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最明智的举动,7个女儿全都嫁给一个人,究竟是怎样的考虑?

无奈的苍鹰


由于先后发生了汉献帝的妃子董贵人,以及汉献帝的皇后伏皇后撺掇汉献帝刺杀曹操的两起事件,曹操一怒之下,在杀掉伏皇后与董贵人以后,把自己的三个女儿曹宪、曹节、曹华都一并嫁给了汉献帝。

(曹操剧照)

曹操把三个女儿一并嫁给汉献帝一事,是不太容易让人理解的。很多人认为,曹操之所以一次性把嫁三个女儿,是为了监控汉献帝。不过,这是说不过去的。因为如果曹操的目的真的是为了监视汉献帝,真的是为了在汉献帝身边安插眼线,其实嫁一个女儿给他就足够了。只要把这个女儿立为皇后,刘协的后宫,就可以让这个女儿掌控起来。

可能有人又会说,虽然皇后可以掌控后宫,但还是有漏洞。如果曹操把三个女儿都嫁给汉献帝,这样就可以做到全方位无死角的监控汉献帝。

其实,这是用不着的。因为这些事情,用丫鬟和太监来做,会更适合一些。毕竟后妃不可能随时随地都和皇帝在一起。再说了,董贵人和伏皇后想要杀曹操,最终都被曹操精准地发现了。那时候,曹操并没有女儿在汉献帝身边,他怎么就会发现呢?显然,正是曹操安插在汉献帝身边的那些宫女、太监起到了作用。

还有,就算曹操把三个女儿都嫁给汉献帝,也不可能做到全方位无死角的监督汉献帝。因为汉献帝还有其他妃子。他还有多少妃子,我们并不确定,但是有个叫宋都的妃子,是有确切历史记载的。

从这里可以看出,曹操把3个女儿嫁给汉献帝,并不是为了监督汉献帝,至少这并不是曹操的主要目的。

(汉献帝剧照)

那么,曹操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

这其实就要看曹操当时的价值观是什么了了。

很多人都把曹操看成是大奸臣,觉得他把持朝政、挟制皇帝。后世的很多演义小说、曲艺杂谈,也都是这么看他的。曹操在戏曲中的“白脸”,已经成为了所有奸臣的代名词。

但是,如果曹操真的是大奸臣,实际上在他已经完全控制朝廷,朝廷上下文武百官都是他的心腹的情况下,他是完全可以让汉献帝把皇位“禅让”给他的。但是,曹操并没有这么做。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也就是说,像曹操那样,已经绝对控制朝廷的情况下,依然不夺位的,几乎是不可能的。

那么,曹操为什么不夺位呢?有人说他是要让给儿子夺位。一个人当皇帝和让儿子当皇帝,显然是两种感觉,因此这个说法并不对。

其实,曹操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已经把话说得很清楚了,他之所以要把控朝廷,是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统一调令,实现统一全国的目的。而且他也说了,他不能让位。因为如果他让位,换了别人,国家还不知道乱成什么样子。

但是,曹操也说了,就算他要掌控权力,他也不会夺位。有三个人是他的偶像:一个是周文王,一个是乐毅,还有一个是蒙恬。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尊重旧主。周文王虽然取代了商朝,但是对商朝非常敬重。乐毅逃到了赵国,但是他绝对不把兵锋对准旧主燕国。蒙恬被无辜冤枉,但就算被逼自杀,他也不会造反。

(蒙恬剧照)

从这里可以看出,曹操虽然不算是一个纯粹的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人,但儒家在他心中,其实是打上深深烙印的。他不会做周公那样纯粹的儒家正臣,但是,他依然要遵循儒家的那些信条。

正因为有这样的思想,因此,在曹操的心目中,把女儿嫁给皇帝汉献帝,是极为荣耀的一件事。让女儿成为皇帝的皇后,让女儿成为皇帝的妃子,是极为荣耀的一件事。

也正是有这样的价值观,因此曹操会把女儿嫁给汉献帝,而且要把三个女儿都嫁给汉献帝。毕竟除了嫁给汉献帝,他的女儿嫁给任何人,都不会获得这样巨大的荣耀。

当时曹操成年的,或者接近成年,同时还没有嫁人的,也就是这三个女儿。如果曹操成年或者接近成年的女儿不只三个,相信曹操都会一并嫁给汉献帝的。由此可见,曹操一口气嫁三个女儿给汉献帝,也就不足为奇了。

