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新冠病毒,將會給生活或社會帶來哪些改變?

2020的南瓜


這次新冠狀病毒疫情對我們生活及社會有以下幾方面的改變:首先疫情對民營企業,個體戶等等這些由於不能正常開工而導至經濟虧損,從而這些相關的人們就對消費減少,降低開支。其次是農業和畜牧業的影響,由於交易渠道的不通暢使農副產品交易受阻,大量的養殖戶經濟虧損。最後是我們這些小老百姓,靠領薪酬的打工人員及農民工,沒有了工作,沒有了收入,都被這場疫情弄得恐慌焦慮,都在期待著疫情快點過去。總之,在這特珠時期,各行各業都是不容易,我們就聽鍾南山院士的建議,儘量自我做好防禦,不出門,少出門,直到最後的勝利!


壯鄉彥子



更開心美食


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覺得幾乎從新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給我們的經濟生活、社會生活和精神生活都造成了巨大的衝擊。這場外部衝擊不可避免的給我國經濟增長造成干擾,並藉由社會公共健康危機引發社會危機和心理危機。作為好事者不禁發問:新冠病毒究竟給生活和社會帶來哪些影響?

一、對實體經濟帶來的損失

(一)宏觀經濟

近年來,我國經濟承受較大的下行壓力。早在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前,瑞銀首席經濟學家就表示:人民幣不會一直貶值,2020年經濟形勢更困難。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副研究員李承健也表示,今年我國經濟發展的內外部環境依然複雜嚴峻,同時投資特別是民間投資有所放緩。

隨著疫情爆發,需求和生產驟降,投資、消費、出口均受明顯衝擊,短期失業上升和物價上漲。防控疫情需要人口避免大規模流動和聚集,隔離防控,因此大幅降低消費需求。工人返城、工廠復工延遲,企業停工減產,製造業、房地產、基建投資短期基本停滯。

2019年第一、二、三產業分別佔比7.1%、39%和53.9%,一二產業分別較2003年下降5.3和6.6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提高11.9個百分點。當前時點為對第三產業需求較大、工人未能返城的春節,因此,初步判斷對經濟的影響程度將大於2003年。

(二)三產影響

1.商業

隨著新冠病毒疫情爆發,餐飲、旅遊、電影、交運、教育培訓等行業衝擊最大,醫藥醫療、在線遊戲等行業受益。2019年春節檔票房58.59億,2020年春節檔基本顆粒無收。2019年春節假期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10050億元,2020年同期受損嚴重。2019年春節假期,全國旅遊接待總人數4.15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5139億元,2020年同期銳減。1月底交運行業出行人次減少約七成。房地產行業暫停銷售活動。建築業、金融業、農林牧漁等行業受波及。簡單估算,電影票房70億(市場預測)+餐飲零售5000億(假設腰斬)+旅遊市場5000億(完全凍結),短短7天,僅這三個行業直接經濟損失就將超過1萬億,佔2019年一季度GDP21.8萬億的4.6%,這還不包括其他行業。

參考2003年數據,非典使當年旅客週轉量增速為-2.3%,國內旅遊人次下降0.9%;旅遊總收入下降11.2%。目前正逢傳統的假日消費黃金週,但為了應對疫情所採取的舉措則遠比非典時期嚴厲,預期降幅會更大。

2.製造業

新冠病毒疫情對旅遊、餐飲、商業、交通運輸、會展等行業有很大負面影響。儘管這些行業在整個經濟框架內的作用並不是主導性的,但是由於產業鏈的牽動,會給一、二產業造成相應影響,對製造業的影響不可低估。雖然疫情對製造業的影響現在看來並不很大,但是它會通過對需求的阻滯、對消費的抑制效應、對服務業的影響波及到製造業。

由於新冠疫情導致勞動力的流動受阻,物流也會受到一定影響,春節假期結束後,各地可能面臨“用工荒”的問題,尤其是疫情比較嚴重的湖北、廣東、浙江及上海等省市。用工荒或各地開工時間不一、生產配套、交通運輸問題等將影響部分企業的正常生產。

