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兒子的臨終遺言,為何竟是後悔沒有除掉父親欽點的接班人?

淡曲丶


諸葛亮的兒子是諸葛瞻,繼承諸葛亮理想最徹底的“接班人”是姜維,諸葛瞻與姜維並無深仇大恨,無非也就是政見不同罷了。況且諸葛瞻並沒有說要除掉姜維,而是說沒有制止姜維。

姜維並不是諸葛亮欽定的接班人,正史上諸葛亮欽定的接班人是蔣琬和費禕,但戲劇性的是,姜維卻成了繼承諸葛亮遺志最徹底的人。



諸葛亮北伐的前一年,諸葛瞻出生,諸葛亮北伐的第一年,姜維投靠蜀漢,算起來姜維比諸葛瞻整整大了25歲。

也許是諸葛亮發現姜維是個人才 ,也許諸葛亮覺得姜維志同道合,諸葛亮對姜維可以說是非常看好,並委以重任,從第二年開始,姜維官職不斷升遷,從倉曹掾、奉義將軍一直升到中監軍徵西將軍。



想當初諸葛亮最喜歡的馬謖也不過是個參軍,而姜維以一個降將身份投降蜀漢的第二年,就被封為中監軍徵西將軍,相當於蜀漢中軍一支部隊的將領,這還不算,還讓姜維統領一支五六千人的虎步軍,這份信任,這份提拔,就連王平也比不上,以一個降將身份在投降的第二年就掌管蜀漢二十分之一的軍隊,放眼整個蜀漢政權也唯有姜維一人而已。

諸葛瞻八歲那年,諸葛亮病死於最後一次北伐的軍中,此時的姜維已跟隨諸葛亮北伐已六年之久。



諸葛亮去世前,選定的第一順位接班人是蔣琬,第二順位接班人是費禕,蔣琬和費禕主政期間的政策,多以休養生息為主,而北伐並不是太積極,尤其是費禕,一直壓制姜維的北伐。

費禕被刺殺身亡後,姜維才開始真正掌握蜀漢的兵權,積極北伐,這一年,27歲的諸葛瞻官至侍中,已經參與了蜀漢的政治。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諸葛瞻與姜維產生了政治分岐:

姜維主張北北伐,認同諸葛亮的北伐理念;諸葛瞻反對北伐,認為北伐導致民生凋疲,國力虛耗。



為什麼諸葛亮的親生兒子諸葛瞻和諸葛亮的衣缽傳人姜維有如此不同的政見呢?

個人認為主要原因就是:他們的成長環境不同。

姜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就是縮小版的諸葛亮,姜維在很多方面與諸葛亮類似,例如對於北伐的執著,諸葛亮五出祁山北伐,姜維前後北伐十一次之多。

諸葛亮為官清貧,家無餘財,姜維同樣如此,居家衣物財物夠用即可,無侍妾、無音樂,對物質財富沒有太大的興趣。



諸葛亮一生忠君愛國,鞠躬盡萃,死在北伐的軍中,姜維同樣如此,蜀漢皇帝都投降了,可姜維還想著復國,並且對劉禪說出:願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最終姜維為國捐軀,死於亂軍。

而諸葛瞻呢,生於和平環境,一生未受到大起大落,頂著諸葛亮兒子的光環在蜀漢不斷加官晉爵,他的人生如同規劃好的一帆風順,17歲娶公主為妻,出仕騎都尉,之後不斷升遷,歷任射聲校尉、侍中、尚書僕射、軍師將軍,直至衛將軍,執掌尚書檯。



諸葛瞻的升遷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他是諸葛亮的兒子,也許諸葛瞻有些才華,可是頂著諸葛亮的光環,卻無諸葛亮能力的諸葛瞻,始終難有作為,在和平環境中長大的諸葛瞻認為蜀漢弱小的原因就是姜維的窮兵黷武,因此與姜維政見不和,還曾經聯合黃皓及朝中一批人想罷免姜維,結果姜維還沒有來得及罷免,司馬昭的伐蜀大軍就南下了。