(参考资料:《三国志》《魏略》《让县自明本志令》)


张生全精彩历史


曹操有20多个儿子,女儿也不止7个。曹操的女儿都是政治婚姻,曹操把三个女儿嫁给了汉献帝,目的是为了控制皇宫内廷。

1,曹操的女儿们

在史书上有记载的曹操的女儿们:

曹宪,汉献帝贵人。

曹节,汉献帝皇后。

曹华,汉献帝贵人。

清河长公主,夏侯楙之妻,夏侯楙是夏侯惇的儿子。

安阳公主,荀恽之妻,荀恽是荀彧的儿子。荀彧是曹操的主要谋臣,担任尚书令十几年。

金乡公主,何晏之妻。何晏是前大将军何进的孙子,魏晋玄学的创始人之一。

2,汉献帝是一个有胆量、有心计的皇帝

董卓带如狼似虎的西凉兵进京时,路上遇到刘协和少帝刘辩。刘辩吓得哆哩哆嗦,而年龄只有9岁的刘协却不畏惧,让董卓暗暗称奇。

董卓掌权后,就废了少帝,把刘协立为皇帝,就是汉献帝。

建安元年时,汉献帝15岁,曹操把他接到许昌安顿下来。当时因为董卓死后其部下相互攻杀,各地诸侯割据,汉献帝的朝廷连饭都吃不饱,是曹操提供了物资。

但曹操有自己的野心,他想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专横的态度,让渐渐长大的汉献帝越来越不满。

汉献帝也对曹操说过狠话:

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

你曹操能真心辅佐我,那你是真的厚德;如果不是,请你开恩舍弃我吧!

当时把曹操吓得汗流浃背,心想:这小子哪天说不定叫人把我一斧子砍了!从此以后,曹操就很少上朝去见汉献帝。

建安五年,汉献帝19岁,算是成年了,他想把权力收回来,但手中没有兵权,连皇宫守大门的都是曹操的人。当时袁绍和曹操正在官渡相持。

汉献帝觉的时机到了,就让董贵人的父亲董承传衣带诏,秘密联络王服、种辑、刘备等人,诛杀曹操。

曹操发觉后,就把董承一家人、王服、种辑全部杀掉,连怀孕的董贵人也不放过。刘备因为到徐州做外应而躲过一劫。

这时,曹操对汉献帝是完全不信任,但曹操也没有胆量杀掉汉献帝,一旦这样做了,曹操就成了第二个董卓。

汉献帝也体会到深深的无力感。

3,曹操把三个女儿嫁给了汉献帝,目的是为了控制皇宫内廷。

曹操打败袁绍和他的儿子后,不打仗时,经常住在邺城,把朝廷的大部分官员也都搬到邺城。只给许都的汉献帝留一点充当门面的人。

曹操当然对汉献帝不放心,留下了一条忠心的看门狗王必来监视汉献帝。

王必虽然掌握许都的军权,但也无法天天刺探汉献帝的内宫生活,这是一个大漏洞!

建安十八年,曹操早已击败马超,在南方也挫败了孙权,至少统一了大部分的北方。曹操就自立为魏公,加九锡。

曹操的野心早已膨胀得很臃肿了,只是他不想做王莽和董卓,因为他俩都死得很惨!

曹操自己想当“周文王”,必须加引号。曹操的德行与周文王相差十万八千里,他只不过是给儿子曹丕铺路而已,曹操自己不当皇帝,让儿子当皇帝。

为了控制汉献帝的内宫,曹操就把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汉献帝,贴身刺探情报。

很快就有了情报,第二年就把汉献帝伏皇后的旧事翻了出来。原来董贵人被曹操杀死后,伏皇后非常担心,就秘密给自己的父亲写密信,策划怎么搞倒曹操。伏皇后的父亲胆小,阅后即焚,当作什么事也没有。

曹操的三个女儿嫁给汉献帝后不久,就把这个天大的情报刺探出来了。

曹操害死了伏皇后,并且把伏皇后与汉献帝生的两个皇子都杀了。

曹操的女儿曹节成了汉献帝的新皇后 。

朝廷内外都是曹家的天下,等曹操死后,曹丕称帝,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本人是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


