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形文字发现后,300年没人能懂,后来为何突然被破译了?

lucky小默


楔形文字的破译还要多亏了波斯地区古文明交流


所谓楔形文字,这也是一种象形文字,和甲骨文一样。楔形文字流行于古代的两河流域,公元前3500年左右开始使用,受众很多,包括赫梯人,波斯人还有阿卡德人等等,公元前500年左右楔形文字的使用达到极盛,而后衰弱,待到罗马帝国时期,楔形文字已经基本消亡。

楔形文字被广泛刻在泥板上,而破译楔形文字的关键便在于一块科有三种不同文字的泥板

这就是伊朗贝希斯顿铭文。他上有波斯、埃兰和巴比仑三种对照的楔形文字,内容为波斯王大流士一世平定内乱的经过,根据它,罗林森释读成功了波斯楔形文字。学者们又顺藤摸瓜破译了新巴比仑和亚述时代的楔形文字。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大家好,我是渔公子,我来回答!

说起楔形文字的破译,在19世纪末的时候,就在我国学者成功释读甲骨文的同时,西方学者也成功地释读了苏美尔楔形文字。然而关于苏美尔的破译,并不是突然就被破译,而是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

一、

苏美尔人是两河流域楔形文字的最早发明者,最早的苏美尔楔形文字距今已有五千年,它是通过对图画式文字简化、规范化和表音化发展而来。苏美尔楔形文字广泛使用于苏美尔时期,到了巴比伦和亚述时期,苏美尔语作为口语已被阿卡德语所取代,但其文字仍继续被学习和使用,在政府公文、法律文书和王室铭文中仍常用阿卡德语和苏美尔语双体文字书写,直到进入公元后,有关苏美尔人语言和文字的所有知识都被逐渐湮灭。

二、

十九世纪中,西方学术界成功地释读了古波斯语,并且由于波斯帝国阿黑门尼德王朝德历代国王喜欢同时用古波斯语、埃兰语和阿卡德语等三种楔形文字刻石记功,因此西方学术界通过古波斯语释读了阿卡德语,最后通过阿卡德语成功释读了苏美尔语。

而这一过程是十分漫长而艰辛的,先是格罗特芬德和劳林逊两人分别都进行了长期的研究,最终才得以破解了古波斯语。然后劳林逊和欣可斯、奥伯特等人对楔形铭文进行了释读,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三人被称为楔形文三杰。但直到19世纪中叶,学术界都还不知道古代两河流域在塞姆人和塞姆语之前还存在苏美尔和苏美尔语。

这种情况直到19世纪末,随着两河流域南部大规模考古发掘工作的展开才有了改变,经过了四次艰苦卓绝的挖掘工作,出土了大约三千块泥版和残片,但还不足以解决苏美尔语的释读问题。直到有了拉伽什和尼普尔出土的大量铭文资料,才使苏美尔语的解读成为了可能。而如今对于苏美尔语属于何种语系还尚无定论,但随着两河流域的考古发掘和深入研究,我相信将会取得新的成就。


渔公子读史


答:楔形文字并不是突然被破译的,而是灌注入了无数专家、学者的心血,经过了漫长的探索和研究过程才获得成功的。不过,在这漫长的破译过程中,也不乏有天才学者的灵光闪现,很值得一说。

楔形文字是一种古老的文字。

关于它的起源,苏美尔流传的史诗《恩美卡与阿拉塔之王》中有提到乌鲁克国王恩美卡“把文字写在泥板上”,且“这样的事情从未遇见”的记载。近代西方学者就一致认为恩美卡是楔形文字的创造者。

但是,史诗中说恩美卡写这些文字在泥板上,把它当作信,派使者拿给阿拉塔王看——如果这是恩美卡一时兴起创造出来的新文字,阿拉塔王怎么能看懂?

这根本不合逻辑嘛。

所以,说恩美卡国王创造了楔形文字,有点类似于中国神话故事里的“仓颉造字”。

楔形文字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呢?

