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最仙气的一首绝句《赠白道者》,果真是赠给白道士的吗?

驴可乐


【1】

晚唐的诗坛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意为前辈李白、杜甫的文章光芒万丈,我作为后来人,只能抬头相望,追赶不上。

走过了盛唐李白、杜甫的辉煌,转眼到了公元829年,韩愈已经离世,白居易、元稹等老牌诗人也渐渐淡出,晚唐的诗坛是要走下坡路了吗?就在同年,李商隐出生了,他的父母是想让他像秦汉时期著名的隐士“商山四皓”一样,做官不一定多大,但一定要有德有才。

晚唐的诗坛有李商隐在,就不会荒芜和落寞。

 

【2】

李商隐其人

    李商隐,字义山,出生于今河南沁阳一个小官僚之家,从小聪慧过人,十七岁受到牛党令狐楚的赏识,让其担任幕府巡官;二十五岁时经令狐楚之子令狐绹推荐,中进士。后受到李党王茂才赏识,在其部下担任书记,其后成为王茂才女婿。以此卷入李党、牛党党争之中,一生郁郁不得志,四十五岁死于今郑州。

   李商隐擅长诗歌写作,骈文也有很高成就,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李商隐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写的缠绵悱恻、优美动人,被世人广为传颂。

【3】

其诗《赠白道者》

  十二楼前再拜辞,灵风正满碧桃枝。壶中若是有天地、又向壶中伤别离。

此诗时李商隐离开玉阳山道观时赠予白道士的诗作,意为正值春风劲吹,碧桃花盛开,与白道士作别,此情此景真令人伤怀,即使取酒浇愁,只是恐怕更加深离愁别恨。也是对诗人郁郁不得志,郁闷心怀的写照。

    壶中若是有天地,典故为《恬岌七签》中,遇张申为云台治官,常悬一壶,如五升器大,化为天地,中有日月,夜宿其中,自号壶天,谓曰壶公,因此得道。李商隐借此比喻白道士嗜酒,并非是白道士能藏入壶中的法术。





青鸟whn


赠白道者

十二楼前再拜辞,灵风正满碧桃枝。

壶中若是有天地,又向壶中伤别离。

李商隐的这首七言绝句,大众从正面的解释来看是指微风轻抚着碧绿桃枝,李商隐在道观与白道长辞别,心中有些感伤。若是此时有酒,定要把酒共醉,好好伤心一回。

然而为什么这首诗被称为最仙气的绝句呢?

个人认为,一则这是由于他曾作为一个修道者,引经据典上的玄妙,构造出一种人间难有的唯美仙境。

至于这诗是不是真的写给白道士?为什么会引发很多的猜测?

一则,是李商隐的诗文风格所致,就算标题写明,读者仍然不信

二则,他诗句的用典可以看出另一个人的影子

首句中的“十二楼”出自《十洲记》:“昆仑山三角,其一角有积金,为天墉城,……城上安金台五所,玉楼十二所。”这里无非是指代仙宫。

《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偷桃窃药事难兼,十二城中锁彩蟾。应共三英同夜赏,玉楼仍是水精帘。

第二句中的“碧桃”出处是指老子西行,曾与王母共食碧桃,而三四句的“壶中”取自道家传说“壶内乾坤”的意思

这些典故都是对仙境的刻画,同时不断加强拜别对象是仙境中人,这难免引发大家的猜测。

诗中具体所指如何,我们也无实证,大家留有一些想象的空间也是一种美……

这也正是李商隐诗词的独特之处,意境美,故事美,妙!


阿海之家


NO!

而且诗里可能有当年的娱乐圈八卦新闻哟!

从全诗来看,这个“白道者”似乎李义山没有什么过深的交情,而且好像还是一个男士(也有可能是女性相好之一,证据见此文论述)所以这首诗才写得如此敷衍,甚至还玩起了文字技巧。因此,题主说此诗是李商隐“最仙气”有些过誉了。

此诗与李商隐其它诗作相比,不论是技巧,还是艺术,或是情感,均不值一提。或许正是因为和“白道士”没有什么过硬的交情,所以根本写不出好诗来?又或许这个白道士是传说中那个李商隐的情敌之一?

或者,这诗中有什么隐情么?

