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汉为啥上梁山聚义?原因其实都隐藏在他们的年龄里!

(说历史的女人——第293期)在中国古代史上,施耐庵和罗贯中这对师徒创造了两个奇迹,一个就是道不尽的三国,另一个则是说不够的水浒。今天我们主要说水浒中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也是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也正是整本水浒传的核心问题,或者说也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的,那就是这所谓的梁山108个好汉为啥要上梁山聚义?其中到底有何因由?历来说法很多,比如生活所迫,或者官府通缉,等等,如是之类,但是如果仔细分析这108个好汉的个人资料的话,就会发现一个结论,其实也正是梁山108好汉上梁山的主要因素,而这真正原因只有1点,其实都隐藏在他们的年龄里。那么这其中到底有何猫腻,“说历史的女人”就和各位看官一起来共同分析一下。

梁山好汉为啥上梁山聚义?原因其实都隐藏在他们的年龄里!

在水浒中,第一个登场的梁山好汉其实就暗示了某些东西,即年龄问题。我们都知道,第一个登台表演的好汉是史进,号九纹龙,是史家村的一个地主家的大少爷,平日里喜欢枪棒。当然了,一个有吃有喝的少爷不用去种地,闲的蛋疼也只有练练身体发泄青春的过剩精力,甚至还气死了自己的老娘,他老爹也管不住这个少爷,只好不断给他请师父练武。在水浒中,施耐庵对于好汉的具体年龄,并不是都给予了明确的标注,但是史进却是第一个被标注了年龄的梁山好汉,这个后生年纪为十八九岁。十八九岁的后生,还处于青春期,基本没有过多的社会经验,人生全凭一股冲动活着。不过到史进上梁山聚义的时候,其年龄也不过二十多岁,还仍然是活在冲动中的青年毛头小伙子。

梁山好汉为啥上梁山聚义?原因其实都隐藏在他们的年龄里!

接着我们看另一对著名的好汉,即豹子头林冲和花和尚鲁智深,这二人跟史进不同,却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梁山108好汉多以史进这般年轻人为主。施耐庵没有明确告知我们鲁智深的年龄数字,但是却在另一处间接告诉我们鲁智深之年龄的大概。此处就是鲁智深在大闹五台山被师父推荐到东京大相国寺,刚好林冲带着老婆上香,看到鲁智深在练,于是两人比试了一场后,因感觉十分投缘,遂生结拜之行。当时林冲的年龄是三十四五岁,但却尊意气相投的同龄人鲁智深为大哥,说明鲁智深要比林冲年长一两岁。等到三山聚义全部归到梁山旗下的时候,鲁智深的年龄应该已经接近不惑之年了。

而鲁智深的年龄也从另一个方面暗示了鲁智深上梁山后的表现,当所有人都拜在宋江的石榴裙下,口口声声叫着大哥渴望被招安的时候,而鲁智深则表现出了少有的冷静,甚至反对。此外,在宋江征方腊结束的时候,鲁智深也没有回去领赏。其实很多细节,都透露出了鲁智深在年龄上,跟其他许多好汉不是一路人。一个年长的人,多少会更成熟,在很多事情上会看的更清楚一点,但正因鲁智深年长,所以在梁山才显得有点显眼和孤立。

此外,我们接着看一对更重要的梁山好汉,即宋江和武松。宋江的出场前,水浒中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件是头一年林冲在草料场杀了陆谦等人,雪夜上梁山,第二件事是第二年的夏天,晁天王和吴用等人劫取了生辰纲。宋江正是此后登场,宋江登场的年龄为“年及三旬”,说白了就是一个三十岁的青年人。三十岁的人除了血气方刚,还渐渐有了野心。

而武松的登场比宋江还要晚半年时间,施耐庵也没有明确告诉我们武松的年龄,但是却在另一个地方侧面指出了武松的年龄。即武松打虎之后,在阳谷县第一次跟着哥哥武大郎回到家里见到嫂子潘金莲的时候,潘金莲问武松年龄的时候,武松说了一句“虚度二十五岁”。

此外,跟武松关系比较近的几个好汉,也都有年龄标注,比如金眼彪施恩是“二十四五年纪”,菜园子张青比武松大一旬,则是年近“三十五六”。

梁山好汉为啥上梁山聚义?原因其实都隐藏在他们的年龄里!