20世纪70年代,苏美尔学专家乔治·米查诺斯基在对楔形文字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现象:即在较早的楔形文字记载中,频频出现了对同一颗星的记录。

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的天文学家里查德·斯特塞对米查诺斯基的提示产生了兴趣,他经过精确计算,于1980年发表论文,论证了米查诺斯基所说的这颗星是6000年前爆发的船帆座×号超新星。

查德·斯特塞介绍说,这颗星在今天已经很模糊了,但在6000年前,其光芒可以与日月相比。苏美尔人对大自然、对天象抱有无尽的敬畏之心,促使他们不断对它进行了纪录。

按照这种说法,楔形文字的出现,要追溯到6000年前了。

再补充一下,由于苏美尔人不懂造纸,楔形文字主要写在泥板上。

刻画在泥板上的字,线条笔直形同楔形。

1700年,英国学者托马斯•海德(Thomas Hyde)率先用首先用拉丁语单词cuneus“楔子”和forma“形状”将这种文字定名为“楔形文字”(Cuneiform)。

字刻画在泥板上,不像古埃及纸草文献那样容易腐烂,所以现在保留有数十万计在世上。

而且泥板文献不怕火烧,火越烧它就越坚硬。

就因为这样,古巴比伦时期汉谟拉比焚烧马瑞城,而马瑞文献仍能保存到现在。

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后来被古代西亚的其他民族借用来记录本民族语言,形成了阿卡德楔形文字(分为巴比伦与亚述两支方言)、赫梯楔形文字、胡里楔形文字、乌加里特楔形文字、乌拉尔图楔形文字、埃兰楔形文字、古波斯楔形文字等。

这种情形,与我国的汉字被朝、日、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借用和发展有些类似。

我国的汉字被朝、日、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借用和发展,形成了一个“汉字文化圈”。

那么,在古代西亚,也出现了一个“楔形文字文化圈”。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文化圈存在,苏美尔楔形文字才有被破译的可能。

道理很简单,任何古老文字的破译,都必须借助双语文献或三语文献。

楔形文字的破译,就是从最“年轻”的古波斯楔形文字入手,一步步向古老推进,最终破译苏美尔楔形文字。

破译的过程非常复杂,下面,我择几件最有划时代性的事件来说一下。

话说,公元1765年,德国学者尼布尔(C.Niebuhr,1733-1815)经过波斯古都波斯波里斯(Persepolis)附近一个名叫比希屯(Bihitun) 村庄,发现村头的崖石上有铭刻文字。他非常好奇,小心地制作了一张铭文摹本,带回了西欧。

学术界对铭文文字产生了巨大反响。

学者们初步分析,认为比希屯碑铭是三种不同楔形文字的对照,但无人识读。

时间到了1802年,一个名叫格罗特芬德(G..F.Grotefend,1775-1853)的德国中学教师,在一次参加朋友的聚会时,因为喝了不少酒,听到大家闲聊起了最近报纸上关于楔形文字的相关报道,他借着酒意吹起牛来,说自己有一种直觉,觉得自己可以破译楔形文字。

补充一下,这个格罗特芬德并非考古学者,当年才27岁,但他以前看见过另一种波斯碑铭,是用已经认识的巴拉味(Pahlavi)字母书写的。碑铭开头是“王名、称号、世系”。他猜想,比希屯碑铭的开头可能也是这个格式。