沂蓝书院赵月光


曹操作为一代枭雄,老婆众多,历史上有记载的老婆便多达16个,而且曹操有一个特殊的癖好,就是抢别人的老婆,并且为此不亦乐乎。他就是不光要征服他的敌人,连他的女人也不放过。曹操有二十五个儿子,女儿有七个,曹操原本是打算将七个女儿全部嫁给汉献帝刘协,但是只有三个女儿成功嫁给刘协,其他四个女儿因为年纪小,所以曹操在世的时候并未嫁给刘协。后来曹丕逼迫刘协退位,自己当了皇帝,曹丕自然不能将自己的四个妹妹送入虎口。

汉朝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为了控制皇权,所以他迎接汉献帝刘协来到许昌,名义上是保护天子,实际上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皇宫之中,处处都是曹操的眼线,文武百官也都是曹操的部下,任何不听话的官员基本都被曹操除去。

曹操虽然已经完全控制天子,但是他又想留个好名声,不想让世人骂他是奸臣。曹操便想了一个招,将女儿全部嫁给汉献帝,这样一来他就是皇帝的老丈人。老丈人率兵保护女婿,听起来合情合理。除此之外,她的女儿们也可以成为他的眼线,随时监视汉献帝的一举一动。前朝由曹操直接把控,后宫由女儿操持,这一前一后让汉献帝根本无法动弹。



在官渡之战时,曹操率领大军与袁绍决一死战,汉献帝认为此时机会已经来了,便让董贵妃的父亲带兵杀曹操,事情败露之后,董贵妃与其父亲统统被杀。汉献帝的皇后伏皇后也是想对曹操不利,同样事情败露被杀,伏皇后一死,曹操的二女儿曹节也顺理成章当上了皇后。只是曹操估计没有想到,曹节会后来会为了汉献帝刘协反抗他的哥哥曹丕称帝。刘协退位之后被封为山阳公,曹节成了山阳公夫人,他们夫妻后来深入民间,当起了郎中,悬壶济世,也算是过了一段时光的幸福生活。


传奇历史观


此题有趣,福垊不请自来。首先说一句:题主问题有误,很多答主回答更有误,福垊感觉恨有必要以正史的形式聊聊曹操嫁女的情那些事儿,然后再谈谈曹吉利(曹操一名吉利)究竟是如何考虑的。

吉利嫁女的那些事儿

曹操为什么嫁女?还不是吉利走运了。话说建安十八年(前213年)五月初十,汉献帝派御史大夫持节到邺城(河南安阳、河北邯郸交界处)策封曹操为魏公,也就是魏国公。还写了洋洋洒洒的一篇“拍马”敕文:大致内容就是朕无能蒙尘流浪,赖丞相之力,才能让朕君临天下。汉献帝很“慷慨”封了十个郡给曹操,其实都是曹操打下的地盘,汉献帝也就是走走程序而已。曹操当做魏国的国公后,做了两件事。

一件事是当年七月份建立宗庙,光宗耀祖,彰显正式开国。

另一件事就是七八月份嫁女。说到曹操嫁女,福垊有必要澄清题主的错误。曹操有女六人,长女被汉献帝在216年五月封为公主,但213年之前都嫁给了伏波将军夏侯惇的公子夏侯楙(mao,通假字:茂)了。福垊多说一句,最早的伏波将军是路博德,最有名的伏波将军是马援。吉利嫁了三件他的小棉袄给皇帝,分别是二女曹节、三女曹宪、四女曹华。五女是未来的安阳公主(魏文帝曹丕册封),嫁给了荀彧(yu)的儿子荀恽(yun)。六女是未来的金

乡公主(魏高祖曹丕册封),嫁给了大将军何进的孙子何晏,就是那个油头粉面娘炮哥。

由此,我们得出曹操家没有七仙女,只有六朵金花——六名千金,嫁给汉献帝的只有三个。而且就是这三个贵人(《三国志.武帝纪》为贵人,《后汉书.皇后纪》为夫人)正式出嫁的只有曹节和曹宪。福垊查资料发现都是曹宪、曹节、曹华的排序,但在《三国志.武帝纪》中说建安二十年(215年)正月,将曹操次女立为皇后。我们都知道曹节是皇后,由此福垊判断曹节排行老二。

那么曹操嫁三女,究竟是怎么样考虑的?

