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下,在家學習也能彎道超車,提高孩子的自控自律能力是關鍵

今年因為新冠肺炎,孩子們不得不延期上學,可是延期上學的政策一出來,很多家長就焦慮不已。後來國家提出“停課不停學”,網課也一下子成了很多家長們解除焦慮的救命稻草,但是沒想到剛開課沒幾天,就暴露出大量的問題,孩子們上課態度懶散,有些甚至打了卡就睡覺,分屏狀態打遊戲,完全沒有學習狀態的人大有人在。

這種情況,不少家長和老師又有了新焦慮,網課終究敵不過線下教育,沒有學校的氛圍,孩子們很難進入學習狀態,可是當下,當你還在糾結線上、線下教育的不同時,很多自控自律的孩子卻已經悄悄進步了。

比爾蓋茨曾經說過:一個人必須是自律的,自控的,懂得管理自己的時間,才能成功。

對於孩子們而言,自控和自律其實是一種能力,是需要孩子們不斷去習得的。懂得自控自律的孩子在今後的生活中往往更容易取得成功。

疫情當下,在家學習也能彎道超車,提高孩子的自控自律能力是關鍵

自控自律是重要的學習品質

學會等待是教會孩子剋制非常有效的辦法

《基督山伯爵》裡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話就是:“人類的一切智慧是包含在這四個字裡面的:‘等待 ’ 和‘希望’ ’!”

基督山伯爵曾經因為等待而看到了希望,也因為希望而持續地等待,而對於孩子們來說,漫長的學習生涯也必須如此,抱有希望,靜待花開。

斯坦福大學曾經針對4歲的兒童做過這樣一項實驗:給每個4歲的孩子一顆非常好吃的軟糖,同時告訴孩子們,這個糖可以吃,但是有一個條件,如果孩子們立馬吃掉這顆糖果,那麼只能吃一顆軟糖,但是如果孩子們能夠等20分鐘再吃,就可以吃到2顆。

實驗過程中,一部分的孩子並不能很好的堅持,有些孩子很快就吃了糖果,也有些孩子會等一會,但是終究沒能等到20分鐘,也吃了糖果,但是卻有一部分孩子成功堅持到了20分鐘,這部分孩子被稱為能夠接受延遲滿足者,也叫做“延遲者”,而那些提前吃了糖果的孩子被稱作“不能延遲滿足者”。

疫情當下,在家學習也能彎道超車,提高孩子的自控自律能力是關鍵

延遲者比不能延遲滿足者更容易成功

有研究人員在經過長期的跟蹤和觀察後發現,“延遲者”比“不能延遲滿足者”在進入中學後表現出更強的自信心、適應能力和獨立自主能力,而且在未來也會更容易取得成功。

事實上,這些“延遲者”就是因為具備了基本的自我控制能力,能夠在出現誘惑時,控制和調節自己的行為,抵制誘惑和衝動,而這也是孩子們走向成功的重要品質。

家長在教育孩子們的過程中,總會出現太多類似的場景,孩子們喜歡看電視,一看就停不下來;喜歡玩手機,玩起來沒日沒夜;喜歡打遊戲,打起來痴迷戀戰,其實諸如此類的問題,歸根結底都是因為孩子沒有辦法很好的控制自己、剋制誘惑。

疫情當下,在家學習也能彎道超車,提高孩子的自控自律能力是關鍵

孩子們自控力整體偏弱

那遇到這些問題,父母究竟應該怎麼做呢?我們針對一個小例子來分析一下:

爸爸媽媽讓孩子去寫作業,可是孩子卻總說再看一會動畫片,通常爸爸媽媽都會很生氣地吼孩子:“都幾點了,你還不寫作業?”最後的結果雖然都是孩子去寫作業了,但是孩子卻心不甘情不願,心裡還念念不捨動畫片,甚至作業也寫的亂七八糟!

這種情況,父母其實就可以不要用權威去威脅孩子,而是通過“延遲滿足”的小技巧給孩子們一個選擇權!試著這樣跟孩子溝通:“你可以再看5分鐘動畫,但是接下來的24小時你將不能再看動畫片!但是如果你現在開始寫作業,正常完成作業後我可以獎勵你再看一集。”這種方式最後的結局也是孩子們去寫作業,但是結果卻不同!

