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谈鲁迅先生:很能暴露中国人性格中的阴暗面和劣根性

鲁迅先生去世时,张爱玲还只是个中学生,是为后辈。同为民国时期名气和影响力都非常大的知名作家,张爱玲是怎样评价鲁迅先生的,也是让人有点好奇。虽然我们几乎看不到张爱玲在自己文章中对鲁迅先生直接的评论,但在她的散文中,有对鲁迅先生的译著《死魂灵》的引用。

张爱玲谈鲁迅先生:很能暴露中国人性格中的阴暗面和劣根性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美国期间,张爱玲曾将自己的小说《秧歌》寄给胡适,并写信说:“我希望您肯看一遍《秧歌》。假使您认为稍稍有一点接近‘平淡而近自然’的境界,那我就太高兴了。”这“平淡而近自然”就是鲁迅先生给《海上花列传》所下的评语。

张爱玲谈鲁迅先生:很能暴露中国人性格中的阴暗面和劣根性

上世纪四十年代曾经在上海红极一时的张爱玲,五十年代去了美国后,面对全新的环境,她为了作品能在美国打开局面是颇费了一些功夫的。由于胡适在美国呆得时间比较长,各方面关系比较深厚,在那种情况下若能得到胡适的指导,想必张爱玲也是求之不得的。因此她在致胡适的书信里,极为看重他对自己作品的评价。

1973年6月,张爱玲在美国难得地接受了台湾编辑水晶的访谈,那次谈话持续了长达七个小时,其中有谈到鲁迅。张爱玲说鲁迅“很能暴露中国人性格中的阴暗面和劣根性,这一传统等到鲁迅一死,突告中断,很是可惜。因为后来的中国作家,在提高民族自信心的旗帜下,走的都是‘文过饰非’的路子,只说好的,不说坏的,实在可惜。”

张爱玲谈鲁迅先生:很能暴露中国人性格中的阴暗面和劣根性

虽然张爱玲并未和鲁迅有过直接的交集,可是与张爱玲有过婚姻关系的胡兰成在自己的文章中是经常提及鲁迅先生的。胡兰成1925年在杭州蕙兰中学读书时,和他的同学都是热血的五四青年,都很仰慕鲁迅先生。胡兰成还在1933年的春天,寄了一册《西江上》给鲁迅,鲁迅在日记本上也有记过一笔,“得胡兰成自南宁寄赠之《西江上》一本”。

胡兰成曾遗憾在鲁迅生前未有过一面之缘,在鲁迅先生去世后,胡兰成还带着仰慕的心情去拜访了许广平。总之,胡兰成对鲁迅的作品是读得挺深的,就连张爱玲也说他“文笔学鲁迅学的非常像”。而胡兰成在与张爱玲交往期间,想必他们是没少谈论鲁迅的。

张爱玲谈鲁迅先生:很能暴露中国人性格中的阴暗面和劣根性

只是,张爱玲对于时代和政治都是疏远的态度,她说自己只是个“拘拘束束的小资产阶级”而已。但在对人性的揭露方面,张爱玲的深刻在某种程度上与鲁迅是有一比,而胡兰成曾评价张爱玲在这方面对于鲁迅有承继关系。

鲁迅先生因为去世的早,而张爱玲去了美国之后,因为离开了中国的文化氛围,她的作品似乎也失去了根基,虽然能熟练运用英文写作,只是对于美国读者而言,要理解她作品中显著的中国特色,总还是有些隔膜的。

张爱玲谈鲁迅先生:很能暴露中国人性格中的阴暗面和劣根性

胡兰成曾写过一篇文章《周作人与鲁迅》,他说周作人与鲁迅是一个人的两面,虽然两人在文字和人生观点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相对于鲁迅的愤怒与悲哀,周作人则过于庄严了。鲁迅是生活于人间,周作人是寻味人间,两人的格局与境界是相差很远的。

在这一点上,相比于鲁迅,张爱玲也是明显不大看得上周作人的。她在1988年写的杂文《谈吃与画饼充饥》一文中,嘲讽周作人写散文总喜欢谈吃,但来来去去就是绍兴那几样节俭清淡的菜,那样不厌其烦地炒冷饭不免使人感到厌倦。

张爱玲谈鲁迅先生:很能暴露中国人性格中的阴暗面和劣根性

因此,起码在格局方面,张爱玲和胡兰成都是仰鲁迅而抑周作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