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判一篇文章好不好?

醉心创作


这问题本身就是个伪命题!一篇文章不应分好与坏。何为好?何为坏?

不同的人评价不一样,不同的时代评价标准也不一样,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标准,今天我就说说觉得一般人眼中好散文和小说是什么样的。

文章好坏的评价异常复杂,不能以固定的眼光、固定的思维、固定的标准、固定的群体来评判。有人认为,评判一篇文章的好坏,首先要看此文是否符合基本的写作方法和规则,比如,文章字、词、句运用是否恰当,布局是否合理,层次是否清楚,中心是否突出,语言是否精练,思想是否有深度,等等。有人认为,评判一篇文章的好坏,主要是看此文是否能吸引读者“眼球”,市场占有率是否高,是否畅销;有人认为,评判文章的好坏,要看此文是否有经济价值,能否赚到钱;有人认为,评判文章的好坏,要看其是否有思想深度,是否有社会价值,甚至能够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人认为,评判文章的好坏,要看此文是否具有真情实感,说理是否透彻,是否能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有人认为,评判文章的好坏要看文豪大家的评判,文豪大家认为是好的,此文肯定就是好的,否则,肯定是差的;有人认为,要用全面的眼光来综合评判,仅仅站在某一个角度,都有失偏颇,等等。

评判文章的好坏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评判一篇文章的好坏应注意把握好几个要点,也许,以此为基础来评判文章更显得公允,更具水准。

评判文章还要坚持全面的眼光,要从其行文风格、写作技巧、读者认知、专家评述、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时光洗礼”等方方面面来综合评定。

评判文章要杜绝教条式的迂腐观点。文章贵在创新,写作守法和写作体例,只是教会我们一些基本的写作技能,但写作守法和写作技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写作的条条框框性的规定是可以打破的,一篇文章,只要其被读者认可,具有一定的价值,即便其在写作手法上信马由缰,很不合乎“规矩”,那也无妨,有时跳出条条框框的文章就象在路边茁壮成长、极具欣赏价值的“野花”,其美丽无比、芳香无比,难道我们仅仅因为它不是“家花”,就将其封杀?没道理。大家都知道,科技是需要创新的,不论是造汽车,还是造飞机,都需要创新,如果教条式地坚守几个所谓的物理和数学公式,不敢大胆革新,推翻某些所谓的权威理论,权威公式,那我们的汽车可能永远也跑不快,飞机可能永远也飞不高。写作也是如此,评判文章不是老师给学生的作文打分,所谓的写作基本守法和体例也是可以革新的,只要革新符合情理,只要革新有见地,有真知,我们就要予以支持,否则,我们的文坛将是一潭死水。我最讨厌参加所谓的“征文比赛”,辛苦写作到最后参加评定,无非就是几个所谓的“专家”按照条条框框,自以为是,大笔一挥,决定文章的命运,其掺杂的人情和关系因素就不用提了。我只想说,专家评定的好文章,未必就好,文学院走出的高才生,未必就能成为大文豪。所以,评判文章不能犯教条主义,也不能教条式地固执地唯权威是从。




道和之家


我总共四个方面来谈谈怎么评判一篇文章到底好不好。

1.以文章内容辩好坏。假如这篇文章是一篇悬疑短篇小说,那就要看故事内容是否真的符合悬疑的定义和叙事,而且还要看故事内容是否出彩,故事构思是否巧妙等等,甚至里面的人物设定如何,对剧情有没有推动作用都可以是这篇悬疑短片小说好坏的标准,有时候甚至连小说的人物的名字都有讲究,就如同金庸先生笔下的那些人物的名字,多么好听。

2.看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如果这篇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是糟糕的、下流的、过于负面的,那自然是低俗的作品。但是一篇文章不可能谁都喜欢,但也不是只要有人喜欢的文章就是好文章。要在思想进步、文明、健康的条件之下,才是好文章。个人爱好的文章类型不同,也不必计较什么写的不好,萝卜白菜,各有所爱;阳春白雪,下里巴人。

