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高的人,晨起會有哪些表現?

營養師老楊


尿酸高在臨床上稱為高尿酸血癥,是指在正常嘌呤飲食狀態下,非同日兩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高於420μmol/L,女性高於360μmol/L,即稱為高尿酸血癥。

其實高尿酸血癥是非常多見的,許多人甚至連自己患有高尿酸血癥也不知道,往往是在健康體檢時才發現尿酸偏高。就像我一樣,也是在健康體檢時才發現自己的尿酸偏高,但是卻一點症狀也沒有,更不用說早上起床時會有哪些表現,跟正常人沒什麼兩樣。

高尿酸血癥在初期是可以沒有任何症狀,而且可以長達數年,甚至數十年都沒有任何症狀。你如果不檢查尿酸的話,可能就不知道自己一直以來尿酸超標。但是尿酸高畢竟是一個危險因素,它可以對血壓、血脂、血糖、血管的內皮細胞受影響,間接的長期的高尿酸血癥可能會引起冠心病、心血管事件、糖尿病的風險的增加,並且隨著病程的延長,高水平的尿酸會使痛風的發生率會逐漸的升高,從而出現一系列的症狀。 也就是說,如果高尿酸血癥一直不處理,任由它發展,到最後形成尿酸結晶,沉積於各個部位或者器官,就會出現一系列的併發症。

高尿酸血癥發現到後期會有哪些表現?

1、痛風發作,紅、腫、熱、痛

當高尿酸血癥尿一直存在,而且尿酸不斷升高時,就會形成尿酸鹽,而尿酸鹽一旦在體內沉積較多,就會累及四肢,給身體造成損害,從而出現痛風的症狀,比如手指關節處紅、腫、熱、痛、關節活動不利等等。而且,血尿酸的數值越高,發生痛風的可能性會越大。

2、關節炎,關節畸形:

高尿酸血癥因為尿酸結晶的沉積就會出現關節炎,而且發生的部位多在四肢關節。有時候往往在晚上發生急性關節炎,疼痛劇烈,數小時內可以進展到疼痛的高峰期,表現為關節疼痛、腫脹、發熱等症狀,但是進入間歇期後,可以沒有任何的表現,而逐漸進展為慢性的關節炎,這時就可以看到關節畸形,皮下痛風石,甚至也引起皮膚潰瘍。

3、腎臟損害、出現血尿、多尿、少尿、無尿、水腫:

腎臟是尿液濃縮和稀釋的地方,而高尿酸血癥形成的尿酸結晶在腎臟裡面進一步沉積,就會引發腎損害,造成腎臟病變,從而導致慢性腎臟疾病,如出現尿血、蛋白尿、多尿、少尿、無尿、水腫、腎絞痛、貧血等症狀。

4、高血壓,血壓升高:

上面說到高尿酸血癥會引起腎臟損害,而腎臟與血液的分佈有關,容易導致腎性高血壓,因此高尿酸血癥與高血壓存在很大關係。流行病學中調查發現,在原發性高血壓的患者群體中,同時合併高尿酸血癥的人可達90%,而繼發性的,只佔30%。而且目前臨床研究已經發現,血尿酸高也是可以引起高血壓的,血尿酸的數值越大,高血壓的發病的幾率就越高。 因此,當我們在體檢過程中發現尿酸過高,就要引起足夠的重視,讓尿酸水平恢復正常,避免到最後形成高尿酸血癥,甚至發展出現痛風、關節炎等疾病。

如何預防及控制高尿酸血癥?

1、調整日常飲食,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攝入:

例如肉類、海鮮和動物內臟等具有高嘌呤的食物應該嚴格限制攝入,飲食以低嘌呤食物為主。另外,還要避免高糖食物的攝入,戒菸禁酒,尤其是啤酒和白酒,可適當喝紅酒。生活中要杜絕海鮮跟啤酒的飲食搭配。

2、多飲水:

保證每日飲水量達到2000ml以上,這樣有利於尿酸的排洩。

3、多堅持體育運動:

運動不僅可以加速尿酸的排洩,而且還能減肥,有效控制體重。應該每日堅持中等強度運動30分鐘以上。但是也要注意,不能劇烈運動,否則產生的乳酸會抑制尿酸的排洩,容易誘發痛風發作,儘量選擇有氧運動,而且痛風急性發作的時候應該臥床休息。

4、鹼化尿液:

可以進食碳酸氫鈉來達到鹼化尿液的目的。

純屬手打,實屬不易,若覺得寫的還可以就賞個贊、點個關注唄,如有疑問可在下方留言……


醫者良言


尿酸高是現在很常見的慢性疾病,並且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會有尿酸高的困擾。尿酸高在晨起的時候一般會有哪些表現呢?



