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的军用罐头里面都是什么?

李升瑞


在战争时期,为了给作战的士兵提供食用的食物,并且保证食物的能量补给和储存时间,二战时期,各个国家都给士兵配发了军用食物,被储存在罐头之中。美方提供给士兵的肉罐头内的肉类就类似于现在非常普及的午餐肉。



据说当时生产此类罐头的厂家一次性的生产了十几亿盒的罐头,这样的数量足可以让当时的美国士兵可以顿顿吃到午餐肉罐头,美军多这种罐头是恨的无奈,估计是吃到想吐也必须要吃的无奈吧。

其实当时的军用罐头说是午餐肉但,其实还是和我们现在所能迟到的午餐肉有很大的区别的,作为军需品这种罐头的含肉量高达75%左右,可以给劳累的士兵们提供大量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保证他们每天热量补给。

但是问题就是这样的罐头每天都要吃,就想让现在的我们每天都吃火腿肠一样,很难接受吧,但是这样的罐头制作成本不高、方便储存、没有汤汁以及方便运输的特点,在二战时期确实是最适用的、供给作战士兵的食物。因为这样的罐头在食用时只要在食用少量的水就可以保证温饱,所以一直是美军食品供应当中最主要的罐头。


除了这个午餐肉罐头之外,还有一种鸡蛋粉也是军用食物,它是将鸡蛋干燥脱水后粉化再加一些调味料制成的,这种食品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很高,可以提供高能量,但是由于缺乏纤维和维生素,所以长期使用会造成上火等问题。

美国的军用罐头之中还有一种肥猪肉罐头,里面装有带着厚脂肪的大块猪肉以及一些调味品,猪肉都是蒸熟冷却之后装入罐头。 这三种军需食物曾在二战期间被美方援助给了苏联军队,肥猪肉的罐头是最受苏联士兵欢迎的,这主要是因为苏联的寒冷天气需要更高的热量来维持身体所需的原因。

除了美国之外,英国的海军咸肉罐头也是军用罐头中比较有名的,他们采用的是腌制法,所以口感比之美用罐头更咸一些,而且由于盐分比例比较大的原因,这种咸肉罐头比午餐肉罐头储存时间更久一些,如果包装没有损坏的话,甚至可以储存十年以上。


英国士兵在战争期间,食用罐头时都是将罐头打开后,加入洋葱、土豆等配菜一起煮。 美国的军用罐头是无差别发放的,就是说士兵和将领吃的是一样的,在这一方面,日本就有很大的不同。

二战期间,日本的军官都是食用牛肉罐头的,而普通的士兵吃的只是牛血加上杂面制成的食物,毕竟日本国土狭小、资源有限,当然没有那么多的牛肉罐头给士兵吃了。

不过日本四面环海渔业发达,所以二战期间他们的鱼类罐头还是配发比较多的。但是因为国力限制的原因,日本的军用罐头还是品种稀少同时数量也少的,少量的食材也是全都供给高级军官食用了,他们的普通士兵的食物都是靠抢来的。


夏目历史君



图片上美军士兵吃的罐头就是赫赫有名的“斯帕姆午餐肉”(也可翻译成“世棒午餐肉”)二战期间是美军最重要的野战配给食品之一,据说生产了几十亿盒之多!美军对它即恨又没办法,上至五星上将下到普通战士无不食用,艾森豪威尔上将回国后一次酒会遇到“荷美尔老总”(斯帕姆的生产厂家),说到:我的士兵们想杀了你,你送过来的罐头太多了,我们怎么吃也吃不完…然后“老艾克”亲切说到,正是有了你送过来的这些罐头我才打败了希特勒……。
调侃“斯帕姆罐头”漫画。

那么,美军为何要嫌弃午餐肉?这东西“某宝、某东”都有卖的,我本人吃过大概其的味道类似2块钱一根的火腿肠,说老实话没有“×林牌火腿罐头好吃”,是想火腿肠天天吃、顿顿吃,一吃吃上一二年谁能受得了?其实,“斯帕姆”是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的产物,当时老百姓兜里没钱,还想吃肉咋办?“荷尔美老总”抓住了这个商机,用掺了大量土豆淀粉的肉糜(早期的仅25%左右的肉含量)、加上盐(现代版的也有点咸)等香辛料制造成罐头开始出售,“美国困难时期”这东西确实是穷人的肉,但是经济条件趋好后这东西也就没人吃了,而“斯帕姆”的肉含量也随着经济好转而增加。“斯帕姆午餐肉”本质上来说,可以提供比较高的蛋白质(军需专用品肉含量可能在75%左右)脂肪、淀粉、盐…这些都是大运动量后补充热量所必须的!但问题是天天吃这个谁都烦,就像天天吃火腿肠…😂而军需部门也无奈,这东西制造价格便宜、耐储存、里面没汤没汁水,排列整齐运输非常方便……即便是没有其他食品供应,光吃它再喝点水也能吃饱 ,所以它是美军食品供应当中最主要的罐头!在战火纷飞的地区,都去打仗没多少人去生产食品,“斯帕姆”不招美军待见却成了战区人民和贫穷国家军队的美食,英国前首相“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就说过这样的经历:一个星期天她去亲戚家玩儿,到了午饭时间亲戚拿出来一罐“斯帕姆”加上一些水煮莴苣(莴笋)和胡萝卜做成了“沙拉”招待她,她觉得在食品极度短缺是年代那是一顿美餐……。


