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簽訂《夫妻公約》的模範丈夫,兩次痛失愛妻,三次成婚

蔡元培(1868年-1940年),字鶴卿,又字仲申、孑民,浙江紹興府山陰縣(今浙江紹興)人,祖籍浙江諸暨。近代中國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民主進步人士。

蔡元培一生致力於中國的教育事業,四處辦學,他是中華民國的首任教育總長,也是聲名顯赫的北大校長。蔡元培在掌舵北大期間,勵精圖治,改革北大,大開“學術”“自由”之風。

蔡元培治學嚴謹,為人寬厚,因而被人稱為“學界泰斗,人世楷模”

我們都知道蔡元培是偉大的教育家,可是你知道他的婚姻生活嗎?蔡元培婚姻生活坎坷,一生共經歷了三次婚姻,兩次竟痛失愛妻。

蔡元培:簽訂《夫妻公約》的模範丈夫,兩次痛失愛妻,三次成婚

第一次婚姻:簽訂《夫妻公約》

蔡元培出身書香世家,幼年時,家人便培養他讀書的興趣,蔡元培聰明好學,17歲時便考中秀才。

1889年,21歲的蔡元培考中舉人,一時間,前來道賀的人絡繹不絕,同時前來提親的人也踏破了蔡家的門檻。蔡父蔡母最後為蔡元培選定了當地名門望族的王家千金大小姐王昭。

這樣,蔡元培的第一位夫人便是王昭。蔡元培的第一次婚姻,完全是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舊式婚姻,蔡元培在婚禮之前甚至從來沒有和王昭見過面。

王昭是一個傳統的封建女性,不僅沒有文化,而且還喜歡裹腳,她和蔡元培在生活上有很大的分歧,蔡元培卻生性豪放、不拘小節,而王昭總是和錙銖必較,兩人婚後經常發生口角。

儘管夫妻關係並不和睦,但無論蔡元培做什麼,王昭都會給予支持。蔡元培在翰林院做官時,曾經威震亞洲的北洋水師在中日甲午海戰中全軍覆滅,清政府被迫簽訂了不平等的《馬關條約》。

蔡元培:簽訂《夫妻公約》的模範丈夫,兩次痛失愛妻,三次成婚

蔡元培不忍看著國家被列強所宰割,便上書朝廷,請求革新政治,變法圖取,但卻沒有得到統治者的回應。

蔡元培深感清政府的腐敗,便辭官回鄉,準備教書育人,所有的親朋好友都勸他繼續做官,而只有妻子王昭一人支持他。

1900年,深受西方新思想洗禮的蔡元培開始重新思考女權的定義,重新調整夫妻之間的關係。

於是,蔡元培經過深思熟慮後,寫出了著名的《夫妻公約》,蔡元培在《夫妻公約》裡勸解妻子王昭大膽地放腳,而且還著重強調夫妻之間應當注重交心,只有破除封建守舊思想,夫妻之間的感情才會更加融洽。

王昭也迫切想要改善夫妻之間的關係,所以對蔡元培的話是言聽計從。這對結婚十多年的夫妻逐步互相理解,開始修復感情的裂痕。

蔡元培:簽訂《夫妻公約》的模範丈夫,兩次痛失愛妻,三次成婚

這段改造過後的婚姻,令蔡元培非常滿意,他曾發自肺腑地讚歎:“伉儷之愛,視新婚有加焉。”

可惜好景不長,兩人的幸福生活沒有持續幾個月,就在這一年,王昭突然身染重病離開了人世。

蔡元培極為悲痛,為王昭寫下悼文,其中有:“自由主義君始與聞,而未能免俗,天足將完,鬼車漸破,俄焉屬纊,不堪遺恨竟終身。”

第二次婚姻:無微不至的賢內助

王昭去世時,蔡元培剛滿33歲,他在江浙一帶的知識界已經頗有名氣了,所以上門提親的人又絡繹不絕。

蔡元培剛剛痛失愛妻,不想立即再婚,而是想把所有的心思放在工作上,但說媒的人總是上門來打擾。

於是,不堪煩擾的蔡元培便在大門上貼出一則徵婚啟事,在上面列出了五個條件:

第一、是不纏足的女性;第二、須識字者;第三、男子不得娶妾;第四、如果丈夫先死,那麼妻子可以改嫁;第五、夫婦如不合,可以離婚。

消息傳開來,當時還是清末時期,人們的思想依然很保守,能滿足這五項條件者,可謂是少之又少。於是,那些媒人們再也不登門說媒了。

蔡元培:簽訂《夫妻公約》的模範丈夫,兩次痛失愛妻,三次成婚

1933年上海,魯迅、蕭伯納、蔡元培

也許是姻緣天定,蔡元培在杭州辦學的時候,有一天在朋友家看到一幅工筆畫,線條秀麗、題字極有功底。他對作畫之人產生了極大興趣,一打聽,得知作者是江西名士黃爾軒的女兒黃世振,又名仲玉。

黃仲玉出身書香門第,不但沒有纏足,而且識字又精通書畫,其父黃爾軒失去官職後為生活奔波的時候,黃仲玉便常常售賣自己創作的字畫以補貼家用。

朋友看出蔡元培對黃仲玉有愛慕之意時,便問:“孑民兄,徵婚啟事貼出已一年有餘,不知是否找到意中人?”