尿液異常

如果長期尿酸高,最先反應在的就是尿液。


特別是早上的晨尿,經過一晚上的代謝後,尿液濃度變得異常,可能呈現渾濁、有泡沫等,如果不及時控制,嚴重的可能會有腎絞痛、輸尿管破裂出血,導致排尿困難,出現血尿、無尿或少尿。


身體/關節異常

隨著尿酸過高,腎臟的排洩機制會受到阻礙,久而久之容易堵塞,自然體內的水就排不出去,這時可能身體會出現水腫的情況(眼、腳、臉等部位都可能出現)。



隨著腎臟出現異常,腰部和各關節也會有異常,如表現出腰痠背痛,嚴重的關節部位還會有腫大、疼痛的情況。


乏力口渴

尿酸高的人,常常會感到口乾舌燥,即使大量喝水還是沒有緩解,這是因為尿酸升高,毒素無法排出堆積在腎臟內;還可能會出現消化系統類問題。


而且,高尿酸的人腎臟功能在不斷下降,腎臟所攜帶氧氣通過體內的紅血細胞就會減少,整個人每天會顯得疲憊、乏力,精神不振。



有這3個信號一定要重視起來,有可能使尿酸高的表現。


尿酸高平時生活還是要養成好的生活習慣,低嘌呤飲食,多喝水促進排洩,還要監測尿液中的PH值,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降尿酸藥物,定期複查。


優醫邦


高尿酸,被稱為“第四高”,嚴重危害人類健康。

正常情況下,人體每天生成的尿酸,與代謝的尿酸,維持平衡。

一旦這種平衡被打破,導致體內尿酸增多,超過420μmol/L,定義為高尿酸。

很多人,一起提高尿酸,就會想到痛風。

事實上,痛風只是高尿酸併發症中的一種。

人體尿酸長期處於超標狀態,對於身體有諸多的危害。

尿酸高的人,需要防4種併發症

1、痛風,尿酸在體內累積到一定程度,會形成結晶鹽,導致痛風。

2、動脈硬化,尿酸結晶鹽,會沉積於動脈血管壁,損傷動脈內膜。

3、糖尿病,尿酸每增高 60 μmol/ L,新發糖尿病的風險會增加 18%。

4、腎結石、腎衰竭等腎病,尿酸主要通過腎臟代謝,會損害腎臟健康。

尿酸高的人,晨起後會有3個異常表現

1、晨起關節疼痛

很多人,都知道痛風容易在夜間發作。這是因為,夜間尿酸不能及時排出,會堆積在體內,容易形成尿酸結晶鹽,沉積在關節處。如果,經常在晨起後,發現關節疼痛,甚至出現急性關節炎,要格外注意尿酸高了。此時,若不能及時發現,調控尿酸,則十分容易誘發急性痛風。

2、晨起尿液如茶色

清晨第一泡尿液,需要留心觀察。

如果,發現晨尿顏色像濃茶、洗肉水那樣深,則說明尿液異常,尿中可能存在紅細胞,這個時候,則說明高尿酸已經牽連到腎臟了。

3、早起有浮腫

長期的高尿酸,會使腎臟受損,並形成結晶堵塞腎小球,影響腎臟的過濾能力,一旦出現水滯留,就會出現局部水腫。

輕者出現眼瞼、小腿等局部水腫,病情嚴重時,可能會出現全身性水腫。

這三類人,尿酸易超標,希望你不在其中

第一類:喜歡喝啤酒,吃海鮮

這一點,很多人都知道,長期喝啤酒吃海鮮,會誘發急性痛風。這是因為,大部分海鮮屬於高嘌呤食物,攝入過多,會導致體內尿酸升高。而酒精,則是尿酸的催化劑,還會阻礙尿酸排洩,這二者一起,會導致體內尿酸短時間內升高,易誘發急性痛風,危害健康。

第二類:喝水少,愛憋尿

體內的尿酸,主要通過尿液,排出體外。如果,喝水少,導致尿液少,那麼排出的尿酸也會減少。此時,再加上憋尿的話,尿酸無法及時排出,則會導致尿酸升高。而體內尿酸升高,會危害腎臟,腎臟受損又會影響尿酸的代謝。如此惡性循環,對於人體健康,危害巨大。

第三類:久坐缺乏運動的人

研究顯示,每天久坐的時間超過8小時者,痛風發作的概率會大大提高。再加上缺乏運動,容易導致肥胖、超重,也會增加痛風的風險。所以,這類人要格外注意預防高尿酸。

促進尿酸排洩,預防併發症,做好這幾點

1、多喝水,常飲茶

多喝水,可促進排尿,增加尿酸的代謝。尿酸高的人,要主動喝水,經常喝點植物茶水,是不錯的選擇。白開水可稀釋尿酸,減少尿酸鹽的形成,可促進尿酸隨著尿液排出體外。尿酸高的人,一定要多喝水,每天飲水量,至少應該達到2000ml。

此外,經常用用一些利尿小植物,泡水代茶飲,亦可促進尿酸排洩。

金蘭菊葉茶,泡水喝,可促進尿酸排洩,減少痛風發作次數與頻率。

金蘭菊,是從歐洲引入國內的一種“藥食兩用”食材,後被《藥典》錄入。中醫認為,金蘭菊,有清肝利膽,利尿消腫之效,藥用價值高。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金蘭菊的有效成分,可抑制尿酸合成過程中酶的作用,減少尿酸的合成,可以顯著降低,高甘油三酯血癥並高尿酸,對尿酸和高甘油三酯血癥,均有降低作用,作用持久穩定。

此外,還可改善,由高嘌呤飲食,所引發的高尿酸血癥及腹型肥胖,並綜合調節脂、糖、尿酸交互紊亂的作用,減少痛風的發作次數。

2、戒酒飲,少飲料

一旦查出尿酸高,基本上就和酒飲“告別”了。喝酒不僅會導致體內尿酸升高,還會阻礙尿酸排洩,增加誘發痛風等風險。不論是啤酒,還是紅酒、白酒,任何含有酒精的飲品,都應該遠離。

