燧发枪时代的排队枪毙队形能不能用排队射箭应对?

王司徒军武百科


不能,弓箭手会在射程外就被枪毙


中世纪英国长弓手在伦敦有个训练场地,叫芬斯伯里广场。它用于测量弓箭落点最远的距离就315米,同时期,亨利八世对弓手的要求是射到200米为及格线。

因此可以判断当年长弓手的实际射程在200-280米左右

然后反观滑膛枪,我丢一张各种燧发枪的射表,红框处是最大射程(抛射),基本都在千米开外。而且最后那一栏的Percent of hits是指抛射落点在一个167x30cm的椭圆范围内(弓箭在百米外也是玩抛射,讲究覆盖)

可以看到燧发枪在基本千米外还能维持50%以上的覆盖,而弓手呢?200米外只有30%的能命中250cmx250cm的范围。


所以~不要试图用肌肉去挑战化学反应


疯狗的轻武


按纸面数据是可以的。

英格兰长弓平射150米有效射程没什么问题,仰射的话对二三百米目标都能做到有效杀伤。而早期燧发枪打得比较有谱,也就50米左右距离,再远命中率就得看人品了。当时火枪发射药效率有限,枪膛密封性也不佳,铅弹初速不高,到百米外能量大减,一般板甲是扛得住的。另外火枪装药发射效率很低,熟练枪手也很难做到一分钟三发,而弓手一分钟六发是基本要求,单位火力密度火枪远不及长弓。

照此计算,只要长弓手能排成合适队形,能够服从命令适时进退,是可以做到非接触有效打击的。

但账不是这么算的。中世纪时期英格兰有一段时间几乎每个男孩从小都要练习射箭,几乎是全民皆兵,即便如此,英格兰国王要打仗时最多也就能拉出三五千长弓手,可见这一兵种成材率之低,绝不是某些人想象的屌丝兵种。相反,火枪手培养可就要简单多了,随便找个农奴,练上一个月,就打到差不离的目标了,兵源保障要容易得多。就算长弓手每次都能打赢,几次下来,这交换比就够他们损失殆尽了。

另外长弓的杀伤力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强,几次典型的长弓战役都是有特殊因素的,大多是英军占有有利地形,对手难以发动快速冲锋,即便如此,英军也要让骑士下马给弓手当肉盾。可见长弓做不到一箭令对手丧失战斗力。

而火枪则完全可以,所以火枪最终取代了弓箭。


真正鳄鱼不哭


肯定不能!如果行的话,弓弩就不会让火枪取代了。

弓弩相对于早期的火枪,确实有着射速快的优势。而且早期火枪,有效射程也只是稍远于强弓硬弩,如床弩等,射程似乎还在火枪之上。

但是,瞄准的简便性与射击的精准度,火枪远在弓弩之上。

而且一个合格的弓手,须数年训练。弩手可能相对简单些,但训练一个火枪手的时间,远比训练一个合格弓弩手容易。

火枪之法,妇孺习之,持枪瞄准击发,即可一发射杀一个久经训练的百战悍卒与大将。

最为关键的是,火药推动的弹丸,一旦被瞄准了,只要弹丸出膛,就避无可避。且其弹丸的速度与穿透力,相比弓弩,是划时代的跨越。火枪的出现,不但淘汰了弓弩,也同时淘汰了铠甲与盾牌。

人类对于未知的恐惧,从来就是天生的。弓弩齐射,虽箭矢如雨,但那是肉眼可见,有形的威胁。而弹丸飞来,但见火光声响,人已中弹,那是无形的死神。

如果两支军队对决,一支执火枪排队轮射,无论火绳枪与燧发枪。另一支皆执弓弩列队迭射。

火枪队虽射速慢,,但却能抢在弓手射程之外齐射至少一次之上,弓手就算全披重铠,也难挡弹丸杀伤。

而弓弩队却要承受火枪齐射数次之后,才能射击,且如果火枪队戴铁盔披重铠,还能扺消掉箭矢一半的杀伤力。

再则,假设一下,如果1000火枪手,对1000弓弩手,两军列队对攻。

一千火枪手以二百人为一列,可排为五列横队。在弓手逼近之前,五列横队各能齐射一次。而等到第五列齐射完成后,第一列或许又已装弹完毕,做好了再次齐射准备。如此轮流火力打击下,弓弩队能承受多少伤亡,又能否保持阵型不动?答案毫无疑问,肯定是不行的!





风去了无痕D


先设定都有1000人共2000人。每队100人分20队。

1.燧发枪无论是距离还是精准度肯定一般情况下还是比弓箭好,排队是因为装火药才是枪的关键。

2.弓箭费的是人力。一排一排换估计反而降低了射手的进攻效率。

3.弓箭手可一齐向上弹射大规模进攻,曲线落体进攻更有效。

4.关键是培养枪手和培养弓箭手。成本和进攻方法上是不一样的。让弓箭手按枪手的进攻方法有点浪费。

5.如果是弩的弓箭设计。排队装箭开弓瞄准射可采用这种方法。

6.弹丸是直线运动,进攻不了后面的弓箭手。箭一般是曲线运动,完全可以大规模直接全队伍。

综上所述,弓箭手排队换对抗燧发枪队是行不通的。











饭盒半仙


理论上可以,但培养一个列兵用三个月就可以,培养一个弓箭手需要三年,最开始制造一把火绳枪需要约一个月,一直以来制造一把合格弓箭需要两三年,所以不是弓箭不好用,而是拼不过消耗。至于说弓箭手一次作战只能射二三十箭,其实火绳枪一场战斗射击次数也很少能达到三十次。所有火绳枪时期,还有不少弓箭对抗火枪的,等燧发枪出来了,并且有了刺刀后,弓箭就被彻底淘汰了