3.笔者的文笔。如果一个笔者只有好故事而没有好文笔,就如同没有刷酱的烤肉,吃到嘴里也味如生啃,索然无味。有的时候尽管故事很俗很烂,文笔好的话也能得到一番升华。还是那句话,滥用华丽的词藻未必能说明文笔好,只能说明会装。例如描写一个人口渴喝水,一个笔者是这样写的:这个人只顾着咕咚咕往嘴里送水,把胸前浸湿了一片也浑然不知,未来得及拧干衣服又要了一碗。另一个笔者是这样写的:这个人很口渴,于是喝了七八碗水。我个人觉得第一个作者描写的会让人觉得这个人口渴,渴得喝水都顾不上碗边的水落下浸湿衣服,(写得我自己都口渴了…)。但问题是文笔这个东西是因人而异的,有些人就喜欢无痛呻吟的文笔,有些人就喜欢朴实无华的文笔。我曾经碰到过这么两个人,一个说我文笔好,一个说我写得一般。两个都言之有理,不过基本都建立在自己的喜好上啦,所以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只要有人喜欢就好。

4.最后看的是情感共鸣。如果我此时此刻像王多鱼那样继承一大笔财富,我看啥悲情剧都不会觉得难过吧,反而一想到一夜暴富就乐得合不拢嘴(醒醒)。所以李白有句诗叫做:“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什么叫轻舟,就是那种高兴的样子坐啥传都感觉是轻舟,而不是这个舟很轻。

最后,我们不是非得把一篇文章专业的分类出个好坏的话,其实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你喜欢与否,能否引起你的情感了。就例如你喜欢某篇文虽然文笔饱受诟病,但能给你带来欢乐这就够了,它对你而言就是好的。还是那句话,只要读了能给你收获的文章就是好文章,你的灵魂得以安放,你的内心得以充实。


电子与数学方法


您好,我是诗词小说交流汇!有幸为您解答问题“怎样评判一篇文章好不好?”

首先我们得了解文章是作者内心的感受。是情绪的宣泄,是自己的精神世界通过文字同世人沟通的桥梁!

于我自己而言,我要是写了一篇好文章,在写之前一定在心里已经有了强烈书写的愿望! 动笔的时候文章已经有了大概模块,在书写的过程中往往是文字跟不上思想的速度,一气呵成,痛快至极!

怎样判断一篇文章好不好,我的答案可以整理成五点!

第一点,文章好不好,最先看有无错别字,标点符号是否用得恰当!段落划分是否合理!整篇文章读起来是否通顺!

第二点,要看文章的结构严不严谨,太多重复的章节和反复论证同一个观点会严重影响读者继续读下去的意愿!

第三点,文章要紧扣题意,不能顾左右而言它!就是常说的跑题!

第四点,最后要看能不能将整篇文章的题意升华!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用意,以及能够从中学习到作者所要表达的广大立意!

第五,文章除了在记录历史及事实外!一定要多书写正能量,不能够太过阴沉血性,三观不正的文章绝对不能发表!这会给读者带来负面影响!

我的答案完毕,希望能够帮到您!





诗词小说交流汇


第一是基本功,包括语句是否有调理通顺,标点是否正确,确保基本逻辑正确,没有大的病句。这些我觉得是小学生应有的作文水平。如“今天天气好冷,妈妈叫我多加点衣服再出门”,我记得我整个中学时候基本就是这个水准,惭愧啊。

第二是文字风格。

我推崇那种文章朴实无华的风格,反对矫情,没有刻意雕琢和堆砌词藻,少废话并把话说清楚准确,最好用最少的文字把最多的意思表达出来,然后再做到平实中饱含内蕴思想,不粗俗乏味。这样语文水平不高的人基本能看懂,又能让水平不低的人觉得文字值得玩味,回味无穷,因此这方面来说我觉得散文要贵晓畅而内蕴。当然在朴实基础上再加点活泼生动、带点幽默我觉得也是好的。这种文字风格比较明显的是梁实秋,沈从文,汪曾祺他们。

