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形文字發現後,300年沒人能懂,後來為何突然被破譯了?

lucky小默


楔形文字的破譯還要多虧了波斯地區古文明交流


所謂楔形文字,這也是一種象形文字,和甲骨文一樣。楔形文字流行於古代的兩河流域,公元前3500年左右開始使用,受眾很多,包括赫梯人,波斯人還有阿卡德人等等,公元前500年左右楔形文字的使用達到極盛,而後衰弱,待到羅馬帝國時期,楔形文字已經基本消亡。

楔形文字被廣泛刻在泥板上,而破譯楔形文字的關鍵便在於一塊科有三種不同文字的泥板

這就是伊朗貝希斯頓銘文。他上有波斯、埃蘭和巴比侖三種對照的楔形文字,內容為波斯王大流士一世平定內亂的經過,根據它,羅林森釋讀成功了波斯楔形文字。學者們又順藤摸瓜破譯了新巴比侖和亞述時代的楔形文字。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大家好,我是漁公子,我來回答!

說起楔形文字的破譯,在19世紀末的時候,就在我國學者成功釋讀甲骨文的同時,西方學者也成功地釋讀了蘇美爾楔形文字。然而關於蘇美爾的破譯,並不是突然就被破譯,而是經歷了漫長曲折的過程。

一、

蘇美爾人是兩河流域楔形文字的最早發明者,最早的蘇美爾楔形文字距今已有五千年,它是通過對圖畫式文字簡化、規範化和表音化發展而來。蘇美爾楔形文字廣泛使用於蘇美爾時期,到了巴比倫和亞述時期,蘇美爾語作為口語已被阿卡德語所取代,但其文字仍繼續被學習和使用,在政府公文、法律文書和王室銘文中仍常用阿卡德語和蘇美爾語雙體文字書寫,直到進入公元后,有關蘇美爾人語言和文字的所有知識都被逐漸湮滅。

二、

十九世紀中,西方學術界成功地釋讀了古波斯語,並且由於波斯帝國阿黑門尼德王朝德歷代國王喜歡同時用古波斯語、埃蘭語和阿卡德語等三種楔形文字刻石記功,因此西方學術界通過古波斯語釋讀了阿卡德語,最後通過阿卡德語成功釋讀了蘇美爾語。

而這一過程是十分漫長而艱辛的,先是格羅特芬德和勞林遜兩人分別都進行了長期的研究,最終才得以破解了古波斯語。然後勞林遜和欣可斯、奧伯特等人對楔形銘文進行了釋讀,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三人被稱為楔形文三傑。但直到19世紀中葉,學術界都還不知道古代兩河流域在塞姆人和塞姆語之前還存在蘇美爾和蘇美爾語。

這種情況直到19世紀末,隨著兩河流域南部大規模考古發掘工作的展開才有了改變,經過了四次艱苦卓絕的挖掘工作,出土了大約三千塊泥版和殘片,但還不足以解決蘇美爾語的釋讀問題。直到有了拉伽什和尼普爾出土的大量銘文資料,才使蘇美爾語的解讀成為了可能。而如今對於蘇美爾語屬於何種語系還尚無定論,但隨著兩河流域的考古發掘和深入研究,我相信將會取得新的成就。


漁公子讀史


答:楔形文字並不是突然被破譯的,而是灌注入了無數專家、學者的心血,經過了漫長的探索和研究過程才獲得成功的。不過,在這漫長的破譯過程中,也不乏有天才學者的靈光閃現,很值得一說。

楔形文字是一種古老的文字。

關於它的起源,蘇美爾流傳的史詩《恩美卡與阿拉塔之王》中有提到烏魯克國王恩美卡“把文字寫在泥板上”,且“這樣的事情從未遇見”的記載。近代西方學者就一致認為恩美卡是楔形文字的創造者。

但是,史詩中說恩美卡寫這些文字在泥板上,把它當作信,派使者拿給阿拉塔王看——如果這是恩美卡一時興起創造出來的新文字,阿拉塔王怎麼能看懂?

這根本不合邏輯嘛。

所以,說恩美卡國王創造了楔形文字,有點類似於中國神話故事裡的“倉頡造字”。

楔形文字最早出現在什麼時候呢?