福垊认真想想 ,认为考虑有五:

第一、来而不往非礼也。

曹操这对汉献帝册封的感谢,走得也就是无以回报,以(女儿)身相许的路子。显得您小刘够意思,俺老曹也仗义不是。

第二、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俺老曹嫁给陛下三个女儿,很够意思了。大家都成一家人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个年轻人还好意思逆反不听老人言吗?女儿给你,皇位逐渐留给俺。古语有舍不得儿子套不住狼,福垊觉的老曹是舍不得女儿当不了皇。遗憾的是在216年曹操也只是当了个王,称帝梦交给了儿子曹丕了。

第三、攀龙附凤外戚专权的残余。

从西汉到东汉,一直都有外戚专权的影子。想当年,王莽走得就是外戚之路,还篡权成功。曹操除了学习管仲、项梁、董卓等人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外,还学了王莽等人外戚之路。

第四、白天黑夜监视无死角。

曹操以往监视汉献帝都是通过在汉献帝身边安插侍卫、太监等亲信,但皇帝晚上“休息“时就成了监控的死角。而曹操嫁女,而且一下子嫁了俩(实际嫁了两名)。

第五、二女吹起的枕头风。

汉献帝虽然无能,但毕竟也是年轻,容易冲动。如果给吹吹枕头风,比如说说父亲的功劳,父亲的凶狠,一家人的团结;再比如说说人生苦短,对酒当歌须尽欢。

然而曹操的考虑有的起作用了,比如214年汉献帝正牌国丈伏皇后他爹,要对曹操这个副国丈动手。他们晚上的密谋,就被发现了,很明显是这两女起到的作用。结局就是正国丈、皇后包括皇子都死了,然而曹节由贵人升为皇后,曹操这个国丈的副字也去掉了。虽然在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上面的考虑是失败的,但在“彼可取而代之”上是成功的,只不过这个彼,一是皇后,一是国丈而已。


福垊


古有之言,攻其城先攻其心,夺其天下先夺其志。三国时曹操就为了控制汉献帝搞了这样一个小动作,曹操将七个女儿全都嫁给汉献帝,在这背后他究竟是有怎样的考虑?为何用自己的女儿去做棋子?听笔者娓娓道来。

《三十六计》之《美人计》有云:养其乱臣以迷之,进美女淫声以惑之。曹操的献女阴谋,用这一计谋可谓是概之以全了。刘协在当时只是一个傀儡皇帝,但是天下还是刘家的,无论曹操如何想夺取这个天下,他还是要堵住天下百姓的悠悠众口。他哪怕是最强的枭雄,也战不过四面埋伏的暗哨。若是轻易拿下王位,岂不是太理不顺,名不正了。

但是若是将女儿嫁给汉献帝就不一样了,起码在明面上大家都是亲戚,曹刘是一家人,也更方便曹操行事。曹操嫁给汉献帝的这七个女儿分别是曹宪、曹节、曹华、清和公主、安阳公主、金乡公主和临汾公主,这七个人在当时都是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的美女。开始之时,曹操为了扩大自己的权利,稳定自己的地位,先是将了三个女儿送给了汉献帝,赢得了汉献帝的信任,后来还向汉献帝允诺将自己未成年的四个女儿,也会送进宫中(后来没送)。

看到这不止读者感到疑惑,笔者也甚是不解,曹操要达到以上的目的嫁一个女儿给汉献帝不就好了?为什么要把七个女儿都搭上呢?真的是为了巩固女儿在后宫的地位,方便自己篡权吗?

笔者认为这里面还有另外一层意思,曹操在向汉献帝表忠心,也是在向天下人表示自己匡扶汉室的决心。七个女儿,就算嫁给汉献帝一个,有曹操这个权倾朝野的父亲在,曹操的女儿在后宫根本不可能失宠。要知道这么多女儿,在当时联姻盛行的时候,这是一笔多么丰厚的资本啊,把这几个女儿都嫁给荀彧等人的儿子(后来的确嫁了),曹操的地位岂不是会更上一层楼,直接让汉献帝成为真正的傀儡也不在话下。

曹操就没有这样做,至于原因我们可以从曹操嫁女之后各方的反应来看。首先曹操把女儿都嫁给汉献帝,以荀彧为首的汉室忠臣肯定比自己儿子结婚都高兴,这说明曹操是真的想要匡扶汉室啊。

汉献帝方面也吃了一颗定心丸,自己是曹操的亲女婿,曹操总不能回手杀了自己吧。曹操带着自己的一班人马南征北战,可是荀彧帮曹操看家,汉献帝这时候如果想要拉上这些汉室忠臣从背后给曹操一刀,曹操可哭都来不及。

最关键的就是各方诸侯了,曹操摇身一变成了国丈,成了皇帝的自家人。这给周围蠢蠢欲动的诸侯可是泼了一盆凉水,自己想要效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有难度了不说,就连出兵讨伐曹操也找不出什么好的理由了。

综上所述,曹操的这一举动除去前文的表面原因外,笔者在后面的介绍可能也是曹操计划的一部分,否则曹操怎么舍得那么多女儿呢?