小可不妨掰一掰来看

按资料所述,这首诗是离开玉阳山所作。那么这首诗就有蹊跷。

因为

玉阳山的李商隐的初恋之地!

唐朝有许多公主都修行的,或是入庙,或是入道。当年大诗人王维的绯闻女友玉真公主不就曾在玉阳山修道么?

而且,唐朝还有另一种风气,就是和女冠(女道士)谈恋爱,最著名的当是“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鱼玄机。然后就是李商隐的初恋或大爱“宋华阳”了。

当一件事情成为潮流,那么一定会失去原有的味道。于是中唐以后便有一些女人故意去当道士,以求一波轰轰烈烈的时尚恋爱。而且根据历史资料所载,那些女冠带有半妓的性质。

何况宋华阳的男友也不止李商隐一人。

有些跑题,我们言归正传。为什么小可认为,这首诗没有言外之意,甚至没有什么情感。除非是故意隐藏,来看一下此诗就知道了。

十二楼前再拜辞,灵风正满碧桃枝。

壶中若是有天地,又向壶中伤别离。

诗中的典故用太普通了。

比如十二楼,我们一定会想起李太白的“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实际上据某个忽悠汉武帝的方士所言十二楼在黄帝时期就存在。此处只是说这个白道士是求道之人。

所谓拜辞,就是先行一礼之后再说拜拜,是礼仪,而且是敬语。因此,这个词看不到熟悉,看不到知交,只看到了李义山是相当礼貌,甚至有些虚伪的客气。所以不可能是熟人,更不可能是梦中情人。要么就是做戏给别人看!

灵风,平常解释就是春风,当和道士放在一起的时候,就应当解释为道士的高人风范,比如《通幽记》“灵风飒然,凌虚而上”,比如《集仙录》“,虽真仙降眄,光景烛空,灵风异香,”巧的这两处记载都形容女仙的。李商隐不是经常把宋华阳比喻成仙女么?

碧桃,即仙桃。《太平御览》中说是“(尹喜,就是老子把《道德经》传授之人)从老子西游,省太真,王母,共食碧桃”更让人发晕的是,这个碧桃在古代传奇中形容的还是女仙。比如

萧郎不顾凤楼人,云涩回车泪脸新。

愁想蓬瀛归去路,难窥旧苑碧桃春。

壶中天地,指的就是《云台治中录》中的仙人施存,他有一个 神壶,壶中有天地日月。

第二个壶,指的是酒壶,指壶。

所以,疑点便出来了,李商隐当时虽然年轻,但毕竟是深具写诗天赋的人,如果说一个典故说女仙还是巧合,连用两个女仙典故就让小可生疑了。

是不是只有一种可能,当时是公共场合,表现浓情蜜意不方便,所以写得如此平庸普通,只是为了不想惹人注意。可是却在用典上露出了马脚!

第二个可能就是小可在开始所说的,丫就是一个男道士,年龄也不少,客气一番了事。

到底是哪一种呢?

小可没有去查这个白道士的性别,万一真的是女道士,那么他们之间必有隐情无疑。

顺便吐槽一下自己,谁说诗词爱好者没有八卦之心?


亦有所思


《赠白道者》

十二楼前再拜辞,灵风正满碧桃枝。

壶中若是有天地,又向壶中伤别离。

诗题目为《赠白道者》,李商隐在诗中引用昆仑神山天墉城中的十二座玉楼,充满灵蕴息的仙桃,以及仙道张申得道的壶中乾坤,用于赠送给白道者其人。



然而,李商隐最后一句却用了“又向壶中伤别离”,联系前面三句所描写的仙境、仙桃、仙器、仙术,就让人不禁怀疑,此诗是否真的全是为赠给白道者所作?