除了“斯帕姆”让美军讨厌之外,还有另外一种让美军厌恶的食品就是“鸡蛋粉”!图片上EGGS(eggs在英语当中指的是“卵”),鸡蛋是最容易被吸收和消化的食物,而且营养全面,可以说的最好的食物,但是鸡蛋的运输是一个麻烦事情,所以美国的奶粉企业将鸡蛋干燥脱水后粉化,里面再加一些奶粉、糖也可以加盐香辛料,食用方式与吃藕粉或者芝麻糊相类似。这东西本来是海军远航应急食品,战争爆发以后又大量配备陆军。

美军配给的鸡蛋粉大部分都是美国“卡夫林克公司”(就是生产奥利奥那家企业),早在二战以前就配给到了美国海军,二战期间也生产过亿盒不同规格的罐装鸡蛋粉……与前面说过的“斯帕姆”一样,这东西蛋白质、脂肪非常高,但是缺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天天吃会引起上火、大便干燥……等等问题,而且这东西有一股“鸡屎”气味儿(可能是心理作用),被美军官兵列为第二种难吃的食物。但是,同样是被战火肆虐的欧洲被列为上等的营养品!要与美军后勤部门“关系良好”才能得到。


美国罐头生产企业的女工夜以继日的生产“肥猪肉”罐头,就是将有很厚脂肪的大块猪肉装进马口铁罐里加上调味品(盐、香叶、黑胡椒,图片里第三格显示了这些调味品),蒸熟冷却后装箱。图片里勺子盛的东西就是罐头里的厚厚凝结的猪油。
那么军用猪肉

罐头啥味儿?与周冬雨拍“真人秀”里面的我军红烧猪肉一样,这东西加上其他块茎类、豆荚类蔬菜…一起炖煮吃还行,要是将里面的肥肉掏出来直接吃……😂

实事求是的说,二战期间美国《租借法案》援助苏联确实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有96亿美元的战备武装援助了苏联,除了汽车、坦克、火炮……等物质外,由于苏联战争初期农业生产所受的伤害巨大,美国也大量的援助了被服、布匹等物,当然“斯帕姆午餐肉”和“林克鸡蛋粉”也位列其中,以至于赫鲁晓夫访美的时候也特别感谢。
但是,苏军战士还是愿意吃猪肉罐头胜过“斯帕姆”


,原因是斯拉夫人有吃“腌肥猪肉”的传统,并且地处寒冷地区,需要大量的热量补充,肥猪肉罐头的高脂肪最合红军战士的心意!通常情况下将罐头里的大块肥肉挖出来抹在粗劣的黑列巴上大口吃进去,再配上100克医用酒精配制的伏特加……。

英国海军咸肉罐头,里面的可食用部分与“斯帕姆”类似,但采用的是腌制过的咸肉制成,把咸肉(火腿)软化去除一部分盐分之后搅碎了罐装在马口铁里面。味道与现在吃的培根差不多,会更咸一些。

英国咸肉罐头早在一战时期就有了,战场上没有条件将原始状态下的条状咸肉软化炖煮,只能是在后方加工完成……咸肉罐头也是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盐,但是严重的缺乏维生素,长时间食用会引起牙龈发炎和嘴角溃烂…等维生素缺乏症!一战“战壕战”期间,英军士兵都是将咸肉罐头打开后与洋葱、土豆、卷心菜一起炖煮。咸肉罐头盐分大,要比“斯帕姆”储存的时间更长一些,外包装不破损的状态下可以存储10年甚至更长时间。罐头储存了10年以上……呵呵。


《亮剑》里面张大彪在哪“胡扯”,日寇生产的牛肉罐头根本不是普通士兵配发的东西,能吃上真正牛肉罐头的都是“佐官”以上的军官,而士兵吃的就是《我的兄弟叫顺溜》里面 张大雷说的那种牛血加上杂面做的东西。日本军国主义军队是等级非常森严军队,官与兵的待遇完全不一样,军官们视士兵为“马鹿”(意为呆傻的牲口),加之日本国土狭小,资源匮乏,哪有那么多的真正牛肉罐头给“马鹿们”吃?



不过,日本渔业当时还是较为发达的日寇配给的鱼类罐头比较多,数量次一级的是猪肉罐头,但罐头里面不是欧美军用罐头里单一品,而是符合日本人口味的所谓“大和煮”,就是里面除了肉之外,要加一些土豆、胡萝卜、牛蒡等块茎类蔬菜,加上日式味增、味淋调味。

总体来说受国力所限,日本军用罐头不但品种少而且配给的数量也少,少数高级食材做的罐头要给高级军官吃,普通士兵没资格享用。所以,我们看到侵华日军的照片里经常去抢老百姓家里的鸡鸭……。
罐头耐腐败、耐储存的特点作为军需品是必然的,最早开发它的时候也是拿破仑皇帝为了打仗期间解决后勤保障的问题……随着工业化的进步二战期间已经普遍配给到了各国军队,品种也是非常繁多,除了肉类、水果类、蔬菜类(比如:黄豆肉末),凡是可以用马口铁包装的都是罐头,什么:咖啡罐头、糖果罐头、甚至香烟也是罐装的……仗是打完了,但是由于“烙印”有些赫赫有名的品牌到现在仍然在世界上流行,比如:图片上的“斯帕姆寿司”,韩国“部队火锅”……并且作为标准的快餐食品一直占据超市货架的一席之地,并且它的变种火腿肠生命力更加强大,已经到了比较泛滥的地步。并且罐头作为军用品还得在部队的军需仓库里待很长时间,不论“浅盘野战食品”发达到什么地步,它仍然会存在。


皇家橡树1972


二战时期,全世界最出名的军用罐头就是美国的军用罐头,不过在说到美国的军用罐头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日本所生产的军用罐头,毕竟他们曾经和我们是生死大敌、给我们国家带来了非常大的灾难。