邓海春


曹操的老婆多,能叫出名字的达16个,而且个个貌美如花,戎马倥偬的曹丞相从来没有放弃对女人的爱,导致儿女众多,留下儿子25个,可考证的女儿也有6个,曹操的女儿中,曹宪、曹节、曹华都嫁给了汉献帝刘协。



众所周知,曹操嫁女儿给刘协并非要求女儿恪守妇道,照顾皇帝的生活起居,实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有安好心”,他是要自己的“小情人”在皇帝身边做卧底,监督朝廷上的动态再告诉自己,曹丞相常年在外边南征北战,开疆拓土,不知道刘协在背后干啥,安排间谍是必须的!

但嫁过去一个女儿,会被策反的,就加派一个,但二人容易同心,于是又嫁了个,这样取到了既监督刘协,又相互监督的作用,自此,曹丞在外边行军打仗,就不用曾牵挂汉献帝了。

刘协手无缚鸡之力,为什么曹操对他防不胜防呢,这要从曹操搞的“许田打围”活动开始讲起;打猎时,技术很差的汉献帝刘协,只射中了空气,自已尴尬、沮丧,曹操见了,借来刘协的镶金弓箭,然后一箭中的,一史兔子应声而倒,众人以为是刘协射中的,都山呼“万岁”;这时: 刘协红脸了,曹操不要脸了,曹操策马而出接受“万岁”的祝福, 刘协从此就有了除掉曹操想法。


于是献帝弄了个“衣带诏”,准备暗杀曹操,后来,国舅董承几经鼓捣,发展了七人,其中有刘备,马腾、王子服等;但暗杀还没有开始,由于董承与王子服等做事不密,有人发现后向曹操告了密,结果衣带绍成员被一窝端了。 衣带诏也被搜了出来了,人证物证面前,刘协抵赖不成。

曹操怒不可遏,下决心“清君侧”,不仅灭了国舅董承的三族,还把董承的亲妹董贵妃给弄死了,曹操从来不是善良的主,后来伏皇后的也遭 曹操毒手了,如此,刘协身边骤然清净下来,曹操又一鼓作气嫁女儿,而且接二连三的,嫁过去三个,又撤换了刘协身边人太监,自此,直到魏文帝废献帝,刘协再没搞什么名堂了!


希望星晨58298869


这个问题问的有些问题,历史上记载,曹操把三个女儿嫁给汉献帝,分别是曹宪,曹华和曹节。其中,曹节据说是二女儿,当时还有一个女儿,年龄太小,养在家里,只是名义的老婆。

嫁给汉献帝三个女儿,这是最明智的举动,这一点有待商榷。可以确定的是,曹操嫁女儿,的确是出于政治目的。这场婚姻,也是政治联姻。

为了更好的控制汉献帝,哪怕买通汉献帝身边所有人,或者说把汉献帝身边所有人都换掉。也不能完全避免汉献帝做手脚,王子服,吉平暗自和汉献帝取得联系,险些颠覆自己的势力,也让曹操更加警惕。

如果能够一直监视控制汉献帝,那就必须找一个自己人,而且可以和汉献帝朝夕相处。除了把自己女儿嫁给汉献帝当老婆以外,恐怕没有更合适的办法。


汉献帝即使心里不同意,也不敢反对,只能装作欣然接受。值得庆幸的是,曹操的女儿都是很漂亮的女孩子,不像是后来的贾南风。

所以,汉献帝虽然不高兴,却还算满意。

曹操已经位居丞相高位,再加上又成了皇帝的老丈人,他就再也不怕有人会暗通皇帝,来动摇自己的地位。

从曹操嫁女儿可以看出非常明显的政治目的。

但令人费解的是,为什么嫁一个女儿不够,非要嫁三个女儿呢。这又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呢?