按照这一格式,他认出了碑铭开头三个国王名字:大流士(Darius)、薛西斯(Xerxes)和希斯塔斯普(Hystaspes)。

这样,格罗特芬德凭借着聪明才智,打开了破译楔形文字宝库的第一重大门。

受格罗特芬德破译思路的启发,英、法、德、丹麦、爱尔兰等国的学者纷纷加入破译大军。

其中,一个名叫罗林森(H.C .Rowlinson1810-1895)的英国人贡献最大。

罗林森原来服役于东印度公司,1833年被派往伊朗参加军事工作,开始接触到了比希屯碑铭。

话说,公元前522年,波斯皇帝冈比西斯率大军远征埃及。有一个叫高墨达的僧侣趁机在波斯各地和米底发动了叛乱。冈比西斯急匆匆地回师平乱,却在途中暴病身亡。一个名叫大流士的贵族在混乱中获得了皇位,带领冈比西斯留下的军队平定了高墨达的叛乱。为了称颂自己的功绩,大流士让人将他平定叛乱的经过,刻在米底首府爱克巴坦那郊外贝希斯顿村附近的一块大岩石上。

这个贝希斯顿村,就在今天的伊朗哈马丹。

已经身为上校的罗林森专门到伊朗哈马丹瞻仰了刻在大岩石上的贝希斯顿铭文。

谢天谢地,大流士大帝当年让人刻写他的丰功伟绩时,生怕有人看不懂,特意刻了三种文字:在大流士大帝平乱浮雕正下方刻的是古波斯文——阿契美尼德王朝国王们的语言;在其左边,刻的是阿卡德语(巴比伦的语言)文本;在其下方,刻的是埃兰语(苏斯亚纳的早期语言)刻第三个文本。

有了这个三种语言的文本,就有了破译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楔形文字的天赐良机。

罗林森对比这三种文字,利用当时已经部分得到破译的古波斯语,对释读工作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1851年,罗林森发表“比希屯波斯楔形字铭文”的全文翻译,并附语法和解释。

后来,他和其他学者合作,释读了比希屯碑铭上的另外两种文字。

最值得纪念的事件是:1857年,罗林森和爱尔兰人爱德华•欣克斯(Edward Hincks)、法国人朱利叶斯•奥佩尔(Julius Oppert),在英国皇家学会主持下共同释读出了一篇阿卡德楔形文字文献《提格拉特帕拉萨一世编年史》铭文,释读结果基本一致。

这,就标志着一门崭新的学科——亚述学(Assyriology)的正式诞生。

破译楔形文字的这三位先驱,被世人尊称为“楔文三杰”;贡献最大的罗林森被冠以“亚述学之父”的尊号。


覃仕勇说史


传说楔形文字是由苏美尔人所创,属于象形文字,之所以叫楔形文字,主要是源于最先发现这种文字的人认为它如同楔子,但阿拉伯人却把它称之为钉头文字。

这种文字之所以说是苏美尔人发明的,主要原因是在苏美尔流传的史诗《恩美卡与阿拉塔之王》,这首史诗成书于乌尔第三王朝,公元前2112年到公元前2004年。这首诗里有一句话,把文字写在泥板上。而且还说,这样的事情从未有过。

因此西方学者就凭这句话确定恩美卡就是创造楔形文字的人,不过这样的说法肯定是不可靠的,问题就在于这个国王恩美卡把自己创造的文字写在泥板上,让信使拿给了阿拉塔王看。

面对新创造的文字,阿拉塔王居然能看明白。这显然是一个巨大的漏洞,所以说恩美卡国王创造楔形文字,只能是一个传说。但是西方学者对此视而不见。

还有一个神话传说,名字叫《伊南娜与基恩》。说的是乌鲁克的保护神伊南娜前往他的父亲智慧之神基恩的住处埃利都骗取文化财产。

在这个传说当中,有一句话“他给了我书写手艺”。但是这个传说原文都没头没尾,成书的年代也存在很大争议。

所以说,认为恩美卡创造了楔形文字是不可靠的,都只是一种根据神话传说建立的科学假说,证据存在漏洞。现在比较可靠的说法是楔形文字是苏美尔人创造的,但是不是恩美卡创造的。

一般认为,楔形文字,它主要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特殊的渔猎生活方式。但是也有不同的意见认为,这个楔形文字的起源与古代苏美尔地区发达的社会组织有密切关系。因为当时的苏美尔人为了加强行政管理,就需要比较有条理的信息传递,所以文字就从文字的胚胎逐渐转化出来。这是一种比较新的说法。