此外,飲料也是主要少喝,甚至不喝。長期大量喝飲料,也會誘發痛風的發生。調查發現:每天喝2~3罐飲料者,比每月平均攝入不足一罐飲料的人,患痛風的風險要高85%,比酒精的影響還要嚴重。因此,尿酸高的人,除了不能喝酒,還要注意不要喝飲料,尤其是甜飲料。

3、保證睡眠,不熬夜

雖然,現代人熬夜成為了一種習慣。

但是,對於尿酸高的人來說,一定不要熬夜。

長期熬夜,睡眠不足,易導致身體的內分泌失調,從而引起體內嘌呤物質的新陳代謝出現紊亂,最終造成體內的尿酸無法及時排出,對尿酸有一定影響的。

此外,睡眠不足,還會導致腎臟功能受損,不利於尿酸的排洩。所以,尿酸高的人,一定要注意休息,不可熬夜。

4、適當運動,莫懶惰

尿酸高的人,要注意適當的運動,不能太懶惰。

運動最好選擇緩慢的有氧運動,切不可做劇烈運動。

進行一定的有氧運動,有助於減少痛風的發生,對於心血管健康來說,也十分有益。

5、勤檢測,早發現

多數人尿酸高時,沒有明顯不適,除非嚴重超高時,才會出現痛風、關節等。

因此,日常對於尿酸的監測很重要,尤其是尿酸高的人,一旦尿酸值超過520μmol / L,不論有無症狀,都要進行降尿酸的治療。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

食萬個為什麼


需要樹立一個觀念,尿酸高的人不一定會出現什麼症狀,有的人雖然尿酸升高,不管是持續的尿酸升高或者還是間斷的尿酸升高,一輩子都不會出現任何表現。



人們害怕尿酸主要是因為尿酸會引起痛風,高尿酸血癥會導致痛風不假,其實人們也不必太在意太擔心,僅有部分高尿酸血癥患者會發展成痛風,而且從尿酸升高到人們身體出現症狀往往需要幾年有的甚至長達幾十年才會出現症狀。

尿酸升高多於的尿酸或者在酸性環境中,尿酸結晶析出會沉積在腎臟、骨關節及皮下,引起以下的這些表現:

1、急性痛風性性關節炎,多在清晨或者午夜突發起病,多由過勞、受涼、喝酒、進食動物內臟、遭遇外傷或者感染誘發,表現為腕關節、手指、腳踝活動受限發紅發腫疼痛。

2、手指關節、腳趾關節、掌指關節及耳朵出現典型的痛風石。嚴重情況長痛風石的地方出現皮膚菲薄甚至出現破潰和豆腐渣樣痛風石流出。



3、手指、腳趾關節、掌指關節出現僵硬、畸形、腫脹。

4、出現腰痠背痛、腰部絞痛、小便帶血,是尿酸結石的表現。

5、痛風性腎臟受損:小便出現泡沫,是蛋白尿的表現,開始為間斷出現,腎功能受損加重出現持續的泡沫尿。另外還可以出現夜尿增多,小便次數增多。腎功能受損加重晨起可以出現眼瞼和顏面部水腫。



尿酸升高主要是需要控制尿酸在正常水平,由利於減少痛風的發生,預防尿酸沉積引起關節炎、關節畸形及腎功能受損。


佳園道


高尿酸血癥是目前僅次於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謝性疾病,絕大多數高尿酸血癥患者並沒有特殊不適或僅有輕微不適,易被大家忽略,常在體檢時發現。而少數高尿酸血癥患者由於出現痛風性關節炎、痛風性腎病,進而可出現一些特殊的臨床表現。

痛風性關節炎患者常常表現為突發的關節疼痛,伴有紅腫、發熱,多見於足趾關節,而隨著病情進展,後期可出現痛風石,最終可導致關節畸形,肢體殘疾的發生。當出現痛風性腎病時,可有多尿、血尿、泡沫尿等症狀,後期可導致腎功能不全,乃至腎衰竭。

高尿酸血癥的治療應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做到低嘌呤飲食、戒菸限酒、多飲水、多吃新鮮蔬菜、適當運動、控制體重、規律作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態,對於血尿酸水平過高或生活方式干預效果差或出現痛風的患者,可考慮使用降尿酸藥物。

如您有任何疑問,歡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討。關注作者,每日持續性更新健康知識。


銀杏葉的守望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也不斷提升,各種疾病也開始層出不窮。

前幾年還在跟"三高"疾病作鬥爭,現在又開始了"第四高"的戰役。

據統計,目前我國高尿酸患者已高達1億,並且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

一旦出現3個症狀,小心尿酸已“超標”

1、關節紅痛

尿酸高最容易患有痛風,而痛風的典型症狀就是關節痛,引發痛風性關節炎。

尿酸高的時候,一般人都不會太注意,等到痛風嚴重,才會去醫院治療!因此,當出現關節紅痛,說明你的尿酸以超標!

2、腰痛

尿酸高除了會引起痛風,其次就是對腎臟的傷害了。

尿酸的排出需要腎臟,如果尿酸過高,腎臟無法全部排出,就會形成晶體堵塞腎臟,最終就會形成腎結石,嚴重還會導致腎衰竭、尿毒症等!

因此,若經常出現腰痛、腎臟出問題,就說明尿酸已嚴重了!