据史料记载,当时,汉献帝聘曹宪,曹节,曹华为贵人,在东汉后宫中,有地位和名分的,只有皇后和贵人两个档次。


而下面有美人,宫人,彩女,这三个档次没有爵位,也没啥实权。汉献帝聘曹操的女儿,直接封了贵人,可以说相当给曹操面子。

但问题是,汉献帝已经有了皇后,所以曹操的三个女儿,都是次妻。

曹操自然知道这个问题,所以,他钻了一个空隙,用他当时仅有的三个女儿,占了贵人的三个名额(从曹操把还没成年的女儿也嫁给汉献帝,可见他占名额的心思),这样,只要伏皇后倒台,他的女儿,无论是那个,只要有一个当了皇后,自己就赢了。

从历史的发展看,汉献帝娶了曹操三个女儿后,只过了一年,曹操给伏皇后编织个罪名,然后杀了她,于是,他的女儿曹节,就成了汉献帝的皇后。

而且,其他两个女儿,依然有贵人身份,就算是汉献帝再招一两个贵人(事实上,汉献帝也没这个胆子),也撼动不了曹家在后宫的地位。

这样一来,里面是曹家天下,外面也是曹家天地,曹操的地位便坚如磐石。

只是让曹操意想不到的是,后来曹节却真爱上了汉献帝,彻底和自己哥哥曹丕翻脸,当然,曹节的愤怒已经无济于事。



曹丕还是结束汉朝统治,随后,汉献帝成了山阳公,曹节成了山阳公夫人,直到最后,和汉献帝合葬一处。

这也许是这场政治联姻中,唯一甜蜜温馨的环节。


小小嬴政


曹操要将自己的七个女儿嫁给傀儡天子汉献帝,其实是走了一步很高明的棋。

自从汉献帝衣带诏事件爆发之后,曹操杀死了汉献帝的董贵人,逼迫汉献帝废掉了伏皇后,将其幽禁致死,然后将自己的三个女儿曹节、曹宪、曹华嫁给汉献帝,并立曹节为皇后。这还没完,曹操还告诉汉献帝,自己还有四个未成年的女儿,将来成年了也会一并送入宫中。只不过后来这事没干成,所以曹操实际上只是同时将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汉献帝。

这件事对曹操的冲击很大,因为曹操不是外戚,他是官宦士族。与衣带诏相关的董贵人的父亲车骑将军董承和伏皇后的父亲屯骑校尉伏完,他们都是外戚。外戚在东汉历史上的地位很突出,更何况董承和伏完还都是对皇室忠心耿耿、在臣子当中也颇有威望的人物。这种人很危险,他们上通天下接地,是曹操的心腹大患。

曹操在诛杀了董氏家族和伏氏家族,并将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汉献帝之后,好处有以下几个:

一、保证自己即是权臣又是外戚。在道德制高点来说,曹操有了外戚这个身份之后,掌控朝政就显得合情合理了;

二、同时让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汉献帝,甭管质量如何,只要数量上去了,汉献帝再宠信其他妃子,从而产生新的外戚的几率就变小了;

三。利于曹操掌控汉献帝。之前衣带诏之所以会发生,就是因为曹操在汉献帝身边无人,这才给了汉献帝可乘之机。现在自己的三个女儿都进宫了,汉献帝身边就有了自己的耳目,那汉献帝再有什么新动作,曹操就能提前知晓并采取行动了。

当然,以上都是明面上看得到的。在曹操的内心深处,她将自己的三个女儿同时嫁给汉献帝,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

我们都知道,曹操乃当世枭雄,当他文治武功到达巅峰、自己也越来越老的时候,要说他不想当皇帝,我看是没人相信的。可是曹操心里苦啊,他虽然兵多将广、粮草充足又位极人臣,但是他始终有一道坎过不去,那就是名声。

简单来说,曹操就是太在乎名声了,所以一直不敢篡位。为何?因为曹操虽然对汉献帝很不好,但是他也有自己的底线。

我们都知道,曹操当年因为刺杀董卓而名扬天下,后来又参与袁绍讨伐董卓的行列,俨然一副汉室忠臣的模样。虽然后来曹操迎汉献帝还许都,走了当年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老路,但是要说让曹操篡位于汉室,他是绝对不会走这一步的。因为这是他的底线,名不正言不顺的事情他是不能干的。