20世紀70年代,蘇美爾學專家喬治·米查諾斯基在對楔形文字的研究中發現了一個現象:即在較早的楔形文字記載中,頻頻出現了對同一顆星的記錄。

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的天文學家裡查德·斯特塞對米查諾斯基的提示產生了興趣,他經過精確計算,於1980年發表論文,論證了米查諾斯基所說的這顆星是6000年前爆發的船帆座×號超新星。

查德·斯特塞介紹說,這顆星在今天已經很模糊了,但在6000年前,其光芒可以與日月相比。蘇美爾人對大自然、對天象抱有無盡的敬畏之心,促使他們不斷對它進行了紀錄。

按照這種說法,楔形文字的出現,要追溯到6000年前了。

再補充一下,由於蘇美爾人不懂造紙,楔形文字主要寫在泥板上。

刻畫在泥板上的字,線條筆直形同楔形。

1700年,英國學者托馬斯•海德(Thomas Hyde)率先用首先用拉丁語單詞cuneus“楔子”和forma“形狀”將這種文字定名為“楔形文字”(Cuneiform)。

字刻畫在泥板上,不像古埃及紙草文獻那樣容易腐爛,所以現在保留有數十萬計在世上。

而且泥板文獻不怕火燒,火越燒它就越堅硬。

就因為這樣,古巴比倫時期漢謨拉比焚燒馬瑞城,而馬瑞文獻仍能保存到現在。

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後來被古代西亞的其他民族借用來記錄本民族語言,形成了阿卡德楔形文字(分為巴比倫與亞述兩支方言)、赫梯楔形文字、胡裡楔形文字、烏加里特楔形文字、烏拉爾圖楔形文字、埃蘭楔形文字、古波斯楔形文字等。

這種情形,與我國的漢字被朝、日、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借用和發展有些類似。

我國的漢字被朝、日、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借用和發展,形成了一個“漢字文化圈”。

那麼,在古代西亞,也出現了一個“楔形文字文化圈”。

正是因為有這樣一個文化圈存在,蘇美爾楔形文字才有被破譯的可能。

道理很簡單,任何古老文字的破譯,都必須藉助雙語文獻或三語文獻。

楔形文字的破譯,就是從最“年輕”的古波斯楔形文字入手,一步步向古老推進,最終破譯蘇美爾楔形文字。

破譯的過程非常複雜,下面,我擇幾件最有劃時代性的事件來說一下。

話說,公元1765年,德國學者尼布爾(C.Niebuhr,1733-1815)經過波斯古都波斯波里斯(Persepolis)附近一個名叫比希屯(Bihitun) 村莊,發現村頭的崖石上有銘刻文字。他非常好奇,小心地製作了一張銘文摹本,帶回了西歐。

學術界對銘文文字產生了巨大反響。

學者們初步分析,認為比希屯碑銘是三種不同楔形文字的對照,但無人識讀。

時間到了1802年,一個名叫格羅特芬德(G..F.Grotefend,1775-1853)的德國中學教師,在一次參加朋友的聚會時,因為喝了不少酒,聽到大家閒聊起了最近報紙上關於楔形文字的相關報道,他藉著酒意吹起牛來,說自己有一種直覺,覺得自己可以破譯楔形文字。

補充一下,這個格羅特芬德並非考古學者,當年才27歲,但他以前看見過另一種波斯碑銘,是用已經認識的巴拉味(Pahlavi)字母書寫的。碑銘開頭是“王名、稱號、世系”。他猜想,比希屯碑銘的開頭可能也是這個格式。