疫情當下,在家學習也能彎道超車,提高孩子的自控自律能力是關鍵

通過延遲滿足小技巧增強孩子自控力

孩子們會在這個過程中主動的完成作業,同時學會做決定、學會執行、學著去控制自己的慾望、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當然實施過程中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父母一定要說到做到,守誠信,不能前腳答應了孩子,後腳卻失信了,這隻會讓孩子們失去對父母的信任,影響親子關係的健康!

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從來都不可能只有一種方法就解決所有問題,想要讓孩子真正變得越來越好,父母需要結合孩子的真實情況長期以往的幫助孩子建立起自主的學習能力和自律能力,而這能夠保證孩子在未來的生活中取得更多的成就。

疫情當下,在家學習也能彎道超車,提高孩子的自控自律能力是關鍵

將自控自律培養為習慣

幫助孩子將自控自律成為一種習慣

培根說過: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幼年起就應該通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

成年的我們會輕易的發現自己身上有很多的習慣,比如我們可能習慣了一睜眼就看手機、習慣了一進門就換鞋、習慣了每天早上洗臉刷牙等等,這些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都是在長期重複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如果有一天早上突然讓你不洗臉不刷牙就吃飯你可能會覺得不習慣,甚至會覺得心裡很不舒服。

我們去觀察那些成功人士,他們身上的優秀品質中必然會有自控自律,自控自律對他們而言,反倒也像是一種習慣,一旦今天的任務沒有完成,他們就會覺得渾身不自在。

疫情當下,在家學習也能彎道超車,提高孩子的自控自律能力是關鍵

孩子們的控制能力需要培養

孩子們卻不一樣,他們的大腦處於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對於孩子們而言,自控自律是一種能力,而這種能力並不完全是天生的,是需要他們通過後天的努力逐漸去習得的。

父母在這個過程中扮演了一個督促者、輔導者,每個父母都希望能夠運用正確的方式去幫助孩子們形成好的學習習慣,其實只要用對了方法,一切並不難。

著名的心理學家斯金納曾經做過這樣一個試驗,目的是想讓鴿子學會打開收音機。試驗過程中,試驗者分別將收音機的ON和OFF按鈕做了四次不同的調整。第一次將標有“ON”的按鈕設置為紅色大按鈕,標有“OFF”的按鈕設置為黑色小按鈕,如果鴿子成功啄到ON,則喂其食物予以獎勵,如果鴿子捉到OFF則不進行獎勵,直到鴿子學會成功打開收音機為止;第二次將標有“ON”的按鈕繼續設置為紅色,標有“OFF”的按鈕設置為黑色,但是這一次兩個按鈕的大小相同,如果鴿子成功啄到“ON”,就獎勵鴿子食物,反之,則不獎勵,很快鴿子便學會了打開收音機;第三次,試驗者將兩個按鈕的顏色和大小均設置為相同的,這一次,鴿子依然很快學會了打開收音機,也達到了試驗的最終目的。

這個試驗就是斯金納的行為強化試驗,斯金納曾提出:學習就是一個反應概率不斷變化的過程,而強化物的出現,就可以增強反應發生的概率,這也就是斯金納著名的行為強化理論。

疫情當下,在家學習也能彎道超車,提高孩子的自控自律能力是關鍵

父母要強化孩子們的行為

對應於孩子們的學習而言,家長精神上的支持、語言上的鼓舞和適度的獎勵,對孩子來說都是行為的強化物。

如果家長想要讓孩子慢慢地把行為變成習慣,就要善用這些行為的強化物,幫助孩子把學習轉變為一種生活習慣,相應的孩子們的自控自律能力也會提高。

舉個例子來說,小紅的媽媽最初通過獎勵小紅花來鼓勵小紅認真學習,後來在發現小紅寫的不錯以後,改為不定期的對小紅進行獎勵,效果比之前更好。漸漸的小紅開始有了認真學習的習慣後,媽媽也逐漸降低了這種獎勵帶來的外在刺激,孩子也有了一定的自控和自律的能力。這其實就是媽媽對小紅的行為進行的強化得到的結果。