37歲的諸葛瞻為保衛蜀漢最後的防線,與鄧艾一戰,為國捐軀,他的兒子諸葛尚也戰死,不失為忠烈之士,諸葛亮祖孫三人皆死於沙場,可謂一門三忠烈。

諸葛瞻與姜維同為忠烈之士,唯一的區別就是政見不同。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諸葛瞻遺言內容“外不制姜維,內不除黃皓”出自《元和郡縣誌》,這是一本由唐代人李吉甫撰寫的地理志,因為年代久遠,唐代人可能聽的只是傳聞,記載未必是真實的。但結合蜀漢晚期的政治情況分析,真實性卻又不小。


蜀末,距離劉備入川已將近四十年,諸葛亮病逝約有二十年,蔣琬、費禕治蜀十九年,蜀漢政權內部與經濟一直有衰敗趨勢,故越後期執政者越具有亡國直接責任。


諸葛亮執政時權力高度集中,他病逝後軍政權一分為二,軍權由大司馬、大將軍執政,政權由尚書令、益州刺史分掌。行政中樞分為尚書檯、侍中寺二個系統,內侍官員又有侍中與中常侍,尚書檯有大將軍“錄尚書事”,尚書僕射是尚書令的為副官。

瞭解這些前提,可知道諸葛瞻在蜀漢末期的作用,他十七歲成為劉禪的女婿,是劉禪專門提拔上來牽制姜維的重要人物,亦是劉禪除黃皓外最信得過的人。諸葛瞻時任都護、衛將軍兼錄尚書事,一時間讓諸葛瞻同時涉足軍、政兩界,對外正是為了削弱姜維在軍隊的影響力。


為此,諸葛瞻與姜維矛盾持續激化,廖化知道諸葛瞻上臺後曾經暗示過姜維政治形勢不好,不要急著北伐,姜維沒有理睬廖化的勸說。但諸葛瞻反對姜維北伐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諸葛瞻從244年就已經出仕,期間尚書令陳祗支持姜維北伐,諸葛瞻作為陳祗的副手沒有任何表態,顯然也支持姜維。


諸葛瞻是當時最佳政治宣傳人物,蜀民追思諸葛亮,一旦朝中有什麼善政就說是諸葛瞻所提倡,他就算在中樞裡啥事都不幹也有穩定民心的作用,那個時期裡劉禪、姜維、陳祗、黃皓、諸葛瞻還算是一個體系的政治聯盟。面對蜀人日益對劉禪政權不滿,他們這些外來者也勢不得不團結。

問題出在景耀元年(258年),尚書令陳祗病逝。大將軍姜維領兵返回成都,諸葛瞻、董厥、樊建接手陳祗的工作,掌管尚書檯,朝政參議權則多在黃皓手中。


這時很多官員都依附到黃皓麾下,只有樊建不和黃皓往來,《三國志·諸葛亮傳》這段記載的潛臺詞似乎是指諸葛瞻、董厥跟黃皓有所交往,如果把他們看作跟陳祗聯合的一夥,諸葛瞻、董厥在執政期間對黃皓不做任何干預就合情合理了。



劉禪倒不見得完全不管黃皓,他把董厥遷為輔國大將軍、錄尚書事,以樊建任侍中代理尚書令,對黃皓有一定製衡。是蜀漢二年後就滅亡,看不出什麼實際效用。


劉禪集團漸漸分裂為諸葛瞻、黃皓、姜維三派,他們的分裂不是一朝一夕形成,亦不是明確黨派分立,實際上始終是為劉禪服務。


此前陳祗與黃皓互相表裡,擾亂朝政秩序,姜維多年窮兵黷武都已經埋下分裂伏筆。制約姜維就是劉禪本人態度,他給諸葛瞻加拜衛將軍,代理都護,擴大諸葛瞻軍權,正符合諸葛瞻遺言要外製姜維的說法。


由於姜維自掌權以來連年征戰,窮兵黷武。被陳壽、常璩、習鑿齒、孫盛等多位史學家寫入史書中,蜀漢的國力受影響持續下降,到了百姓面有菜色的地步。同時因為黃皓擾亂朝政,朝廷沒有人講真話,全是吹噓奉承的語言。蜀漢被姜維、黃皓從外到內搞的很糟糕,於是劉禪才會讓諸葛瞻牽制姜維。