用户8330951521534


它们是不同时代的不同的战术,仅仅更换一下装备,就想应用不同时代的战术是一个过分的简单化了,所谓排队枪毙队形是一种密集的战斗射击队形,通过人员的密集来形成火枪火力集中的效果,提高命中率等,看上去好像与弓箭差不多,但是火枪与弓箭有着完全不同的使用原则与使用方法,效果也不一样。

弓箭的射程有限,与火枪比差远了,同等距离上的威力也还不足,如果双种方式,以类似的战术进行对抗,那么弓箭只能吃很的亏,不等对火枪手构成威胁,自己先差不多被打败了,两种战术使用是不同的原则不同的方法,很难简单的代替了,也不是具备什么对抗性。


麦田军事观察


不能。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一个弓箭手的培养要比一个火枪手培养更困难,火枪操作更简易、省力。

2、火枪的集群伤害要比弓箭强出很多,弹丸的杀伤力比箭头要强。

3、火枪手可以携带更多的弹药,行军装备更加简易,但是如果背上一百支箭那重量和空间可想而知。


呼啸的风声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在大型会战的时候从不正面硬攻击明朝的方阵。都是用各种方法破坏方阵的阵型。如果西方军队的队形不能保持严整,与后方基地相隔太远补给线太长。那也是非常致命的。


平章知政


不能,一般弓箭不行,距离不够,如果用重型的车努,枪队也会配备一定炮火来进行打击,就算有骑兵冲锋也会瞬间倒在密集的枪炮下,冷兵器时代对抗近代,注定会失败。如清末八里桥之战


牟春平364


这个当然没可能。

因为总体的火力密度和射程不是一个级别的。



可能这个时候又会有人搬出“大秦歼星弩”,发表什么秦军以来直接走跑英法联军的高谈阔论。

事实上秦弩的有效射程也就是70米,至于宋代的神臂弩,甭管他射多远,按照宋军的要求,必须在敌人距离己方一百二十步的时候才能发箭,也就是150米左右。其实这也可以理解,因为再远了,又没有瞄准镜,就很难射中目标了。


相比之下,燧发枪在100米左右,比秦弩是好,但不如宋弩和不列颠长弓,而且方阵用的滑膛枪精准度还不咋地,听起来好像很有希望哦!

谁告诉你方阵时代的战争是一个任何一个人在那对射,大家站一排,都是同时开火,拼火力密度。

这时候燧发枪的优势就展现出来了,因为大家都站成一排的话,燧发枪的阵地单位密度上高于弓弩的阵地。

其实这很好理解,甭管弩手弓手,要搭弓射箭,都需要一个不小的活动空间,一般来说世界各个国家和朝代都把前后径控制在1米左右,这样一来,假如这个阵列长度十米,士兵自己的宽度在0.55米左右,那么一排的人数也就是6-7个人。

而燧发枪士兵的要求是大家肩挨着肩,紧密的贴在一起,在十米的阵列上就有18个人。

一排下来就是3:1的差距。这个火力差,已经是古代军队无法匹敌的了。

可能又有人说了,弓箭手可以好几排万箭齐发啊,一波箭雨过去,还不把燧发枪手射成刺猬?


那这里就有要说明燧发枪时代另一项恐怖的东西了,这就是军纪。

近代军队之所以优秀,靠的就是铁一般的纪律,不到最后一刻,死战不退。所有士兵,统一号令,服从命令。

火枪手诞生之初,确实是因为训练时间比弓手快、火门枪比弩箭便宜才得以推广。但是燧发枪时代的火枪手,要一个人撑起战场主力的身份,每一名士兵必须做到即使敌人的战马冲到眼前,也要有勇气拿起木棍去抵抗。

在战场上,没有长官的命令,即使敌人冲到眼前,即使身边的战友纷纷倒下,也不能有溃逃和开火的行为。

这一点,基本上罕有中世纪的军队可以匹敌。


人们总是说秦军军纪严明,可是根据后人的统计,秦人从没死战不退过,一旦敌人的势头过强,或者说己方死伤接近20%了,就会出现溃逃现象。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一波秦军的弩手和同样数量的英军线列兵对射,这边秦军三排弩箭过去,英军零零散散的倒了几个人,而英军的燧发枪一波过去,弩手第一排几乎全灭,而且伴随着天雷一般的巨响,一阵带有刺激气味的滚滚浓烟在对面飘过,秦弩手不会恐惧,不会害怕?

(这里说明一下,影视剧里面的漫天箭雨是不可能出现的没因为弓弩阵地最多5排,考虑到弩手阵前三发箭,要在敌人距离70-100米的时候射击,期间必须算好弩手装填时间和远程部队撤到近战部队后方的时间,5排是弓弩手能承受的最大行数。)


可能有会有一些抬杠的人说,秦军不会单兵种作战,其他冷兵器军队也不会,换成蒙古的游牧骑射还可以骚扰加冲击等等等等。

要是说这种偏题的话的话,那燧发枪阵地也有炮兵军团,也有骑兵军团,而可以肯定的是靠个人武勇作战的中世纪骑兵确实打不过近代骑兵,你游牧民有弓箭,近代骑兵还有卡宾枪。

就算骑射骚扰步兵阵地也没用,因为骑射弓的射程,远不是燧发枪的对手。

就算是近战勇士冲过来,随着燧发枪阵地的一声声巨响和一阵阵硝烟过后,你周围的战友纷纷倒下,而前方还有一排排明晃晃的刺刀对着你,就问你怕不怕!

最后说一句,人类又不是傻子,军事发展肯定是不断进步的,不管快慢与否,人类淘汰弓弩转而用火枪,就是一种进步的表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