被日本士兵称为“猪食”的牛肉罐头

日本在现在是一个经济、科技上的强国,在世界化的大背景下他们几乎没有什么困扰的难题,但是在好几十年前的二战时期,日本却是一个物质极度贫瘠的国家。

因为他们的地小人多、物资不足,因此导致了他们二战是在强撑下才渡过的。

在美国人占领日本的时候,他们看到的是一群被饥荒所笼罩着的日本人,当时很多人正处在随时可能会饿死的绝境中。

日本二战时期有一个很出名的牛肉军用罐头,在1941年美国人和日本人闹僵之前,这些牛肉罐头的牛肉都是从美国这个牛肉出口大国进口的。

以当时日本国家的贫瘠狭小,他们自己所放养的牛是非常稀少的,根本不足以供应他们牛肉罐头的巨大产量,因此只能依靠从美国进口的牛肉来支撑牛肉罐头的生产。

在日本和美国的关系闹僵、美国全面封锁了一切与日本的交易之后,原本物资缺乏、但是还可以很勉强渡过去的日本遭遇到了巨大的物资危机。

在这次危机到来的时候,他们失去了生产军用罐头的美国牛肉,在缺少牛肉的情况下,他们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那就是用牛血参杂一些难以下咽的粗粮生产出新的军用罐头,这些改头换面的军用罐头在生产出来之后名字仍然叫做牛肉罐头。

但是相比于之前牛肉罐头的美味,这些新罐头的味道是极度恶劣的,因此才会有日本人把这些罐头成为了“猪食”。

不过即便味道极差,这种罐头在日本后期的侵略军队中仍然是受很多人追捧的。


因为深陷战争中的他们食物实在太短缺了,当人饿到了极点、所吃的东西淡到了极点的时候,即便是所谓的猪食,他们也可以吃得津津有味。

这就是日本二战时期的军用罐头,接下来我们来说一下美国二战时期的军用罐头。

美国的斯帕姆肉片罐头

美国二战时期最知名的军用罐头是他们的斯帕姆罐头,这种罐头里面装着的是一种火腿肠形制的肉片,这些肉片是用肉以及各种面粉之类的东西混合而成的。


他们首先会把肉给绞碎,然后按照七成的肉含量为比例,参杂其他的材料制作而成。

当然因为这些肉片盐成分太多、味道实在太咸的原因,所以美国士兵在食用这些军用罐头的时候,他们一般都是参杂其他食物一起吃的,要不然他们实在是有些难以下咽。

也因为美国士兵是靠这种肉片罐头度过二战的,因此在他们味觉产生了长久的疲劳之后,他们内心升起的是对这种罐头的恶心反感,是一种战后再看到会想吐的那种感觉。

美国的巧克力、糖果罐头

而美国第二种比较出名的军用罐头则是一些以巧克力为主的罐头,这些罐头里面会塞入专门为士兵们准备的巧克力和糖果以及其他各种小食品。


巧克力、糖果现在是随处可见的,但是对于那个时代战场中的美国士兵来说,这些巧克力、糖果却有着别样的魅力,是他们在战场中难得的“山珍海味”。

在二战结束,美国和苏联分别占领了德国之后,苏联被美国和苏联分裂成了东德和西德。

在德国战败之后,他们国内的食物以及各种物资也如同战后的日本一样极度地匮乏。

在美国人占领下的德国,香烟就是新的货币,美国不少士兵用手中的香烟从德国人手中换来了很多精致的工艺品以及珠宝。

而在这个时候,也有不少美国大兵用这些罐头里面的巧克力换来了德国女人的一夜春宵,对于那个时期的德国人来说,这些巧克力、糖果就相当于别样的奢侈品。

所以说这就是二战时期日本和美国的军用罐头,日本的军用罐头在前期的时候是牛肉,后期的时候是打着牛肉招牌的粗粮和牛血混杂物,而美国的军用罐头则大多数是他们火腿肠一样的肉片罐头和巧克力糖果罐头,至于当时我们国家的军队有几口饭吃就算是不错了,又哪来的什么罐头?


孤客生


二战的军用罐头里面都是什么?20世界纪初19世纪末,老牌的大英帝国的军用罐头是比较有名气的,第一世界大战的军用罐头是著名的咸牛肉罐头。这个咸牛肉罐头不是英国本土生产,主要是来自英国的殖民地国家生产的,当时美国也是英国的殖民地,主要是美国畜牲业发达,做咸牛罐头是非常容易的。


1809年德国人和法国人联合发明了罐头,原因是以前行军打仗,将军队的食物长途跋涉送到一线,经过外界不良气温干扰,造成食物还没有送到前线,已经要不得了。于是法国军队总将命令有关人士研究出容易方便携带的和长时间耐储备的。

于是阿M和阿K在法军提供便利下,开始着手研究军用罐头,在他们的努力下研究出罐头,并且能存放时间长,从此便开始有各种各样的罐头,无论是军用或民用特点是耐得住外界不良因素。


可以说法国发明的军用罐头或民用罐头是当今世界罐头的鼻祖,罐头在任何战争中发挥着不可代替和不可磨灭的功劳。孙子兵法中提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个罐头是军人的粮食也是战胜对手主要作用,在战争中这是太重要了。

二战的军用罐头主要的成份是猪肉、鸡肉、牛肉、羊肉、马肉、骡肉、大豆、土豆、面条、米饭等等,都是平时餐桌上的食物居多。

二战时期德军的军用罐头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来区分元帅直至士兵,一级元帅餐,四级是士兵餐,主要营养在中午餐。


希特勒在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作准备时,在开始提前十年将德国的胃口调节到战时状态,希特勒的未雨绸缪做到非常之好,纳粹德国的北非战场、欧洲战场、苏联战场等,当然在英国的主要空战,英国的地面战推行不了。