絕大多數的父母都比較重視孩子的學習,覺得學習好對孩子們而言是最重要的,但其實提高孩子們的自控自律能力,讓孩子們學業有成,還有一個很棒的方法卻是家長們經常忽視的,這也就是體育運動。

疫情當下,在家學習也能彎道超車,提高孩子的自控自律能力是關鍵

學習之餘也要注重鍛鍊

體育運動對提升孩子們的學習能力也有成效

如果我說體育運動會讓孩子們變聰明,你可能會反駁我,說學校的體育生似乎學習都不怎麼樣?但是看了下面這個故事,你可能會認同我,因為體育不僅會讓孩子們的成績變好,也會增強孩子們的身體健康,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學習和生活方式。

在美國芝加哥內帕維爾學區高一的新生們都需要參加閱讀能力讀寫的考核,但是這個學區的讀寫能力課效果一直不好,老師們也沒有好的辦法,後來有一位體育老師提出了一個辦法,建議將孩子們的第一節課程改為體育課,第二節課改為閱讀能力讀寫課,堅持了一學期後,讓人驚訝的事發生了,孩子們的閱讀讀寫能力提高了17%,甚至超出沒有上體育課的同學們7個百分點。此後,學校還針對這個問題又做了其他實驗,比如將孩子們最難學的課程放在體育課程之後,又過了一段時間,老師們驚奇的發現孩子們這門課程的成績均有提高。也就是內帕維爾學區這一個小小的變化,甚至讓這個學區一躍成為了學霸校區。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運動產生了一種名為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的物質,而這種物質會直接增加大腦突觸的可塑性,有利於增強記憶和學習。

疫情當下,在家學習也能彎道超車,提高孩子的自控自律能力是關鍵

運動有利於大腦為學習做準備

簡單點說,其實是因為運動給身體提供了一種獨一無二的刺激,而這種刺激為大腦創建了一種環境,這種環境會幫助大腦做好準備,願意並且有能力的去學習。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美國的內帕維爾學區將閱讀能力的讀寫課程安排在體育課之後就會大大改善閱讀讀寫能力的一個重要原因。

而且運動的好處不僅如此,運動還能夠改善神經遞質的水平,使大腦中的神經遞質和其他化學物質保持平衡,從而調節孩子的情緒和心理狀態,調節和優化大腦的工作狀態。

疫情當下,在家學習也能彎道超車,提高孩子的自控自律能力是關鍵

有氧運動好處多

也就是說,每天平均花30分鐘到45個小時的時間讓孩子加強鍛鍊,不僅僅是提高孩子們的身體素質,對孩子們的智力發育,情緒和心理水平的調節也有很大的作用。

德國研究人員發現,人們在運動後學習詞彙的速度比運動前提高了20%。運動後,血液會迅速回流,而這個時間段也會是注意力集中的最佳時間。

一般來說,一次運動後對神經系統的作用力可以持續1-1.5小時,換言之,每次運動過後的時間是最佳的學習時間,而這個時間也更有助於複雜問題的分析。

那有些家長可能會問,到底什麼樣的運動才能夠更好的達到這種效果呢?其實有研究顯示,有氧運動和複雜活動對於孩子們的大腦產生有益影響。這些運動主要包括散步、跑步、游泳、跳繩以及各種球類運動。

疫情當下,在家學習也能彎道超車,提高孩子的自控自律能力是關鍵

有氧運動和複雜活動對大腦產生有利影響

最近雖然孩子們不能出門,但是每天儘量提供30-45分鐘的時間供孩子們在家進行一些簡單的體育鍛煉,比如慢走,原地跑甚至簡單的瑜伽等等,這些項目也會有利於改善孩子們在家的疲乏狀態,同時提高孩子們的學習效率,長期以往的堅持,也會有益於提高孩子們的自控自律能力。

家長朋友們,最近你的孩子學習狀態如何呢?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是學習成功的一半,如果孩子們還沒有養成自控自律的好習慣,那就快快行動起來吧!

疫情當下,在家學習也能彎道超車,提高孩子的自控自律能力是關鍵

培養好的學習習慣比學習本身更重要

我是陽媽 ,持續關注兒童心理學和孩子成長有關問題,喜歡可以點贊關注我,漫漫育兒路,我們一起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