但是,单看此诗,我们又无法真正做出具体解释李商隐到底是赠给白道者还是另有所指,所以我们再结合李商隐的另一首诗《白云夫旧居》一起来看或许可以一窥端倪。

《白云夫旧居》

平生误识白云夫,再到仙檐忆酒垆。

墙外万株人绝迹,夕阳惟照欲栖乌。

在《白云夫旧居》中前两句描写了李商隐在白云夫的旧居中,想起自己与白云夫结识,回忆起二人曾经共同在酒垆把酒言欢的场景。但是到了后两句却又变成了,旧居墙外长满荒草以及夕阳只能照到无处栖身的乌鸦荒凉场景。

看看上面的场景,这是何等的凄惨!白云夫其人是谁呢?让李商隐如此感伤。


白云夫即是唐朝宰相令狐楚,令狐楚字壳士,自号白云孺子。生平历经唐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五朝,几乎亲历了五朝中所有的重大政治事件。其对李商隐非常赏识,将李商隐聘为幕僚,擢拔李商隐进入士大夫阶层,临死前更是请李商隐代为撰写自己呈给皇帝的遗表,令狐楚本人就是骈文大家,而其让李商隐代笔,足见对李商隐才华的赏识和信任。李商隐诗中的白云夫的夫和白道者的道者皆是对其尊称。

可偏偏是令狐楚对李商隐的知遇之恩,成为了令李商隐后半生陷入党争漩涡,始终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辗转各地如同“夕阳惟照欲栖乌“中的乌鸦一样无栖身之所,一生不得志的因素之一,这可能就是《白云夫旧居》开头所写“误识“白云夫的原因吧。


我们再回头来看《赠白道者》“壶中若是有天地,又向壶中伤别离“。两句明写壶中天地仙器、仙术,实则是写的怀念令狐楚又感伤自己郁郁不得志的凄楚心境。

结合两首诗一起来看,不论是《白云夫旧居》还是《赠白道者》两首诗中李商隐所写的都是怀念令狐楚以及令狐楚对其知遇之恩,而又感伤本人陷于牛李党争的漩涡之中,胸中锦绣无法施展,不得志的自己。


所以李商隐《赠白道者》一诗表面是写给白道者,实际即是写给已经去世的令狐楚,也是写给李商隐自己的。细细品读我们从中可能读到不是诗中的仙气,而是李商隐惨淡一生中那心中的无限凄楚。


刘道严


赠白道士

唐.李商隐

十二楼前再拜辞,灵风正满碧桃枝。

壶中若是有天地,又向壶中伤别离。

译文前二句谓正值碧桃之ET与白道士告别,后二句谓辞别真令人伤怀,即使取酒浇愁,只恐更加深离愁别恨。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出生于郑州荥阳,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又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与温庭筠合称“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在家族里都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十二楼前再拜辞,他不是对白道士有着特殊感情,他是对十二楼楼有着特殊感情,那里面藏着他最深最美的爱人,此次李商隐拜访道观,是见一见原来的爱人,再一个就是辞行。表面赠白道士,实际上是赠他最深最美的爱人。






德行天下崔


《赠白道者》全诗:

十二楼前再拜辞,灵风正满碧桃枝。

壶中若是有天地,又向壶中伤别离。

这里的“白道者”,在作者《归来》诗里也有出现:“旧隐无何别,归来始更悲。难寻白道士,不见惠禅师。 草径虫鸣急,沙渠水下迟。却将波浪眼,清晓对红梨。”

“壶中天地”典出范晔《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传》:“费长房者,汝南人也。曾为市掾。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后与老翁“俱入壶中,唯见玉堂严丽,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共饮毕而出”。《云笈七笺》也有类似记载。

从这两首诗里可以看出来这位“白道者”跟作者的交情。“十二楼前再拜辞,灵风正满碧桃枝”,碧桃灵风,景何盛也,“昔我去兮,杨柳依依”,“壶中若是有天地,又向壶中伤别离”,就是到了壶中天地,我们还是要为别离悲伤!别离不可怕,可怕的是别离后无边的孤独。赠的是友人,何尝给的不是自己?


盛荷听雨


巜赠白道者》是晚唐诗人李商隐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十二楼前再拜辞,灵风正满碧桃枝。壶中若是有天地,又向壶中伤别离!