楔形文字被发现以后,破译和解读就成为一个西方世界普遍关注的难题,学者们面临很大的挑战。1765年的时候,德国的学者尼布尔经过了波斯古都波斯波利斯附近一个名叫比希屯的村子,发现了一段铭文,他把这段铭文描摹写下来制成了摹本。

这段铭文是三种楔形文字写成的,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到了1802年有一个叫格罗陶芬德的中学教师,喝多酒以后,他说,他凭他自己的直觉认为自己可以破译楔形文字,而且他突发奇想的,对这个楔形文字的行文格式进行了破译,结果发现竟然是正确的。

有人疑问,这个家伙喝多酒破译了楔形文字,当年写这些字的人是不是也喝多了?

1833年,英国人罗林森在当时入侵伊朗的英国侵略军中任上校,他为了研究破译楔形文字,专门到伊朗的哈马丹,仔细观察了刻着岩石上的贝希斯顿铭文。这次观察,让他发现他自己对楔形文字的理解和认识是准确的,这段贝希斯顿铭文是大流士大帝当年用三种楔形文字的刻下的。

到了1857年,罗林森和爱尔兰人辛克斯、法国人朱丽叶斯,在英国皇家学会主持下解读了一篇楔形文字的文献,三个人独立解读文献的结果基本一致。于是就产生了一个新的学科,叫做亚述学。

这就是楔形文字,一个从被发现到被解读的简单过程。任何一个文字从产生到发展再到失传,再到被后世破译都是不容易的。像楔形文字的产生发展,也是这样,并不是突然被破译的,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的。


小小嬴政


楔形文字的破译,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众多学者在数百年间共同努力的结果。但破译工作的突破口,却是源自一位德国中学教师在醉酒时与朋友们的打赌。

楔形文字,属于象形文字,由五千年前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所创,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文字。这种文字兴盛于巴比伦时期,传播繁衍了三千年后神秘失传。

楔形文字创立之后,被许多古代文明用来书写自己的语言,先后形成了苏美尔语、波斯语、阿卡德语等楔形文字,经过演变最终形成统一固定的音节符号。

楔形文字如何书写?苏美尔人是用削尖的芦苇杆在湿土简上刻划。最初写出的是简单的象形文字,最后将楔形芦苇杆压入土简中,转动土简形成表意文字。

经过苏美尔人的不断提炼,楔形语标和音节符号达六百多个。在随后的几百年间,楔形文字被多个文明所采用。英文字母就与乌加里特人的楔形字符有关。

楔形文字失传了近两千年,期间没有文献记载过,仅有2400多年前的古希腊学者希罗多德提到过亚述字。在十八世纪末之前,没有任何人能认识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是如何被发现的?