蔡元培無奈地搖了搖頭。朋友意味深長地笑了笑,指著蔡元培眼前的畫,說:“此女天足(腳自然生長),識字,敢再嫁,不知合適不合適?”

蔡元培:簽訂《夫妻公約》的模範丈夫,兩次痛失愛妻,三次成婚

蔡元培只是盯著眼前的畫,笑而不語。於是,這位朋友便從中撮合,而黃仲玉早就想結識這位在教育界名聲顯赫的大人物,只是無緣高攀,此時得知蔡元培想認識她,自然是求之不得。

1902年元旦,蔡元培在杭州舉辦了他一生中的第二次婚禮。這次婚禮中西合璧。蔡元培用紅幛綴成“孔子”二字,代替懸掛三星畫軸的傳統,以開演說會的形式代替鬧洞房。

蔡元培和黃仲玉的婚姻屬於是自由戀愛發展來的,婚後兩人生活的十分甜美,黃仲玉勤儉持家,任勞任怨,讓蔡元培有足夠的精力去辦學。

1907年,已近不惑之年的蔡元培開始了4年德國留學的生活。在德國的4年中,黃仲玉還協助蔡元培編著了《中國倫理學史》。

無論蔡元培走到哪裡,黃仲玉總是任勞任怨地追隨他左右,並盡心盡力地撫養子女,操勞家務,最終積勞成疾。

蔡元培:簽訂《夫妻公約》的模範丈夫,兩次痛失愛妻,三次成婚

蔡元培和黃仲玉及家人

1920年,在蔡元培準備奔赴歐洲考察教育以及學術研究的時候。黃仲玉的身體已經有所不適,但為了讓蔡元培放心出國,她隱瞞了病情。蔡元培走後,黃仲玉身體一天比一天差,最終沒有等到蔡元培從國外歸來,便去世了。

蔡元培得知妻子去世,悲痛欲絕,他寫下了《悼亡妻黃仲玉》一文,回憶了兩個人的過往,其中有:“嗚呼!孰意我尚未死,而汝竟先我而死耶!我守勸汝之言,不敢以身詢汝。然後早衰而多感,我有生之年,亦復易盡;死而有知,我與汝聚首之日不遠矣。”

第三次婚姻:師生戀

黃仲玉去世後的兩年時間裡,蔡元培不僅要處理家庭事務,還要忙於教育事業,所以他不得不在家和學校之間來回奔波,以致身心俱疲。

如果家中有一位賢惠的妻子,將會為蔡元培減輕很多負擔。於是,朋友們再次勸說蔡元培續絃。

在朋友們的再三勸說下,蔡元培同意再婚了,但他又提出三個擇偶標準:

第一、具備相當的文化素質;第二、年齡略大;第三、熟悉英語,能成為自己的研究助手。

時任北大校長的蔡元培這三條擇偶標準,讓朋友們想到了周峻。

說起來,周峻還是蔡元培先生原來在上海成立的愛國女校的一位學生,這位學生對蔡元培先生一直抱有一種敬佩與熱愛的情感,她一直到33歲還沒有結婚。蔡元培和周峻兩人年齡相差22歲。

蔡元培:簽訂《夫妻公約》的模範丈夫,兩次痛失愛妻,三次成婚

周峻和蔡元培

1923年3月15日,蔡元培和周峻訂婚。7月10日,蔡元培和周峻在蘇州留園舉行了隆重的婚禮。這是一場現代式的婚禮,蔡元培一身西裝,周峻則是一身白色的婚紗,周峻挽著蔡元培的胳膊,一起步入婚姻的殿堂。

婚後第十天,蔡元培和周峻攜子女赴歐洲學習。在此期間,周峻一邊相夫教子,一邊攻讀西洋美術。

兩人的婚姻生活,可謂是其樂融融,蔡元培和周峻還常常互相吟詩作賦。

在蔡元培72歲生日時,周峻回憶起和他相識三十餘年以及相守十七年的點點滴滴,不禁寫詩道:“三十餘年師而友,知卿唯我最清明。鏡臺那許塵埃染,常保湛染心太平。”

周峻一直陪伴到蔡元培去世。周峻把對蔡元培的愛傾注在她的作品——《蔡元培半身像》中。蔡元培曾在在上面題詩一首“我相遷流每剎那,隨人寫照各殊科。唯卿第一能知我,留取心痕永不磨”。

1940年3月5日,蔡元培在香港病逝。周峻將上面那首詩的最後一句改寫為“天荒地老總不磨”

本文參考自:《民國風流——大人物的情與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