按照這一格式,他認出了碑銘開頭三個國王名字:大流士(Darius)、薛西斯(Xerxes)和希斯塔斯普(Hystaspes)。

這樣,格羅特芬德憑藉著聰明才智,打開了破譯楔形文字寶庫的第一重大門。

受格羅特芬德破譯思路的啟發,英、法、德、丹麥、愛爾蘭等國的學者紛紛加入破譯大軍。

其中,一個名叫羅林森(H.C .Rowlinson1810-1895)的英國人貢獻最大。

羅林森原來服役於東印度公司,1833年被派往伊朗參加軍事工作,開始接觸到了比希屯碑銘。

話說,公元前522年,波斯皇帝岡比西斯率大軍遠征埃及。有一個叫高墨達的僧侶趁機在波斯各地和米底發動了叛亂。岡比西斯急匆匆地回師平亂,卻在途中暴病身亡。一個名叫大流士的貴族在混亂中獲得了皇位,帶領岡比西斯留下的軍隊平定了高墨達的叛亂。為了稱頌自己的功績,大流士讓人將他平定叛亂的經過,刻在米底首府愛克巴坦那郊外貝希斯頓村附近的一塊大岩石上。

這個貝希斯頓村,就在今天的伊朗哈馬丹。

已經身為上校的羅林森專門到伊朗哈馬丹瞻仰了刻在大岩石上的貝希斯頓銘文。

謝天謝地,大流士大帝當年讓人刻寫他的豐功偉績時,生怕有人看不懂,特意刻了三種文字:在大流士大帝平亂浮雕正下方刻的是古波斯文——阿契美尼德王朝國王們的語言;在其左邊,刻的是阿卡德語(巴比倫的語言)文本;在其下方,刻的是埃蘭語(蘇斯亞納的早期語言)刻第三個文本。

有了這個三種語言的文本,就有了破譯古代美索不達米亞楔形文字的天賜良機。

羅林森對比這三種文字,利用當時已經部分得到破譯的古波斯語,對釋讀工作進行了不懈的努力。

1851年,羅林森發表“比希屯波斯楔形字銘文”的全文翻譯,並附語法和解釋。

後來,他和其他學者合作,釋讀了比希屯碑銘上的另外兩種文字。

最值得紀念的事件是:1857年,羅林森和愛爾蘭人愛德華•欣克斯(Edward Hincks)、法國人朱利葉斯•奧佩爾(Julius Oppert),在英國皇家學會主持下共同釋讀出了一篇阿卡德楔形文字文獻《提格拉特帕拉薩一世編年史》銘文,釋讀結果基本一致。

這,就標誌著一門嶄新的學科——亞述學(Assyriology)的正式誕生。

破譯楔形文字的這三位先驅,被世人尊稱為“楔文三傑”;貢獻最大的羅林森被冠以“亞述學之父”的尊號。


覃仕勇說史


傳說楔形文字是由蘇美爾人所創,屬於象形文字,之所以叫楔形文字,主要是源於最先發現這種文字的人認為它如同楔子,但阿拉伯人卻把它稱之為釘頭文字。

這種文字之所以說是蘇美爾人發明的,主要原因是在蘇美爾流傳的史詩《恩美卡與阿拉塔之王》,這首史詩成書於烏爾第三王朝,公元前2112年到公元前2004年。這首詩裡有一句話,把文字寫在泥板上。而且還說,這樣的事情從未有過。

因此西方學者就憑這句話確定恩美卡就是創造楔形文字的人,不過這樣的說法肯定是不可靠的,問題就在於這個國王恩美卡把自己創造的文字寫在泥板上,讓信使拿給了阿拉塔王看。

面對新創造的文字,阿拉塔王居然能看明白。這顯然是一個巨大的漏洞,所以說恩美卡國王創造楔形文字,只能是一個傳說。但是西方學者對此視而不見。

還有一個神話傳說,名字叫《伊南娜與基恩》。說的是烏魯克的保護神伊南娜前往他的父親智慧之神基恩的住處埃利都騙取文化財產。

在這個傳說當中,有一句話“他給了我書寫手藝”。但是這個傳說原文都沒頭沒尾,成書的年代也存在很大爭議。

所以說,認為恩美卡創造了楔形文字是不可靠的,都只是一種根據神話傳說建立的科學假說,證據存在漏洞。現在比較可靠的說法是楔形文字是蘇美爾人創造的,但是不是恩美卡創造的。