希特勒兵力有一千多万人,每顿饭大概要多少军用罐头,每天又要多少罐头,庞大的数量,就算是生产商需要开足二十四小时来加班生产罐头,还有罐头的食物来源,都要军队提前策略好的,如果没有计划情况下发动大战,那么大部队出发没多远就饿到人吃人了。

希特勒在保障军队的食物又要怎么样才营养,营养没有保证的情况下,士兵们没有力气拿枪了,士兵和敌军近身搏斗时,没有食物到肚子,何来的力气去搏斗。


德军的一级伙食是黑面包0.8千克(加上奶油或植物油),当然还有其它几种对等营养餐的选择,德军这个级别的伙食是富裕人家都不吃这种的,由此可见希特勒的精心布局是多么强。

二战中其他国家的军用罐头最好的法国、美国、日本、英国等,这些都是富二代,由其是美国的士兵是有土豪家少爷之称阔公子,和他国相比,美军罐头(包括有大麻,可以剌激士兵的战欲)是土豪。

日军的罐头是鱼罐头居多,因为二战的日本农业比较落后,还有部分畜牧业动物的罐头是从美国进口的,还是远远不够,但是日军为了军队良好的运作,保证军队的粮食充足都是在被侵略国实行三光政策的,日军为了抢当地平民百姓的粮食,做出反人类的事情。


二战时期最为顽强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时期,红军们吃是青稞麦炒、野菜、草根、树皮、同类粪便中未消化的食物、皮带、皮鞋、马鞍等等,我们的前背们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

1934年末,红军经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实地转移,退出中央红军根据地,实行长征,长征是现代人类都觉得没法完成的任务,但是二战红军做到了,长征是人类历史最伟大的奇迹,红军在这次长征中进行400次左右的战斗,攻占七百多座县城,击败国军百多个团。

红军前背们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更加没有美国的土豪罐头,在这种环境下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是伟大的历史见证。


森林狼6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军人也是如此。法国元帅就说过,军队是靠胃来打仗的。

一个好的炊事班相当两个指导员。可是部队作战不能带着炊事班,尤其是有任务不能及时吃饭的时候,罐头就可以解除燃眉之急。罐头因为密封好,保险效果好、营养也不流失,深受战士欢迎。


军中带罐头始于法国人,拿破仑征战的时候,法国军中就出现了罐头。

到了二战的时候,罐头就成为参战各国的家常便饭了。二战时候,各国军队里的罐头种类齐全,营养丰富。除了肉类罐头以外,还有蔬菜罐头、水果罐头和各类豆制品品罐头。

德国军队的罐头注重营养补充和热量补充,他们的罐头以牛肉和鱼肉为主,辅料配以土豆和胡萝卜素。水果罐头也是德国军队罐头里常见的,他们还是以补充脂肪和热量为主,每三瓶里面才会有一瓶水果罐头。他们担心战士水果罐头吃多了会吃坏了身体,身体虚弱就没有精力打仗了。德国军队的罐头猪肉不多,以牛肉和鱼肉为主。



二战中美军战斗力是各国中最牛的,他们的罐头是种类也是最丰富,口感最好的。

二战期间美军罐头里的代表作就是“斯帕姆”牛肉罐头,出品商为美国最著名的罐头生产商荷尔美公司。战争期间生产了十多亿盒,不仅美国大兵喜欢,德国士兵也爱吃,日本兵拿到了爱不释手都舍不得吃,苏联士兵是抢着吃。

不过牛肉罐头只是美军罐头其中一种,美军的罐头种类最多,花样最多,也最讲究营养搭配。

美军罐头的最大特色就是色香味俱全,各种维生素,蛋白,脂肪含量的搭配非常科学。

美军的罐头分为三大类,A类是肉类罐头,有牛肉、羊肉、鱼肉。B类 是水果罐头,香蕉、苹果、柠檬。有的是单类罐头有的是搭配的制品。比如柠檬香蕉,苹果橘子等。C类是混合制品,肉和豆干罐头,肉和蔬菜罐头,肉和米类罐头,肉和面食类罐头。

  二战中日军的罐头也是负有盛名的,为了让士兵保持足够的体力投入战斗,日军餐餐有肉罐头,牛肉罐头是主食。不过对于日本这个岛国日本士兵更多的还是喜欢各种鱼类罐头,鱼类罐头数量只是略少于牛肉罐头。日本人做事跟德国一样刻板、严谨,生产出来的罐头质量也是没的说。



在太平洋战争结束十多年后,新加坡一个老人在山洞里发现发现一箱子东西还以为是日军留下的生物武器,到家一看是罐头,打开以后扑鼻的肉香。

他们请认识日文的年轻人过来,只见罐头上贴着的商标显示“制造商:大阪市罐头有限公司”,生产日期:1944年,下面还有日本军需部的字样。

英国作为欧洲的富豪国家,军队的罐头自然也错不了,他们的罐头也是以牛肉为主,但为了保质,里面放的盐太多,食用的时候士兵都要拼命的和水喝牛奶。而且英军的罐头以午餐牛肉为主,里面的牛肉是粉碎后凝固的,口感不好,但营养成分是不会少的,补充体能已近绰绰有余了。


苏军的战士的生活是最艰苦的,他们基本饮食包括黑面包,饼干,浓汤,动物油,各种素罐头,但到了卫国战争后期这样的生活也难为维持下去了。

因为在德军凌厉的攻势中,苏联主要的工业与农业产区相继沦陷。苏联八成以上的甜菜产地、半数以上的牛与七成以上的存栏猪被德军缴获,军人的口粮每天只有600克。

战争打响不久,斯大林就向美国求援,美国援助就源源不断的输入苏联。美国对苏联的粮食援助不遗余力,第一批援助就有20万吨小麦、大量鸡蛋、香肠、黄油、奶酪和牛奶等食品。


