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明朝大奸臣死后连棺材都没有,可是,其能力连乾隆都佩服不已

为人臣子,一般有三种结局,一种是一生籍籍无名,无功无过,这样的人相对很多;第二种就是像诸葛亮那样的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流芳百世;第三种就是人人憎恶遗臭万年的大奸臣,比如秦桧、严嵩之流。本期我们要说的就是第三种臣子的“典范”严嵩,他被《明史》列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明代从1368年朱元璋建立到1644年灭亡,中间经历的几百年出了多少臣子,而严嵩能名列六大奸臣之一,可见其大奸大恶的程度之高。


这位明朝大奸臣死后连棺材都没有,可是,其能力连乾隆都佩服不已

他是明代权臣,63岁的高龄才入了内阁,从太子少师的位置上一直官拜内阁首辅,把持朝政达15年之久。严嵩的父亲醉心于权利,可是参加了很多次的科举考试都没有考进去,自觉可能在为官路上没有运气,就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儿子严嵩身上。他对严嵩从小就很严厉,在严嵩5岁时就开蒙学习,19岁就中了举人,一只脚踏进了官场,25岁的时候考进二甲,总算不负父亲的期望,说到底其实是完成了他父亲的心愿而已。


这位明朝大奸臣死后连棺材都没有,可是,其能力连乾隆都佩服不已

嘉靖皇帝之所以非常的宠信严嵩,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严嵩擅写祭文,而嘉靖皇帝崇尚道教,祭文正是道教之人祭祀祖先或者办理丧事时很重要的一环,严嵩的祭文又写的相当出色,嘉靖皇帝非常满意,严嵩由此得到重用。他的官运异常亨通,一路平步青云跟做了火箭一样,刚开始的时候他还能把握住本心,但是随着官职越升越高,他被官场上的“糖衣炮弹”腐蚀的忘记了初心,发迹后就露出了丑恶的嘴脸。


这位明朝大奸臣死后连棺材都没有,可是,其能力连乾隆都佩服不已

对于严嵩的升迁很多大臣都不服气,再加上他本人平日里手握大权,想尽一切办法搜刮百姓,并且把朝中和他意见相左的大臣设计杀害,许多大臣看不惯就向嘉靖皇帝上书要求严查严嵩,但是嘉靖对严嵩的信任并不是几个奏折就能够动摇的,可以说按照当时的情况除非严嵩直接触怒了嘉靖,否则是没有办法扳倒他的。终于,机会来了,1561年嘉靖皇帝所在的寝宫毁于大火之中,他只能暂时住在小小的玉熙殿中。

工部提议要给嘉靖重新建设寝宫,皇帝也同意了,但是严嵩却在这件事上没有和嘉靖站在一条战线上,他建议皇帝住进重华宫,嘉靖非常讨厌这个提议,因为重华宫是当年明代宗朱祁钰幽禁自己的哥哥明英宗朱祁镇的地方,对于嘉靖来说这个地方非常的晦气,他自然会不高兴。聪明一世的严嵩糊涂了这么一回,就遭到了嘉靖皇帝的猜忌,让他在皇帝那里的信任度直线降低。


这位明朝大奸臣死后连棺材都没有,可是,其能力连乾隆都佩服不已

那些平时和严嵩不和的大臣瞅准时机,想趁此机会落井下石让严嵩倒台。先是徐阶揽过了重修寝宫的工程,还向皇帝举荐了自己的儿子,并且在嘉靖那里保证百天之内就让皇帝住上新房子,然后他串通皇帝信任的道士,在打听好严嵩的动向以后让道士以卜卦的名义告诉皇帝过一会会有个奸臣有事来奏,嘉靖正疑惑着,结果严嵩的奏折就到了,嘉靖对道士的话深信不疑,彻底抛弃了严嵩宠信起了徐阶。

御史邹应龙在听说了这件事以后,也参了严嵩一本,说严嵩父子不仅搜刮民脂民膏,严嵩的儿子严世蕃还在他的母亲去世后守孝期间肆意淫乐,请嘉靖皇帝重重的治这父子二人。虽然皇帝不怎么宠信严嵩了,但是有之前的情分在皇帝念旧情没有杀严嵩,只是流放了严世蕃,将严嵩撤了职。不过他毕竟在朝中经营多年,还是有一些势力的,就想办法让严世蕃逃过流放的结局。


这位明朝大奸臣死后连棺材都没有,可是,其能力连乾隆都佩服不已

没想到之前得罪的人太多了,他的这个行为被地方官报告给了上级,等到事情传到嘉靖耳朵里的时候就变成了严嵩通敌卖国,这直接触犯到了嘉靖的底线,他立刻下旨捉拿严世蕃,严嵩在朝中的宿敌们想尽办法坐实了严世蕃的谋反之罪,最终他的儿子被砍了脑袋,严家被下旨抄家,严嵩虽然没死,但是只能靠着乞讨生活,破庙都住不进去只能睡在墓穴里。几年以后严嵩死了,没有丧礼,没有棺椁,被人草草掩埋,死后更无人吊唁,徒留骂名到现在。


这位明朝大奸臣死后连棺材都没有,可是,其能力连乾隆都佩服不已

严嵩死后还发生了一件很好笑的事情,就是清代顺天府乡试的贡院最高匾额上写着“致公堂”三个字,这让乾隆皇帝非常不满,字倒是没什么错,错就错在这字是严嵩写的,堂堂一个“大清公务员考试机构”的贡院,上面挂着奸臣的题字,真是太不合适了。乾隆又是出了名的到处爱题字,于是决定换掉这几个字他来写,可是写了很多次都没有严嵩写得好,朝堂上也没有谁的字能比严嵩好,最后没办法就继续把严嵩的字挂在贡院之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