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大師風骨系列:蔡元培立北大軼事(一)

​小燕先生講民國大師系列,以演義之法,來講述歷史的故事。有所演繹,只為更好的展現那個時代大師們的精神內核本質。

每篇三到五個小故事,不定期更新。

如果你喜歡,請幫忙轉發擴散!


民國大師風骨系列:蔡元培立北大軼事(一)

Part 1

“如果有一群人,溺於水中,你救還是不救?”蔡先生問許德珩。

“當然要救。”

“若是這些人並不自知自己溺於水中,反對你大打出手,責斥你滾開呢?”

這段對話,並不為官方記錄,而對談的結果,也沒有人知曉。

但我翻閱過有關蔡元培先生重整北大的歷史時,卻發現它的答案,就包含在蔡先生的這段歷史裡。

諸君且聽我慢慢道來。


民國大師風骨系列:蔡元培立北大軼事(一)


Part 2

蔡元培先生當校長的那些年,出過一件細思極恐的事。

北大的風氣,在蔡先生的整紓下,在當時開中國文明開化之先,幾年下來,北大學生已初具自由之精神。

但人嘛,尤其是年輕人,常常因為各種原因,不免落於以貌取人的坑裡。

因此,不少學生對於一位長著一幅官僚面孔的同學,大為不喜。

遂有學生匿名在當時北大的宿舍牆上,張貼大字報以討伐該面相官僚的同學。

那個時候,北大的學生宿舍叫西齋。

此舉引發了其他同學的效仿,一時間西齋的牆上,竟被貼滿了這些討伐檄文。

幾天後,蔡先生聞知此事,便在全校大會上,講了這事。

蔡先生的話,大意是說,若是那個人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好,作為同學,你們理應規勸他。

若發現勸之無效,你們可以和學校當局講。

這才是解決問題的途徑。

民國大師風骨系列:蔡元培立北大軼事(一)


像你們這樣,直接匿名張貼大字報攻擊對方,這樣的方法其實並不利於解決問題,甚至令對方生出牴觸之心。

於問題無益,而於你們自己的德行,則是開了一個壞頭。

最後蔡先生總結了一下,告誡這些同學,以後要痛改前非,否則這樣的行為必是品性沉淪之端。


民國大師風骨系列:蔡元培立北大軼事(一)


Part 3

我研究蔡先生的歷史時,常生出一些明悟來。

這或許就是研讀大師們的價值之一,能夠啟發人的智慧與靈性。

當年五四學生運動,被段政府所捕得學生,共計32人,二十人是北大的學生。

其中就有許德珩,許德珩之成材,可以略微誇張的說,既在於其人天份,更因遇了貴人蔡先生方得始終。

及至晚年,許德珩還時常予子女後輩言及:正是我山窮水盡的時候,我師蔡先生援人以手,給了我課餘翻譯的機會,對我真是莫大的支持與鼓舞。

蔡先生和許的故事,後面我還會講。咱們先聊五四這個事。

學生被捕當晚,蔡先生急匆匆趕到北大第三院大禮堂。

這裡是北大學生們商討營救方法的大本營。

只是,他們怎麼商討,也總覺得沒有什麼好的辦法。

及至蔡先生到來,這些學生看到他,或有驚喜歡呼者,或有嚎啕大哭者。

同學們都清楚,蔡先生是一向不支持學生搞政治的。

所以,還是挺害怕蔡先生責備的。

蔡先生並沒有因為學生們參加政治運動,捅出這麼大的蔞子而責備這些學生,而是安慰學生們,讓他們明天安心上課,營救被捕學生的事,由他來做。

這些少不更事,只有滿腔熱血的學生,紛紛表示聽從。

而蔡先生則是當即趕到段祺瑞最敬重的孫寶琦家裡,請其出面為學生說項。

孫曾經是前清駐德公使,頗為敬重蔡先生的人品。

但由於這事實在鬧得太大,孫非常猶豫。

但為了營救學生,蔡先生便在孫家會客室裡,一直坐至深夜12點多,孫氏對他這耍無賴的行為,也是哭笑不得,這才答應下來。

之後蔡又四處走動,為營救學生做著努力。

5月7日被捕學生便紛紛獲釋。

從被捕到獲釋,只用了三天。

讀到這裡,我不由得眼眶微溼。

這樣的師長,值得千古留芳。

我也經歷過一些事件,只不過結局卻是轉首便被系領導給賣了。

兩相對比,不由得慨然長嘆,一時惆悵。

至於我的另一個感悟,則是需要聯繫後面的北洋戰爭。

這一悟是,若懷著美好的改良的願望,但卻是用暴力手段去實現,那麼最終舊的體制往往不會變得更好,而是屠龍少年再次化為惡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