早在七世纪,阿拉伯人占领并统治两河流域一千多年,楔形文字也被称为钉头字。当地的所有文化基本被阿拉伯化,楔形文字也逐渐被阿拉伯字母所取代。

1472年,意大利人巴布洛到古波斯游历,偶尔在一些老寺庙的残破墙壁上,看到了一种外形像钉子一样的三角形尖头文字,横七竖八的分布在四周的墙壁。

巴布洛回到欧洲后,向人们讲起了他的奇遇,但随即被人忽视。一百多年后,意大利人瓦莱将刻在字体的泥板带回意大利,欧洲人第一次知道了楔形文字。

随后,欧洲探险家纷纷来到两河流域,更多的楔形文字被发现。经过初步研究,欧洲人已经知道那是一种古老的文字,但在两百多年间一直无人能破解它。

与此同时,更多的泥板楔形文字被带回欧洲,学者们皆试图破译这些文字。他们知道这些文字中掩藏了太多的历史,只要能读懂这些文字,就能解开谜题。

波斯语楔形文字被神奇解读

1765年,德国学者尼布尔在波斯古都附近村庄的崖石上发现了铭刻文字,这里曾是古埃兰王国的都城。尼布尔将获取的铭文摹本带回西欧,一时引起轰动。

学者们初步分析,铭文是三种不同楔形文字的对照。有40个符号的可能是字母文字,有100多个符号的可能是音节文字,有640多个符号的可能是意音文字。

两百多年来,对楔形文字的破译工作一直很艰难。谁会想到,楔形文字破译工作的重大突破,竟与一位年轻教师在酒后与朋友打赌有关,充满了传奇色彩。

1802年,年仅27岁的德国中学教师格罗特芬德,在与朋友聚会时谈论起了当时难以破译的楔形文字。酒过三巡之后,有些微醉的格罗特芬德向朋友们炫耀。

他预感自己能破译困扰人们两百多年的楔形文字,朋友们都认为格罗特芬德是酒后胡言乱语,遂决定与他打赌。酒醒后的格罗特芬德并未忘记自己的赌约。

要知道,当时的格罗特芬德手中仅有几份铭文摹本资料。他大胆猜想铭文的内容可能是某个王的名字和头衔,他估计比希屯碑铭的开头可能也是这个格式。

按照这个设想,格罗特芬德居然认出了碑铭开头有三个国王的名字,即大流士、薛西斯和希斯塔斯普。后来经过验证,他猜读的13个符号中有9个是对的。

尽管在整个楔形文字体系中,格罗特芬德的解读只是杯水车薪,但他却为后来的楔形文字解读提供了突破口。要知道,格罗特芬德当时仅是位希腊语教师。

楔形文字被全面破译的过程

三十三年后的1835年,25岁的英国陆军中尉罗林森,对波斯小镇郊外的巨大岩刻产生了兴趣。这处岩刻位于五百多米高的岩面上,岩脚距地面有一百多米高。

岩刻浮雕边上和底下的文字记载了波斯帝国国王大流士的丰功伟绩,分别用三种楔形文字刻写。罗林森不仅是一位攀岩健将,而且还熟练掌握着好几种语言。

他通过绳子悬吊于岩刻上空,细心摹绘岩壁上的符号。随后他雇佣了一个小孩,用墨汁和纸将所有符号拓印出来。罗林森为破译这些符号,耗费了16年时间。

最后,他不仅完成了三种楔形铭文的全译文,而且还成功破译出一百多个楔形文字符号的读音以及五百个单词。至此,苏美尔人创立的楔形文字被释读成功。

为了验证罗林森释读的楔形文字的正确性,英国皇家学会采取背靠背的方式,将一篇全新的楔形铭文分寄给罗林森等四位学者,请求他们独立翻译这篇铭文。

当四位学者的译文被打开时,释读内容基本一致。这时,人们才相信,在湮没两千多年之后,楔形文字之谜终被揭开,罗林森也被称为“楔形文字释读之父”。

释读工作是一个逆向过程,先从最晚的波斯楔形文开始,其次是略早的埃兰楔形文,接着是更早的巴比伦楔形文字。楔形文字的释读,开辟了楔形文考古学。


野史也是史


很多人会以为楔形文字是某种单一的文字,其实“楔形文字是一系列文字的统称。他们的形状看起来很像,但其实很有可能这样的归类是不科学的。简单来说说古波斯楔形文字的破解。

古波斯楔形文字的破解,从破解出名字开始

1618年,西班牙驻波斯的一位使节发现了古波斯帝国遗址,即著名的“波斯波利斯”遗址。在这个遗址中他发现了古波斯楔形文字。回国后他将自己的发现讲给其它人听,于是大批的欧洲人来到这个古遗址做研究。其中,德国人尼布尔发现了一个规律:他发现这些碑文似乎都是由3种不同的楔形文字组成的。