当时的苏联军队都在饿肚子,当兵的都在靠着掺杂木屑、茶叶的少量列巴与咸鱼咸肉度日。就在此刻,美国的援助来了,美国对苏军的援助有棉大衣、暖靴、鞋垫和卫生巾,但最受苏军战士欢迎的就是SPAM午餐肉罐头,饥饿难耐的战士一到开饭的时候就奋不顾身一哄而上苏联领袖赫鲁晓夫就说过:“没有美国佬的罐头午餐肉,我们的军人将无粮可吃。”

无论罐头怎么好吃,都不如军队食堂的现做的饭菜香。可俗话说和平时时好,战争处处难,一打仗就什么都不好了,让我们永远和平不要战争。


小约翰


罐头很早就发明了。1809年,法国厨师阿佩尔发明了罐头,为此获得了拿破仑12000法郎的奖金。他的方法是:将食品处理好,再装入广口瓶内,全部置于沸水锅中,加热30~60分钟后,趁热用软木塞塞紧,再用线加固或用蜡封死。这种办法,就能较长时间保藏食品而不腐烂变质。这就是现代罐头的雏形。

由于罐头具有易于运输,耐保存等特性,很快就成为军队的野战食品。二战中,罐头作为军需品得到更广泛的使用。

中国

鸦片战争时,列强将罐头传入我国,但是只是资本家和买办阶级享用,普通百姓是没机会。1928年,上海梅林开始制作罐头,到抗战前,中国的罐头产业规模很小,只在上海、广州,厦门、山头等地有几家小型罐头厂,生产的基本就是红烧牛肉、红烧猪肉等品种。而国军后勤方面依然采取就地采买为主,采购量数量很少。我国真正的罐头工业发展是在解放后,抗美援朝时期,由于前线的需要,新建了许多罐头生产厂。朝鲜停战后,这些罐头厂转而开发出口,为国家赚取外汇。


抗战中国军除使用少量国产罐头外,其余就是依靠缴获,更多的是接受美国援助的罐头。

抗战时,国民党腐败严重。从老百姓处收粮时使用大斗,一担收来200斤,分发军粮时使用小斗,一担粮食经层层克扣贪污,最后到分拨到军队时只有100斤。而且需要前线部队自行派人去后方几十公里外军需处领取。这些去运粮的官兵也参与倒卖军粮,真正到前线官兵碗里的多是发霉掺沙子的粮食,外援来的罐头也只是军官食用。士兵们普遍营养不良,战斗力低下。200师由于戴安澜将军管理严格,官兵伙食好于其他国军,故成为国军战力最强的一个师。在印度的新一军、新六军,军饷和食品配给由美军顾问直接发给每个士兵,故此成了国军五大主力之首。但是到了国内后,美国人不再管了,然后战力就呵呵了。


看看国军的体质

反观八路,虽然没外援,根据地也是属于我国平穷山区,但是官兵一致,自己开荒种地,百姓支持,伙食反而要比国军好。

齐会战斗胜利后,贺龙师长和战士们会餐

日本

日本开始是采购美国牛肉再添加胡萝卜、土豆等配菜做成适合日本口味的牛肉罐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由于资源越来越匮乏,其牛肉罐头开始偷工减料,用牛血取代牛肉添加些杂粮做成所谓的牛肉罐头,就类似所谓的关东煮,口感很差。日本鱼业丰富,因此生产了大量鱼肉罐头。日本的另一种比较有名的罐头是红豆糯米饭。

除了上述外,日军还有水果罐头。如台湾的联合凤梨公司制造的菠萝罐头就大量供应日军。日军的另一大特色是咸菜。如黄瓜、大头菜等等用盐水、米酒、大豆腌制,成了日军著名的咸菜罐头,再配上士兵携带的冷饭团就够一餐。

由于日军战线拉长,国力衰弱,后勤军需困难,因此,战争阶段的日军往往采取就地抢劫来掠夺各占领区。

苏联

苏联的肉食罐头的供应也是十分充足的,而且肉类多样。除了肉罐头,苏联还有蔬菜罐头、水果罐头和黄油、炼乳罐头。由于苏联的粮仓乌克兰被德军占领,且战争规模巨大,苏联自产罐头已经跟不上战争需求。于是苏联向美国采购了大量的肉类罐头。

苏联天气寒冷,苏联人酷爱饮酒。但是战争时期是禁止酿酒且红军也禁止饮酒,于是部分苏联自产罐头里添加了伏特加。苏军的主食是黑面包和土豆,口感不好但是毛子就是喜欢吃。

二战期间,苏军的后勤供应还是不错的,起码战士们都能吃饱。最受苏军欢迎的是卷烟纸,卷上烟丝来一口,舒服。

德国

德军的伙食标准是很高的。基本配赋量:饼干250克、罐头肉200克、罐头蔬菜150克、咖啡25克、盐25克,野战配赋量:面包750克、肉375克、蔬菜250克、咖啡25克、茶3克、糖20克、盐25克。

士兵伙食供应的数量分为四级:I级,战斗地域; II 级,占领区;III级:本土驻守部队;IV级:国内办公机构文职人员。其中以I级数量最多,以下逐渐递减。

二战德军口粮内容:

第一号口粮(战地部队)(单位:公克)  第二号口粮(占领地的驻军伙食)

