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帝載湉真的在寂寞和恐懼中長大嗎?

鐵男春秋


首先擺明一下我的觀點,我認為是光緒是在寂寞和恐懼中長大的。

1861年,咸豐帝和慈禧的愛情結晶同治皇帝繼位,時年6歲。慈禧第一次垂簾聽政,由此也開啟了她掌舵清朝48年的歷史。

1875年同治帝去世,由於他沒有子嗣在慈禧的堅持下年僅4歲的光緒成了大清的另一位小皇帝。慈禧為什麼選擇光緒繼位?無外乎這幾點:

其一,血緣關係。光緒是慈禧妹妹的兒子,從這一點論慈禧是光緒的大姨媽。另外,光緒的爸爸醇親王(光緒繼位時是醇郡王)是咸豐的弟弟,光緒按照咱們現在通俗的稱呼應該稱呼咸豐為伯父,那慈禧自然就是伯母了。

光緒作為同治皇帝的小堂弟,後臺背景那也是很厲害的。同治帝無子嗣選擇光緒法理上也是說的通的。

其二,光緒歲數小。光緒1875年繼位,年僅四歲,比他早亡的堂哥同治帝繼位時還小兩歲。歲數小是很重要的一點,為啥呢?當然是便於慈禧控制了。如果找個正處於青春期的“大皇帝”,慈禧是不好控制的。

於是,劇本朝著慈禧安排的方向順利地發展著。1875年光緒繼續,同時慈禧也開始了“梅開二度”,再次垂簾聽政。

這是光緒入宮前的經過,說的有點多。現在咱們站在人性的角度來分析一下光緒悲慘的童年。

一個4歲的孩子,換到我們現在的孩子是在幼兒園中班這個階段。這時候的孩子對父母是最依賴的,而光緒這個時候卻被迫離開父母,住進紫禁城中。咱們舉一個不恰當的例子,這就相當於你的孩子在幼兒園中班時,你給孩子選擇了一個全日制封閉學校,不定期能見孩子一面。

即便紫禁城再生活優越,對於4歲的孩子來說他是不外乎這些的,他只在乎每天能在父母身邊。而如今他被突然帶進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身旁除了一個基本沒見過的大姨媽或者伯母外,還有處處繁瑣的宮廷規矩,稍有不對就會有大師傅來教導、來責罰假如你是4歲的光緒自己體會一下吧!所以,光緒入宮後他的寂寞他的恐懼是無可避免的。

光緒從小就在這樣緊張恐懼的氣氛中長大,這也是他成年以後身體不好的重要原因之一。據光緒回憶說:他遺精有二十多年,受點涼就會全省難受等。

大家要記住,光緒死的時候才38歲。這二十多年是從幾歲開始的自己算吧!

就這樣在宮中熬過十幾年後,在1887年即光緒十三年光緒親政,但仍由他大姨媽“訓政”。1889年慈禧名義上“撤簾歸政”,但仍掌握清朝實權。

光緒的皇帝有多麼悲哀,從選妃過程就能看出來。光緒的最鐘意的人,直接被撂牌子。想把玉如意給自己鐘意的人,慈禧一聲“光緒”,玉如意就不得不到她侄女的手中,她的侄女就成了光緒的皇后,也就是以後隆裕太后。

性格活潑的珍妃是光緒的最愛,但慈禧卻視她為眼中釘,一直想要除掉她。終於,在1900年慈禧西逃之前慈禧命崔玉貴把珍妃直接給推入了寧壽宮外的井中。作為一個皇帝連自己心愛的女人都保護不了,光緒在慈禧眼裡究竟算個什麼?

一心想要做點事的光緒,被一場戊戌政變給來了一個釜底抽薪,不光保護不了珍妃和六君子,連自己都被囚禁在了瀛臺,一直到1908年11月14日即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日,傍晚在瀛臺痛苦的死去,終年38歲。第二天下午慈禧去世,終年74歲。

這就是光緒三十四年的皇帝生涯,他是怎麼熬過的?用光緒自己的話就是:我連漢獻帝都不如啊!

這就是光緒的皇帝生涯,你說他該有多麼的寂寞和恐懼!


歷史差役


突然成了皇帝

清朝同治帝駕崩之後,愛新覺羅·載湉被兩宮皇太后立為皇帝,是為光緒帝,那時,光緒帝4歲。

懵懂的光緒帝在那幫實際統治階級的權衡利弊下,被選為清朝新皇帝,被慈禧太后養育在身邊,言傳身教,亦是掌控。


被壓制的歲月

光緒帝繼位時雖然年幼,但是他總會長大的。成年後的光緒帝也開始接觸政務,並在光緒十三年開始親政。

名義上是光緒帝親政,實際上大權還是在慈禧太后手裡,朝中大事光緒帝需要向慈禧太后“稟白而後行”,親政之路上,慈禧太后的陰影一直伴隨著光緒帝。


而想要一展雄途的光緒帝,也開始琢磨著從慈禧太后手裡面把權力拿過來。


曇花一現的變革

光緒帝正兒八經的和慈禧太后直接衝突,就是“維新變法”,但是這次PK之後的結果,就是光緒帝輸的一塌糊塗——戊戌六君子被殺,光緒帝本人也被囚禁。



光緒帝在位期間,沒有正兒八經的掌握過皇帝的權力,從被選定為皇帝到駕崩,光緒帝都一直處於慈禧太后的陰影之下。說他對慈禧太后是恐懼心理,一點也不為過,而至於寂寞,光緒帝作為皇帝,確實沒有什麼屬於自己的實權團隊。


說與山鬼聽


你要說光緒從小在寂寞和恐懼中長大是不對的。光緒的父親是同治皇帝的親弟弟,母親是慈禧太后的親妹妹。光緒4歲被立為皇帝,小小年紀的他那懂得孤獨和寂寞,當時的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對他也是照顧有加,而且作為紫禁城的第三位當權者能不幸福嗎。慈禧太后曾說:載湉"常臥我寢榻上,時其寒暖,加減衣衿","我日書方紙課皇帝識字,口授讀四書詩經,我愛憐惟恐不至"。

真正的產生隔閡應該是權力與權力的碰撞。

當時光緒年幼,慈禧掌權,光緒大婚後,按說該歸政與光緒,可此時已愛上權力的慈禧不願意歸還,而且從中作梗。二人此時產生了隔閡。當時內憂外患,光緒主站,慈禧主和,最後還是光緒勝利,但是戰爭失敗的光緒不得不臣服於慈禧。

後來的戊戌變法和洋務運動其實慈禧也是很尊重光緒的,只要不觸碰我的利益,我不計較。不過變法怎麼不觸碰她這個最高掌權者,最後全部失敗。

後來的光緒確實活在慈禧的陰影下,但是並不是從小這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