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十大奇謀之---虞詡的“力保涼州之諫”

提起東漢王朝,人們的印象一定是因為歷任皇帝非常短命,從而讓外戚和宦官輪流坐莊,把持朝政,最終把朝廷弄得烏煙瘴氣、搖搖欲墜,最後在黃巾起義和西涼糙漢子董卓的雙重打擊下走向滅亡的。其實,這並不是東漢的全部,東漢王朝也出過像班超、竇憲、鄧訓一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而在王朝的中後期,更是出了一位上馬可指揮千軍萬馬作戰,下馬可出入朝堂治理天下的文武奇才,因為他的力保涼州之諫,成功的為東漢王朝續命七、八十年。他就是

虞詡,一個今天人們不太熟悉的歷史人物,卻是有著媲美后世諸葛亮謀略智慧的一代奇才。

中國歷史上十大奇謀之---虞詡的“力保涼州之諫”

虞詡的連環畫演義形象

公元110年,漢安帝永初四年,因皇帝年幼,東漢朝政由著名的女政治家,集美貌和智慧於一身的鄧綏鄧太后主持,其實當時她才二十歲,風華正茂。在華貴的東漢朝堂之上,正在舉行一場激烈的辯論。辯論由太后的親哥鄧騭國舅主持,他們的老爹就是東漢名將鄧訓,辯論的核心在於——是否應當將涼州給放棄掉。

涼州,古稱雍涼,位於今天河西走廊一帶,以甘肅為主,地跨青海、寧夏、內蒙等省份,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被稱為“通一線於廣漠,控五郡之咽喉”,是一塊戰略價值重大的軍事要地。曾經是地處河西走廊的大月氏與匈奴的駐牧之地。西漢武帝時,一代戰神霍去病曾橫掃稱雄河西走廊一帶的匈奴,涼州從那時起,就正式納入了大漢的版圖。漢武帝將涼州劃分為四個郡,分別是武威、酒泉、張掖以及敦煌。涼州乃是物華天寶之地,此地物產豐富,土地肥沃又加上草場千里,十分適合於農耕與放牧。在漢王朝的經營下,涼州成為了農耕經濟與畜牧經濟共同發展的富饒之鄉。

這樣一塊寶地,鄧騭將軍為什麼主張放棄呢?他給出的理由是:西北羌人作亂,朝廷連年與之作戰,勞民傷財、徒勞無功,同時還要應付各種天災不斷,造成朝廷財政困難,西北一帶民不聊生,整個涼州一片糜爛。他還用了個形象的比喻:說就好比衣服壞了,壞一件扔掉,保存好另一件,還有一件完好的,堅持放棄涼州。這種看似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居然忽悠了朝廷上大多飽讀詩書的智謀之士。鄧太后感覺不對勁也架不住朝堂上人多附議,於是隨了哥哥鄧騭的意見,決意放棄涼州,專心對付北方南匈奴。

中國歷史上十大奇謀之---虞詡的“力保涼州之諫”

集美貌和智慧於一身的鄧太后

當時參加朝儀的大臣裡有個叫張禹的太尉,可能這人不太糊塗,回到家後,就和自己的參謀,時任太尉府郎中的虞詡說了當天的朝廷決議,沒想到虞詡聽後直搖頭,直接否定了朝廷的決議,張禹是知道虞詡的才幹的,也很尊重虞詡的意見,他們的關係類似於後世三國後期,諸葛亮一出祁山時遇到的天水郡太守馬遵和部將姜維的關係,俗話說“強將手下無弱兵”,他們卻是反過來,“弱將手下卻藏龍臥虎”,且弱將還都很尊重手下強兵的意見。

中國歷史上十大奇謀之---虞詡的“力保涼州之諫”

虞詡

虞詡說出了不可放棄涼州的原因:

“竊聞公卿定策當棄涼州,求之愚心,未見其便。先帝開拓土宇,句力勞後定而今憚小費,舉而棄之。涼州既棄,即以三輔為塞;三輔為塞,則園陵單外。此不可之甚者也。諺曰:‘關西出將,關東出相’。觀其習兵壯勇,實過餘州。今羌胡所以不敢入據三輔,為心腹之害者,以涼州在後故也。其土人所以推鋒執銳,無反顧之心者。為臣屬於漢故也。若棄其境域,徙其人庶,安土重遷,必生異志。如使豪雄相聚,席捲而東,雖賁、育為卒,太公為將,猶恐不足當御。議者喻以補衣猶有所完,詡恐其疽食侵淫而無限極,棄之非計。”