面包---------------700               面包--------------700 

带骨鲜肉---------136               带骨鲜肉--------107

黄豆粉------------7                黄豆粉------------7  

鱼肉(无头)-----30                鱼肉(无头)-----30

蔬菜水果---------250               蔬菜水果---------250  

马铃薯------------320               马铃薯------------320   

芦笋---------------80                芦笋---------------80   

布丁粉------------20                布丁粉------------20  

炼乳---------------25                炼乳---------------25  

盐------------------15                盐------------------15  

点心---------------3                 点心---------------3  

辣味品------------1                 辣味品------------1  

奶油与脂肪------60               奶油与脂肪------50   

咖啡----------------9                咖啡----------------9   

糖-------------------40               糖-------------------35

德军良好的后勤补给进一步保证了德军强大的战斗力。特别是占领欧洲后,从占领区掠夺来的许多物资也供应到前线,如红酒。而且,对于占领区,德军也经常抢劫百姓的物资来改善自己的伙食。


到战争后期,德军供应困难,开始饿肚子。特别是实行东挡西放,在西线对美英军抵抗薄弱,甚至出现一群德军在军官带领下排着队唱着歌,也不需要美军押送,自己去俘虏营领美军口粮。在俘虏营军官们饭后还能得到一个桃子或苹果等水果。

英军

提到英军罐头,就不能不提到大名鼎鼎的咸牛肉。

所谓咸牛肉,其实是将牛肉、盐、香料等物品放置在木桶中腌制的产物,早在大航海时代,英国舰船上的主食除了硬饼干就是这货了。而随着罐装技术的出现,咸牛肉的研制方法也相应的改变,并逐渐成为英国军用口粮的重要部分。

这东西被英国使用了几个世纪,虽然口感不好,但是由于保存时间长,于是成了几百年来英军士兵吐槽的僵尸肉。二战时咸牛肉罐头不在英国本土生产,都是由美洲等其海外殖民地生产。

二战期间英军的供应仅次于美军,热量维生素管够,只是口感差。也没办法,就是到现在英国也没啥美食。被美军士兵深恶痛绝的鸡蛋粉到了英军那儿却大受欢迎,应为酷爱吃鸡蛋的牛牛们可以用水化开煎鸡蛋饼。

美军

在二战中美军的后勤供应可以说是最好的。

由于美国工农业发达,二战期间本土又未遭受战火,因此,美军士兵的口粮是最丰富的。

概括来说,二战时期美军单兵野战口粮大致分为:B口粮(B ration)、C口粮(C ration)、K口粮 (K ration)及D口粮(D ration)。

B口粮(B ration):

所谓B口粮(B ration)并非个人口粮,而是一整箱,供多人食用的口粮,包括5-in-1和 10-in-1这两个版本。

1942年初,5-in-1版本野战口粮主要发放给在沙漠地区作战的摩托化战斗单位,随后陆续提供给其他作战单位。“5-in-1”的意义是,此野战口粮能够满足5名军人1天内的食物摄入量。口粮中包括:蔬菜、肉类、炼乳、果汁、麦片、速溶汤料、饼干、硬糖果、盐、白砂糖、卫生纸,并提供3种不同的菜单搭配方式。

到1943年中期,美军开始发放10-in-1版本野战口粮。其中,一箱10-in-1口粮包含4小箱“Half Of 5 Rations”口粮(2.5 Rations之意)。“10-in-1”出现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满足10名军人1天内的食物摄入量。10-in-1与5-in-1版本野战口粮所包含的物品基本相同,但额外增加了黄油、速溶咖啡、布丁、果酱、甜点、速溶饮料粉、香烟、火柴、肥皂、净水药片、开罐器、毛巾,菜单也由之前的3种增至5种。

C口粮(C ration)

C口粮(C ration)在二战前就已经研制成功了,便于单兵随身携带,满足一日三餐的需求。C口粮包含6个小铁皮罐头,有3个罐头是肉类(称为“M成分”),另外3个罐头是面包类(称为“B成分”)。其中,肉类罐头有肉/豆类、肉/蔬菜、肉/通心面条、鸡蛋/土豆、肉/米饭,香肠/豆类、火腿等品种。到1944年初,C口粮中还添加了糖衣花生、葡萄干、柠檬/橘子饮料粉、可可粉、焦糖、口香糖。

K口粮 (K ration)

一箱K口粮(K Rations)为12人份饭量,包含12份早餐、午餐、晚餐,其中有黄油、饼干、奶酪、砂糖、果酱、速溶咖啡、巧克力、口香糖、火腿罐头、午餐肉罐头、开瓶器、餐勺、餐巾纸、火柴、香烟。到战争末期,K口粮(K Rations)还加入了奶片、牛肉罐头。

K口粮研发于1942年,起初是为装备陆军航空队,但后来大面积配发空降兵,同时也少量配发给坦克兵、通信兵等。

D口粮(D ration)

其实就是巧克力棒,成分包括:可可脂、蔗糖、奶粉、燕麦粉、香精、维他命B1,可提供约600卡的热量,属于高热量野战食品。士兵们可直接食用巧克力棒,亦可将其溶于水,当作饮料饮用。

除上述口粮之外,美军还提供了大量的可口可乐等等各种能想到的后勤物资,如刮胡刀,美女杂志以及TT。

相比较其他各国,美军的后勤物资补给好的不是一星半点。但是天天吃罐头的美军仍然吐槽美军的罐头食品,受伤害最多的就是很好吃的午餐肉(我国是在1957年才试制成功午餐肉)。

意大利的罐头食品,口感非常差,以至于由意大利负责后勤供应的德国非洲军吐槽意大利的牛肉罐头是“墨索里尼的驴肉”,不过,在意大利的意军吃的很好,传说中的意大利海鲜面味道真不是盖的,获得了轴心国和同盟国士兵的一致好评。

