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句话说“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你怎么理解?

冉先生您好


仗义的不都是屠狗辈,杜甫写出《三吏》,《三别》反应人民生活疾苦,官吏腐败残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弱小呐喊世世代代。“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为蚕妇辛劳,强胜多少屠狗辈行侠仗义鞭挞黑恶势力…

负心不都是读书人。我地一位乡兽医站长,五十岁卷走兽医站的全款与一位三十岁的有夫之妇私奔,后来被这位妇女抛弃。现今打工挣钱,在外出轨的举目皆有。有的挣到一点钱,办一小厂,就早已效习金屋藏娇了…

仗义是有读书人的,负心也是有屠狗辈的,不可以官阶,地位,尊高,低微,文化教育衡量人的正义和伪劣,要以行为表现的品质来阐述形形色色各阶段人荣辱。


罗从相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是一副对联。作者曹学佺。

曹学佺(1574—1646),福州候官县人,在明代万历二十三年(1595)考中进士,于是开始做官。其时正当弱冠之年(二十岁),算是年少有为。除了做官,他还留下很多诗作、地理著作,同时是个藏书家。

他的会试主考官张位在几年后被罢官。张位离开京城时,门生故吏都不来看望,曹学佺独自去为老师送行,还因此被调任,在闲职上待了七年。

那时的明王朝已经腐朽不堪,末路将近。曹学佺在著作《野史纪略》中对当时朝中发生的事件不加掩饰,记录了太子朱常洛被刺杀一案的实际情形。结果被依附于魏忠贤的刘廷元告发,削职为民,书版也都被毁掉。

在四川、广西等地任地方官时,曹学佺很有政绩,刚正清明,受百姓爱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杀,曹学佺在家乡自杀殉国,被家人救下,后来到唐王朱聿建为首的南明小朝廷做官。

唐王(隆武帝)被清兵杀死后,曹学佺自杀。南明小朝廷追谥他为“文忠”。乾隆年间,清政府追谥他为“忠节”。

回顾一下曹学佺的人生,他虽然不是出身显贵,但年少读书,青年开始做官,并没有长期生活在底层社会,直接接触最底层的民众。

晚明的官场,黑暗的彻底,背叛、作恶是常事。要么浑浑噩噩,花天酒地过一天算一天,要么鱼肉百姓,搜刮财富,甚至依附于魏忠贤的阉党坏事干尽,或者到后期投降满清,是很多读书人的选择。

见惯了这些牛鬼蛇神,一生正直的曹学佺,说一句“负心多是读书人”容易理解。而“仗义每多屠狗辈”里的“屠狗辈”,恐怕不能单纯的理解为社会地位低贱之人。

“屠狗辈”应参考《史记》中的“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这个“狗屠”,和荆轲、高渐离这样的大侠是好朋友,并不是寻常的卑贱小人物。有人认为,在这里就是指高渐离。

另外,《史记》中记载猛将樊哙,当年也曾“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他以屠狗为职业,是因为和刘邦一起蛰伏在江湖中,暂时没有机会干大事而已。

“屠狗辈”和“读书人”相对,只是社会地位不同。“屠狗辈”不一定不识字,不知书,他们只是自我放逐,自愿归隐,或者是被污浊的主流社会所不容。一旦有机会得以施展抱负,他们必定会大放光华,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的合理理解或许是这样的:仗义的人,多是被埋没在民间的仁人志士;而那些朝堂之上本应该忠孝节义的读书人,却干尽负心之事。

更进一层的意思是:正人君子一辈子不得志,沉沦在社会底层;不仁不义,品行恶劣的读书人却纷纷身居高位,祸害国家。这不就是明末天下大乱的重要原因么。


扯葫芦瓢


一个人的品质好坏和他的经历有关,有道是:近朱尽赤,近墨者黑,跟他读不读书并无太大关系。胸无点墨的恶棍也到处都能看到,而精忠报国一心为民的优秀读书人也不在少数。

从事屠狗等低端工作的人,一般文化程度不高,甚至有些人就是一个文盲。以这些职业为生的人,大多作风粗犷,性情豪放,待人真诚热心,喜欢帮助他人,爱打报不平,做事风格直来直去。和这样的人打交道,感觉如饮烈酒,喝得霸气,醉得痛快。但也不免有很多地痞无赖之徒混迹其中,干出一些违法犯罪的勾当。

读书人由于长年累月与书为伍,青灯为伴,大多养成处事稳重,心思缜密不善交际的性格特点。他们多数人都具有良好的品德,关心天下大事,忧国忧民,对国家兴亡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有骨气有操守,不计个人荣辱,为民请命仗义直言的读书人不胜枚举。还有身居陋室,采菊东篱,向往桃花园生活的墨客文人,他们虽然遁世,但也多是品德高尚之人。