翻譯過來的意思是:

“我聽說公卿決策,應當放棄涼州,以我看來,看不出他的好處。先帝開拓疆土,歷盡辛苦,才取得了這塊土地,而現在卻因為害怕消耗一點經費,便將它全部丟棄。丟棄涼州以後,便以三輔為邊塞;以三輔為邊塞,則皇家祖陵墓園便失去屏障而暴露在外,這是極不可行的。如今羌人、胡人所以不敢佔據三輔而在我漢朝心腹之地作亂的緣故,是因為涼州在他們的背後。而涼州人民所以手執兵器,並無反顧之心的緣故,是由於他們歸屬於漢朝。如果拋棄涼州不管,遷徙那裡的人民,人民安於故土而不願輕易遷居他鄉,必然產生叛變的意圖。放棄涼州不是好的計謀。”


中國歷史上十大奇謀之---虞詡的“力保涼州之諫”

東漢王朝與各少數民族範圍分佈圖

虞詡在這裡站在國家戰略的高度,分析了放棄涼州不可取之處:一是先人開疆擴土,好不容易有了涼州,你們就這樣放棄了?要知道漢光武帝劉秀當年平滅河西割據勢力隗囂可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連首都洛陽都差點讓隗囂端了。

二是涼州一丟,西都長安的三輔之地就是完全暴露在羌族人眼皮底下,那裡的西漢朝從劉邦開始的歷代皇帝的祖宗陵園怎麼辦?涼州地處羌族和匈奴的後方,並把羌族和匈奴隔開,使他們不能聯合,且涼州心向漢室,一直是漢朝屬地,是他們的戰略牽制使得羌族人不敢深入內地作亂。三是涼州自古出人才,涼州人民風尚武,是出猛將的地方,一旦拋棄他們必定大失人心,他們必然會心懷怨恨,這些猛將型人才如果和羌族人聯手對付朝廷了,該怎麼辦,即使姜子牙復活,率領孟賁那樣的勇士征討,也擋不住他們的進攻,那時候朝廷的麻煩就大了。

張禹便向虞詡進一步諮詢應對羌族叛亂的解決辦法,虞詡說:“現在涼州騷動,人情不安,我擔心發生突然事變。應該下令四府九卿,各推舉涼州士族子弟,都授予官職,表面上是獎勵他們的功勳,實際上監視他們,防止他們作亂”,虞詡建議採取籠絡涼州本地人的政策,將當地豪強子弟加官進爵,從而換取他們對於朝廷的忠誠。總體策略就是以“涼州人守涼州之土”,利用涼州士族來協助平滅羌亂。這與後來明朝以“遼人守遼土”與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張禹很贊同他的觀點,立即向鄧太后做了回報,在英明的鄧太后的指示下,朝廷廢止了她哥哥鄧騭的棄涼之議,命令四府都照虞詡之計辦事。於是下令徵召兩州的豪傑為掾屬,授任牧守長吏的子弟為郎官,來安慰勉勵他們協助朝廷平叛。虞詡之謀成功化解了這場棄州危機。

中國歷史上十大奇謀之---虞詡的“力保涼州之諫”

東漢涼州位置圖

虞詡的戰略分析是基於當時涼州在漢朝與羌族作戰中的戰略地位考慮的,是符合當時具體歷史條件的。鄧騭的棄涼之議只是缺乏能力的人推卸責任的辦法,他如果有他老爹鄧訓一半的智商的話,是不會做出這種無能的決定的。