而我国士兵的最爱是红烧肉,没有之一。曾经有一次一个剧社去慰问演出,早上刚把肉下锅还没炖熟,日军就来扫荡了。掩护部队把剧社护送到安全地带后,连长听说了此事,又带领部队嗷嗷叫地冲入村子,把红烧肉抢了回来,顺便干掉了几十个鬼子。


我淡如菊


罐头食品的保质期超长加上罐头运输与制造都非常方便使它成为了各国军队都非常青睐的战时军用口粮,那么在二战的时候各国的士兵吃的罐头里都是什么呢?各个国家都有所不同,但是总体来说美军的最好,日本的士兵最惨,吃的东西被他们自己称之为“猪食”可见到底多难吃了。

罐头食品,美军的罐头种类最多,数量最大,但是要说数量,最多的还是斯帕姆午餐肉,有趣的是当时的美军士兵其实恨透了午餐肉,因为这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早餐是这东西,午餐还是它,到了晚上还是它。实在是吃到想吐。其实笔者有吃过该公司生产的午餐肉,从味道上来说除了偏咸外还好,但是耐不住实在是太多,天天吃,吃个几年恐怕任何士兵都受不了它。所以美军有时候甚至宁愿用它换其他东西吃。而且美军还有其他的罐头,比如糖果和水果罐头等。而英军伙食也差不多,不过罐头内容物是搅碎的火腿。

最惨的当然是日本人了,资源少加上美军的贸易制裁让日本原本就要靠进口的肉类更少了,于是原本是给军官分配牛肉罐头的,结果到了后期国内没肉了,那咋办呢?于是有人出了个馊主意,用牛血加难吃粗粮煮出混合物灌成罐头供给军人们,军官都是吃这么难吃的东西,可见普通士兵是有多惨了,所以鬼子才会如此热衷于抓咱老百姓的鸡鸭,原因就是自己的供给实在是太难吃了。


紫龙防务观察


没什么你理解成封装的炖肉就行,当然由于是罐头大部分罐头工厂并不会用好肉入做,因为好肉售卖鲜肉明显价值更高,所以罐头中的肉虽然不是下脚料但也好不到那里去,大多数都是脖子肉,骨头之间剃下来的碎肉之内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不成型拿到市场上售卖显然很掉价,所以干脆做成罐头反正罐头里的肉也是要切成小块的,还省了切肉这个工序。其实不只二战的罐头是这样,现在的罐头其实也差不多。

说完了肉我们再来说里面除了肉之外还有些啥,这里我们先科普一下罐头的原理,让肉变坏的因素主要是两点,首先来自于细菌的腐蚀,肉腐烂变臭就是它干的,其次就是肉自身的氧化,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腊肉表面变黑。了解了这些之后我们就能找到防止肉变坏的方法,那就是杀死所有的细菌并隔绝空气,这么做其实很简单找个密封的罐子装起来然后高温杀死内部的细菌即可。

由于肉是块状并不能挤出所有的空气,一定要将罐头内装满液体从而将空气全部挤出,所以肉罐头中肯定有汤,有可能是油汤也可能给是水汤。由于最简单的杀菌方式就是放进开水里煮,所以罐头里的东西肯定是熟的。当然后期也发展出了紫外线照射杀菌的方式,但大多数用于蔬菜水果罐头,但因为蔬菜水果(除黄桃等少数之外)经过煮熟加上长时间存放之后口感极差,所以二战时期很少有蔬菜罐头,这一类罐头咱们暂且不提。

好的现在能理解二战军用罐头之中大概有些啥了吗?


开着皮卡打坦克


军用罐头因其保质期长,又便于携带,历来是军旅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战备物资。按我们的一般理解,军用罐头的质量应该很高,里面配备营养丰富的肉类与蔬菜,毕竟那是士兵们在战时那种特殊环境中赖以生存的食物来源嘛。

但在二战时期,当时世界各国民众生活水平普遍低下,军队能保证罐头供应充足就已不错。至于罐头的质量就很难说了。

那么究竟这些军用罐头里面都装了些什么食物呢?我们不妨找几种当时比较有名气的罐头食品,一起去看一看吧?

一、资深贵族——英国咸牛肉罐头

英国皇家军队的伙食当然是少不了大名鼎鼎的咸牛肉罐头。老牌贵族“日不落帝国”的伙食水平虽然低于美国但是远在德国和苏联之上。

真正的牛肉罐头当然是以牛肉为原料,经过各种处理后密封在容器中,经过高温杀菌处理,杀灭绝大部分微生物,同时防止外界微生物再次入侵,借以获得在室温下长期储藏的一类食品。

但是二战后期,由于物资的紧缺,大部分的所谓的牛肉罐头都是含一点牛肉,甚至一点牛肉也没有了。

即便是资深贵族大英帝国,二战后期也经常需要盟友美军支持。所以他们的牛肉罐头基本就是牛肉汤炖土豆,洋葱,卷心菜。

尽管如此,因为它的方便和营养保证,仍然受到士兵们的欢迎。

二、徒有虚名的日本“猪食”牛肉罐头。

日本军队的给养在亚洲国家中算是最好的。日本罐头一般都是金属罐装的水果和蔬菜。水果罐头作为甜点,蔬菜罐头佐以正餐。

日本早期的肉类罐头味道也是非常好,而且十分丰盛,是英国式牛肉蔬菜罐头。

有人可能就问了,日本资源贫瘠,如何提供如此大量的牛肉呢?原来早期日本肉罐头内所用牛肉都是从美国进口的,可后来日本和美国彻底闹掰了,美国停止了牛肉供应。所以二战后期,日本罐头质量一落千丈。

没有牛肉的日本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用一些牛血,与蔬菜、粗粮混合起来,生产出了牛血罐头。可想而知这种罐头的味道一定不会好,有着非常重的腥味,对于吃惯牛肉的士兵来说,这种罐头实在难以下咽。

因此,这种牛血罐头一直被士兵们称为“猪食”,不过二战后期日军物资十分匮乏,罐头更是少之又少,猪食罐头也成了抢手货。

抗战神剧《我的兄弟叫顺溜》有个镜头,新四军军分区司令员陈大雷将缴获日军的牛肉罐头,用来款待友军刘司令时,结果吃到嘴里才发现,完全是些乱七八糟的蔬菜,简直都无法下咽,为了表达这罐头的难吃程度,刘司令戏称说:“这牛是和骡子配过的吧!”