第三是所要表达的思想。当然首先要保证上面的要求才能表达好思想。思想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有一定深度,当然还要是有用有价值的,即文以载道或文以抒志,不能让别人读完而一无所获。我看电视剧《康熙王朝》的时候,听到顺治帝这样教自己的皇子阿哥们写好文章:“好文章不在笔墨上,而在心坎里,心上有,笔下才有”。这里心有指的就是作者心中要有思想,可以说,思想的丰富深度决定了一篇文章的品级。(那这种深度从哪里找了?当然是从生活中天地万物里面找,用思考把那些形象表面具体的东西转化为抽象普遍本质的信息,即从认识到思想)。

第四是情感。情感要真诚,即带有真实性。这样的情感得要保证自己是否有过这样一段一样或类似的经历才能表达出来,如此才能拉进读者的距离,产生情感共鸣。比如如果让我这种没谈过恋爱的家伙来写恋人之间的感受,那不是很扯淡吗?说真的,我觉得明星刘德华写的自传《我是这样长大的》就很好,不谈文笔怎样(当然文笔也不错),仅仅是那种像他本人亲眼坐在你面前讲他自己的人生故事那种感觉就让人很舒服,显得真诚用心。

第五是构思创新巧平,主要看作者对文章结构的设计是否巧妙,产生文章想要的效果。当然这点远没有前面那么重要。不过对小说而言,情节故事的巧妙构思永远放在第一位的,首先得保证他是一个好的故事,然后才能保证读者愿意是否看下去。

第六是节奏气韵,这点来说似乎有点玄妙,比如古人的很多文章是讲究这点的,比如贾谊的《过秦论》,韩愈的《师说》,还有小说《红楼梦》这些。近现代朱自清的《匆匆》也是典型的。


水北诗歌


文章的形式多以叙诉的形式存在,也有散文,记事文,不管是什么样的文字形式存在,其宗旨不变,那就是主题要鲜明、思路要清晰、结构要严谨,内容要生动、形象,具有可读性。就像散文也是形散神聚的。

至于什么样的文章才算一篇好的文章,这个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没有固定的标准。评价的标准取决于读者的受教程度、学识经历、价值取向、审美观点、阶级立场以及生活背景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过一篇文章如果得不到大多数读者的认可,那么这篇文章肯定不是一篇好的文章。

个人认为一篇好得文章(除了工具性的)是具有灵魂的、有血有肉的。在读者面前展示的不仅仅只有文字,还应该是一副画面,是具有生命的。这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身临其境的感觉;读后或悲或喜,或怒或叹能令读者回味,去感想。这种感觉应该是引人入胜吧。

好的文章不应该是表现在文采和修辞上,当然好的修辞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使文章更具有艺术性和可读性。但是文章所散发出的自然而纯朴的思想结构,不是每个写作者都能够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的。这个还要看作者的真实心理体会以及文化素养和对生活的洞察力,才能真正为自己所写的文章灌以血肉、具有生命,才能使文章活起来。个人觉得像这样的文章才不失为一篇好的文章。

欢迎大家留言,互相交流学习。





醉梅妍


面对一篇文章,我们怎么判断质量好坏?

投稿的时候,为什么有人的文章能够快速上稿,浏览量上万。有人投稿却石沉大海,无人问及。
评判一篇文章的好坏,是否有固定标准。其实这得看评判的角度是什么,每个人侧重的方面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
比如刘邦的《大风歌》,虽然有一定的文学价值,但是文学性不高。主要成就是刘邦作为开国之君睥睨天下的精神风貌。
评判文章一般有以下标准。

新颖性

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言论或文章,这也导致了很多抄袭或者新瓶装旧酒的行为。文章缺乏创新,要想提高质量。首先要关注最前沿的消息,多学习文章所在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顺应时代潮流,呈现给人新的东西,让人眼前一亮。这是吸引人的一大法宝。

知识性

竞争激烈的当代社会,对于专业知识要求越来越高,文中干货多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人们遇到的问题。这种背景下,专业性很强的文章有很大的需求量和市场。值得注意的是,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要保证信息的真实可靠,让读者信服。

