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婆婆打了一巴掌,儿媳第一反应:“别作,老的那天我们见分晓”

01.

有多少贤良淑女被婆婆逼成泼妇,有多少自小被宠女子被婆婆逼成坚韧全职妈妈,婆婆的存在,让女人改变,也让女人成长。

时间这把杀猪刀也见证了婆媳大战的胜负,很多婆婆年轻时候欠的债也被养老问题而跪地求生。

婆婆的眼里如果能包容儿媳,养老也能因为儿媳借一把力,如果婆婆硬是看不惯儿媳,那晚年也别懊悔曾经犯过的错,该怎么走,与儿媳无关。

朋友琴兰(化名)有一个这样的婆婆,就是凡是家务都指着琴兰做,凡是买菜带娃都要琴兰一起做,她还理直气壮的说:“彩礼30万不是白赚的。”

作为丈夫保持中立的态度,不偏袒任何一方,这也让琴兰不想丢弃这段婚姻,毕竟丈夫也不是总惯着婆婆的脾气,该护着她时候也顶婆婆的嘴。

琴兰有一个工作,也比较稳定,做销售员,每个月才两千多块钱,而丈夫在一家公司做小职员,收入也不多,才五六千块钱。

两个人都是正经工作,但是在婆婆眼里,琴兰的工作并不正经,而且赚的还少。因为琴兰总是早出晚归,后来生了孩子交了养老保险,在家做全职太太。

因为婆婆走路不利索,丈夫又是独生子,只好和婆婆一起住,但是婆婆没因此感激儿媳的照顾,相反还到处找找儿媳的不是。

被婆婆打了一巴掌,儿媳第一反应:“别作,老的那天我们见分晓”

02.

儿媳每次擦完地,婆婆都要把地踩一遍,然后挑理说地没擦干净。儿媳说自己刚擦完的地,婆婆上去踩一遍,当然不干净,可婆婆硬说地要是擦的干净,根本不会因为踩而不干净。

讲歪理是婆婆的看家本领,无时无刻都在找茬,背着手的样子,让儿媳看着就来气,每天都这样压抑的生活,儿媳终于忍不下去了。

那天,儿媳没有做中午饭,说孩子没有回家,自己想吃饭自己做,反正她不饿。婆婆上去就是一巴掌,问她做不做,不做就拿棒子继续打她。

儿媳捂着脸,第一反应说:“别再继续作,老时候我们见分晓,别忘了将来是我给你养老,我会比你儿子退休早,所以将来大概率会是我伺候你,你是想让我好好伺候你?还是想让我像你折磨我一样去折磨你?”

婆婆拿着棒子没有打下去,这时候丈夫回家了,把棒子扔了出去对她说:“妈,你到底看琴兰哪里不顺眼,你这样闹要闹到什么时候?彩礼是父亲留给我的,我给琴兰,她没有任何错,您别再固执了。”

这一巴掌,不会因为丈夫向着自己说话,而不把恨放在心里,琴兰对婆婆说的话,不知道婆婆会不会记住,但是琴兰会记一辈子,她等着她老的那天,琴兰说以后不会和婆婆住一起,一天都不会住在一起。

婆婆一天一天的变老,身体越来越不好,琴兰依旧住在娘家,不肯回去照顾婆婆,那一巴掌,她不想还回去,但是也不会忍下去,她现在是快乐的活着。

有娘家撑腰活的潇洒,孩子长大了有孩子护着,她不差钱能养得起自己,不差人,有娘家亲戚,有孩子可以指望。她说不会再回去那个家,那是她永远的痛。

被婆婆打了一巴掌,儿媳第一反应:“别作,老的那天我们见分晓”

03.

流年情咖说此事:

真不知道婆婆的心是怎么长的,自己也有孩子,虽然是儿子,但是女儿就不该被心疼吗?不被心疼,也不该被伤害。

岁月不饶人,真的有老的一天,多一个儿媳照顾自己是老年福气,可是人总要有付出,最起码的尊重应该是要有的,想得到儿媳的爱戴,自己的脾气应该克制住。

彩礼钱既然给了人家就不该一直耿耿于怀,儿媳既然做到了贤惠,作为婆婆不但没有肯定而且还无端挑事,凭着良心做事,用善意的心来对待人,对于婆婆来说却是那么难。

被婆婆打了一巴掌,儿媳第一反应:“别作,老的那天我们见分晓”

老一代的思想就是儿媳嫁到自己家就该是受罪的,这种顽固思想根深蒂固,甚至无法用语言能给她们有力的回击。

只有儿媳能用自己的坚强保护好自己,作为儿媳该做的尽量去做,做不到的也不能勉强自己,自己也是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古时候的奴隶。

儿媳作为女人,有自己的尊严,有权利过好舒适的生活,委屈也有权利向娘家人和丈夫哭诉出来。

女人这辈子嫁给一个人如果不能过得好,那就选择另一条路,不重蹈覆辙是为了自己,能过得好也是自己选择的权利,自私大于自卑,快乐大于愚钝。

被婆婆打了一巴掌,儿媳第一反应:“别作,老的那天我们见分晓”

04.

生活本应该是美好的,婚姻本应该是令人向往的,婆媳关系也应该不因为任何原因开战,一切都应该有一种状态,像书里写的:岁月静好。

为了这一天,我们都该努力生活,过不去的该释怀,被伤害的也不该只记报复,相信因果报应,但是不要因为报应而有所期待。

作为儿媳,我们做到仁至义尽,做到问心无愧,能够承受就好。看不惯婆婆的嘴脸,就逃吧!别因为婆媳关系而伤害到夫妻感情,别因为婆媳关系,而阻碍孩子和长辈的关系,带着自己的孤傲,逃到婆婆找不到的地方,好好生活。

我不得不说,婚后选择和婆婆分开住的女人是聪慧的,不管是对婚姻还是对婆媳关系都有好处,而且离得越远越好,不要用孝顺来感化婆婆了,她若真想需要你的孝顺,会张开怀抱,微笑对你,而不是满脸的嫌弃和挑事。

被婆婆打了一巴掌,儿媳第一反应:“别作,老的那天我们见分晓”

人可以做到忍耐,可以做到原谅,但是做不到一边忍耐还要一边原谅。

婆婆能做到理解和退让,儿媳也不至于做到蛮横和离开。家务本不应该只让一个女人做,有手有脚的家人,不应该只吃闲饭,不瘫没病的人,不应该只指挥别人做事,勤劳不只是年轻的人才要做。

老人能自食其力的时候,也别得寸进尺。能帮一次忙,儿媳心里也温暖到心窝,记着这份情,若不能轻手利脚的干活,也别张嘴闭嘴都是气人的话,最后气死自己的也只能是自己。

人间冷暖,谁都需要,不能做到暖,也别给人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