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成事要善於見機而動,做事畏手畏腳,只能是別人的墊腳石

鬼谷子:既用見可,擇事而為之,所以自為也;見不可,擇事而為之,所以為人也。故先王之道陰,言有之曰:“天地之化,在高與深;聖人之道,在隱與匿。非獨忠、信、仁、義也。中正而已矣。”道理達於此義者,則可與語。由能得此,則可與遠近之義。


鬼谷子:成事要善於見機而動,做事畏手畏腳,只能是別人的墊腳石

鬼谷子譯文:在施展智謀和才幹之後,如果證明是可行的,就要選擇相應的時機來實行,這是為自己;如果發現是不可行的,也要選擇相應的時機來實行,這是為別人。所以古代的先王所推行的大道是屬於“陰”的。

古語說:“天地的造化在於高與深,聖人的治道在於隱與匿,並不是單純講求仁慈、義理、忠誠、信守。不過是在維護不偏不倚的正道而已。”

如果能徹底認清這種道理的真義就可以與人交談。假如雙方談得很投機,就可以發展長遠的和目前的關係。


鬼谷子:成事要善於見機而動,做事畏手畏腳,只能是別人的墊腳石

具有雄才大略的唐太宗李世民,更善於見機而動。在取得天下之前,他不像劉邦只是一介布衣,而是出身貴族官僚家庭,父親李淵為隋朝命官,統率太原數萬軍隊。

在李淵還是隋朝官員,奉命鎮壓農民起義的時候,李世民已明白隋朝必亡的大勢。

他對父親李淵說:“您受隋帝的命令討伐賊寇,難道賊寇真的能徹底消滅嗎?”在督促父親反抗隋朝時,

李世民又說:“今日破家亡國在於你,化家為國也在於你。”足見李世民的雄才大略。

618年至620年,李世民打敗了薛仁杲和劉武周兩個強敵,平定了關中和中原地區。


鬼谷子:成事要善於見機而動,做事畏手畏腳,只能是別人的墊腳石

在620年七月,李世民又開始進攻王世充。這時他才不過22歲,但富有政治家的雄才偉略,知人善任,採納正確的意見,採取了正確的策略,一舉擊敗了王世充和竇建德。後來又成功鎮壓了劉黑闥等人的起義,最後統一了全國。

李淵有四個兒子。長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元霸(早亡,未及爭位),四子李元吉。在這四個兒子中,長子李建成由於排行最長被封為太子,為人也精明能幹,次子李世民被封為秦王,四子李元吉被封為齊王,也算勇武超人。不過,戰功最多也最有謀略的,要數次子李世民。


鬼谷子:成事要善於見機而動,做事畏手畏腳,只能是別人的墊腳石

太子李建成常隨父親駐守長安,幫助父親處理軍國政務,也算是一個精明強幹的人。比起平庸的父親李淵來,李建成在處理政務上已顯示出了才幹,但與弟弟李世民相比,卻還有很大的不足。

李世民南征北戰,為統一天下立下了赫赫的戰功,麾下聚集了一批文臣武將,在軍政各界享有很高的威望。不但如此,李世民野心很大,他不甘心做一個區區秦王,希望日後能當皇帝。但按照封建宗法制度,繼承皇位的只能是太子李建成,況且李建成也算功勳卓著,而且也有很強的勢力。這樣,一場兄弟之間的爭位火拼就不可避免了。


鬼谷子:成事要善於見機而動,做事畏手畏腳,只能是別人的墊腳石

從當時形勢看,太子李建成集團處於優勢,首先李建成是太子,名正且言順,繼承皇位是理所當然的事,社會輿論也多在他這一邊;其次李建成有李淵的支持,在權力和名義上有可靠的保障;而李世民有文臣武將,私人武裝比較強大,也有有利的條件。

他本人威望高,群眾基礎好,富有作戰經驗,才略出眾,更主要的是他手下人既精明強幹又齊心合力,因而李世民的力量也是不能被忽視的。


鬼谷子:成事要善於見機而動,做事畏手畏腳,只能是別人的墊腳石

見機而動,關鍵是要善於看準機會。而這需要敏銳的眼光,並在有七分把握的條件下當機立斷,勇於實踐,否則,時機稍縱即逝,永遠抓不住機會,也永遠得不到成就事業的甜美果實。

怎樣才能當機立斷呢?

調動你所有的器官,去觀察,去感覺,去傾聽,如果有必要,去嗅,去嘗。當遇到蘊含贏利可能性的情況時,要全神貫注,忘掉一切,儘快收集各種情況,做到心中有數,然後快速做出決斷,從而在競爭中佔據領先優勢。

鬼谷子思想:喜歡鬼谷子思想內容的各位看官記得點點“關注”;感謝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