为什么他不能干?因为曹操祖上蒙恩于汉室,自己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汉室的忠臣,自己不能做出太有损于人臣形象的事,不然就太对不起自己家族的光荣传统了;再者,曹操接受的教育是忠君爱国的传统教育,自己又是一个文化水平很高的人,对于思想品德的认知也是很高的。虽然曹操在现实上与忠臣的形象有所偏差,曹操自己心里也清楚。但是,在这样的乱世,很多事是迫不得已,是这个世道改变了他。

可是,篡位这件事太过于重大,冒天下之大不韪,不是人臣应该做的事。

但是在当时,几乎所有臣子都在劝他篡位,甚至连他的儿子也在劝他。本来曹操因为这诸多限制而放弃了篡位的想法,可是现在臣子们这么一闹,全天下都以为他要篡位了。为了堵住悠悠众口,曹操做了两件事来表明自己的想法。

其一,曹操写了个《让县自明本志令》,明确表示自己只想当王而不像当皇帝;

其二,将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汉献帝,与汉献帝成为一家人,表明自己只想当权臣外戚,天下也没有岳父篡女婿皇位这种事。

曹操将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汉献帝,简单来说一是抓权二是表明不篡位的心意。曹操虽有能力篡位而致死未走这一步,实在是明智之举,起码他守住了自己的底线。


围炉煮酒话春秋


曹操的老婆是真的多,有名有姓的就有16个之多,那些无名无姓的,随便拉过来临幸的就数不胜数了。

曹操身体好,女人多,欲望强,所以生的孩子也多,儿子生了25个,女儿可考证的有6个,不可考证的估计也得有10多个吧。

曹操的这些有名有姓的女儿中,曹宪嫁给了汉献帝刘协,曹节嫁给了刘协,曹华还是嫁给了刘协。



曹操的女儿怎么都嫁给刘协呢?曹操就这么想当刘协的丈母爷吗?魏国没有男人了吗?

这不算啥,曹操还曾准备再嫁4个女儿给刘协,凑成曹氏七仙女组合呢。只是最后没能实现,或许是曹操女儿不够了吧!

曹操嫁女儿上瘾了吗?

不是,曹操之所以嫁女儿给刘协,还一连嫁了三个,是因为刘协老是不服管,老是喜欢搞事情,曹操嫁去的女儿,其实就是去做卧底的。

可是呢,曹操担心一个卧底容易被策反,于是又派去了一个,后来还是有些担心,于是又派了一个。三个女人,既监督刘协,又相互监督,这下曹操可以高枕无忧了。



刘协到底干了啥事?让曹操如此不放心呢。

其实这事还得怪曹操自己,他闲着没事非要搞个许田打围活动,刘协吧,手无缚鸡之力,射箭技术差的很,射来射去,连只兔子都射不中,脸上挂不住。

这边曹操看见了,借了刘协的镶金弓箭,然后一家伙射过去,射中了一只兔子,众人看到了镶金的箭,以为是刘协射中的,都山呼万岁。

刘协搞了个大红脸,因为不是自己射的,这边曹操更不要脸了,策马而出,笑嘻嘻地迎了过去。



刘协心中相当不爽,这是干嘛呢?曹阿瞒这是有不臣之心啊,他又联想起曹操专权跋扈的种种表现,于是就想除掉曹操。

于是,刘协搞了个衣带诏,准备暗杀曹操。后来,国舅董承找来了马腾、王子服、吴硕、吴子兰、种辑、董承、刘备七人,成立了秘密暗杀小组。

董承是个强迫症患者,他觉得7个人不好,因为7是个单数,不吉利,他非要凑齐10个人,可能10是他的幸运数字吧!

可是,左凑右凑始终没凑够,董承闷闷不乐,于是就找王子服、马腾等5人在家中商量来商量去。



一来二去,就泄密了。这天,董承看见家奴与他的小妾窃窃私语,他感觉他俩有私情,于是就把家奴暴揍了一顿,撵出去了。

家奴怀恨在心,于是就报复董承,家奴经常看见董承与王子服等在密室窃窃私语,他感觉不对,于是就向曹操告了密,这个暗杀小组就被一窝端了。

结果衣带诏被搜出来了,人证物证确凿,刘协想抵赖都不成。

曹操大为恼火,于是开始清君侧,把国舅董承三族,还有董承的妹妹董贵妃全给弄死了。

后来曹操又把伏皇后杀了。这下,刘协身边清净了许多。紧接着,曹操就把刘协的身边人全给换了,又接二连三的,嫁过去三个女儿。

从此以后,刘协老实多了,再也没有乱搞事情。曹操这步棋相当高明啊!