1802年,破解这些楔形文字取得了重大突破,也是由一位德国人破译出来的。他通过比对这3种楔形文字,找到了几个比较类似的字形,并通过波斯国王“万王之王”的这一称号,破解出了几个名字。从此便找到了破解古波斯楔形文字的密码。最终确定这3种楔形文字分别为古波斯楔形文字、阿卡德楔形文字、埃兰楔形文字。

其实这样的铭文与清朝时期很像,清朝的诏书常常是满文+蒙文+汉字3种文字。但这3种文字并不属于一个体系,所以,把同一地点发现的3种铭文统称为楔形文字或许确实是不科学的。

乌加里特楔形文字的破解方法与波斯的类似。一位法国考古学家通过一把斧头上的重复字符找到了突破口,最先破解出的也是人名。这也是许多古文字被破解出来的套路。

那么,要怎么验证破解出来的意思就是对的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找几个相关学者来解读最新发现的或是从未公布过的铭文,如果大家翻译的意思一致,那就说明已有的文字解读是正确的。

每种古文字的破解都不是一朝一夕的,就拿中国的甲骨文来说吧,那也是集众人之力才破解出来的,其中贡献比较突出的要数“甲骨四堂”了。但是,基本上每种古文字都是没有被完全破解出来的,想要全部破解几乎是不可能的。


文物考古聊历史


古苏美尔人用芦苇杆在泥板上留下一个个如小木楔一样头粗尾细的笔画,再将这个泥板拿去火边烘干成块,这些长得奇怪又像图像又像符号的楔形文字便随着泥块流传至今。

楔形文字并不是指一种文字,它是多种文字的统称,包括埃兰语、古波斯语、阿卡德语等,由古苏美尔人所创,是象形文字的一种,与我国甲骨文、古埃及文字并称为人类最早的三种古文字。

楔形文字的复杂程度,让想要破解的考古学家困扰了几百年,后来突然有专家申明楔形文字已经破解,所以有很多人十分好奇,为什么楔形文字会被突然破解?

没有一项研究成果是一蹴而就的,都是经过长期的研究、推理得出来的,所以所谓的楔形文字被发现后300年没人懂,后来突然被破译是不存在的,只能说前面的几百年是在做铺垫工作。

楔形文字整体的破译过程是漫长、枯燥的,大白在这里就不过多阐释了,讲一个关于楔形文字的有趣故事。

1802年,德国一位中学老师格罗特芬德在和朋友喝酒时,谈论到报纸上刊登的楔形文字,酩酊大醉的格罗特芬德向朋友吹牛,认为自己可以破解这困扰无数专家两百多年的楔形文字。他的朋友当然不会相信一个酒鬼的话,便和他打赌。

酒醒后,格罗特芬德为了赢得赌约,开始刻苦研究楔形文字,但由于他不是专业的研究人员,只能找到几份波斯波利斯的铭文。毫无研究经验的他另辟蹊径,假设铭文上的内容为王的名字或者称谓,带入铭文中进行反推,结果真让他破解了10个古波斯的楔形文字。

虽然,格罗特芬德只破解了10个楔形文字,对于庞大的楔形文字工作而言,显得微乎其微,但他这种破解思路,还有这10个楔形文字却为后来的破解提供了一些宝贵的思路和方法。通过这个故事也可以从侧面说明,楔形文字的突然破解是存在的。

关注【大白读史】,了解更多有趣的历史知识。

大白读史


谁说是“突然”被破译的?