此外,我國是全球商品出口的第一大國,不排除部分國家和地區出於中國新冠疫情的隔斷考慮,也會減少或暫停從中國進口與疫情相關度較大的商品。從而對中國的出口商品製造業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3.農業

目前第一產業的增速只有3%左右,新冠病毒擴散之後,會引發人們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關注,從而會影響消費,尤其在農畜牧產品出口方面可能會遭遇訂單大幅下降的衝擊。

由於進出口渠道的不通暢,使農副產品對外出口受阻,間接影響到種養殖業;由於餐飲業的不景氣,使養殖業及加工業受到影響;由於旅遊業的蕭條和對“農家樂”旅遊的政策限制,制約部分農民的旅遊收入增長。

此外,對微觀個體來說,民企、小微企業、彈性薪酬制員工、農民工等受損程度更大。

二、對國家造成的隱形傷害

(一)國民心理

1.降低未來消費預期。新冠病毒的爆發讓人們減少購物、減少外出、減少旅遊,同時也減少消費和投資。由於大量經濟活動的減少,社會需求被抑制。如果說,自然災害破壞的是過去的財產,擴大的是今後的需求;新冠病毒疫情不見得破壞財產,但破壞了人們增加未來財富的信心,也影響著對未來的消費預期。

2.增加經濟活動成本。在凱恩斯經濟學裡,“不確定性”是指不能被保險的風險。對於不確定性風險的認識,不能以事件造成的實際損失作出判斷。新冠病毒疫情的死亡率,比起其他許多疫病,不一定是很高的,但人們之所以恐慌,主要就是對這種疫病的傳染方式、防治辦法的不確定性。正是新冠病毒疫情的這種不確定性,導致人們的不安全感,從而採取比防範其他疫病更加謹慎的預防行為,並大量減少旅遊、娛樂等活動,相應地大量消費活動被減少。所以在這個階段上,為了避免小概率事件的發生,人們傾向於“小題大做”甚至“無中生有”,採取很大範圍的防範措施。這就必然增加經濟活動的成本。

(二)國際影響

據《人民日報》,北京時間1月31日凌晨,世界衛生組織(簡稱:WHO)將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儘管此次公佈的“臨時建議”本身並不包含可能嚴重限制中國出口貿易的措施,但是關於PHEIC的認定,仍可能對國際輿論和大眾心理產生引導作用,並由此可能產生企業層面的各種合同糾紛。比如對出口企業而言,不乏對出口貨物被拒收、出口訂單被撤銷、對經濟產生嚴重影響等問題產生擔憂。對於被宣佈PHEIC對於中國來說,短期內將會對國際貿易、跨境旅遊等產業產生影響,對於國內宏觀經濟而言,會造成短期外部衝擊,而對於資本市場而言,將強化短期的市場避險情緒。

三、廢墟上的花:教訓之後的意外收穫

(一)推動相關產業發展

新冠病毒疫情對醫療衛生業、製藥業、網絡服務業,則同時存在著正負兩個方面的影響。間接相關的有農業、金融保險、證券業、房地產業、文化教育業等。旅遊、交通運輸等業所受的損失是直觀的,但也有此消彼長的一面,有的行業甚至呈現升溫態勢。除與防治新冠病毒疫情密切相關的醫藥、醫療器械、衛生防護、洗滌和消毒用品等需求急速增加外,方便食品、音像製品、圖書報刊、健身器材、自行車甚至汽車等可能出現市場旺銷。新冠病毒疫情導致了傳統商品交易活動減少,但網上交易、電子商務日益活躍。一些中餐館可能生意冷清,而一些中式快餐甚至“洋快餐”因為良好的就餐環境、分餐的就餐方式而生意依然興隆。“非常時期”不同產業、不同企業受影響的程度亦存在差異。

