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糙又真實,這國內首部女同電影不該被忘記

中國第一部女同性戀電影:今年夏天

這是李玉導演的處女作,提起李玉,這個極富才華的女導演,清嘉總會想起賈樟柯,也許是兩人的鏡頭下暴露的都是中國現實社會中不可逃避的現象。

粗糙又真實,這國內首部女同電影不該被忘記


原生態,粗糙平凡,但真實可信,令人動容。

這本來是一部地下電影,它能從地下走到陽光下面確是一件幸事。

整部電影顯得有些粗糙,畢竟,它只是一部40萬元的小成本電影。而這種風格也恰好與生活的原生態接近,反而成了一種風格。

粗糙又真實,這國內首部女同電影不該被忘記


在2002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今年夏天》獲得艾爾維拉·娜塔莉獎,這是第二個得到這個獎項的華人影片。

第一個獲得該獎項的中國導演是張藝謀,獲獎片是《大紅燈籠高高掛》。這足以證明李玉的才華和本片的價值。

該片海岸獲得了2002年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青年論壇“亞洲電影特別獎”。

故事情節脈絡清晰,細節很生活化,但劇中人身份卻很邊緣。

粗糙又真實,這國內首部女同電影不該被忘記


劉小群是大象管理員,這職業不算很常見吧?小玲是自由職業,賣自己設計縫製的服裝,君君是個殺人逃犯……容易讓觀眾產生錯覺,以為同志都這樣遊離於社會邊緣。

電影本身是取材於兩個女同性戀者的真實故事,也由同志出演。所有演員都是非職業演員。

據導演說:“這部電影裡面兩個女主角在現實生活中也是一對戀人,但拍完這部戲就分手了,因此,我的電影使她們逝去的情感成為永恆。”

粗糙又真實,這國內首部女同電影不該被忘記


片子雖然粗糙,但很多細節耐人尋味:

一個是去小玲那裡買低胸背心的女孩,第一次去被男朋友阻止了,第二次獨自去買下來了,這彷彿再暗示一種突破,她男友的話就像是世俗,而她決定突破這種世俗的眼光。

然後是小群媽媽喜歡的“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大概上一代人剛剛開始接觸都會不明白為什麼出現這種現象,只能用這種話來給自己解釋吧。

還有“愛人”這個詞小群一直再說的,只是需要個愛人,這不過這個人是個女的。其實就是這麼簡單,只是一個愛人而已,希望社會大眾的眼光能不再那麼異樣的看同性愛人。

粗糙又真實,這國內首部女同電影不該被忘記


這部電影不只講了同性戀這個問題,還說了老年人再婚,畸形的亂倫等反應社會現實的題材,這些都是我們的社會真實存在的,我們不應該去迴避。

很多事,我們的父輩們都不太明白。這個疫情期間,在清嘉堅持不懈的以電影薰陶下(變性人題材:小雀斑的《丹麥女孩》,涉及同性戀題材的《BJ3》、《舞出我天地》、涉及亂倫的《唐人街》),清嘉的老媽也開始接受了很多從前看起來不可思議的事情。

粗糙又真實,這國內首部女同電影不該被忘記


電影,真的是無所不能。願漫長的疫情假期,清嘉分享的電影可以陪伴大家度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