3、高血壓

很多時候,尿酸過高可能會導致我們的血壓有所增高。這是因為,我們的血壓和我們的腎臟是息息相關的。腎功能異常時,血壓就會增加。

據統計,基本上尿酸的濃度每升高60μmol/L,我們患上高血壓的概率就會提高將近百分之二十,因此,在無故血壓過高時,也要考慮尿酸超標了。

兩大習慣不改,尿酸易“超標”:

1、喝啤酒,吃海鮮

有事沒事,喝點啤酒,是多數人的生活狀態。

然而,很多人,在喝酒的時候,喜歡吃海鮮。

一旦,這樣搭配,則十分容易導致體內尿酸超標。

一方面,酒精,是尿酸的催化劑,還會阻礙尿酸排洩。

海鮮,多數屬於高嘌呤食物,二者一起,會導致體內尿酸升高,易誘發急性痛風。

所以,喝酒的你,最好不要選擇海鮮,作為下酒菜。

2、喝水少,愛憋尿

生活中,有很多人,不愛喝水,甚至等到十分口渴,才會去喝點水,甚至有人還會用飲料來代替。

要知道,人體的尿酸排洩,1/3通過腸道排洩,2/3通過腎臟排洩。

喝水少,導致尿液少,排洩也就少,容易導致尿酸堆積。

而一旦,再養成愛憋尿的習慣,則會導致尿酸滯留,損害腎臟,誘發腎臟病變。

腎臟受損,又會進一步影響尿酸的排洩,如此惡性循環。

所以,多喝水,不憋尿,才是最健康的方式。

查出尿酸高,這五件事,再難也要堅持,哪怕只能堅持一個也好!

第一件:多喝水,常飲茶

一旦,尿酸高了,多喝水,十分重要。

喝水,不但可稀釋尿酸,降低尿酸結晶,還可增加尿液,促進排尿,助力尿酸排出體外。

平時,要主動喝水,小口慢慢喝,每天至少2000ml的白開水,千萬不到等到口渴再喝水,這一點十分重要,需切記。

婆婆丁苦苣茶

喝水時,還可以加點茶飲,一起泡水喝,尤其是利尿的小植物,對於尿酸排洩,降低尿酸,十分有益。

用婆婆丁根,搭配苦苣根,做成 婆婆丁苦苣茶,一起泡水代茶飲,可利尿散結,降尿酸,減少痛風發作。

作為“藥食兩用”的婆婆丁,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有著“尿床草”之稱,利尿通淋,消腫散結,效果尤佳。

用其泡水喝,可促進排尿,幫助尿酸的排洩,還有一定的護肝之效,降低降酸藥物對肝臟的損害。

苦苣,是從歐洲引入的一種“藥食同源”的植物,用其泡水喝,利尿消腫,降尿酸,十分有益。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苦苣有效成分,可抑制尿酸合成過程中次黃嘌呤酶的作用,減少尿酸的合成,還可改善由高嘌呤飲食,所引發的高尿酸血癥,並綜合調節脂、糖、尿酸交互紊亂

第二件:不久坐,不憋尿

尿酸高的人,要多喝水,多排尿

因此,當尿意來襲,一定要及時排洩,切莫“憋尿”。

憋尿,不僅違揹人體的自然規律,還不利於尿酸排洩,更損害腎臟健康。

當不能及時排尿,導致體內尿酸滯留,會損害腎臟,易誘發腎臟病變。

而一旦,腎臟功能受損,又會影響尿酸的排洩,陷入惡性循環,危害生命健康。

此外,除了不憋尿以外,還不宜久坐,應適當的起來活動一下。

長時間坐著,會導致體內體內水鈉滯留,易引發水腫,導致血流不暢,影響尿酸的代謝和排出

相關研究顯示,每天久坐超過8小時,痛風發作的概率,就會大大提高。

因此,尿酸高的人,一定要切記,不憋尿的同時,還要注意不要久坐。

每坐下45分鐘,起來活動5分鐘,十分有必要。

第三件:不喝酒,不貪杯

這一點,不論有多難,都要謹記,儘量做到。

不論是啤酒,還是白酒、紅酒等,只要含有酒精的酒飲,都不宜喝。

酒精,是尿酸的“催化劑”,不但會導致體內尿酸升高,還會阻礙尿酸排洩。

如此一來,喝酒,會導致體內尿酸越累積越多,十分容易誘發急性痛風。

因此,不論如何,一旦查出尿酸高,切記,最好做到“滴酒不沾”

