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對雙胞胎因護士疏忽抱錯,20年後,錯位的人生讓人唏噓不已

文 | 果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就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

教育學家斯賓塞曾說:"家庭環境對於一個孩子的心智和才能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家庭環境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和決定著孩子的性格養成以及未來的成長之路。

2對雙胞胎因護士疏忽抱錯,20年後,錯位的人生讓人唏噓不已

失散雙胞胎20年後重逢,兩人現狀大不同

1988年,在哥倫比亞的一所醫院裡,有兩對雙胞胎同時出生,結果護士一不小心,把兩對雙胞胎搞混了,兩個家庭各自抱了一個別人的孩子回家。

從此,雙胞胎的命運也被改變,20多年後的重逢,令人唏噓不已。

威廉和威博生活在城市,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很注重孩子的教育,兩兄弟雖然頑皮但成績優秀。

最終,在父母的精心培養下,他們一個成了工程師,一個成了會計師,都發展得不錯。

2對雙胞胎因護士疏忽抱錯,20年後,錯位的人生讓人唏噓不已

傑森和傑瑞從小在農村家庭長大,父親是屠夫,脾氣暴躁,打罵他們是常有的事,母親給人家做點小活,收入不穩定,也時常抱怨他們調皮搗蛋。

因為家裡經濟條件不好,兩兄弟都只讀到了初中,但年紀小找不到其他事做,就幫父親打下手。長大後的兩兄弟也順理成章的做了屠夫,脾氣也像父親那樣暴躁。

2對雙胞胎因護士疏忽抱錯,20年後,錯位的人生讓人唏噓不已

冥冥之中的緣分,卻讓兩對雙胞胎相遇了。

有一天,工程師威廉的朋友路經屠夫傑森的肉攤時,他把傑森錯認成了威廉,便跟他打招呼,這件事情就這樣曝光了出來。

因為一場"錯抱",智商一樣的雙胞胎兄弟,明明各方面都看著很像,卻因為不同家庭的撫養,性格、行為習慣等完全不同,過的也是截然不同的生活。

看到這一報道,不免讓人感慨:孩子誰生的不重要,養在什麼樣的家庭更重要。

2對雙胞胎因護士疏忽抱錯,20年後,錯位的人生讓人唏噓不已

好的家庭教育,才是孩子的起跑線

一個家庭就像一個熔爐,父母就是守熔爐的人,孩子最終會被冶煉成為什麼的人,就看父母往熔爐裡添加的配方。

好的家庭教育,才是孩子的起跑線。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父母的夙願。但其實要想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父母不要看孩子做了什麼,而要看自己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做了什麼!

2對雙胞胎因護士疏忽抱錯,20年後,錯位的人生讓人唏噓不已

➤ 什麼樣的家庭教育,才稱得上好呢?

1、及時關注和接納孩子的情感需求

很多父母在照料孩子的時候,會把精力放在孩子的物質生活上,卻容易忽視孩子的情感和精神需求,不利於孩子形成完整的人格。

父母如果能及時關注和接納孩子的情感、情緒,遇到問題不只是批評責罵甚至打罵,而是以解決問題為目的和孩子進行有效溝通。

那麼,孩子也能從中學習正確處理問題的方式,遇到問題也會積極溝通想辦法解決,這對他日後的人際交往非常有利。

2對雙胞胎因護士疏忽抱錯,20年後,錯位的人生讓人唏噓不已

2、愛孩子,但不溺愛

我們中國人普遍比較含蓄,不會跟親密的人直接說"愛",更願意用行動來證明自己的愛,尤其是父母對子女的愛,嘴上不說一個字,行動上卻處處出於"愛"。

但我們一定要警惕,再愛孩子也要有自己的底線,學會對孩子說不,因為溺愛不是真的愛,只是害。

真正的愛,不是包辦代替,而是恰當的放手,逐步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獨立能力,才是真的為了孩子好。

真正的愛,會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會讓孩子的潛力和特質得到充分發揮。

2對雙胞胎因護士疏忽抱錯,20年後,錯位的人生讓人唏噓不已

3、以身作則,身教重於言傳

青少年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曾說過,孩子的問題,都是家長的問題,家長若不及時調整自己的行為,那麼孩子的問題也無法解決。

言傳身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身教更是重於言傳,因為孩子有時候不會聽你說了什麼,但是一定會看你做了什麼,並不自覺的模仿,內化為自己的行為標準。

所以,就像董卿說的那樣,你想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那你就先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4、父母要注重給孩子高質量陪伴

心理學家曾指出,陪伴在孩子身邊,是建立親密關係的最佳方式,更對孩子的行為習慣、心理健康、人格與智力發展都有著直接而重要的影響。

那些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長大後性格大多會變得孤僻,敏感,內向,對父母也難免疏離和不理解。

2對雙胞胎因護士疏忽抱錯,20年後,錯位的人生讓人唏噓不已

陪伴注重的不是時間長度,關鍵在於質量。高質量的陪伴,哪怕只有短短十來分鐘,也好過低質量的1個小時甚至幾個小時。

況且忙於工作的我們,很難抽出這麼長的時間來陪伴孩子,所以給與孩子高質量的陪伴,才是我們的最佳選擇。

當我們在陪伴孩子的時候,請把手機放下,專心一點,用心一點。

果媽寄語

什麼樣的家庭,會培養出什麼樣的孩子。

希望我們都傾盡全力做個正能量父母,建造一個正能量家庭,給與孩子正能量的家庭教育,為孩子助力起跑,讓孩子成為一個更優秀的人。

1)

2)

3)

※ 作者簡介:果媽,從事教育工作11年,家裡有兩個調皮娃娃。多平臺優質育兒領域原創作者,專注分享科學育兒知識。如果你在育兒路上有什麼困惑,都可以私信我。

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個贊,或轉發哦。你們的鼓勵是我不斷前行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