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守護百姓的錢袋子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陳蕾 通訊員 餘城圓

“杭州市公安局反欺詐民警王海燕提醒您,上車需系安全帶,注意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如有情況請撥打96110。”當你嘀上一輛網約車,很可能就會聽到車上廣播這樣一句話。

王海燕不只是民警,她其實是杭州市公安局反欺詐中心的操盤手,是這裡的“王掌櫃”,是當家人呢。

【1】

王海燕的樣貌稱得上端莊秀麗,她卻說自己不是一個溫柔的女人。

因為工作的關係,其實我們已經認識四五年,幾乎每次都是因為召開警方新聞發佈會。

比如杭州警方破獲了一件或者一連串案值特別大的詐騙案,這時候往往一個億都算“小目標”,又比如杭州警方一次性給受騙的人返還七八千萬元現金。

所以我看到的王海燕永遠是制服筆挺,笑容柔美,落落大方。

王海燕:守护百姓的钱袋子

但是她不會經常在鏡頭前面侃侃而談,這種機會她儘量推給她的同事們。安排記者採訪受害人的時候,她也會很細緻地選好角度,她看著記者們拍——只能拍受害人的背影或者側面。

發稿之前,她會再三叮囑記者別忘記打碼;發稿之後,她也會認真審看每一家媒體的稿件呈現。

“我工作中其實很嚴肅的,反欺詐中心的年輕人們,事情做得不好我會說他們,也會說得有點厲害……當然平時還都是把他們當孩子看待的。”

對王海燕來說,自己的孩子是孩子,杭州市公安局反欺詐中心也是她的孩子,中心的年輕人們更是她的孩子。

【2】

杭州市公安局反欺詐中心,是王海燕和同事們在2015年一手籌建和運營的,它的前身是杭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四大隊。

反欺詐中心成立之初,也曾經是浙江省、杭州市兩級反欺詐中心的合署辦公之地。

“籌建反欺詐中心的時候,我們的新大樓還沒造好,老大樓用了幾十年已經實在沒有可用的場地了。最後我要了刑偵大樓的頂樓天台,臨時裝修、擴建,花了大半年時間。”

我們都記得,神秘的杭州市公安局反欺詐中心曾經在體育場路東端的14樓,而且是電梯到不了的。

出了電梯還要向上走一段臺階,而且刑偵大樓本來走廊兩端都有樓梯可以走上去,偏偏反欺詐中心只有一個出入口。

王海燕:守护百姓的钱袋子

因為是頂層,夏天暴曬,熱浪滾滾連空調吹的都是熱風;冬天就不用說了,三面都是漏風的窗,“取暖基本靠抖”。

就是在如此簡陋的條件下,反欺詐中心開始運營了。

第一個經過我們發佈的案子就震驚了相關行業。

一個已經持續5186秒的電話,被反欺詐中心捕捉到了,工作人員懷疑是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使用境外號碼撥入的詐騙電話。

然而正在接電話的寧波阿姨已經不在家裡了,警察撥打她家裡的固定電話聯繫不上她;聯繫這位阿姨的丈夫和女兒,他們也都聯繫不上她。

這裡得說一句,好不容易聯繫上了家屬,王海燕作為一名警察還要先證明自己不是騙子,然後讓阿姨的家屬相信,給阿姨打電話的那個“北京警察”才是騙子。

這個差點受騙的阿姨,她的女兒就是在銀行裡工作的,當時還是個挺著大肚子的孕婦。後來她接受採訪的時候告訴我,當時她真的不相信媽媽會被騙。

那天呢,大家齊心協力,當時王海燕他們用的工作方式還是電話加上反欺詐QQ群呢。浙江杭州的反欺詐中心聯手寧波的反欺詐中心,電信和聯通的工作人員一起想辦法提供線索,用電話指揮著寧波的派出所民警在街頭找,阿姨的女兒和老公回家的回家,去菜場的去菜場,最後終於把正在自助銀行裡要給騙子匯款的阿姨攔住了。

50萬元沒有匯出去。

【3】

5186秒電話的故事,發生在2016年5月9日,這個故事我們在當年的5月12日刊發於錢江晚報上,至今在很多網絡平臺上都還能找到轉載的內容。

也就是在這一年的8月21日,山東臨沂女孩徐玉玉,因被詐騙電話騙走9900元學費,引發意外而不幸離世,這個女孩挺過了高考,卻沒能成為一個大學生。

這件事引發了全國的關注,而杭州公安的反欺詐中心在王海燕的帶領下,已經成為一個攻防一體、獨具特色、戰鬥力超強的團隊了。

2016年的下半年,正是王海燕和她的團隊的高光時刻。

王海燕:守护百姓的钱袋子

當許多地方的通訊網絡詐騙新型詐騙案件一件又一件發生的時候,王海燕和她的團隊在一件又一件地宣佈破案。

電信網絡詐騙的違法犯罪高發,使得國務院都成立了一個專門的機構叫“打擊治理通訊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聯席會議”。當年,浙江省聯席辦確定,將2016年12月作為反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主題集中宣傳月。

