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中国人的战疫“英雄”,为什么在欧洲却“人人喊打”

还记得前几天新闻里有一个女留学生在英国街头被袭击的事件吗?我看到那篇新闻的时候特别气愤,心想这些外国人为什么要歧视中国人,对一个女孩也能做出这么过分的事情,人家只是戴了个口罩,这不就是没事找事吗!

“口罩”中国人的战疫“英雄”,为什么在欧洲却“人人喊打”

不过这两天欧洲人因为戴口罩又出了幺蛾子,先是一位意大利议员去了三个疫区后,因为戴口罩去开国会而被其他人讥讽,最后气急败坏的摘下口罩和其他参会者破口大骂;几乎同时在瑞士的一名女议员因为坚持戴口罩开会而被逐出了会议室。

这个事情就很令人费解了,如果说中国女孩戴口罩是一种歧视,那为什么连他们自己的议员戴口罩也会遭遇如此对待呢?这些欧洲人是疯了?

“口罩”中国人的战疫“英雄”,为什么在欧洲却“人人喊打”

这次疫情期间全中国人民不带口罩都不会出门,口罩已经成为我们保护自己和他人健康的“英雄”,一度花钱都买不到的重要物资,怎么在欧洲西方国家就变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了呢




出于好奇,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相关资料才搞明白,原来欧洲人对于口罩的抵触,是一种民族文化差异,也就是说在思维上看待口罩这件事和我们中国人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欧洲只有已经生病的人才会戴口罩,一个健康人是从来不会戴口罩的,就像欧洲人感冒从来不吃药全靠自身免疫力“挺着”,而我们中国人基本都要靠吃抗生素来治疗感冒,这是一种习惯差异。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西方多国都设立了“禁蒙面法”,这个禁蒙面法就是禁止人们蒙面参与聚会,戴口罩也事蒙面,因此欧洲人对“戴口罩”可以说是骨子里的排斥。

也正因为这样,在疫情爆发的时候,他们一旦看见有人戴着口罩,在他们心里就习惯的认为“戴口罩”的人已经确诊患上了“新冠肺炎”,愤怒的情绪和过激的行为,也是因为惧怕引起的。

可是在生死面前,民族文化的差异和固化的思维模式真的就那么重要吗?这种无谓的坚持要比自己和家人的生命还重要吗?当然不是!只是大多数时候,人很难改变自己的固有思维,哪怕是错的也要坚持,因为习惯了不想变

“口罩”中国人的战疫“英雄”,为什么在欧洲却“人人喊打”

这种固有的思维很可怕,但在我们身边其实非常的常见,只是我们自己可能都很难发觉。有人会想,思维不关系生死改不改的也无所谓吧!的确,短时间看来思维上的东西也就是停留在大脑里的看不到摸不着,但是神奇的就是,我们生活中往往是看不到决定了看得到的

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农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故事,选一粒种子种在土壤里发芽之前我们什么都看不到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直到长出地面我们看到果实才清楚种的是什么的种子。

就拿欧洲人对口罩的态度来说,看不见的是他们内心深处对口罩的抵触和排斥,反映到行为就是不但自己不戴还看不惯别人戴口罩。即使生活中他们很小心,也不能保证完全不通过口鼻传染病菌,那他们得病和传播的几率就更高,这些人已经因为这个固化的思维让很多人都活在危险中,却不自知。

既然这个固化的思维这么可怕,那为什么人都不爱去改变呢?因为改变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不变则很舒服,人出于天性下意识就会回避痛苦选择舒服的。

不过大家也不必紧张,并不是我们所有的旧思维都是不好的,我们的思维中沉淀了过去千百年来祖先累积的智慧深深,当面对新事物我们要学会甄选,择优储存新思维,保留优质的旧思维,不断完善自己的智慧系统。

1、放下情绪

当新事物和自己旧的观念、认知产生冲突的时候,不要冲动之下做判断,先不否定,俗话说存在即合理,一个新事物的产生一定是目前有人有这样的需求,放平心态,才是了解的开始。

2、核实

多角度去分析和核实这个新事物存在的意义,好的不好的,对自己有用的没用的,列出它存在的价值。

3、验证

核实内容之后,如果感觉对自己确实有帮助先不要着急做决定,我们应该去验证一下可行性。

通过以上三个方式衡量一件新事物对自己是利好多还是无关紧要,做好选择再去行动。有时候改变一个原有的旧思维很难,但是如果新思维对你更有力,就要咬着牙坚持着去改变它,当你习惯了接受这种挑战,你会发现自己生活、职场都更加轻松顺畅,因为你永远是走在前沿的人,你的也机会永远比别人多。

最后,通过欧洲人对口罩的态度你有什么看法呢?你是否愿意去挑战自己接受新事物呢?欢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