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为什么不怕六国?这“守将”能顶10万兵,诸侯大骂:流氓

秦国从春秋时期的一个小诸侯国,不断发展壮大。尤其是秦孝公以后,通过商鞅变法,加速成为战国霸主。虽然,秦国君王贤明、谋士聪慧、将军勇猛,最终一统天下,可是秦国能够称霸还因为有一大“守将”保卫了秦国的大本营。

在秦国发展的整个时期,大本营的安全保证了秦国的根本,这是秦王不怕六国的心理依靠。

这一大守将就是——函谷关

大秦为什么不怕六国?这“守将”能顶10万兵,诸侯大骂:流氓

函谷关如何险要?

函谷关位于现在的河南省灵宝市函谷关镇王垛村附近,是秦穆公从晋国夺取函谷之地后建立的,自古就是一大雄关。因其位置险要,依山面水而闻名。函谷关对面的黄河已是天险,可是如果要进入关中平原,必须要穿过河水后再通过一段狭长的峡谷,而函谷关就建立在这个峡谷的入口。战国时期,曾有诸侯谋图秦国,可是一想到函谷关的险要,就不得不放弃进攻的念头,但是为了不让秦国肆意侵吞,各诸侯国想到可以联合抗秦。

大秦为什么不怕六国?这“守将”能顶10万兵,诸侯大骂:流氓

战国时期,函谷关与五次联合攻秦。

1、公元前318年,楚、赵、韩、魏诸国合纵攻秦,秦军依靠函谷关距守,联军竟然无法进取丝毫,只能无功而返。

2、公元前298年齐、韩、魏为了打压秦国联合攻打秦国,但是地势险要进展受阻,三国军队苦苦打了三年才击败函谷关守军,迫使秦国投降。

3、公元前287年,齐、赵、魏、韩、燕五国再次联合攻打秦国,但是因为各个诸侯国没有统一目标,各自心怀鬼胎,所以还没到函谷关就各自撤兵了。

4、公元前247年,魏、赵、韩、楚、燕五国联合攻打秦国,信陵君魏无忌带领的联合大军在河外大败秦国军队,随后秦军逃走,魏无忌继续穷追猛打。可是秦军逃到函谷关时又开始固守,联军已经胜利,没有必要再去攻打函谷关这个“硬骨头”,只好各自撤回。

5、公元前241年,赵、魏、韩、燕、楚五国趁秦国权力不稳,兵力分散的机会图谋秦国,虽然成功攻进秦国的关中平原,但在函谷关也消耗了大部分军事力量,随后秦国抓住机会大肆反击,大败联军。

大秦为什么不怕六国?这“守将”能顶10万兵,诸侯大骂:流氓

秦末的函谷关

秦朝末期,刘邦项羽带领百姓反抗秦国统治,而各路诸侯相约“先入咸阳者为王”。一代枭雄刘邦快马加鞭奔赴秦国腹地,可是来到函谷关后,刘邦与张良商议:此路非常艰险,只能绕路。随即,汉高祖刘邦立刻带领大军从咸阳东南方的武关进攻,欺诈开守关的秦国将领,直入关中,最终达到了先入咸阳。而项羽打下走函谷关后姗姗来迟。

大秦为什么不怕六国?这“守将”能顶10万兵,诸侯大骂:流氓

非常赖皮的秦国

其实秦国一共有四大关口,分别为函谷关、武关、散关、萧关,而四大关口成为秦国保护自己关中平原的重要节点,素有“四大雄关锁秦川”的俗语。四大关口中,尤其属函谷关的位置最重要。纵观诸侯五次联合攻打秦国,每一次都因为函谷关发挥了巨大作用而或多或少的让秦国军队获益,这也让秦国有了一次次的绝地逢生的机会。

大秦为什么不怕六国?这“守将”能顶10万兵,诸侯大骂:流氓

函谷关与其他三个关口不同,武关控制南方巴蜀,散关控制西戎,萧关控制北胡,而函谷关就是控制了所有来自中原六国进入秦国腹地的唯一交通命脉。

秦国只要守好函谷关,六国军队打过来也只能忘关兴叹,即使拼尽全力打下函谷关,那么深入秦国腹地的残兵将会面临以逸待劳的秦国军队。

相反的,秦国在群山峻岭的守卫下安静的发展,偶尔派出大军掠夺、袭扰六国诸侯,这种打法让六国非常无奈。在那个冷兵器时代,没有空军,函谷关就是步兵、骑兵的噩梦,它的作用就是让秦国一直在耍“流氓”。

大秦为什么不怕六国?这“守将”能顶10万兵,诸侯大骂:流氓

上学的时候都听过一句励志的名言: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这句话是说项羽最终称霸楚王的故事,而“百二秦关”就是指的函谷关。需要特别提到的是,“百二”的意思就是指两个士兵就可以依靠函谷关而守住100个进攻的敌人,由此可以也可以看出古人对函谷关的认识有多么深刻。当时情况下,一个函谷关的作用足可以抵得上10万精兵。

大秦为什么不怕六国?这“守将”能顶10万兵,诸侯大骂:流氓

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战争形式已经从传统的骑马冲锋和步兵长矛转变为现代化的武器,而对于陆军限制性极强的“雄关”早已失去作用。现在的函谷关已经变成一个风景优美的景区,我相信如果游人站在函谷关之上俯瞰中原大地,一定会心中升起“争霸天下”的豪言壮志吧!

大秦为什么不怕六国?这“守将”能顶10万兵,诸侯大骂:流氓

图/网络,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