逻辑性

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写文章也讲究内容的紧凑,条理的清楚思路越清晰,重点就越突出。方便读者理解文章结构,明确文章中心。零散的文章让人看完,也觉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在写文前脑袋里先构思,把提纲列举出来。写作过程中,可以用小标题,来罗列相对应的关系。

感情真挚

“一切景语皆情语”,“真”是打动人心的重要力量。抛开文笔,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会让人有代入感,有血有肉的文字,容易让人产生共鸣,这时候读者仿佛在和作者对话,这需要作者用心去感受生活中发生的事,再用文字传递出心中所想。

主题思想

如果说文章的材料是血肉,那么主题就是骨架。通过对文章材料的深层分析,揭示事物的本质,传递中心思想,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没有了主旨,文章就会很空洞。
文章传播的价值观和思想,正确引导大众往正能量的方向。
欣赏文章的过程,也是审美的过程。文笔优美,用词准确的文章能让读者沉醉其中。另外在创作过程中要注意细节,比如标点符号是否规范,有没有错别字,体现出文章的严谨性

结语

“花有百样红,人无千般好”,评判文章的标准,不能一概而论。
首先作为评判者具有一定主观性,每个人喜好不同,评价也不同;其次文章类型和内容不同,侧重点也会不一样,比如小说讲究剧情,而一些商业性文章,只在乎别人是否感兴趣,点击量就是效益。很多伟大的艺术家和作家是在死后才被人熟知,这说明能够经历岁月的洗礼的经典作品肯定是有价值的。总的来说每个人喜好和需求不同,对你产生好影响的就是好作品,没有固定答案。

《文心雕龙》: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不管评判标准怎么变化,只有从根本上提高自己,才有发展的潜力。写作是一项技术,文笔可以提升,思路可以训练。
这需要我们阅读大量优秀作品,提升知识储备量提高审美能力;平时灵感涌现的时候,及时记录;经常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除此之外更需要强大的毅力和恒心

当归阅读


首先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一篇文章,根本没有好坏之分,因为在现在的社会里,每个人的喜好都是不一样的,他们的需求点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当你的文章推荐给了A,也许A觉得这篇文章对他没有什么帮助,或者说没有与他产生共鸣,那么A完全可以说这篇文章是不行的,然而,当你把这篇文章推荐给了B,而B觉得这篇文章与他产生了共鸣,或者说对他有用,他会极力推崇这篇文章,在当代的社会里面,众多艺术形式,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而受众各取所需,各取所好,这也就形成了不一样的艺术载体。



其实单从作者的角度来说,如果想要判断这篇文章的好坏,你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出发:

1.你所创造的内容,它所要面对的人群是什么样的;

2.你所创作的文章是否是你粉丝所需要的;

3.你所创作的文章是否与你的粉丝产生了共鸣;

在现如今的互联网时代的艺术创作里,大家所关注你的无非有三点,第一就是有趣,第二就是有用,第三就是有共鸣。



有趣

在当下的一个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中,人们都在忙忙碌碌的早起晚归,加班熬夜,这个时候当人们极度感觉累的时候,或者是在极度沮丧的时候,就会想要看一些比较有趣的东西,因为这样能缓解他们的心情,所以当你输出了一些有趣的内容,并且与他们产生共鸣的时候,大家都喜欢关注你,自然而然,这篇文章也会受到大家的追捧。



有用

在现如今的工作环境中,大家要完成一项工作,往往需要很多的设备及软件来配合,但是每一个软件,每一个设备,他们的功能都非常强大,如果想完全弄懂这个东西,你必须要下很大的功夫去学才行,但是往往在工作中,人们所需要的只是这个工具,其中的一个点并不是全部,所以说当你所发出的这篇文章,恰恰就有了你的粉丝所需要的这个点的时候,你的这篇文章就会受到追捧。