一般認為,楔形文字,它主要起源於美索不達米亞特殊的漁獵生活方式。但是也有不同的意見認為,這個楔形文字的起源與古代蘇美爾地區發達的社會組織有密切關係。因為當時的蘇美爾人為了加強行政管理,就需要比較有條理的信息傳遞,所以文字就從文字的胚胎逐漸轉化出來。這是一種比較新的說法。

楔形文字被發現以後,破譯和解讀就成為一個西方世界普遍關注的難題,學者們面臨很大的挑戰。1765年的時候,德國的學者尼布爾經過了波斯古都波斯波利斯附近一個名叫比希屯的村子,發現了一段銘文,他把這段銘文描摹寫下來製成了摹本。

這段銘文是三種楔形文字寫成的,在學術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到了1802年有一個叫格羅陶芬德的中學教師,喝多酒以後,他說,他憑他自己的直覺認為自己可以破譯楔形文字,而且他突發奇想的,對這個楔形文字的行文格式進行了破譯,結果發現竟然是正確的。

有人疑問,這個傢伙喝多酒破譯了楔形文字,當年寫這些字的人是不是也喝多了?

1833年,英國人羅林森在當時入侵伊朗的英國侵略軍中任上校,他為了研究破譯楔形文字,專門到伊朗的哈馬丹,仔細觀察了刻著岩石上的貝希斯頓銘文。這次觀察,讓他發現他自己對楔形文字的理解和認識是準確的,這段貝希斯頓銘文是大流士大帝當年用三種楔形文字的刻下的。

到了1857年,羅林森和愛爾蘭人辛克斯、法國人朱麗葉斯,在英國皇家學會主持下解讀了一篇楔形文字的文獻,三個人獨立解讀文獻的結果基本一致。於是就產生了一個新的學科,叫做亞述學。

這就是楔形文字,一個從被發現到被解讀的簡單過程。任何一個文字從產生到發展再到失傳,再到被後世破譯都是不容易的。像楔形文字的產生髮展,也是這樣,並不是突然被破譯的,是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的。


小小嬴政


楔形文字的破譯,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眾多學者在數百年間共同努力的結果。但破譯工作的突破口,卻是源自一位德國中學教師在醉酒時與朋友們的打賭。

楔形文字,屬於象形文字,由五千年前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所創,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文字。這種文字興盛於巴比倫時期,傳播繁衍了三千年後神秘失傳。

楔形文字創立之後,被許多古代文明用來書寫自己的語言,先後形成了蘇美爾語、波斯語、阿卡德語等楔形文字,經過演變最終形成統一固定的音節符號。

楔形文字如何書寫?蘇美爾人是用削尖的蘆葦杆在溼土簡上刻劃。最初寫出的是簡單的象形文字,最後將楔形蘆葦杆壓入土簡中,轉動土簡形成表意文字。

經過蘇美爾人的不斷提煉,楔形語標和音節符號達六百多個。在隨後的幾百年間,楔形文字被多個文明所採用。英文字母就與烏加里特人的楔形字符有關。

楔形文字失傳了近兩千年,期間沒有文獻記載過,僅有2400多年前的古希臘學者希羅多德提到過亞述字。在十八世紀末之前,沒有任何人能認識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是如何被發現的?