(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和中国的甲骨文,古埃及文字一起,被称为人类最古老的文字。这种起源于两河流域的文字,是苏美尔人所创造。这些文字被刻在湿润的泥板上,然后在火中烤干,就可以长期保存了。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逐渐湮没在历史当中。

1625年,意大利探险家彼得罗来到了两河流域,在荒漠中,他发现了一些神秘的土丘。在这里,彼得罗发现了一些残破的砖块,上面有一些奇怪的符号。于是,他搜集了一些带回欧洲,想要研究上面到底是什么。不过,那时候还没有考古学的概念,这些奇怪的符号也就没有人愿意花时间研究了。

1700年,英国学者托马斯·海德,将这种文字命名为“楔形文字”。到了1802年,破解楔形文字已经在欧洲成为一种潮流,当时年仅27岁的德国中学希腊语教师格罗特芬德,在和朋友喝酒时吹牛,说自己能破解这种文字。酒醒之后真的开始研究了,他找到了几分铭文摹本,大胆猜想波斯文的行文句式,然后套入到楔形文字符号中,竟然获得了成功,破译了10个波斯楔形文字。


1835年,英国陆军中尉罗林森一个波斯小镇,在悬崖峭壁上临摹了一份楔形文字的铭文。

(贝希斯敦铭文)

这些楔形文字的内容旁边,有一副浮雕,上面是波斯国王大流士脚踩反叛者,在贵族的陪同下傲视俘虏的形象。更关键的是,罗林森临摹的楔形文字,也就是贝希斯敦铭文,是由三种不同的楔形文字写成的(古波斯语、埃兰语、阿卡德语),这成了破解楔形文字的关键。

为什么呢?因为这三种语言记录的是同一件事情,也就是大流士镇压反叛者的故事。而古波斯语和现代波斯语有很多相近的地方,于是就可以参考现代波斯语,破解古波斯语的楔形文字,然后就可以直接推导之前的楔形文字。

可能大家有些迷糊,楔形文字怎么还分这么多?和古波斯语又有啥关系?

简单的说,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之后,逐渐被其他民族拿来使用了,然后发展出了不同的楔形文字语言——比如咱们的汉字,很早之前被韩国和日本借鉴使用,逐渐形成了另一种系统。日语中的汉字虽然我们认识,但有时意思不完全一样。


总之,简单的理解就是,楔形文字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找到了其中一个突破口,通过贝希斯敦铭文这样的“多语文献”一对比,破译就容易多了。

(楔形文字破译)

通过现代波斯语研究古波斯语的楔形文字,然后再通过“记录同一事件的铭文”,解读其他楔形文字语言,直到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通过十几年不懈的努力,罗林森才完整破译了铭文,并且破译出150个楔形文字的读音,以及500和单词及几十个专有名词。

一直到1857年,包括罗林森在内的楔形文字破译者,在英国皇家协会主持下,分别破译了同一篇铭文,结果基本一致。这证明,人们已经解读了楔形文字。

所以,楔形文字不是“突然”被破译的。首先是楔形文字的不断流传,让人们找到了古波斯语的突破口。然后就是很多研究者的不断努力,才慢慢破译的。


七追风


有谁懂,看看这石头上是什么字?



llj906


那是公元前522年(东周景王姬贵24年)的事情。

当时的波斯国王冈比西斯二世率大军远征埃及。有一个叫高墨达的僧侣在国内发动了叛乱。冈比西斯闻讯后从埃及返回,却不幸于中途死亡。一时间,波斯贵族群龙无首。

这时,有一个叫大流士的人设法获得了王位,并平定了叛乱。为了称颂自己的功绩,大流士命人将平定叛乱的经过,用三种文字(巴比伦文、埃兰文和波斯文)刻在今天伊朗贝希斯顿村附近的一块大岩石上。

这就是著名的贝希斯顿铭文。

清道光16年(公元1835年),一个叫罗林森的英国人偶然发现了铭文,并制成了拓本。经过8年多的努力,罗林森首先译解了其中的古波斯文,然后又将古波斯文与楔形文字对照,终于第一次读通了这些文字。

在罗林森和其他学者的不懈努力下,到清光绪27年(公元1900年),虽然还存在一些词汇问题和语法疑惑,对楔形文字的释读工作基本上成功了。

正是在成功解读了楔形文字的基础上,今天的我们才能看懂古代两河流域留给我们的宝贵文献,进而知道了距今3000-5000年前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一些王朝更替、民族兴亡和文化变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