羌人雖然勇武、彪悍,但是社會組織和生產方式比狡猾的匈奴人落後,羌人淳樸、憨直,社會結構簡單,當時還處於氏族部落階段,分為成百上千的大小部落。從來不知道互相團結,只知道互相仇殺,所以始終不能集結像匈奴那樣強大政權組織力量。正常情況下,完全不是漢軍的對手。在東漢強盛時期,羌人暴動完全不值一提。因為:1、羌人諸部始終各自為戰,從未結成過統一的反漢聯盟;2、羌人諸部從未打過反漢的旗幟,也從未提出過推翻東漢朝廷的統一政治綱領,多以打劫或報復洩憤為作戰目標;3、東漢朝廷的軍事行動和剿匪有些相似,均屬因亂用兵,亂止戰終,並未確立全局性的平羌戰爭目標和計劃,其作戰規模與同期平行發展的漢匈戰爭相比較和村長帶領的村民械鬥差不多。

中國歷史上十大奇謀之---虞詡的“力保涼州之諫”

羌族騎兵

當然,在不正常情況下,這種不正常是指東漢朝廷和軍隊腐朽墮落,貪汙橫行,壓榨羌人。這些“揭竿而起、斬木為兵”的羌人才開始變得突然兇猛起來。到了漢安帝時期,羌人的暴亂已經成了氣候,竟將國舅鄧騭率領的漢朝中央軍殺的大敗,戰死八千餘人。得勝的羌人繳獲了大量物資,瞬間鳥槍換炮,向漢朝各地發動了猛烈攻擊,並造成了巨大破壞。其中,又尤其以叛亂髮生地——涼州受到的破壞最為嚴重。人民流離失所,死傷慘重。在涼州大規模羌亂爆發的同時,幷州一帶已經歸降很久的南匈奴也趁火打劫,加之內地不斷爆發的自然災害,讓漢朝形勢雪上加霜。於是在這種大背景下,鄧騭便提出要放棄涼州,並且遷徙當地人民回三輔關中,以此來收縮防線,減少戰爭開支。於是“棄涼”之議,在這種背景下就召開了。

其實,東漢王朝持續100多年的羌戰完全是由於東漢的政治腐敗造成的,鄧騭不從這方面找原因卻認為是涼州拖了後腿,很明顯是推卸責任的做法。平息羌漢戰亂維繫著漢朝國運之安危,歷史使命要求漢軍將領們要做到政治安撫和軍事征討雙管齊下,在軍事上必須是以最佳的戰略戰術和最小的代價獲取勝利;在政治上必須以公正嚴厲的手段同步整治好邊疆欺壓羌人的貪官汙吏。漢軍將領們若想不辱歷史使命,就必須在履職中做到軍政兼優,這一點,虞詡在隨後的軍事行動中做到了,虞詡之後涼州本土出身的三位傑出的軍事將領“涼州三明”也做到了,最終解決了綿延百餘年的羌族之亂。

中國歷史上十大奇謀之---虞詡的“力保涼州之諫”

羌戰

羌族,是我國一個古老的少數民族,他們是華夏族的兄弟民族,是所有少數民族裡與漢民族血緣關係最近的民族,著名的蜀漢五虎將馬超的奶奶就是羌族女子。經濟上,羌民族兼具農耕和遊牧兩種產業特徵,政權組織上則還處於部落氏族的原始社會階段,他們和匈奴族有很大的不同,通過先進文明的引領、教化是可以安撫的。在漢武帝時,戰神霍去病徵服匈奴後,漢武帝在匈奴汗國河西走廊故地上設立敦煌、酒泉、張掖、武威四郡。從地圖上看,霍去病徵服匈奴產生了這樣一種戰略態勢:漢朝勢力像一把大刀一樣插在匈奴汗國和羌民族之間,把他們隔開,使羌民族無法受到匈奴的影響,阻止了羌族和匈奴結合成軍事同盟的可能,漢朝朝廷需要做的上策是安撫、同化羌族,並聯合羌族對抗匈奴,因為匈奴社會組織成熟,力量強大而統一,用和平和武力手段都不好對付。實在不行要用下策征討的辦法的話,也要阻止羌族與匈奴聯合,孤立他們總比讓他們聯合起來好對付。虞詡的力保涼州之諫的偉大之處就在於在維護了國家領土完整的同時,確保了敵對勢力繼續處於分離狀態,阻止他們聯合到一起

。如果涼州一丟,南匈奴和羌族地盤勢必連接在一起,南匈奴和羌族聯合起來的話,恐怕東漢王朝不用等到後面的黃巾起義和董卓亂政,提前幾十年就滅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