由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众多,其中夹杂的对社会具有不良影响的人肯定要多一些。而那些读书人,很多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由于他们处在金字塔的中上层位置,所以,其中一旦有人做出不好的事情,就会让人们对他产生很坏的印象,也会连累读书人这个群体的整体形象。

不论是什么样的人群,其中必然存在着各式各样的人。主观上人为的给不同的人群戴
上褒义和贬义的脸谱,都是极为片面的不负责任的举动,"负心多是读书人"这样评价对读书人很不公平。而能写出"负心多是读书人"这样文绉绉的句子的人,其本人也肯定是个读书人。


大河桥下流


这句话是有来历的,应该是一个故事,大概是读了很多书的穷书生,为了利益名声,不顾事实,违心冤屈了好人,反而有个没读多少书的杀狗之人,看不惯,见义勇为挺身而出,说出事情真相,还受冤者一个公道。人们由此事,便得出这么一句话。

知识对人不一定都是好的,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看书要去其糟粕,得其精华,要能帮助自己变成好人,成为更好的自己,否则,辱没了读书人的名声,有才没有德,绝对不能用,相信没有德行的读书人,在现在也走不远。

个人感觉,世上什么人都有,读书的不一定是好人,不读书也不一定是坏人,读书明理,应该读好书,不断用学到的知识,改变自己,让自己越来越好,越来越不自私,让良知复活,儒家教人做个君子,君子知耻,知耻而后勇,君子有德,做一个仁义之人。这句话,可以当成警醒自己的座右铭,告诫我们多做好事,莫昧良心。


认识自己太难


很多古语可能只是某一个人,某一刻的有感而发。而后人大笔一挥记了下来,比如这句。但是他能在历史长河中每每被人提起我认为无非一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古代市井小民的生活范围和能接触到,看到的事情有限,这也就造就了他们眼光的局限性和信息准确度。而读书人的眼光则要长远的多,有些读书人做的事普通人不一定能明白,或者说能看清楚真相。比如明朝的袁淳焕。第二,古人多纯朴,率真,不乏冲冠一怒者,也出了很多英雄豪杰,在文化,信息落后的古代,这些人的故事口口相传,也就更具传奇色彩,成了人们对抗不如意现实的精神寄托。第三,确实出过一些仗义的平民,负心的读书人。所以有些话听了也就听了,至于是什么样的,等你遇上了再去判断吧。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何况人呢?

纵观历史,每当遇到关系到国家存亡,民族危难的大事件时。匹夫之勇和书生之谋都是必不可缺的,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基本。今天,我们虽生活在盛世。但是一旦国家有难,我也希望今天的人,人人尽匹夫,也人人尽书生。老祖宗传下来的气节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断了传承。



独孤少侠


近似的說法就是"知識越多越反動"。歷來故事都有講的,妓女、丫環、狐妖女鬼等愛上書生讀書人,往往遭遇被辜負拋棄,反而是沒文化的粗人,多是真心仗義。道理其實很簡單,就是這些人讀書多,知道許多陰暗案例和事實,又有爬升社會基層的知識資本,踩著別人肩膀往上爬的可能性擺在那裏,一旦受不住誘惑,就按照知道的經驗操作,這種人,就是錯了,也往往百般詭辯開釋,你說不過他,他就覺得自己成功,其實越走越錯。知識少的,不懂那麼多壞經驗,倒是純樸,他認定的好人和智者,真心相信對方教導,切實執行。所謂文人,文就是彎彎繞,不直接,心思多,想多了,容易想入歧途。文和質相對,歷史上野蠻戰勝文明的事實,就是文不勝質的結果。其實這種道理《老子》早說了,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人皆知善之為善,斯惡矣。


TonyDeng


有道理啊!读书的时候知道这句词的话就可以跟老师顶嘴了,视在没什么用了,可惜了这么好的词,我竟然才知道唉!别让小明攻看见哦


用户869693414096


我是这么看的。读书多的人,在社会上多数都有地位和名声的。可称为分子[笑哭]念书不好的可称为分母。分母必定大于分子。而且,人们心中有条不成文的规矩,就是学有所成的人,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是完美的[微笑]说到这以下我就不用再去阐述吧[微笑]


用户2091767283861


读书多的人,普遍内心想法较多,对社会对人生有自己的见解,往往在权衡利弊后做出有利自己的行为,而读书少的人更多的是讲的江湖道义,江湖规矩,认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用户9433535696858


读书人也有仗义之辈,屠狗辈也有奸诈之辈,不能一概而论,特别现在社会,更不能一杆子打死一船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