王海燕和杭州市公安局反欺詐中心這個亮閃閃的品牌,在全國嶄露頭角。

但是她一直都很謙虛地說,她們也是學習了深圳警方的經驗。“籌建的時候,我招了10個文職人員,我們一起到深圳去學習了半個月,每天觀察深圳的反欺詐中心怎麼樣開展工作,回來以後才摸索了一套適合杭州實際情況的新的模式。”

說來奇怪,受騙的人千千萬萬,但是反詐騙的宣講內容卻總是被百姓忽略。

不管銀行工作人員如何勸阻,有的人就是鐵了心要給騙子匯款;不管民警輔警保安如何提醒,有的人就是會被騙一次又連續多次被騙。

你說是不是很奇怪?王海燕和很多民警都承認這一點,“因為很多人不承認自己會上當,總覺得自己很聰明不會被騙。他們不知道,現在的騙子都是精準詐騙,確實很難提防的。”

【4】

“整整1個億的資金,被騙子一下子轉到了將近80個銀行賬戶裡,這就是爆炸式的轉移資金。我追了整整15個小時,從早晨9點到半夜12點,資金在一張張銀行卡里轉移,我就追著一筆筆資金不停地‘跑’。”

這筆1億元的涉案資金最終被追回了9965萬,這樁驚心動魄的案子也讓王海燕印象深刻。

後來,類似的手法出現過太多次,每一次都是需要警方全力跟騙子賽跑,看誰先抓住那一筆筆錢。

王海燕:守护百姓的钱袋子

“做涉案資金的緊急止付工作,不會給我們很多的時間去慢慢梳理,資金的流向全靠記憶。拼的是時間、拼的是速度,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追回資金。”

反詐騙這活兒,不僅燒腦,也費體力啊。

“有很多被騙人都是企業財務人員,錢被騙了,老闆態度好的先不說如何追究,態度不好的就直接叫她賠錢。工作、前途,岌岌可危。我們把錢追回來不光是挽回了資金,其實也相當於挽救了她的人生。” 每一次把錢交還給受害人,每一次收到錦旗,王海燕都會很開心,她的笑容是發自內心的。

“在反詐騙的領域做得越多,我越覺得,這是一項積德的事業。”

最近,杭州市公安局反欺詐中心連續兩年實現杭州全市的網絡詐騙發案下降,涉案的損失金額下降,與此同時,連續兩年涉案資金凍結、返還涉案資金都名列全省第一。

反欺詐中心團隊已經擴員到63人,辦公地點也早已搬進了婺江路上的杭州公安新大樓,王海燕和她的團隊還獲得了“杭州市巾幗文明崗”的榮譽。

【5】

“守護百姓錢袋子”這一篇大文章,不那麼好做,但是王海燕也帶著團隊做出了花兒。

反欺詐中心的年輕人多,王海燕鼓勵他們充分利用新媒體,註冊@杭州防詐騙 這個微信公眾號,開通官方抖音號。

2018年,他們在全市培養、組建了100名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宣講師專業團隊,走到群眾中去,跟群眾開展面對面宣講。

反欺詐中心聯合全杭州的派出所,先後拍攝製作了23部由民警自編、自導、自演的反詐視頻,面向群眾播放,這先後得到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央媒轉載。

反欺詐中心專門針對學生,聯合教育部門藉助“學生安全教育平臺”,對全市90餘萬名中小學生及家長進行了防範電信網絡詐騙測試。通過進大學校園舉辦專場話劇演出、搞廣告畫設計大賽、短視頻創作選拔等活動,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防騙、反騙隊伍,讓他們去提高身邊同學的反詐騙能力。

針對中老年群眾,反欺詐中心聯合杭州市老齡工委編制了《老年人防詐騙指南》。

參加她的團隊的人越來越多,比如我們報道過的反詐民警羅永此和何可南,他們都很擅長給轄區企業員工上課,經常深入企業,在車間、會議室給企業員工講法律知識、分析騙局;又比如我們報道過的愛送電影票的電影院“院長”朱曉彤,作為一個老黨員,他把經營好電影院和給附近企業的員工進行反詐騙公益宣講結合在了一起,他的反詐騙課程非常受人歡迎。

2020年的春天,王海燕希望它也是反詐騙事業的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