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為何恩將仇報,在北征蒙古部落迴歸途中將朵顏三衛剿滅?

明成祖文武雙全,政策寬嚴並濟,用兵隨機應變,對部下知人善任。每遇災荒,免租賑災,能納諫言保功臣。受其封之國多達30多個,執政時國勢極盛!唯獨對建文帝忠臣處理過狠,如滅方孝儒十族等為人所詬病。


朱棣為何恩將仇報,在北征蒙古部落迴歸途中將朵顏三衛剿滅?


朱棣被迫靖難前,只有八百親兵。他開始打寧王朱權兵力的主意。當時寧王朱權“帶甲八萬,革車六千,所屬朵顏三衛騎兵皆驍勇善戰”。寧王朱權財大氣粗,兵多將廣,所謂帶甲指的是裝備精良的甲兵,革車指的是戰車,這八萬是最精銳的八萬,還有普通的部隊沒有算在裡面。

寧王的朵顏三衛之騎兵部隊驍勇善戰惹朱棣的眼睛,朱棣明千方百計地要獲得這支精銳。於是以兄弟敘舊為由,進入朱權的大寧城。經過苦心孤詣地忽悠,最終“盡拔諸軍及三衛騎卒,挾寧王以歸。”。朱權的“帶甲八萬,革車六千”,以及所屬的“朵顏三衛騎兵”,也就成為了朱棣人武裝力量。

朱棣為何恩將仇報,在北征蒙古部落迴歸途中將朵顏三衛剿滅?


朱棣後來在“靖難之役”中,主要依靠寧王的這支部隊南征。靖難成功。,“朵顏三衛騎兵”功不可沒。

朱棣坐北朝南後,北元的韃靼部屢次南下犯邊,朱棣不慫,在永樂八年(1410年)開啟了北伐戰爭模式。

終其一生,成祖進行了五次北伐,永樂二十年(1422年)是第三次北伐,興師動眾一番後,韃靼首領阿魯臺知道朱棣要來,提前逃跑了。結果朱棣除得到了一些輜重和牛羊外,幾乎是空手而歸。朱棣不甘心無功而返,回程中把朵顏三衛狠敲了一下。

朱棣為何恩將仇報,在北征蒙古部落迴歸途中將朵顏三衛剿滅?


朱棣為何恩將仇報,在北征蒙古部落迴歸途中將朵顏三衛剿滅?

1.朵顏三衛曾經幫助過韃靼的阿魯臺,這是助紂為虐,以朱棣的話來講就是:“朝廷於爾可為厚矣。比者爾為本雅失裡所脅,掠我邊卒,又遣苦列兒給雲馬市,實行窺伺……”。我對你很好了,你們為什麼還幫助阿魯臺南下擄掠?

其時,朵顏三衛雖然已歸成祖了,為什麼還有幫助北元殘部的行為呢?原來,韃靼部一心想成為草原霸主,對朵顏三衛既打又拉由來已久。最終朵顏三衛心有所動,也就有歸附韃靼的行為。這讓成祖很是不爽,他擔心任其發展下去會變生不測,認為給點警告是有必要的。

2.朵顏三衛對明朝的感情很複雜,在靖難之役中,朵顏三衛對朱棣有功。但是後來,朱棣連續北伐打韃靼和瓦剌,這讓朵顏三衛有了後顧之憂!他們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他們不願意看到韃靼和瓦剌被朱棣剿滅,“皮之不在,毛將附焉?”。這擔心並不多餘。所以,朵顏三衛與韃靼阿魯臺暗通款曲,眉來眼去,偶爾還南下給明朝增加點麻煩。

朱棣為何恩將仇報,在北征蒙古部落迴歸途中將朵顏三衛剿滅?

所以,在第三次北伐沒有達到預期目的後,朱棣打了朵顏三衛一頓,目的是給點教訓,讓他們長點記性。也並沒有趕盡殺絕,待打怕了朵顏三衛,朵顏三衛再表示願意誠心歸附的時候,朱棣也就見好收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