《三國志宗預傳》側面描述這件事情,“右車騎將軍”廖化路過“鎮軍大將軍”宗預的家,約宗預一同去拜訪“衛將軍”諸葛瞻,此刻諸葛瞻在名義上已經有節制諸軍的權力,是他們的上司。但是七十多歲的宗預對此興趣不大,認為沒有必要去巴結諸葛瞻。側面體現出劉禪雖然給予諸葛瞻很大實權,諸位軍界大佬並不太承認,因為諸葛瞻還沒有任何戰功,更別提可以直接制衡姜維。內政方面亦然,諸葛瞻雖權大實則沒有對付黃皓的能力。


另一方面,姜維亦提出要誅殺黃皓,劉禪對黃皓進行包庇,姜維見黃皓勢力枝附葉連,避難於沓中屯田。這一場交鋒誰都沒有分出勝負,諸葛瞻名義上權重而缺乏實際影響力,黃皓黨羽滲透朝野已成事實,姜維軍權在手,他要率兵北上,亦無人管得了他,三個派系就這麼僵持下去。


不久,姜維再度北伐,被鄧艾擊敗。黃皓找到機會,扶持右大將軍閻宇去接管姜維兵權,諸葛瞻、董厥此時態度也贊同黃皓。

《三國志》裴松之注裡的著名噴子孫盛在《異同記》記載,他們召還姜維的理由是任其為益州刺史,藉機奪其兵權。八十年後,孫盛還聽蜀地的長老講起諸葛瞻上表以閻宇取代姜維故事。孫盛於十歲避難江南,約297年前後出生之人,他在347年隨桓溫破蜀,時距離蜀漢滅亡有八十四年,他採訪的蜀長老即便不是親歷者,也是生活在270年到290年的聽聞者,可信度極高。這意味著諸葛瞻最後選擇跟黃皓聯手對付姜維,這也體現了劉禪本人意志,他認為蜀漢財政已難以持續無意義的北伐。

因為史料貧乏,我們已難知曉蜀漢經濟的具體情況,諸葛亮執政時期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他在常年北伐與經濟發展間取得穩定的平衡,發動戰爭則經濟不免有所下降,但沒有惡化到崩壞的地步。隨著蔣琬、費禕上臺減少大規模戰爭,經濟得到恢復。


到了蜀漢晚期,姜維持續著發動戰爭,發生了段谷之戰慘敗,以致經濟嚴重受創,陳祗、董厥、諸葛瞻、姜維又皆非經國大才,故只能眼睜睜看著國力下滑。


黃皓亂政,使劉禪沒法清楚知道蜀漢具體情況有多糟糕,姜維窮兵黷武則大大消耗國力財力、人力。諸葛瞻兼管行政、軍事、決策等實權,對此無力矯正,擔負著在其位不任其事的責任。這正是諸葛瞻自認有罪,姜維有罪,黃皓有罪的原因,劉禪當然也有罪,只是諸葛瞻沒法譴責自己的君主。

裴松之注《襄陽耆舊記》記載吳臣張悌於263年分析說:“今蜀閹宦專朝,國無政令,而玩戎黷武,民勞卒弊,競於外利,不脩守備。彼強弱不同,智算亦勝,因危而伐,殆其克乎!若其不克,不過無功,終無退北之憂,覆軍之慮也,何為不可哉?昔楚劍利而秦昭懼,孟明用而晉人憂,彼之得志,故我之大患也。”吳人笑其言,而蜀果降於魏。”

順便提一句,姜維不是諸葛亮欽定接班人,諸葛亮欽定的接班人只有蔣琬、費禕,他只是提拔過姜維,如果提拔也能算接班人,蜀漢後期的董厥、樊建也是諸葛亮接班人,還有那張翼、廖化也是被諸葛亮提拔的,蜀漢一直到滅亡時期的政治核心人物基本都是諸葛亮所留下,姜維談不上太特殊。


蘇沉船


這個問題嚴格的說並不正確,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的遺言沒有說過想除掉姜維,姜維也不是諸葛亮欽定的接班人。

