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僧調達臭名遠揚,主動勸人施捨,佛陀禁止小團體「別眾食」

古印度2500年前,當時佛陀在摩揭陀國、王舍城、迦蘭陀、竹林園,宣揚佛法。當時,惡僧調達(提婆達多)已經臭名遠揚,居民已經不想施捨給他了。作為佛陀的堂弟,調達在佛陀老年的時候,提出由自己來執掌僧團。佛陀斷然拒絕。

在調達被開除之前,他就幹過不少缺德事,比如,一把推死了已經成就阿羅漢果位的尼姑,還有各種歪理邪說分裂僧團。比如,調達利用民眾的膚淺,提倡素食,得到了大量的擁躉(讀盹)。佛陀早就已經解釋過:吃肉不算惡意殺生,因為目的不是為了使動物痛苦,而是肉食性動物人類的天性。反之,虐待動物則屬於惡意殺生,因為用意/居心就是使動物痛苦。

惡僧調達臭名遠揚,主動勸人施捨,佛陀禁止小團體「別眾食」

僧侶結隊乞食

既然大家已經不想施捨給調達了,那他就帶著自己的小團體,主動勸化,勸人施捨。有些心軟的人,就半推半就施捨了。要知道,世界上的人們,一半是心硬的,一半是心軟的。心太硬的話,遲早會被人強硬對待;心太軟的人,遲早會吃大虧。因為「鬥米恩,升米仇」,持續吃小虧成習慣,對方就會養成慣性,得寸進尺,心軟的人,以前沒有拒絕過,突然拒絕過份要求,就會激怒對方。

靠著主動勸化施捨,臭名遠揚的調達小團伙,也吃上了飯。由於當時調達還沒有被開除出僧團,佛陀就把調達喊了過去,制定戒律說:4個人以上的團體,不能特別一起吃飯,這叫「別眾食」,而應該跟所有的僧眾一樣,被動乞食,不給不許強行索要。

惡僧調達臭名遠揚,主動勸人施捨,佛陀禁止小團體「別眾食」

佛陀雕像景區

後來有一次,有個居民決定宴請所有生病的和尚尼姑吃個宴席。顧忌到佛陀前不久制定的戒律,生病僧侶以「別眾食」的原因,拒絕了施主的邀約。佛陀知道這個漏洞之後,立即補充戒律打補丁說:生病例外。再後來,又打了幾個補丁,在「別眾食」戒律的基礎上,比如:居民在施捨給僧眾衣服的時候,可以順便施捨飲食。和尚們自己在縫補衣服的期間,也可以小團體接受「別眾食」的施捨。還有,和尚們跟施主們在一條路上邊走邊談論佛法的時候,施主順便邀請和尚去家裡吃飯,也是可以的。既然走路可以,和尚施主一同坐船,當然也可以「別眾食」。

可能是當年吧,雨季避暑之後,分散在各地避暑的和尚尼姑,紛紛輻輳(讀福湊)到佛陀當時所在的王舍城,大集會。王舍城的施主們,看到新來N多和尚,就要分別請到家裡吃飯。佛陀表示,這也是可以的。

惡僧調達臭名遠揚,主動勸人施捨,佛陀禁止小團體「別眾食」

印度邪命外道

還有一次,摩揭陀國的瓶沙王,有個親戚信奉別的教派。只要是別的教派,都被佛陀僧眾喊作「外道」乃至於「邪命外道」,其實就是頭陀/沙門/梵志/僧侶。那個邪命外道頭子,跟瓶沙王彙報說,他要宴請王舍城郊所有的頭陀吃飯。瓶沙王說,如果你把佛陀以及他的僧團/僧伽當做首席,那我就允許你。邪命外道表示沒問題。邪命外道到僧團邀約宴請的時候,僧眾表示不敢犯了「別眾食」的戒律。邪命就直接來問佛陀,佛說:外道/沙門宴請僧伽,也可以。

醉哪吒曰:說實話,這一段,我沒看明白。調達明明是「主動勸人施捨」犯戒了,為什麼要制定「別眾食」的廣譜戒律?如果禁止窄譜的「主動勸施」不是一步到位?也沒有幾個漏洞。反倒是「別眾食」這麼多補丁要打,反正我看來莫名其妙。別眾食為什麼不可以?施主單獨有請某些團體吃飯,有何不可?疑問放在這裡,我表示這一次不明白。哈哈,就算沒看明白,也要原樣講述,免得自作主張,自己胡亂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