早在七世紀,阿拉伯人佔領並統治兩河流域一千多年,楔形文字也被稱為釘頭字。當地的所有文化基本被阿拉伯化,楔形文字也逐漸被阿拉伯字母所取代。

1472年,意大利人巴布洛到古波斯遊歷,偶爾在一些老寺廟的殘破牆壁上,看到了一種外形像釘子一樣的三角形尖頭文字,橫七豎八的分佈在四周的牆壁。

巴布洛回到歐洲後,向人們講起了他的奇遇,但隨即被人忽視。一百多年後,意大利人瓦萊將刻在字體的泥板帶回意大利,歐洲人第一次知道了楔形文字。

隨後,歐洲探險家紛紛來到兩河流域,更多的楔形文字被發現。經過初步研究,歐洲人已經知道那是一種古老的文字,但在兩百多年間一直無人能破解它。

與此同時,更多的泥板楔形文字被帶回歐洲,學者們皆試圖破譯這些文字。他們知道這些文字中掩藏了太多的歷史,只要能讀懂這些文字,就能解開謎題。

波斯語楔形文字被神奇解讀

1765年,德國學者尼布爾在波斯古都附近村莊的崖石上發現了銘刻文字,這裡曾是古埃蘭王國的都城。尼布爾將獲取的銘文摹本帶回西歐,一時引起轟動。

學者們初步分析,銘文是三種不同楔形文字的對照。有40個符號的可能是字母文字,有100多個符號的可能是音節文字,有640多個符號的可能是意音文字。

兩百多年來,對楔形文字的破譯工作一直很艱難。誰會想到,楔形文字破譯工作的重大突破,竟與一位年輕教師在酒後與朋友打賭有關,充滿了傳奇色彩。

1802年,年僅27歲的德國中學教師格羅特芬德,在與朋友聚會時談論起了當時難以破譯的楔形文字。酒過三巡之後,有些微醉的格羅特芬德向朋友們炫耀。

他預感自己能破譯困擾人們兩百多年的楔形文字,朋友們都認為格羅特芬德是酒後胡言亂語,遂決定與他打賭。酒醒後的格羅特芬德並未忘記自己的賭約。

要知道,當時的格羅特芬德手中僅有幾份銘文摹本資料。他大膽猜想銘文的內容可能是某個王的名字和頭銜,他估計比希屯碑銘的開頭可能也是這個格式。

按照這個設想,格羅特芬德居然認出了碑銘開頭有三個國王的名字,即大流士、薛西斯和希斯塔斯普。後來經過驗證,他猜讀的13個符號中有9個是對的。

儘管在整個楔形文字體系中,格羅特芬德的解讀只是杯水車薪,但他卻為後來的楔形文字解讀提供了突破口。要知道,格羅特芬德當時僅是位希臘語教師。

楔形文字被全面破譯的過程

三十三年後的1835年,25歲的英國陸軍中尉羅林森,對波斯小鎮郊外的巨大巖刻產生了興趣。這處巖刻位於五百多米高的巖面上,巖腳距地面有一百多米高。

巖刻浮雕邊上和底下的文字記載了波斯帝國國王大流士的豐功偉績,分別用三種楔形文字刻寫。羅林森不僅是一位攀巖健將,而且還熟練掌握著好幾種語言。

他通過繩子懸吊於巖刻上空,細心摹繪巖壁上的符號。隨後他僱傭了一個小孩,用墨汁和紙將所有符號拓印出來。羅林森為破譯這些符號,耗費了16年時間。

最後,他不僅完成了三種楔形銘文的全譯文,而且還成功破譯出一百多個楔形文字符號的讀音以及五百個單詞。至此,蘇美爾人創立的楔形文字被釋讀成功。

為了驗證羅林森釋讀的楔形文字的正確性,英國皇家學會採取背靠背的方式,將一篇全新的楔形銘文分寄給羅林森等四位學者,請求他們獨立翻譯這篇銘文。

當四位學者的譯文被打開時,釋讀內容基本一致。這時,人們才相信,在湮沒兩千多年之後,楔形文字之謎終被揭開,羅林森也被稱為“楔形文字釋讀之父”。

釋讀工作是一個逆向過程,先從最晚的波斯楔形文開始,其次是略早的埃蘭楔形文,接著是更早的巴比倫楔形文字。楔形文字的釋讀,開闢了楔形文考古學。


野史也是史


很多人會以為楔形文字是某種單一的文字,其實“楔形文字是一系列文字的統稱。他們的形狀看起來很像,但其實很有可能這樣的歸類是不科學的。簡單來說說古波斯楔形文字的破解。

古波斯楔形文字的破解,從破解出名字開始

1618年,西班牙駐波斯的一位使節發現了古波斯帝國遺址,即著名的“波斯波利斯”遺址。在這個遺址中他發現了古波斯楔形文字。回國後他將自己的發現講給其它人聽,於是大批的歐洲人來到這個古遺址做研究。其中,德國人尼布爾發現了一個規律:他發現這些碑文似乎都是由3種不同的楔形文字組成的。