这首诗从表面上看,是李商隐拜别玉阳山道观时赠送白道士的!但其实际是代指另一个女子,就是李商隐心中爱慕很深的道姑宋华阳。这里的白道者,是另一首诗《归来》(难寻白道士,不见惠禅师)中的白道士。

李商隐年青时曾入道观修行学道,在那里认识了修行的道姑仙女宋华阳,俩人一见钟情,互生爱慕,你来我往,时间一长,俩人的感情就越来越深,越来越浓,干柴烈火,到了不可控制的地部,最后由于种种不利原因,被迫无奈离开了道观,离开了他深爱的女人。李商隐离开道观后,乃然与他们(白道士与他的师傅令孤楚)一直保持着书信来往,这种来往是李商隐痴情于她,牵挂着她,希望通过这些书信来知晓于她的一些牵挂的事情,但这些往来的书信也使得聪慧的她从中得知李商隐的一些近况。

李商隐借助《赠白道者》来拜别深锁在十二楼中的所爱的女人,因为这十二楼对他来说有着特殊的感情,楼里藏着他日思夜想的最爱的人。这次的郑重拜辞,不是小别,而是意味着漫长的人生仕途的奔波,这一别或许三五个春秋,或许是数十载!

十二楼前再拜别,灵风正满碧桃枝(十二楼)出自《十洲记》(昆仑山三角,其一角有积金,为天墉城…城上安金台五所,玉楼十二所)这无非是指代仙宫。这首诗的首句是说:道观前的再拜辞,清风正轻轻的摇动着碧绿的桃树枝。其实这正是李商隐在写自己的心情,在这暮春时节,我在道观楼前郑重拜辞,而深爱的人却在十二楼里隔着帘子望着拜辞的我,却无言以对,那种隔空相望,伤心离别的感受,难以言表!

壶中若是有天地,又向壶中伤别离!这句诗表面是与白道士说:假如壶中真的另有仙界天地,我依然会在里面伤感的离开你!但其实际是写给他那深爱的人,他俩心有灵犀一点通,以她那等聪慧,是完全能理解这层意思,(你我就算是同门中人,进入了所谓的另一个仙境世界,我俩依然不能在一起,仍旧会伤心的离开。所以这首《增白道者》不是增给白道士,而是来郑重拜别他的深爱的女人!


老刘34614


《赠白道士》

十二楼前再拜辞,

灵风正满碧桃枝。

壶中若是有天地,

又向壶中伤别离。

——李商隐

标题上看起来,这是李商隐赠别给一个姓白的道士所写的使。

这是一首看似比较简单的赠别诗,但是读它的人反而觉得没有这么简单了,其中定有别的隐喻。简单了,就不是李商隐了。

“十二楼前再拜辞,灵风正满碧桃枝。”十二楼前再一次的相拜告辞,风儿轻轻摇动碧绿的桃枝。

“壶中若是有天地,又向壶中伤别离。”咱们就这么别过了吧,若是壶中有酒,有酒共醉我们又要伤心一回了。

这首诗看似简单明了,其实并不是,李商隐的诗经常使用典故,明白了其中的典故,也就明白了李商隐。

第一,李商隐的诗长期文不对题,所以就算他自己注明《赠白道者》,读的人也不信。

第二,他诗句中用的典确实明里暗里指向了另外一个女人。

“十二楼”出自《十洲记》:“昆仑山三角,其一角有积金,为天墉城,……城上安金台五所,玉楼十二所。”这里呢指代的是仙宫。

在李商隐的诗

《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

偷桃窃药事难兼,

十二城中锁彩蟾。

应共三英同夜赏,

玉楼仍是水精帘。

在这首诗中呢同样出现了十二楼,十二楼对于李商隐有着特殊的意义,代指的是另一个女子,他心目中的仙女和爱人。



甜橙加油站


李商隐这首诗叫做《赠白道者》:

十二楼前再拜辞,灵风正满碧桃枝。

壶中若是有天地,又向壶中伤别离。

为何称其为最仙气的绝句呢?其实作为一个曾经的修道者,李商隐离开道宫后和很多道士都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常有诗信相赠往来。而写给道士朋友的信自然是仙气弥漫,用词用典偏向道家传说。

其实这首诗倒是没什么难理解的,只是诗人本身的离奇际遇和其他的很多作品为这篇诗作打下了很深的底色,或者说挖了很多很深的坑,到了这首比较简单的赠别诗,反而没有人相信他这么简单了。

简单了,就不是李商隐了。

平仄没什么好讲的,我们来看为什么这首赠别诗会有很多争议。先解诗的本意,诗题《赠白道者》,这个白道者应该就是李商隐另外一首《归来》诗“难寻白道士,不见惠禅师”中的白道士。这个白道士好酒,也是长安永宁里华阳观里的修道者,与诗人素有来往。