可见那时的日本牛肉罐头已经是猪食的阶段了。而陈大雷通过牛肉罐头的质量判断,日本战争物资匮乏,这场仗已经撑不了多久,则反映了我军高级指挥员敏锐的战略目光。

三、承载着特殊情感的“斯帕姆午餐肉”罐头

美国战时物资供应的充足,令人不得不感叹,“山姆大叔”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真不是吹的。在食品方面,美国最具特色的就是花样翻新的各式罐头。

特别应该重点说明的是,产于霍梅尔食品公司的“罐头午餐肉”斯帕姆肉片罐头,里面装的是类似火腿的肉片,按照其配料表上的说法,这种呈砖形的午餐肉由火腿、猪肉、糖、盐、水和马铃薯淀粉制成,其中还加入少量的亚硝酸钠,“使午餐肉保持漂亮的粉色”。

它能提供170卡路里热量和每日所需1/3摄入量的盐。它的最大特点是能比鲜肉保存长得多的时间,再有比普通肉制品低廉得多的诱人价格。

二战期间,斯帕姆肉片罐头不仅是美军的营养保证,更成了盟军食品中的主要蛋白质来源。

斯帕姆肉片罐头的口感相当不错,虽然为了延长保质期,加了大量的盐,但是对味道没有太大影响。毕竟战场上能够吃到肉是十分满足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的许多抗战电影中,截获美军罐头会得到嘉奖的原因。

美国援助的罐头午餐肉也是二战联军的主食,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就曾说过,“没有罐头午餐肉,我们的军人将无粮可吃”。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也有关于它的美好回忆。

据说韩国名菜部队火锅,里面的午餐肉便是来源于斯帕姆午餐肉罐头。

许多当时接受过美军食品援助的人对这种午餐肉,可以说都是怀着一份感激和特殊感情的。

不过,美国人自己倒并不十分喜欢这种午餐肉罐头。美军最爱的是另一种特殊的罐头,巧克力罐头,里面装满了糖果和巧克力。对于嗜甜的美国人来说,能在战场上吃到糖果,当然是十分开心的。

四、军用罐头中的战斗机——美军战斗口粮。

在二战时各国的野战食品中,美军的罐头战斗口粮也是最有特色最具代表性的军用食品。这种战斗口粮是由6个小铁皮罐头和一个附件包组成的。

其中三个铁皮罐头是肉类,称为M类;另外三个铁皮罐头是面包类,称为B类。6个罐头组成一天的口粮。

M成分有多种配方:有肉和豆类,肉块和蔬菜,肉和通心面条等。这些东西煮熟后分装在铁皮罐头里,装在木头箱或纸箱里运往前线。

B成分也有多种配方:有饼干,混合压缩麦片,糖衣花生仁或葡萄干,速溶咖啡,或者果汁,饮料等。

把上述M和B的三个罐头分别组装放在一起就是一个战斗口粮。另外还要配发一个附件包。附件包里面有高级香烟,净化水药片,火柴,卫生纸,口香糖和开罐头器。

美军的战斗口粮和香烟令德军和日军甚至英军都特别羡慕。诺曼底登陆后许多美军被俘后掏出战斗口粮大吃大喝,把看守他们的德军惊得目瞪口呆,因为他们已经多年都没见过这么好的食品了。

可见,仅从军队供给来看,二战时期,老美绝对是碾压所有敌人以及盟友。其伙食丰富多彩的程度,制作工艺的先进体现了美国人根深蒂固的的享乐主义观念和响当当的经济实力。

如今,二战的硝烟早已消散,但军用罐头食品作为军队战斗力有力的组成部分,还是广泛应用于各种兵种的给养。

随着时代的进步,军用罐头食品制作发展变化,也会融入更多的现代化元素。但不管发展的何等先进,我们只期望,它越来越少的用于战争。

有书君语 :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二战时期,全世界最出名的军用罐头就是美国的军用罐头,不过在说到美国的军用罐头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日本所生产的军用罐头,毕竟他们曾经和我们是生死大敌、给我们国家带来了非常大的灾难。

  

  罐头食品,美军的罐头种类最多,数量最大,但是要说数量,最多的还是斯帕姆午餐肉,有趣的是当时的美军士兵其实恨透了午餐肉,因为这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早餐是这东西,午餐还是它,到了晚上还是它。实在是吃到想吐。其实笔者有吃过该公司生产的午餐肉,从味道上来说除了偏咸外还好,但是耐不住实在是太多,天天吃,吃个几年恐怕任何士兵都受不了它。所以美军有时候甚至宁愿用它换其他东西吃。而且美军还有其他的罐头,比如糖果和水果罐头等。而英军伙食也差不多,不过罐头内容物是搅碎的火腿。

  

  当然因为这些肉片盐成分太多、味道实在太咸的原因,所以美国士兵在食用这些军用罐头的时候,他们一般都是参杂其他食物一起吃的,要不然他们实在是有些难以下咽。

  

  也因为美国士兵是靠这种肉片罐头度过二战的,因此在他们味觉产生了长久的疲劳之后,他们内心升起的是对这种罐头的恶心反感,是一种战后再看到会想吐的那种感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