可能很多人看《三國演義》,對於諸葛亮將姜維收為弟子印象深刻,加上《三國演義》裡五丈原以後情節直接跳到了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姜維帶兵北伐,給人感覺諸葛亮死後就是姜維接班了。

實際上在正史裡,諸葛亮只是覺得姜維是可造之才,“勤時事,思慮精密”,值得培養而已。因此姜維開始被封為倉曹掾,加奉義將軍,統帥虎步軍。到諸葛亮死的時候,也不過是中監軍徵西將軍。諸葛亮選擇的繼承人其實是蔣琬:

臣若不幸,後事宜以付琬

姜維一直到247年,升任衛將軍,才和大將軍費禕共錄尚書事,此時他歸降蜀漢已經快20年,距離諸葛亮死,也已經有13年,姜維也是多年的媳婦熬成婆,不過還是受費禕節制。直到6年以後費禕被刺殺,姜維才掌握軍權。所以說姜維是諸葛亮的弟子可以,但是真的不是欽定的接班人。

而諸葛瞻也沒想除掉姜維,有人說諸葛瞻臨死前說自己有三罪,其中之一是“外不能制姜維”,不過這一說法不見於正史,只有孫盛《異同記》提到諸葛瞻和董厥認為姜維好戰而沒有功勞,造成國力疲敝,所以想奪姜維的兵權而已:

孫盛異同記曰:瞻、厥等以維好戰無功,國內疲弊,宜表後主,召還為益州刺史,奪其兵權;蜀長老猶有瞻表以閻宇代維故事。

而在《三國志》裡記載的是黃皓想奪姜維的兵權,兩者說法不一。而且即使按照孫盛《異同記》所說,也是召姜維回來當益州刺史,只是削姜維的兵權,並不是說要除掉姜維,最多說是政治見解不同而已。


不沉的經遠


263年末,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率軍在綿竹關與鄧艾交戰。眼看敗局已定,有人勸他立即撤兵,從長計議。諸葛瞻卻說“吾內不能除黃皓,外不能制姜維”有何面目撤軍呢?於是和兒子衝向敵陣,戰死沙場。

諸葛瞻後悔沒有除掉奸臣黃皓可以理解,那麼他為何會對諸葛亮一手提拔起來的姜維有意見呢?

諸葛瞻和姜維兩人並沒有什麼私人恩怨,他之所以對姜維不滿是因為兩人的政見不合,他不滿姜維窮兵黷武,徒耗國力,認為這樣遲早會拖垮國家,而這也是蜀漢後期絕大多數朝臣的意見。

也許有人會說,姜維北伐是在延續諸葛亮的政策,諸葛瞻這樣做不就是在反對父親諸葛亮的路線麼?恰恰不是。


諸葛亮去世的時候,諸葛瞻年僅8歲,諸葛亮不可能在這個年齡為諸葛瞻講述軍國大事,反而是教育他如何成長為人,所以諸葛瞻對於父親的北伐政策其實是沒有什麼概念的。

而諸葛亮死後,他的後繼者蔣琬和費禕並沒有延續諸葛亮的北伐政策,而是以守為主,休養生息,費禕曾言“吾等不如丞相亦已遠矣,丞相猶不能定中夏,況吾等乎!且不如保國治民,敬守社稷”,劉禪也對此表示認可。

但姜維卻是諸葛亮北伐政策的堅定執行者,他屢次要求北伐出兵,但遭到了蔣琬和費禕的大力壓制。費禕為大將軍時,姜維“每欲興軍大舉,費禕常裁製不從,與其兵不過萬人。”

費禕死後姜維為大將軍,無人能制,屢次北伐,雖有戰功,但損耗驚人。廖化和宗預兩位老將軍對姜維也不滿,說他“智不出敵,而力少於寇,用之無厭,何以能立?”