1802年,破解這些楔形文字取得了重大突破,也是由一位德國人破譯出來的。他通過比對這3種楔形文字,找到了幾個比較類似的字形,並通過波斯國王“萬王之王”的這一稱號,破解出了幾個名字。從此便找到了破解古波斯楔形文字的密碼。最終確定這3種楔形文字分別為古波斯楔形文字、阿卡德楔形文字、埃蘭楔形文字。

其實這樣的銘文與清朝時期很像,清朝的詔書常常是滿文+蒙文+漢字3種文字。但這3種文字並不屬於一個體系,所以,把同一地點發現的3種銘文統稱為楔形文字或許確實是不科學的。

烏加里特楔形文字的破解方法與波斯的類似。一位法國考古學家通過一把斧頭上的重複字符找到了突破口,最先破解出的也是人名。這也是許多古文字被破解出來的套路。

那麼,要怎麼驗證破解出來的意思就是對的呢?其實很簡單,就是找幾個相關學者來解讀最新發現的或是從未公佈過的銘文,如果大家翻譯的意思一致,那就說明已有的文字解讀是正確的。

每種古文字的破解都不是一朝一夕的,就拿中國的甲骨文來說吧,那也是集眾人之力才破解出來的,其中貢獻比較突出的要數“甲骨四堂”了。但是,基本上每種古文字都是沒有被完全破解出來的,想要全部破解幾乎是不可能的。


文物考古聊歷史


古蘇美爾人用蘆葦杆在泥板上留下一個個如小木楔一樣頭粗尾細的筆畫,再將這個泥板拿去火邊烘乾成塊,這些長得奇怪又像圖像又像符號的楔形文字便隨著泥塊流傳至今。

楔形文字並不是指一種文字,它是多種文字的統稱,包括埃蘭語、古波斯語、阿卡德語等,由古蘇美爾人所創,是象形文字的一種,與我國甲骨文、古埃及文字並稱為人類最早的三種古文字。

楔形文字的複雜程度,讓想要破解的考古學家困擾了幾百年,後來突然有專家申明楔形文字已經破解,所以有很多人十分好奇,為什麼楔形文字會被突然破解?

沒有一項研究成果是一蹴而就的,都是經過長期的研究、推理得出來的,所以所謂的楔形文字被發現後300年沒人懂,後來突然被破譯是不存在的,只能說前面的幾百年是在做鋪墊工作。

楔形文字整體的破譯過程是漫長、枯燥的,大白在這裡就不過多闡釋了,講一個關於楔形文字的有趣故事。

1802年,德國一位中學老師格羅特芬德在和朋友喝酒時,談論到報紙上刊登的楔形文字,酩酊大醉的格羅特芬德向朋友吹牛,認為自己可以破解這困擾無數專家兩百多年的楔形文字。他的朋友當然不會相信一個酒鬼的話,便和他打賭。

酒醒後,格羅特芬德為了贏得賭約,開始刻苦研究楔形文字,但由於他不是專業的研究人員,只能找到幾份波斯波利斯的銘文。毫無研究經驗的他另闢蹊徑,假設銘文上的內容為王的名字或者稱謂,帶入銘文中進行反推,結果真讓他破解了10個古波斯的楔形文字。

雖然,格羅特芬德只破解了10個楔形文字,對於龐大的楔形文字工作而言,顯得微乎其微,但他這種破解思路,還有這10個楔形文字卻為後來的破解提供了一些寶貴的思路和方法。通過這個故事也可以從側面說明,楔形文字的突然破解是存在的。

關注【大白讀史】,瞭解更多有趣的歷史知識。

大白讀史


誰說是“突然”被破譯的?

