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中朱棣口中的兀良卫,表述不准确,能夺天下全靠他们

《大明风华》中朱棣口中的兀良卫,表述不准确,能夺天下全靠他们

公元1368年是大明朝的洪武元年,按照元朝纪年,仍然是至正二十八年。是年闰七月,明朝的北伐军攻破元大都,元惠宗北遁上都,大一统的元朝至此结束,仍元祚未终。残元朝廷先在上都、继至应昌,后又流徙于蒙古草原。

在元朝统治尚算稳定之时,岭北宗王们、诸部落首领们就与大都的朝廷矛盾重重,甚至一度有兵戎相见的危险。中原政权崩溃,朝廷北遁,原先凌驾于岭北宗王、部族首领之上的元朝文武朝臣,如今流亡到蒙古草原,寄于岭北宗王及诸部之篱下,地位权势不免发生转移。

终洪武一朝,明朝都未放弃对北元的军事进攻和政治招抚,使其实力大为损失。至正三十年(1370年)四月二十八日,惠宗崩于应昌。惠宗长子爱猷识理答腊即位,是为昭宗。昭宗执政期间,汗廷权威一落千丈,地方将领、部族首领拥兵自重,尾大不掉之势已经十分明显。

《大明风华》中朱棣口中的兀良卫,表述不准确,能夺天下全靠他们

元惠宗,明朝称之为元顺帝

1378年,元昭宗爱猷识理答腊病逝,其子脱古思帖木儿继任为北元皇帝,称乌萨哈尔汗,年号天元。当时残元势力其实并不算弱,但大都不肯效命于汗廷,太尉纳哈出拥兵数十万,雄踞辽东,但“虏主数招之,不往”。

据《明实录》记载,“夫元运既讫, 且顺帝之后, 传爱由识里达腊至坤帖木儿, 凡六辈, 相代瞬息之间, 且未闻一人遂善终者。”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元廷北遁之后,汗庭确实毫无权威,甚至自脱古思帖木儿之后,北元大汗的生死废立都完全操纵于强臣手中。据《蒙古源流》记载,乌萨哈尔的儿子额勒伯克汗就因任命卫拉特的巴图拉为丞相,而被乌格齐哈什哈杀死,“自己纳了完者秃争妃子, 收服了蒙古人的大多数”。

《大明风华》中朱棣口中的兀良卫,表述不准确,能夺天下全靠他们

蒙古骑兵

朱元璋对残元势力的诱降政策很有效果,明廷对于归附蒙古人,不分大小官职,上自宗王大臣,下至普通蒙古士兵,以至于孤儿寡母,都赏给财物,安置生活。洪武年间,在历次战争被俘而降和自动归附蒙古人众不小七、八十万。

归附明朝的普通蒙古人,大多收编进入明军序列。明朝军队“其取兵,有从征,有归附,有谪发。······归附,则胜国及僭伪诸降卒”。所谓“胜国”降卒,即是投降的元朝军队,还包括北元归附的蒙古人。明永乐间京军三大营,即“五军”、“三千”、“神机”营,其中的“三千营”就是朱棣收编的蒙古骑兵,“得边外降丁三千,立营分五司”。

《大明风华》中朱棣口中的兀良卫,表述不准确,能夺天下全靠他们

元昭宗爱猷识理答腊

元朝统治时期,全国各地都有很多蒙古人,元廷北遁之后,大多数内地蒙古人并未随逃,而是留在当地。所以明朝建立之后,全国卫所大部分都有蒙古军人,他们单独编制称为“达军”,与汉军并隶上一级军事单位。

除了残元势力(东蒙古,明朝成为鞑靼)外,15世纪初,蒙古高原又崛起了西蒙古(瓦剌)和兀良哈三卫。兀良哈三卫,在电视剧《大明风华》中被称为“兀良卫”,是这种简称并不规范。

瓦刺在《元史》中被称为“外剌,狠剌,斡亦剌”,明朝人习惯称之为“瓦剌”,清代作“卫拉特”,西方学者又多称作“卡尔梅克”。准确地说,瓦剌与蒙古人并不是一回事,其先民原先居住于贝加尔湖一带,色楞格河至额尔齐斯河之间的大森林中,以狩猎为生。

