉人口一樣,上海有720萬套住宅存量,而馬尼拉只有35萬套,而且每年新增只有5萬套,供不應求。

  3、金融

  菲律賓的銀行長期支持購房貸款,當地家庭每月還貸兩三千元起就可以買套住宅了。更獨特的是,在房子4-6年建設期內,開發商還允許分期、0息支付房款的30%,也就是每月兩三千元。如此寬鬆的購房付款,可長期保持房產市場的繁榮。

  這些房價上漲基本面因素不會因為短期的恐慌而發生變化。

  目前國內暫時面臨的危機沒有改變菲律賓的投資基本面和房產增長的長期趨勢,短期市場情緒帶來的調整,對投資者來說是巨大的利好,是難得的投資機遇。

  在中國政府的強力干預下,事件蔓延已經得到有效控制,鍾南山院士也預言拐點將出現在2月中下旬。

  等一段時間之後,中國的各大商場和餐館都會報復性迴流客戶,而前往菲律賓的中國投資人勢必也會報復性迴流。

  你是否能像哈同、王石、鄧曉峰一樣,願意抓住"落難公主"的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