(二)加強對公權的監督

1.公益事業

在新冠疫情防控的背景下,社會捐款積極性較高,目標應該達到1000億左右。如果能新增財政、貨幣投入和社會捐款這三項共5000億左右形成的投資或其他各項支出,則基本可以抵消此次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而通過社會捐款也有利於縮小收入差距,進一步促進社會和諧。

另一方面,武漢紅十字會的信任危機反映募捐款項使用透明度不高問題普遍存在。面對公眾質疑,“危”與“機”並行。韓紅基金廣受讚譽也說明社會大眾迫切需要了解真相,讓我們意識到如實、及時向全社會通報疫情的重要性,認識到誠信和信息對稱對於中國社會和經濟轉型都至關重要。因此,通過規範和做大募捐事業,來倒逼社會透明度和誠信度的提高,推動政府部門改善營商環境、增強服務意識,提質增效,亦是一個難得的契機。

2.政府管理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月31日24時,湖北黃岡市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726例,死亡14例,成為湖北省內僅次於武漢的第二疫情高發區。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一段面對中央指導組派出的督查組的詢問,黃岡衛健委主任唐志紅一問三不知,對定點醫院的收治能力和具體床位數量含糊其辭的視頻引起民眾憤慨。黃岡市委火速研究決定對其進行免職處理,這也對各級政府機關及領導幹部帶來警醒。

(三)重拾對自然的敬畏

其實從疫情蔓延之初,眾多“網爾摩斯”就紛紛追根溯源,試圖找出這次病毒的“元兇”。諸多研究表明,蝙蝠有很大概率依舊成為新冠病毒的原始宿主。作為與人類生活關聯甚微的野生動物,我們無顏再將這場災難定性為自然的報復——這一次實在是我們自尋死路。一路對曾經的“野味愛好者”口誅筆伐的同時,我們亦重新審視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千百年來,我們與自然保持相對的和諧共處,在不斷探索、瞭解自然的同時也不應忘記對自然滿懷敬畏,畢竟大自然的一場噴嚏都足以讓我們傷筋動骨,而唯一肯定的是,這不是最後一場戰役。






人醒夢亦碎


第一,生活方式的改變。之前人們的生活可謂是豐富多彩,熱鬧非凡,而現在受疫情影響,人們只能居家防疫,能不出門則不出門,基本的衣食住行都變得單一些。

第二,消費方式的改變。疫情前,人們的消費還處於,眼見為實,手捧為真的階段,我們買菜,買肉,買衣服,都會到實體店去試一試,摸一摸,講講價,總之才買到稱心如意的東西;而疫情爆發後,人們更注重的是線上消費,簡而言之就是在微信群,QQ群等交際工具下單,選東西,團購等,秉著不接觸,送貨單小區門外,再下去拿等。總之,消費模式也變得靈活多樣。

第三,人生態度的改變。沒有這次疫情,人們可能還停留在忙忙碌碌的生活狀態,無暇顧及思考生命的貴重;而疫情的爆發,人們眼看著過人感染的速度,病去的速度,有時甚至絕望無助,感嘆世事無常,生命寶貴,更注重了健康。

總之,疫情的影響不僅給國家和人們帶來重大的經濟損失,同時也讓我們做出了很多改變!疫情無情,人有情,珍惜當下!



億合門窗覃合懷


我來說說一些個人方面的影響吧。

首先無聊導致的各種動手操作能力的增強。由於網絡科技的強大,我們可以學到各種小吃美食的做法,比如蛋糕,涼皮,鳳爪等等,所以我們也能看到各種平日見不到人影的各位網友,近期都出來曬美食了。這期間不僅可增強朋友家人情侶之間的感情,亦可發覺自己另一番潛力,當然,一切都得在有時間的前提下。

其次,由於工資收入的減少或延遲,加上信用卡花唄房貸車貸的壓力,讓所有人意識到,擁有一份副業的強大與安心。網絡時代、線上服務、快遞運輸等發揮了強大作用。明星博主轉戰了居家線上帶貨、教學視頻等;普通人正在尋找自己的第二職業,瞅瞅微商、試試自媒體等等。從而,閱讀、寫作、攝影、運營,凡是可以最終拿來變現的,都在抓緊嘗試,這又何嘗不是增加自己的另一項技能呢?