第四件:管住嘴,不貪食

有人說,尿酸高,痛風都是“吃”出來的。

這話,雖然不全對,但也有一定的道理。

飲食不注意,導致嘌呤攝入過多,甚至導致肥胖,都會增加高尿酸、痛風的風險。

一旦,查出尿酸高了,飲食上,要格外注意,不要貪嘴。

超高嘌呤食物,能不吃就不吃,如:動物內臟:動物肝、腎、腦、腸、胰腺等。

此外,還有火鍋、魚籽、小蝦、鳳尾魚、沙丁魚鯖魚、牡蠣等。

濃肉汁、濃雞湯、酵母粉、黃豆、小魚乾等

高嘌呤食物,能少吃就少吃,如:大部分魚類,牛、羊、鵝、鴿、鴨、雞、兔、豬等肉類。

低嘌呤食物,適量食用,杏仁、栗子、花生、黑芝麻,海藻、蘑菇、韭菜、四季豆、豆腐、紅豆等。

超低嘌呤食物,放心吃,奶類及其製品,蛋類,谷薯類,木耳等。

此外,高果糖食物,也要少吃。

大量果糖,進入人體,會加速嘌呤合成,增加體內尿酸,還會阻礙尿酸的排洩,易

誘發痛風。

吃水果時,不能太貪,但是也不能不吃,梨、葡萄、蘋果、荔枝等的果糖含量很高,注意別吃太多。

第五件:控體重,邁開腿

運動少,肥胖,也是導致痛風的因素之一。

因此,尿酸高的人,一定要注意,邁開腿,控體重。

適當的運動,可改善人體代謝,利於尿酸的排洩和控制。

選擇中輕度有氧運動,避免劇烈的無氧運動。

最好選擇慢跑、游泳、跳舞、打太極、健身操、騎車等中輕度有氧運動。

每週至少進行150分鐘

,每天30分鐘,每週5次。

此外,要注意防寒保暖,受涼,也易誘發痛風發作。

肥胖者,體重超標者,要注意控制體重,減減肥。

肥胖的人,常常有代謝異常,會影響尿酸控制,想要尿酸低,就要把體重控制在正常範圍內。

正常的體重指數為18.5~23.9,體重指數=體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

要注意,邁開腿來減肥,切不可“節食減肥”。


嶄新的每一天


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的尿酸大約有1200毫克,

每天新生成約600毫克,同時排洩掉600毫克,使機體處於平衡狀態。

但如果體內產生過多尿酸來不及排洩或者尿酸排洩機制退化,就會導致尿酸滯留體內。

很多人以為高尿酸的危害就是導致痛風性關節炎,其實不然,高尿酸血癥的併發症會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甚至要命!

1. 尿酸首先沉積於關節中,會導致痛風性關節炎,造成痛風石,關節變形。

2. 尿酸過多,腎臟不能及時代謝,直接導致腎小管出現間質沉澱,導致腎病,嚴重的還會造成腎衰竭。

3.高尿酸會刺激血管壁,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加重患心腦血管病的風險。

4.高尿酸還會損傷胰腺B細胞,誘發或加重糖尿病。

所以,高尿酸的危害不容小覷,患者平時除了積極吃藥,運動,還要及時排出體內尿酸,在飲食控制住自己!

尿酸“超標”的人,晨起會有4種表現,占上一個,最好查一下腎臟!

1、晨起水腫

腎臟是體內主要的代謝水分的臟器,通過排尿的方式將多於的水分排洩掉。

如腎臟功能損傷,人體對水分的利用率下降,多餘的水分滯留在體內,就會引起身體的水腫。

尤其是在早上最為明顯,主要是在臉部和腳踝,有些人在起床後,水腫自己慢慢的緩解,消失。

2、晨起尿液異常

夜間身體也要進行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在早上起床時,都會有想要上廁所的表現。

此時身體儲存的尿液非常多,晨起第一潑尿也是健康的“指示燈”。

健康的人排尿有力,顏色會偏黃一點。

可是當腎臟出現問題的人,可能會出現排尿無力,無尿少尿,或是尿液的顏色異常,如醬油尿,洗肉水色等。

無論出現哪些異常表現,都要及時的就醫檢查,避免疾病的惡化。

3、晨起無力

睡覺是人體休息的時候,經過一夜的休息,早起時本應該是精神百倍,神經氣爽。

可是有些人,並沒有熬夜晚睡,但是早起的時候總是很疲勞,總感覺腰膝痠軟,渾身無力。

此時可能就是腎臟損傷引起的,中醫認為,腎主藏精,人體精力,精血不足,就會覺得很疲憊,沒有力氣。

4、晨起血壓升高

數據顯示,尿酸的濃度每升高60μmol/L,我們患上高血壓的概率就會提高將近20%,所以尿酸高與血壓也有一定的關係。

另一方面,尿酸升高傷及腎臟,而腎臟和血壓是一對“相愛相殺的歡喜冤家”,腎臟是調節血壓的臟器,會引起血壓升高。

所以,晨起時可以適當測量自己的血壓,儘早的做好預防。

要想遠離高尿酸,3種水“碰不得”:

1、酒水

酒精是高尿酸患者的大忌,因為酒精在體內會代謝為乳酸,抑制尿酸排洩,酒精還能促進腺嘌呤核苷酸轉化,使尿酸生成增加,造成尿酸結晶,引發痛風。

並且,人體在飲酒後,酒中的乙醇還會抑制腎臟對尿酸的排洩,加速尿酸鹽結晶在腎臟形成,加速腎衰竭。

2、濃肉湯

到了寒冷的冬季,越來越多的人習慣喝濃肉湯來補身子,但濃肉湯卻是升高嘌呤的主要食物。

首先,湯是食物煮久濃縮後的,嘌呤都溶解在水裡;

其次,肉湯裡除了含有脂肪,還有很多調味品,會加入大量的雞精味精,每100g雞精含嘌呤500毫克,是明顯的高嘌呤食物。

3、甜飲料

市面上雖然出售的飲料種類很多,但大多數都是甜飲料,研究發現,這些甜飲料也是引發痛風的一大誘因。

飲料中含有大量的果糖,大量攝入,體內的糖分也會增多,身體無法全部代謝利用,只能轉化成脂肪儲存在身體裡。

過多的糖分不僅會促使肥胖發生,還會使尿酸水平升高,加速尿酸結晶的形成。


高尿酸者,要想預防腎衰竭,一定記住“三勤、兩忌”:

“三勤”:

一、勤飲水

多喝水、喝茶水,能促進身體內源性尿酸的排洩,有助於減輕腎臟負擔。

喝茶時,放一些小植物,有更好的降尿酸、防痛風的作用。

蒲公英木丹茶——降尿酸、防痛風

配方:將菊苣根1.5g、蒲公英根0.5g、木丹0.5g、葛根0.5g、百合0.4g、桑葉0.3g、茯苓0.3g,全部碾碎,製成茶包,熱水沖泡即可。

菊苣根,可調節機體內分泌,有降尿酸、防痛風、減少痛風發作之效。

提取的有效成分,可抑制尿酸合成過程中酶的作用,減少尿酸的合成;亦可改善,由高嘌呤飲食,所引發的高尿酸血癥及腹型肥胖,起到綜合調節身體的作用。

梔子,可促進尿酸排洩,從而降低高尿酸血癥者的血清尿酸水平。

蒲公英、桑葉有很好的的利尿、消腫、解毒的作用,還有利於提高身體免疫力。

葛根,有降低痛風性關節炎、關節腫脹的作用,同時,有降尿酸和修護脾、腎作用。

百合,含秋水仙鹼,有降尿酸作用。

七者搭配,有利於控制尿酸,預防痛風發作。

2、勤運動

長期久坐會導致體內的水鈉滯留,繼而引發水腫,影響尿酸代謝。

研究顯示,每天久坐的時間超過8小時以上,痛風發作的概率就會大大提高。

因此,平時一定要適量運動,不可過度運動,以免加大水分流失,促使尿酸鹽形成結晶;可選擇溫和的有氧運動,如快步走、慢跑、太極等。

3、勤鹼化尿液

尿酸在鹼性尿液中溶解度比在酸性尿液中更高,因此,可通過鹼化尿液,促進尿酸的溶解和排洩,有助於緩解急性期痛風症狀和防止尿酸性腎結石的形成。

碳酸氫鈉(小蘇打)是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鹼化尿液的藥物,具體用法:每次 1~2 片(0.5~1.0),3 次/天。

平時也可以喝點蘇打水,檸檬水,有助於尿液的鹼化。

“兩忌”:

1、忌熬夜

經常熬夜的人,體內消化酶的分泌會變得紊亂,消化功能運轉不暢。

更重要的是,人體生物鐘還會出現很大的變化,從而引起體內尿酸代謝異常,導致尿酸升高,繼而出現各種疾病。

而且,熬夜還會讓身體長時間處於疲勞狀態,不僅會導致尿酸值升高,還會誘發腎臟損傷,加速腎衰竭和尿毒症的發生,對病情無疑是雪上加霜。

2、忌各類調味料

生活的日益豐富,人們的口味越來越“刁”,飲食太過單一,很難吃下飯,就會選擇多放些調味料來改變口感。

但,有些調味料對尿酸水平是有影響的,如鮑魚汁、海鮮醬油、香菇醬油、蠔油等,儘量不要吃。

尤其是蠔油,是用生蠔經過加工工藝製成,嘌呤含量更是可觀。

為此,高尿酸者一定堅持“管住嘴、邁開腿,降體重、多喝水”的原則,將尿酸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


一顆健康的小豆芽


高尿酸,被稱為“第四高”,已經嚴重威脅現代人的生命健康。

據統計,目前我國高尿酸患者已高達1億,並且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

一旦,尿酸高了,會引發全身性疾病。

1、關節疾病,當尿酸結晶鹽,堆積在關節處,。

2、對於血管,也有不同程度的損害,尿酸長期超標,會增加心絞痛、心梗、腦卒中的風險。

3、對於腎臟,有嚴重損害。

尿酸高的人,晨起會有哪些表現?

1、關節紅痛

尿酸高最容易患有痛風,而痛風的典型症狀就是關節痛,引發痛風性關節炎。

尿酸高的時候,一般人都不會太注意,等到痛風嚴重,才會去醫院治療!因此,當出現關節紅痛,說明你的尿酸已超標!

2、出現血尿、腎絞痛

體內尿酸的排洩,需要通過腎臟,一旦,尿酸大量超標,沉積在腎臟中,容易形成腎結石,就會導致腎絞痛、血尿等等症狀,引起痛風性腎病。

尿酸高導致的腎功能下降,大多還會伴隨高血壓、尿比重降低,肌酸升高等異常表現。

所以,一旦出現這類情況,也要警惕尿酸高了。

3、經常腰痛

因為,尿酸高,在人體睡覺時,容易形成尿酸鹽結晶,堆積在腎臟,便容易導致腎結石、腎絞痛等,危害腎臟健康,進而導致腰部容易出現疼痛。

如果,尿酸超標嚴重,此時,還容易導致失眠,要格外注意。

4、血壓偏高

一般早上起床血壓會稍微偏低,若你早上起床後,血壓偏高,則說明高尿酸已經影響到腎臟了。因為,腎臟分泌的血管緊張素異常,從而導致血壓異常升高,一般,我們把這種高血壓叫做繼發性高血壓或者叫做腎性高血壓。

尿酸高的人,少碰4種食物,加重併發症!