其余能够推算或有具体记载其年龄的好汉,还有几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一是晁盖一伙,这其中比较突出的有晁盖、吴用、刘唐、阮氏三雄。刘唐的年龄是二十四五岁,他在骗雷横的时候,说晁盖是自己的舅舅,那么晁盖的年纪应该是三十多岁,比宋江要大一些。阮氏三雄的年龄也应该是二十多岁,还没娶媳妇的青年渔民。不过吴用的年纪虽然没有准确记载,但却有不少小伙伴推出其年龄为三十,或三十出一点头。理由有两点,其一是吴用跟晁盖、宋江等能够聊得来,首先都是同龄人;其二是吴用自比诸葛亮,说明其还比较轻狂,年轻人才容易轻狂,另外他出的很多主意,都充满了冒险性和不计后果性,这也不是一个成熟年长稳重之人所该有的表现。

二是梁山的二把手玉麒麟卢俊义、五虎将之首的大刀关胜都是32岁,病关索杨雄是29岁,拼命三郎石秀是28岁。另外还有花荣虽然没有具体年龄,但是这四个字的描述也透露他是个年轻人,即“年少军官”。跟花荣同样情况的还有吕方和郭盛,吕方是“骑马的年少壮士”,郭盛是“年少骑马的壮士”。由此可见,吕方、郭盛、花荣以及武松、施恩等人的年龄都差不多。

把梁山108好汉每个人的年龄都梳理出来,也不现实,另外施耐庵也没有明确标注。但是通过他们之间的关系的对比、以及交集的暗示,都能得出其年龄的大概。我们通过梳理发现了一个结论:那就是除了鲁智深、安道全等少数几位年龄大一些的好汉之外,梁山好汉中的绝大部分、或者说百分之八十的年龄都在20岁到35岁之间

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年轻人,稍有不顺心,就最容易发生情绪的冲撞,说白了这是一个最容易造反的年龄段。所谓的逼迫,不过是相对而言。倘若这些人都是四五十岁的人,设想他们还会稍有不顺心就脑子一热抛家弃子去上梁山吗?想来那是断然不会的,因为热血和锐气是属于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的,只有这些年轻人才会有“路见不平一声吼,风风火火闯九州”的豪情,敢杀敢打,敢抛弃一切跑到梁山聚义,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此时再来回想梁山好汉为啥上梁山聚义这个问题,似乎答案就十分明了了,其实原因都隐藏在他们的年龄里:年轻、易冲动、易热血、易偏执、易疯狂、易失去理性、等等,这才是他们上梁山聚义的核心原因

梁山好汉为啥上梁山聚义?原因其实都隐藏在他们的年龄里!

当然有人说,他们是被逼的,设问他们谁的命运能有林冲惨,林冲被逼的程度可以说已经到我们这些看客的极限,可是林冲为何却宁可希望把刑期服完回去跟家人团聚也不愿造反?那是因为林冲的年龄已经过了冲动期,他知道杀了押解他的人,不但自己成了朝廷通缉的逃犯,自己的家人也要跟着受牵连。这里,我们都能看到一点,那就是年长之人考虑家庭更多一点,不像史进那样的气死了老娘也照样无所谓该干嘛干嘛的。因此来说,当108个好汉里,百分之八十都是史进这样的年轻人时,那么这梁山聚义不闹个翻天地覆,怎么可能呢?当然也只有多数是年轻人的情况下,才会被宋江和吴用忽悠得团团转:叫招安就去招安,叫送死就去送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