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抓住一件事老讲,这个成语怎么说?

流泪谷


用什么成语形容一个人老抓住的一件事情讲。

一般一个人抓住一件事情老讲的情况,都是别人做得不对的事情,或是拿别人的优点去教育另一个人。这是社会生活中长辈对晚辈或上级对下级的一种训斥,还有就是同事或朋友对某同事或朋友的某一件事情不断的谈论(也就应了那句话: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

人生的经历就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既是实践就会存在过失。人一旦有失误,就会有人评头论足,这些风言风语对失误者的打击有时会很大的,那怕失误者之前做了很多对的事情(这也应证了一个故事:当一个人做一百道题,前面九十九道题都做对了,最后那道题做错了,人们便会大声的吆喝道,你最后这道题做错了。但很少有会说你前面那九十九道做对了,很优秀)。但有时候那句“一失足成千古恨”,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比如人生的误入歧途,战场上的瞬息万变,机要(商业重要)信息的泄密,当今大数据时代的网络安全等等)。

每个拥有理想、追求的正能量人都不愿意犯错误,但人犯错误是难以避免,古话说:神仙都有打瞌睡的时候;何况是人呢。希望现实生活的人能够更多的看到别人的优点,帮助别人改正缺点。不要总是“颠来倒去”的去批评别人的一个缺点或拿一个事情去教育别人,也不要“翻来覆去”的在别人背后谈论他人的一个过错。


翱瞰寰宇


记得颜顺开演过一个小品,叫粮票的故事。我们家乡说他:逮住巴巴橛子死啃。巴巴橛子就是干燥的大便。(含贬意)四个字的本地成语叫:粘B捣蒜。(含贬意)人老了说话粘团子了。这样说没有褒贬的意思。是理解老人。一个人反来复去说话总是重复一个意思,除去不懂事的孩子,是叫人厌烦的。至于唠唠叨叨叨,,,,,总觉得不怎么帖切。反正真正的成语我没找出来,太奔了。

坐标,河北青县。


诗文稗类









巧巧207663997


作茧自缚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碰到的一件事,放在心里,不能释怀,无异于拿着绳子捆住自己的心,拿出来陈述一次,就是情景再现一次,听者无意说者有心。而记忆是个骗子,在不断的加工和自我改造后,事情逐渐偏离了原道。所以,南怀瑾老人说,心脏那么小,能装的东西很少。面对事情,解决事情,放下事情,学会把陈芝麻烂谷子都从心里掏出来,腾出空间,才能进来新鲜的东西。

有时候我们碰到了伤害我们情感、物质的人,怀恨在心。随着岁月的流逝,才发现,别人只是伤害了我们一时,而我们却负重而行了若干年,自己伤害了自己很长时间。

学会和岁月和解,学会坦荡面对现状,学会释怀,当回头望,会发现,絮絮叨叨若干年的事情,突然觉得也不是不能翻越的坎。

我在带孩子诵读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学会了和情绪和解,和内在的潜意识和解,降低思想内耗,对生活的艰辛和坎坷更加心平气和的面对。

我录制了部分孩子诵读的书籍在头条,感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五岁菡宝诵读古典




平淡一生赵姐


一个人抓住一件事老讲,是老生常谈。《世说新语.规箴》:何晏、邓飏令管车各作卦云,不知位知三公不 ?"卦成辂称引古义,深以戒之。飏曰:此乃老生常谈。也泛指说过的老话。在日常工作中,家庭生活,常会碰到这种现象,只要说得对的,就应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若是恶意炒作,哪是可以诉至律法。其实很多人年老了,会反复唠叨。自已的亲人也就多多包容吧。


紫一乐恩


谢谢(问答)。

喋喋不休。

再见。



雪飞千里whf174


用“吹毛求疵”这个成语比较中肯。

吹毛求疵这个成语,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也可以指指摘细小的毛病。

出处

①《韩非子·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之难。”

②《三国志·吴志·步骘传》:“伏闻诸典校擿抉细微,吹毛求疵,重案深诬,辄欲陷人,以成威福。”

③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六》:“至其后世,不能以德而勤於法,故有吹毛求疵,诋欺无限,桃李之馈集以成事。”

④《汉书·中山靖王刘胜传》:“有司吹毛求疵,笞服其臣,使证其君。”[1]

⑤《后汉书·杜林传》:“及至其后,渐以滋章,吹毛索疵,诋欺无限。”[2]

⑥《水浒传》第四七回:“那厮倒来吹毛求疵,因而正好乘势去拿那厮。”

⑦《资治通鉴·齐高帝建元元年》:“候官千数,重罪受赇不列,轻罪吹毛发举,宜悉罢之。”

⑧宋陈亮《甲辰答朱元晦书》:“撮其投到状一言之误,坐以异同之罪,可谓吹毛求疵之极矣!”