1、少吃牛羊肉

秋冬時節,牛羊肉,是進補的首選肉類。

但是,牛羊肉不僅是高嘌呤,還比較難消化,熱量高。

因此,尿酸高,要注意儘量少吃。

最多每個月吃1-2兩次,並且,主要食物,要以水果蔬菜為主。

2、高果糖食物

除了高嘌呤食物外,含果糖高的食物,也會導致血液中尿酸水平增加。

此外,有些飲料中含“果葡糖漿”,它是一種常用的甜味劑,主要含葡萄糖和果糖,一定要注意配料表。

3、少吃海鮮類食物

海鮮,雖美味,但對痛風者,傷害巨大,極易引起痛風急性發作,使得原本穩定的病情加重,不利於痛風治療。

4、高濃肉湯

尿酸高的人, 要注意少喝肉湯,尤其是濃白的肉湯。

濃湯中嘌呤含量,往往比肉中的含量高,尿酸高,一定要少喝。

尤其是,乳白色的肉湯,其中油脂含量更高,不利於脂質代謝,更不利於控制尿酸。

所以,尿酸高的人,一定要少喝濃湯。

降尿酸,預防併發症,做好“三勤,二忌”!

三勤:

1、勤喝水

多喝水,一方面可稀釋尿酸,減少結晶鹽的形成,另一方面,可增加尿液,促進尿酸的排洩。

喝水的時候,加點利尿的小植物,一起泡水喝,排尿酸,效果加倍。

卡斯尼根茶,泡水代茶飲,可降尿酸,減少痛風發作次數。

卡斯尼,是從歐洲引入國內的一種“藥食兩用”的小植物,被收錄的《藥典》之中,習稱菊苣。

卡斯尼的根莖,藥用價值極高,用其泡水代茶飲,可消腫利尿,有助於降尿酸,減少痛風的發作。

現代研究發現,卡斯尼根泡水,有很好的利尿消腫之效,有利於增加尿酸隨著尿液排洩出體外,進而降低體內尿酸水平。

此外,研究還發現,卡斯尼的有效成分,還可抑制尿酸合成過程中次黃嘌呤酶的作用,減少尿酸的合成。

並且,可改善由高嘌呤飲食,所引發的高尿酸血癥,並可綜合調節脂、糖、尿酸交互紊亂的作用。

2、勤檢查

不管一個人有多健康,只要尿酸超過了 520 μmol / L,就應該進行降尿酸治療。

如果,這個人,還合併有糖尿病、慢性腎病,或具有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

那麼,只要尿酸超出正常範圍,也就是420μmol/L,即使沒有痛風發作,也需要治療。

3、勤按穴位

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八寸,有一處穴位“豐隆穴”。

其是化痰的要穴,而化痰作用,正是治療痛風的原理所在。

經常按揉此處,具有良好的降血尿酸作用,故多用來治療痛風

二忌:

1、忌太胖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步入了“肥胖”“超重”的行列。

但是,研究顯示,肥胖,會抑制胰島素的分泌,限制嘌呤的排出,不利於尿酸代謝。

所以,一旦查出尿酸高,就要注意控制體重,不能太胖了。

而對於肥胖的尿酸高者,想要減肥,一定不能選擇節食。

因為,如果是節食減肥,或者是不吃主食,都會使體內產生過多的酮酸,同時,增加尿液酸度,影響尿酸的排出,反而不利於控制尿酸。

對於尿酸高者,控體重,適當的鍛鍊不可少。

2、忌久坐

痛風還跟職業因素密切相關,如一些長期坐辦公室的人員,經常久坐一天,活動量減少,喝水減少,就更易增加痛風的發生。

因為久坐會導致體內水鈉滯留,易引發水腫而導致血流不暢,影響尿酸的代謝和排出。

研究顯示,每天久坐的時間超過8小時痛風發作的概率就會大大提高。

為此,高尿酸者平時一定要學會積極運動,要選擇有氧運動,遠離無氧運動。


日後再說


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在生活中都很常見,被人們稱為“三高”,近幾年,在三高之外,又有了“第四高”,即高尿酸!

什麼是高尿酸?

尿酸是嘌呤的代謝產物,嘌呤多了尿酸自然就多了。然而靠著食物“偷偷”混進人體的嘌呤量大概只佔15%,其餘的85%都是由人體自身代謝產生的。

其中,尿酸1/3通過腸道排洩,2/3通過腎臟排洩。

人體內,有一個容納尿酸的“漏斗”,一旦“漏斗”中的尿酸過多,或“漏斗”出現問題,尿酸就會被帶到血液中,就是高尿酸。當高尿酸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引發痛風、造成慢性腎損傷等等健康問題。

尿酸多高才算高?