“十二楼前再拜辞,灵风正满碧桃枝。”道观前再拜辞别,风儿轻轻摇动碧绿的桃枝。

“壶中若是有天地,又向壶中伤别离。”咱们就这么别过了,若是有酒共醉,我们又要伤心一回。

这看起来简单明了,其实不然。李商隐的用典是晚唐一绝,这几句诗中用典也非常多,但是并不明显。为什么会有很多人认为这首诗其实不是写给白道士的呢?

第一,李商隐的诗长期文不对题,所以就算他自己注明《赠白道者》,读的人也不信。

第二,他诗句中的各种用典确实明里暗里指向了另外一个人,一个女人。

首句中的“十二楼”出自《十洲记》:“昆仑山三角,其一角有积金,为天墉城,……城上安金台五所,玉楼十二所。”这里无非是指代仙宫。可是“十二楼”这个指代在李商隐的诗中出现得太多次了。《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

偷桃窃药事难兼,十二城中锁彩蟾。

应共三英同夜赏,玉楼仍是水精帘。

这宋华阳姊妹中就有他的情人,是陪同华阳公主一同修道的女道士,和学道的年轻诗人一见钟情,干柴烈火,发生了故事。因为不合礼法,李商隐被驱逐出道观,宋华阳幽禁宫中。两人不得不分离,在痛苦诗人的玄幻脑海中,这女子就锁在了“十二城中”。

还有《碧城三首》:

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玉辟寒。

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

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

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对水晶盘。

对影闻声已可怜,玉池荷叶正田田。

不逢萧史休回首,莫见洪崖又拍肩。

紫凤放娇衔楚佩,赤鳞狂舞拨湘弦。

鄂君怅望舟中夜,绣被焚香独自眠。

七夕来时先有期,洞房帘箔至今垂。

玉轮顾兔初生魄,铁网珊瑚未有枝。

检与神方教驻景,收将凤纸写相思。

武皇内传分明在,莫道人间总不知。

这三首诗详细地记叙了住在“碧城十二”的仙女与自己偷情后导致仙女珠胎暗结,不得不用药打胎的旧情事。最后一句“武皇内传分明在,莫道人间总不知。”还点出,这事儿吧,其实大家都知道了。

李商隐和女道士宋华阳的事情,不但他们的师父《赠华阳宋真人兼寄清都刘先生》中的刘先生知道,这白道士自然也知道,他和他们一直保持诗信往来未必不是因为痴情于宋华阳。而李商隐知道自己和这些道士们的唱和作品总会传到宋华阳手中,不能当面拜别,借助《赠白道者》和“十二楼中”的情人拜别也是有可能的。

李商隐这七窍玲珑心,和他相爱的女子自然也是聪慧得紧。这份款曲暗通,即便是后人臆测,也不过分。

第二句中的“碧桃”出处是指老子西行,曾与王母共食碧桃,而三四句的“壶中”取自道家传说“壶内乾坤”的意思,具体出处忘了。

不过这些典故都是对仙境的刻画,同时不断加强拜别对象是仙境中人,这倒是和其他诗中对宋华阳的称赞暗合,更容易让又闲又爱八卦的后来者去猜测这首诗的真正意图。

其实也可能就真的只是和白道士话别的诗,只是习惯性地用了很多典罢了,包括用了自己的典。

但是后人不信啊,还是那句话。

简单了,就不是李商隐了。


一家之言,欢迎评论。
喜欢请点关注,谢谢。

梧桐树边羽


从诗的表面上看应该是赠别姓白的道士的。

但好像十二楼对李商隐有着特殊的感情在里面,不仅是在碧城十二曲栏杆,还在琼楼十二层里都有所指,代表着一个女子,或许此女子是他的爱人和心里臆想的人。

李商隐虽说曾经在道观修行学经过,他尊重道观中人,但他并不过于相信道教成仙的这一说法,只是有可能藏着他深爱或臆想的女子。

所以说,他分明写着十二楼前再拜辞。他不是对白道士有感情,而是对十二楼有感情,因为那里面藏着他深爱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