⑨培根《谈读书》(王佐良译):“盖此辈皆吹毛求疵之人。”

⑩《晋书 载记第十七 姚兴传上》:论勋则功重,言瑕则过微。而执宪吹毛求疵,忘劳记过,斯先哲所以泣血于当年,微臣所以仰天而洒泪。

清 俞樾《茶香室丛钞·古人疵句》:“如此之类,虽属吹毛,然不能为古人讳也。”

吹毛求疵是活中常见的一种习俗,我们怎样克服“吹毛求疵”的毛病呢?

(1)退一步想

一件已经发生的事情,永远是无法挽回了。往事已成为历史,它并不因你的焦虑、悔恨和自我折磨而有所改变。

(2)价值观念

你吹毛求疵,是因为你把许多无足轻重的事看得太重要了。实际情况肯定并非如此。在人的一生中,真正值得重视和谨慎处理的是那些足以改变命运的事件、机遇和挫折。人没有必要处处留神,那只会增加你的负担。

(3)

自我提问

“我可能遇到的最糟糕的事是什么?”这样你会发现自己的吹毛求疵是一种可笑的心理。

(4)

努力忘掉

试一试把一些你认为亟待处理的事搁置一边,努力忘记掉它。一段时间以后,这件事也许果真就不那么重要了。时间的长河会淘洗掉许多生活琐事的痕迹,你如果为它付出了过多的精力,那么你的生命有很大一部分就被白白浪费掉了。



易可85635859


谆谆教导。

毛主席谆谆教导我们: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


冀东1952


我找不到恰当的成语,但是俗语却有好多,比如絮絮叨叨、磨磨叽叽、没完没了、罗里吧嗦,其实用一句歇后语形容最恰当,那就是叫车轱轮话(转着圈说)。我还真遇到过一个这样的人,她是一个空军军官的家属,两口子都是湖南人,但是在她身上却没看出湖南人的精明,她就是喜欢重复说几句话,每次接孩子的时候家长们都会聚集在学校门口聊天,大家都是天上一句地上一句的瞎聊,她不一样,可能因为我也是军嫂,所以她只会围着我说话,并且是只说那么几句话,上午说完了下午再说一遍,一开始我还以为她是认错人了才会一直问相同的话,后来我发现她真的是喜欢反反复复的说一件事,我又不好意思说这些你都说过了,只好每次都装成第一次听到的样子听她反反复复说一件事!后来大家都比较熟悉了以后,有一个家长结婚早,年纪小说话冲,就问她:你一直说一件事累不累啊?我都把你说的话背下来了,我估计(她指着我说)她都要被你折磨疯了!她听了脸红红的什么都没说,再去接孩子的时候她跟我说:我老公让我多接触你,他说让我和你多在一起聊聊天。然后她又开始围着我说同样的话了!她除了喜欢重复说话,别的真没看出有什么不对的,我想她可能是普通话不好,会说的不多,所以才会这样的吧。因为我家离学校近,孩子上三年级我就不经常去接送了,慢慢的和她的联系就少了,然后她让她家孩子要了我的电话号码,偶尔她会给我打电话,在电话里她说话特别正常,也不会重复的说一件事了。现在我还记得她从老家回来时给我带了好多米粉蒸肉的调料,是那种一小袋一小袋的小包装,有麻辣的,微辣的,还有不辣的,她带了好大一包,足够给好几个人分的了,但是她当着大家的面都给了我一个人,并且告诉我吃没了她还给我带,当时我既不好意思拒绝她,更不好意思自己一个人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收下她那么多调料,然后我就悄悄的让她给大家都分点,我说我真的用不了这些,你给咱这一堆的人都分点吧。但是她拒绝了,她说我就是给你一个人带的。后来在孩子们上五年级的时候她老公调到大连去了,她要走的时候给我打了一个电话,我让女儿给她家孩子带去了一份礼物,我给她买了一个披肩,后来她给我发来一张照片,照片上的她披着我送给她的披肩和孩子站在沙滩上,那时候还没有微信,她是用彩信发给我的,然后只有在过年的时候会互发一些拜年的短信,然后慢慢的也就没有联系了,有些人注定只是我们生活中的过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