成年男性尿酸正常值:149~416μmol/L;女性尿酸正常值:89~357μmo1/L。

年齡大於60歲的男性為:250~476μmol/L;女性為:190~434μmol/L。

如果超出指標的話,就是尿酸高了。

晨起有4種表現,糟糕,你已經是尿酸高的人

除了專門測量尿酸值,我們也可以通過一些生活細節,判斷自己的尿酸是否超標。尿酸高的人,通常晨起會有4種表現:

1、晨起無尿

很多人早晨起床的動力都是憋不住的晨尿,但有一些人,可能突然就沒有那麼多尿了,出現了少尿,甚至是無尿的表現,此時就要注意了。

如果我們的體內尿酸過高,就有可能導致尿酸結晶在我們的腎臟中累積,就可能導致我們出現尿路結石等情況。腎小管也會被阻塞。形成急性尿路梗塞,我們就可能會出現無尿,少尿,尿不出來的情況。

2、腰痠背痛

經過一晚的休息,晨起時應該神清氣爽才是,但偏偏有些人會相反,感到腰痠背痛。

身體尿酸堆積時,很容易在身體中形成尿酸鹽晶體,增加腎臟負擔,牽連身體的時候便可能讓人感覺腰痛、背痛,頻繁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要注意查下尿酸和腎臟。

3、關節劇痛

尿酸嚴重時,若出現關節痛的情況,多半就是痛風了。

其表現為:關節紅腫,反覆疼痛,還會伴有頭痛、腦熱、厭食等。

這是因為過多的尿酸鹽無法排出,就會沉積在關節、軟骨等位置,出現這些症狀。

4、血糖異常

晨起監測血糖時,如果發現血糖突然升高,也要警惕是不是尿酸高了。

因為尿酸過高時,體內葡萄糖的利用率就會降低,胰島素功能受到限制,這樣就會使過多的尿酸鹽損傷胰島細胞,導致血糖上升!

尿酸高的人,做好四件事,促進尿酸排洩,遠離痛風

1、少喝啤酒,少吃海鮮

這一點,很多人都知道,長期喝啤酒吃海鮮,會誘發急性痛風。

這是因為,大部分海鮮屬於高嘌呤食物,攝入過多,會導致體內尿酸升高。

而酒精,則是尿酸的催化劑,還會阻礙尿酸排洩,這二者一起,會導致體內尿酸短時間內升高,易誘發急性痛風,危害健康。

2、不憋尿,多喝水

憋尿的話,尿酸無法及時排出,則會導致尿酸升高。多喝水,可促進排尿,增加尿酸的代謝。尿酸高的人,要主動喝水,經常喝點植物茶水,是不錯的選擇。

尿酸高的人,可以將婆婆丁根和苦苣根按照1:1的比例混合,搭配成婆婆丁苦苣茶飲用,對於降尿酸、養腎臟都有好處。

婆婆丁是藥食兩用的植物,利尿消炎的效果突出,可通過利尿促進尿酸排洩,同時可緩解慢性腎炎,減少腎結石的發生,緩解腎病引起的水腫。

苦苣根,援引自歐洲,後收錄進我國藥典,有直接降尿酸的作用,減少痛風發作次數與頻率。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苦苣根的有效成分,可抑制尿酸合成過程中酶的作用,減少尿酸的合成,可以顯著降低,高甘油三酯血癥並高尿酸,對尿酸和高甘油三酯血癥,均有降低作用,作用持久穩定。具有綜合調節脂、糖、尿酸交互紊亂的作用。

3、保證睡眠,不熬夜

雖然,現代人熬夜成為了一種習慣。但是,對於尿酸高的人來說,一定不要熬夜。

長期熬夜,睡眠不足,易導致身體的內分泌失調,從而引起體內嘌呤物質的新陳代謝出現紊亂,最終造成體內的尿酸無法及時排出,對尿酸有一定影響的。

此外,睡眠不足,還會導致腎臟功能受損,不利於尿酸的排洩。

所以,尿酸高的人,一定要注意休息,不可熬夜。

4、不久坐,經常運動

研究顯示,每天久坐的時間超過8小時者,痛風發作的概率會大大提高。再加上缺乏運動,容易導致肥胖、超重,也會增加痛風的風險。所以,平時要注意避免長期久坐。

經常運動不僅能增強體質,還能減輕生活壓力。合適的有氧運動,包括快走、慢跑或游泳。

運動量應該適中,鍛鍊應該逐步地進行。首次練習持續15分鐘。由於某種原因暫停鍛鍊,需要重新計算鍛鍊時間。

注:所有圖片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可聯繫刪除。


檸小檬要瘦到難以置信


尿酸是我們飲食攝入與機體代謝產生的嘌呤化合物在肝臟中合成,隨著血尿酸水平的持續性升高,後期可導致痛風、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的發生,我們要飲食重視,並積極規範化治療,以穩定控制血尿酸水平,減少併發症發生,提高生活質量。


當我們在正常飲食下,非同日兩次空腹八小時以上測得血尿酸水平升高超過420umol/L,即可診斷高尿酸血癥。高尿酸血癥是目前僅次於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謝性疾病,絕大多數高尿酸血癥患者並沒有特殊不適,多以無症狀高尿酸血癥的形式存在。

高尿酸血癥與痛風直接相關,也在腎結石、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卒中等疾病的發生、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當出現痛風性關節炎時,可出現關節(特別是大足趾第一蹠趾關節)發紅、腫脹和疼痛,疼痛常常劇烈,難以忍受,後期可導致痛風石,乃至關節畸形;而如果出現痛風性腎病,則可導致血尿、多尿、少尿、無尿、水腫等發生,後期可導致腎功能不全,乃至腎衰竭。


大家要引起重視,對於已有高尿酸血癥的患者,應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做到嚴格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攝入、戒菸限酒、多飲水、保暖、適當運動、控制體重、規律作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態,並注意監測病情變化和定期複查,必要時可使用降尿酸藥物。

‏‌‎‌‬‪‮‭⁠‌‪‬‌‮‫‌‌‭‌‫‭‬本文由全科掃地僧為您解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不足之處,敬請指正,文章僅供參考,不作為醫療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