姜維受到了同屬諸葛亮勢力蔣琬、費禕的排擠與壓制,也為軍隊中的元老所不滿,而益州本土勢力自不用說,可見姜維在蜀漢朝廷裡是“裡外不是人”,所以姜維很少回成都,基本都是領兵在外,像是一隻孤狼。

而諸葛瞻成年後,娶了劉禪的公主,並順利進入禁衛軍系統,從基層軍官騎都尉做起,30剛出頭就做到了衛將軍、平尚書事,可謂平步青雲。從他的履歷來看,他的人脈圈子中都是反對姜維的人,和姜維基本沒有交集,所以諸葛瞻反對姜維也是順理成章之事。

雙方的衝突在262年姜維兵敗侯和後爆發了。黃皓首當其衝,欲以右將軍閻宇代替姜維大將軍的職位,諸葛瞻隨群臣附和。諸葛瞻這麼做並不是認同黃皓的所作所為,而是在反對姜維這一點上和黃皓達成了共識,他認為趁此機會扳倒姜維對蜀漢是有利的。

姜維得知後,就在沓中屯田種麥避禍,蜀漢滅亡前再也沒有回到成都。

而姜維在西北屯田,遠離漢中和成都,曹魏認為這正是滅蜀的好機會,於是經過一年多的備戰,曹魏於263年秋髮動滅蜀之戰。諸葛瞻率軍從成都趕往涪城,最終在綿竹被鄧艾擊敗,以身殉國。

所以諸葛瞻才會在臨死前遺憾自己沒能除掉黃皓,沒能制衡姜維。雖然他的能力和諸葛亮差了很遠,對蜀漢也沒有有多大貢獻,但他能夠以身殉國,還是保全了諸葛一門的名節,至少比規勸劉禪投降的張飛次子張紹,鄧芝之子鄧良,投降鍾會的蔣琬之子蔣斌之流強很多了。

而被蜀漢朝野排擠的姜維則在蜀漢滅亡後還一心想要復國,最終在264年死於成都之亂,被曹魏士兵碎屍萬段,剖屍取膽。


石頭說歷史


諸葛瞻這麼說的根本原因我認為概括為“政治主張不一致”,不存在深仇大恨。而導致主張不一致的根源有以下幾點:

1.閱歷不一樣:這個會影響一個人的思想主張。

姜維是諸葛亮一手帶出來的學生,並且一直跟著諸葛亮北伐,這個閱歷讓他深刻領悟老師北伐的初衷、以及打仗帶來的快感。而諸葛瞻是227年出生,到234年父親去世都沒上過戰場,根本沒有親身體驗過北伐,生長於和平年代的人當然容易認為戰爭就是窮賓度我,呵呵。

2.知識結構不一樣:這個也是直接影響政治主張不一致。

我們看看諸葛亮教育小孩,推薦給諸葛瞻的書籍《又誡子書》可以看出,諸葛瞻主要是學習仁義、道德,這個可以看出後來即使在綿竹抵抗鄧艾過程中,慷慨就義、維護道義的結局。諸葛瞻應該是對軍事知識就是白痴,所以,根本打不贏鄧艾,當然也就對姜維這種武將不理解。

既然政治主張不一樣,而蜀漢政權就這麼大,自己為了能實現政治主張,就必然會想到幹掉與自己路線不一致的人,這個與有無仇恨無一點兒關係。

大家覺得呢?歡迎補充。


讀三國感悟人生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景耀六年冬,魏將鄧艾奇襲陰平。諸葛瞻退守綿竹,並決定和魏軍決戰。

戰前,諸葛瞻說:“我於內不能制黃皓,於外不能制姜維,進軍又不能守護國土。”有何面目回去呢?抱著必死之心,諸葛瞻戰死沙場,留下的這句話讓後人唏噓。


題主所說諸葛亮欽定接班人就是姜維,欽定不欽定守仁君不知道,但是費禕死後接管大權的確實是姜維。姜維掌權後先後進行了十一次北伐,總計勝五、平四、敗二,看起來戰績不錯,但是姜維的多次北伐使本就貧弱的蜀漢更加雪上加霜。

朝中眾多文武都反對姜維北伐,諸葛瞻就是其中一個。他認定是因為姜維的多次北伐使國家貧弱,導致無力抵擋魏軍進攻。

要說這諸葛瞻,他雖然是諸葛亮的兒子,但是和他爹比差的實在是太多。但是其志慮忠純,甘心為蜀漢赴死,父子兩代為國鞠躬盡瘁,值得後人敬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