在蒙古统一和四出扩张征伐过程中,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为了扩张势力,对草原各部采取合纵连横之策,与斡亦剌部贵族联姻。无论是在统一蒙古的事业中,还是诸王与元廷的战争中,斡亦剌部都曾扮演了重要角色,其贵族已成为蒙元统治集团的重要成员。

《大明风华》中朱棣口中的兀良卫,表述不准确,能夺天下全靠他们

大明与北元

斡亦剌部在元朝其实分化为三个部分:一部分与元朝皇室结成联盟,其部众多在元廷供职或从军;一部分由于参加阿里不哥和海都等宗王之乱,失败后散居于额尔齐斯河和伊犁河流域,甚至远徙至波斯;而留在本土的斡亦剌人,后来逐步向南部草原发展,逐渐演变为明朝人所说的“瓦剌”。

在历史上,斡亦剌部曾是争夺汗位失败的阿里不哥之部众。斡亦剌部长期以来独立性较强,蒙古化也不彻底。14世纪末15世纪初,以斡亦剌为核心的瓦剌部族摆脱残元蒙古可汗的控制,征服邻近诸小部落,崛起于西北,并渐向东部,南部发展,与东部蒙古(残元政权)争锋。


《大明风华》中朱棣口中的兀良卫,表述不准确,能夺天下全靠他们

《大明风华》里的朱棣

洪武二十年(1387年)九月,在大将军蓝玉的率领下,明朝军队在捕鱼儿海(贝加尔湖)大败残元,仅有北元皇帝脱木思帖木儿与太子天保奴等数十骑遁去。元朝皇室一百二十余人,官属三千,男女七万,马牛驼羊十五万及宝玺、图书、金银印等悉被明军俘获。

脱木思帖木儿在逃往途中,在土剌河被也速迭儿杀死。也速迭儿是阿里不哥的后裔,这样一来也算是报了祖先被忽必烈害死的大仇了。也速迭儿称帝之后,意味着北元皇统已经从忽必烈家族转移到阿里不哥世系,不过还总算没有脱离成吉思汗系统。在这一期间,瓦剌部也逐渐扩张,逐渐成为与北元大汗分庭抗礼,与东蒙古并驾齐驱的政治军事集团,并争拥可汗,以图称霸蒙古。

《大明风华》中朱棣口中的兀良卫,表述不准确,能夺天下全靠他们

瓦剌崛起

元益宗(脱古思帖木儿)死后,北元的辽王阿扎失里、会宁王塔宾帖木儿等贵族投降明朝。朱元璋设置了朵颜、泰宁和福余三卫,“其地为兀良哈,在黑龙江南,渔阳塞北”,安置这些投降的蒙古人,并封阿札施里为泰宁卫指挥,塔宾帖木儿为指挥同知;海撒男答奚为福余卫指挥同知;脱鲁忽察尔为朵颜卫指挥同知,要求他们“各领其所部,以安畜牧”。

这便是“兀良哈三卫”的由来,但洪武时代对之仅仅是羁縻而已,名义上属于宁王朱权管辖。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就是先借助了兀良哈三卫蒙古人的支持,击败了坐镇大宁卫(今赤峰市宁城县)的宁王朱权,而后又向兀良哈三卫借得精锐骑兵3000,才有了夺位的基本武力。

“靖难之役”给了兀良哈三卫南下的机会。朱棣即位后,“遂将大宁都司掣于直隶保定府,所属营州等十数卫亦掣于畿内。宁王亦迁于江西布政司。却将其地分与朵颜等三卫达子居住,除官降印,为我藩篱”。朱棣将兀良哈三卫迁至原先大宁卫的位置,并与之逐步建立了贡市制度,援引其成为明朝的藩篱。

《大明风华》中朱棣口中的兀良卫,表述不准确,能夺天下全靠他们

兀良哈三卫

兀良哈三卫蒙古地处东蒙古(鞑靼)与明朝之间的缓冲地带,是“不能绝,亦不可绝”的耳目和藩篱,它们与大明、鞑靼之间的关系其实非常微妙。在明成祖征伐鞑靼之时,如何处理兀良哈三卫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明朝稍弱,他们大概率会摇摆倒向鞑靼;反之若是残元继续衰弱,他们也不介意对故主落井下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