有共鸣

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当中,往往人们都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事情,有些事情让我们快乐,有些事情让我们忧愁,所以当你写的这篇文章里面所讲的故事内容,恰恰与这个人,某一天所发生的事,或者这个人正在经历的,或者这个人即将要经历的事儿相似时,大家就会格外的关注你这篇文章,因为他想看看,如果是你,你是怎么处理的,或者是通过你的文章来发泄一下自己的愤怒,这样的话,你的文章也依然会受到追捧。



其实不论是文章也好,视频也好,只要是艺术领域就没有好与坏之分,因为它的受众人群不一样,所以说得到的追捧也是不一样的,就像是这篇回答一样,我可以从人情世故的角度回答,也可以从生育运作的角度回答,也可以从文章写作技术的角度回答,但是最终评判你文章好坏的,是你要写给的人。



个人建议,如果你要是在公司打工写文章的话,你可以看看你的主管领导喜好什么,或者说他过来的写作风格是什么样的,参照她的喜好,按照他所喜欢的风格来做,这样的话,你的这篇文章就是合格的文章,如果你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做自媒体图文领域创作的画,个人建议你,先做好你的粉丝人群的规划,看看你想吸引到什么样的人,之后再针对这些人群进行文章创作,这样的话,你的文章依旧是个好文章。



最后艺术创作没有好坏之分,能够平定你的文章的好坏的,只是你所要面对的人群的喜好而已。


大胖子爸爸


怎么评判文章的好坏?

答:1.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否明确,无论是记叙文,说明文,小说……都是一个明确的中心

2.句子通顺,语法正确

3.能反应一定的社会问题或说明一定道理。

4.有一定的标签,比如:女性,育儿,体育,文化,健身等等。

个人观点,谢谢。


尚书房的空间


现代社会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所以,信息量特别大,报纸、杂志、网络等等各种信息铺天盖地,让人目不暇接。只要你愿意,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海量的文章,而怎样评价一篇文章的好坏对于读者来说,无疑也是一种考验。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鉴别一篇文章的好坏呢?我认为评价一篇文章的好坏主要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从审美的角度去评价。我们知道,审美的本质就是赞美生命,赞美生命的美好、赞美生命的顽强,赞叹生命的不幸等等,只要文章的立意符合这个基点,应该说这篇文章的大方向就没有问题。其次,从深度上去评价。如果一篇文章立意没有问题,就看文章对它的立意剖析是点到为止还是从面上拓宽,从线上钻深,分类别、分层次的进行深入探讨分析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无可辩驳,如果你对文章的结论不能提出有依据的质疑,就证明文章深度是够的。第三,从修辞上去评价,不要囿于教科书框框,因为一个语句有时语法是没有问题,但你看几遍就是不明白它是什么意思。对此我觉得只掌握三点,一是看一句话它表达的意思是否准确到位,二是看它拗口不拗口,三是看它读起来顺不顺口,悦不悦耳,只要符合这三点,那么这个语句修辞应该是好的。第四,从知识面去评价。一篇优秀的文章,它不仅是立意、深度、修辞的问题,它还能旁征博引,使读者在享受阅读的同时,获得很多历史、科技、艺术等题外的相关知识(引用原著为上,二手资料为次)。第五,从结构去评价。古人说文章无体, 小体则无大体则有。所以,除非学院派的格式文章,一般对文章的结构,都不必按标准格式去套,只要层次清楚,首尾呼应完整就可以。

以上是我鉴赏文章的一点小诀窍,一般情况下是秘而不宣。今天针对浅薄文章过多过滥的情况,我把它公之于众,只希望能对净化文坛发挥一点积极的作用为慰。


牗天观相


怎样评判一篇文章好不好?谈一下个人的想法。首先,两个字,真诚。一篇好文章,一定是真情流露,是作者内心最真实的感悟。写文章就如同与人对话,你不好好说话,虚情假意的,没人会喜欢。其次是善意。文章是载体,总会有受众。那么一篇好文章所传达的,就应该是向上的理念。我想这便是评判一篇文章好坏的基本的条件。如果能够用最简单朴素的文字,诉说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表达出对这个世界的爱意,便是好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