一半秋色


两汉四百余年江山,外戚干政始终贯穿其中,从吕后开始,将自已的外甥女嫁给儿子,开启了外戚进入政权的大门。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的首位皇后无一例外,都是皇帝的母亲或祖母为了同辈的富贵而指派同族的女子嫁给皇帝,这个方法成为外戚获取富贵最简单可行的方法。

到了东汉,支撑东汉政权的三驾马车是:外戚、宦官、士族。宦官与士族都是身份的限止,也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而外戚只要把女性亲戚嫁给皇帝,就能得到外戚的地位,进一步成为朝廷的权臣,东汉末年的窦武、何进,都是外戚掌权的先例,而嫁女儿给皇帝成为最简单可用的方法。



曹操自从迎立汉献帝到许昌后,成为汉末最有权势的权臣,起初曹操对待汉献帝的态度非常必恭必谨,与大臣对待皇帝的态度一样,这让东逃西藏、缺衣少食的汉献帝非常感动,觉得遇到了忠臣。

但好景不长,随着曹操挟天子以令诸候,打下的地盘越来越多,势力越来越强大时,曹操开始次意妄为了,这也让汉献帝感到不满意,毕竟是东汉朝廷正统的皇帝啊,于是汉献帝与曹操开始产生矛盾。

汉献帝与曹操的矛盾第一次爆发体现在衣带诏事件。公元199年,汉献帝用鲜血写出诏书缝在衣带里,秘密传给车骑将军董承,董承对外宣称接受了汉献帝衣带中密诏,与种辑、吴硕、王子服、刘备、吴子兰等谋杀曹操,结果还没起事,就被曹操诛杀。



董承是谁?汉献帝的岳父,董承的女儿是汉献帝的妃子,董承是标准的外戚,事件发生后,连董承的女儿,汉献帝的董贵人也被曹操杀害。

衣带诏发生后不久,汉献帝的皇后,当时是伏皇后,也很害怕,害怕曹操会对自已下手,于是写信给自已的父亲屯骑校尉伏完,让父亲想办法诛杀曹操,但伏完害怕,不敢行动。这件事直到214年才被曹操知道,当时的屯骑校尉伏完已经去世,曹操知道后大怒,把伏家灭族,并且将伏皇后禁闭而死。

这两起事件,均是由汉献帝的外戚引发,让曹操对引发汉献帝不安稳的因素-皇后及妃子产生不信任,并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在伏皇后死后,曹操一口气将自已的3个女儿都嫁给了汉献帝,最大的原因就是杜绝再发生类似反对曹操的行为。



这个时候的汉献帝,基本上形同傀儡,宫中的武士都是曹操的部下,朝廷的官员都是曹操的亲信,而唯一不安全的因素汉献帝的皇后及妃子,也被曹操换成了自已的女儿,这下子汉献帝彻底沦为曹操的傀儡。

当然曹操是出于自已的考虑才这样做的,主要是以下原因:

1、杜绝皇帝身边产生不安定的因素。汉献帝的皇后及妃子都是自已的女儿,自已的女儿曹操总信的过,而自已女儿的亲戚也就是曹操的亲戚,算起来都是曹操的人,不会带来一些不受掌控的大臣,故不会对曹操的地位产生威胁。



2、东汉有外戚掌权的传统,现在曹操把自已的女儿嫁给汉献帝,自已就是外戚,同时也是掌权的权臣,曹操可以明正言顺的掌握政权。

3、曹操为了自已纂位的名声。曹操生前,一直否认会纂位,不仅向天下人写下《让县自明本志令》,以示自已不会纂位,而在行动上曹操封公晋王,离皇帝仅一步之遥,为了向天下人证明自已不会纂位,而将自已的女儿全部嫁给汉献帝,表明自已只是掌权的外戚而已,并不会纂位。

4、曹操将女儿全部嫁给汉献帝,也有让汉献帝不宠信其它妃子的原因,如此,不管曹操自已或者曹丕是否纂位,汉献帝都在曹氏的掌控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