再者,因為疫情,自己與家人的身心健康、安全防護等問題,被無限重視了。以前知道也僅限於知道,而今是要行動起來了,隨處隨時可做的小鍛鍊小運動,不知不覺就火了。投射到社會中,就是健身領域和保險行業的發展,這些都是後話了。

總之,我的看法是,為期幾個月的居家生活,雞毛蒜皮肯定掉了一地,但更多的是每個人自身的心態改變吧,認清了很多現實,也重新認識了自己,我想,大夥兒應該都知道接下來要幹嘛了吧[靈光一閃]


華曦予Fafa


1.許多人更加註意個人衛生了,外出戴口罩,勤洗手,分餐 ,能不扎堆就不靠近,儘量離人群遠一點。這次疫情,日本並不嚴重,未必是檢測的少,日本人習慣戴口罩,勤洗手也起了很大作用。

2.全民見證了歷史,月光族的年輕人可能考慮存錢了,勤儉的老人可能想開了。

3.房子,車子,靠譜的工作太重要了,體制內工作受人青睞。

4.物聯網,5G大發展,傳統菜市場開始蕭條,VR技術讓網上訂購更有現場感覺,送貨上門更普遍,個人信息透明,甚至能查出你的即時健康狀態。鑑於醫院是最大的傳染源,分級診療會快速鋪開,所有醫療場所聯網構成雲醫院,在社區醫院就能享受專家門診,看片機器人普遍使用,一次拍片,數據上傳雲端,到另一家醫院看病也能調出來。

5.復工困難,必然促進機器人發展,缺少技能面臨失業。

6.家裡要有儲備了,口罩,一次性手套,抗病毒藥物等,出去一次會多買點生活用品,減少不必要的外出。


黑馬2786


這次新冠病毒給中國帶來太多的改變,作為從事的教育行業,有以下變化:

首先所有學校停課,給學生和家庭帶來學習不便,影響學習,特別是高考生;

其二是像從事校外培育的機構,不能培訓導致損失很大,房租,老師工資,未開班所帶來負數都是大數字;還有老師的流失後,等開學時師資影響等等。

其三是疫情期間對在線教育是一個大力推動,對準備很久的在線教育機構是一次大發展推動,起到了蓬勃發展助力。

最後期待疫情早日結束,好讓學生早日重返校園。



放學社自媒體


這次疫情之後,我國的網絡課程體系會更加完善,使更多學生收益。

在大學中,很多老師上課講得很難,一些同學跟不上。而有了網課之後,這些同學就可以通過回放的方式來把難點做通。讓大學生更好地學習。

對於中高考生。很多縣城學生所在的學校沒有一流名師,學生無法獲得更好的教學資源,而現在很多名師把自己講中高考題的視頻也放到了網上,能讓這些學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學會重難點知識。

網課系統的完善必將推動我國教育的發展。


Presyt


這次疫情後,給我們的啟示是,一,人們的自我防範意識加強,二,個人的力量是多麼渺小,集體的力量是多麼的強大。三,在自然災害以及公共衛生疫情爆發後,只有牢固樹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全球公衛生安全大局觀”,才能戰勝一切艱難困苦,誰也不能獨善其身。四,禁食野生動物後,人的消費觀將從浪費型消費向節約型瓜果蔬菜食療養生型消費。五,口罩,酒精,消毒液將成為居家必備物品。六,網上辦公,授課,診療,購物等將逐漸成為社會時尚。七,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保護野生動物將成為全球共識併成落實行動。各種野生動物保護組織將大量湧現出來。八,人們對自身養生將更加註重,廣場舞,養生,體育鍛煉,家庭醫生,家護士,公私結合居家養老將成為居家時尚。九,中國公共衛生應急機制將更加健全,中國經驗將成為全球各國公共衛生指導性方案。十,舉一反三,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共識將隨著中國“一帶一路”進一步得到加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