(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和中國的甲骨文,古埃及文字一起,被稱為人類最古老的文字。這種起源於兩河流域的文字,是蘇美爾人所創造。這些文字被刻在溼潤的泥板上,然後在火中烤乾,就可以長期保存了。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逐漸湮沒在歷史當中。

1625年,意大利探險家彼得羅來到了兩河流域,在荒漠中,他發現了一些神秘的土丘。在這裡,彼得羅發現了一些殘破的磚塊,上面有一些奇怪的符號。於是,他蒐集了一些帶回歐洲,想要研究上面到底是什麼。不過,那時候還沒有考古學的概念,這些奇怪的符號也就沒有人願意花時間研究了。

1700年,英國學者托馬斯·海德,將這種文字命名為“楔形文字”。到了1802年,破解楔形文字已經在歐洲成為一種潮流,當時年僅27歲的德國中學希臘語教師格羅特芬德,在和朋友喝酒時吹牛,說自己能破解這種文字。酒醒之後真的開始研究了,他找到了幾分銘文摹本,大膽猜想波斯文的行文句式,然後套入到楔形文字符號中,竟然獲得了成功,破譯了10個波斯楔形文字。


1835年,英國陸軍中尉羅林森一個波斯小鎮,在懸崖峭壁上臨摹了一份楔形文字的銘文。

(貝希斯敦銘文)

這些楔形文字的內容旁邊,有一副浮雕,上面是波斯國王大流士腳踩反叛者,在貴族的陪同下傲視俘虜的形象。更關鍵的是,羅林森臨摹的楔形文字,也就是貝希斯敦銘文,是由三種不同的楔形文字寫成的(古波斯語、埃蘭語、阿卡德語),這成了破解楔形文字的關鍵。

為什麼呢?因為這三種語言記錄的是同一件事情,也就是大流士鎮壓反叛者的故事。而古波斯語和現代波斯語有很多相近的地方,於是就可以參考現代波斯語,破解古波斯語的楔形文字,然後就可以直接推導之前的楔形文字。

可能大家有些迷糊,楔形文字怎麼還分這麼多?和古波斯語又有啥關係?

簡單的說,蘇美爾人發明了楔形文字之後,逐漸被其他民族拿來使用了,然後發展出了不同的楔形文字語言——比如咱們的漢字,很早之前被韓國和日本借鑑使用,逐漸形成了另一種系統。日語中的漢字雖然我們認識,但有時意思不完全一樣。


總之,簡單的理解就是,楔形文字是不斷髮展變化的,找到了其中一個突破口,通過貝希斯敦銘文這樣的“多語文獻”一對比,破譯就容易多了。

(楔形文字破譯)

通過現代波斯語研究古波斯語的楔形文字,然後再通過“記錄同一事件的銘文”,解讀其他楔形文字語言,直到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通過十幾年不懈的努力,羅林森才完整破譯了銘文,並且破譯出150個楔形文字的讀音,以及500和單詞及幾十個專有名詞。

一直到1857年,包括羅林森在內的楔形文字破譯者,在英國皇家協會主持下,分別破譯了同一篇銘文,結果基本一致。這證明,人們已經解讀了楔形文字。

所以,楔形文字不是“突然”被破譯的。首先是楔形文字的不斷流傳,讓人們找到了古波斯語的突破口。然後就是很多研究者的不斷努力,才慢慢破譯的。


七追風


有誰懂,看看這石頭上是什麼字?



llj906


那是公元前522年(東周景王姬貴24年)的事情。

當時的波斯國王岡比西斯二世率大軍遠征埃及。有一個叫高墨達的僧侶在國內發動了叛亂。岡比西斯聞訊後從埃及返回,卻不幸於中途死亡。一時間,波斯貴族群龍無首。

這時,有一個叫大流士的人設法獲得了王位,並平定了叛亂。為了稱頌自己的功績,大流士命人將平定叛亂的經過,用三種文字(巴比倫文、埃蘭文和波斯文)刻在今天伊朗貝希斯頓村附近的一塊大岩石上。

這就是著名的貝希斯頓銘文。

清道光16年(公元1835年),一個叫羅林森的英國人偶然發現了銘文,並製成了拓本。經過8年多的努力,羅林森首先譯解了其中的古波斯文,然後又將古波斯文與楔形文字對照,終於第一次讀通了這些文字。

在羅林森和其他學者的不懈努力下,到清光緒27年(公元1900年),雖然還存在一些詞彙問題和語法疑惑,對楔形文字的釋讀工作基本上成功了。

正是在成功解讀了楔形文字的基礎上,今天的我們才能看懂古代兩河流域留給我們的寶貴文獻,進而知道了距今3000-5000年前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一些王朝更替、民族興亡和文化變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