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弟弟弘昼是个什么样的人?

Heavn123


爱新觉罗·弘昼是雍正帝家的五儿子。母亲是纯懿皇贵妃耿氏,弘历(乾隆帝)的异母弟。他既大智若愚又野蛮骄横。



弘昼是个大智若愚的荒唐王爷,这一点体现在众兄弟对皇权的争夺上。

在历史上,雍正一共有10个儿子,但长大的也就4个(弘时、弘历、弘昼和弘瞻),其他的都死了。最小的儿子弘瞻已经被过继给了果亲王。历朝历代的皇子们大都为了皇位争得你死我活。现在只有弘时、弘历、弘昼有继承皇位的可能。弘历比弘昼大三个月,一起玩到大。

弘昼亲眼目睹三哥弘时作死的步骤,决定不再重蹈覆辙。

老大、老二都死了,按常理弘时就是皇长子,最有资格继承皇位,但是他不知避其锋芒,走向了绝路。据记载,弘时年少放纵,行事不谨慎,被雍正进行严厉的处罚,一罚到底,直接将他过继给自己的政敌允禩(被雍正削了王爵,圈禁,改名为“阿其那”意思就是“狗”)做儿子,轰出了紫禁城,并且在雍正四年将允禩撤去黄带,从玉牒除名,二月,弘时也被除了宗籍,雍正五年丁未八月初六日抑郁而终,只有24岁。


弘昼知道自己哥哥弘历自幼聪明,五岁就能过目成诵。被自己皇爷爷康熙和皇阿玛两代皇帝宠爱,10岁还被康熙亲自抚养并亲自授课,亲自传授打猎技术,12岁赏赐黄马褂,康熙经常牵着他的手疼爱非常。很明显弘历要被内定为储君。

退出夺权,明哲保身

面对这么牛的的竞争对手老五弘昼感到自己没戏,选择自愿退出。他表现出对皇位毫无野心,只想做一个平安逍遥的王爷。所以在为人做事上尽可能地“荒唐”,最后他如愿以偿被人公认为是个“荒唐王爷”。在他的王府里他经常让人为他举办丧礼。哭丧声震天,还大奏哀乐,他还以吃祭品为乐。他说:

“人没有一百年还不死的,还有什么好避讳的?”

他还亲自主持丧礼,制作冥器、象鼎、彝盘盂等死人物品,放在自己的塌前。在人看来他就是个疯子。

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卷入弘时和弘历对皇位的争夺,让人感到他是个荒诞不经的人,对皇位没有任何威胁。弘昼用自己的愚昧之举保全了自己王府上下和子孙后代的平安,这也许才是真正的大智若愚吧。

这一点在《雍正王朝》里有更形象地展现,其中有这样一个镜头:雍正试探弘昼,一道圣旨让弘昼去到他三哥弘时家抄家。弘昼却上演了一出大戏:全府上下披麻戴孝,哭声一片为他发丧,这场大戏被他三叔识破后,他说是高人指点要他一周之内不得出门,否则就有血光之灾的说法,还说自己皇阿玛不会看着儿子染上血光之灾。就这样他巧妙地拒绝了,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向和雍正和皇兄弟们表明自己不想争夺皇位,为躲灾祸。


傲慢任性,任意妄为。

乾隆继位后对这个弟弟宠爱非常,不但给他高位,还纵容他。有一次上朝,弘昼因小事事与军机大臣、获封一等公的讷亲有了小争执,他竟然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发飙,对讷亲大打出手,成了刁蛮大主角。乾隆目睹了整个事情的经过,都没有责备他,也不出声阻止他的野蛮行为。

文武百官见状,从此无人敢惹弘昼。乾隆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上一代的手足相残,让他触目惊心;另一方面是出于孝心,弘昼是被乾隆的生母养大,乾隆的母亲很善良把更多的母爱给了弘昼,他们母子情深。乾隆顾及母亲自然也对弟弟好,但是却导致弘昼恃宠而骄。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弘昼薨,谥恭,是为和恭亲王,终年59岁。


小姐姐讲史


弘昼是个聪明而有趣的人。

对清朝历史有所了解的朋友,可能都知道清朝有个荒唐王爷,喜欢给自己办葬礼,一没钱用或者无聊了就宣布自己“死”了。

家里大设灵堂,家人大放悲声,想攀附他的大小官员或财主们纷纷送礼,他兴高采烈的坐在棺材里看着下人们收礼,还会当场点评礼物的好坏,顺便和宾客们聊上几句。

弘昼:哟,这不是谁家那小谁吗,给本王送葬来了?有良心!

宾客擦汗:来了来了,王爷,您。。。。。。贵体安康?

弘昼:不行啊,这不都死了嘛!呆会儿哭诚心点儿,好好给爷送葬。

宾客继续擦汗:。。。。。。

弘昼:别拘束,晚上吃了再回去呀!

宾客还擦汗:哎。。。。。。

那个场面,幻想一下觉得有点太过魔幻。

而且葬礼他不是办了一次两次,是很多次。

无论古今中外,人们对于葬礼这种事儿多多少少是有所忌讳的,何况还是自己的葬礼?只有大奇葩弘昼,完全是把葬礼当成了玩乐之事,这种豁达是极其少见的。

弘昼天生就是这样吗?不见得,我认为荒唐只是障眼法,更多是为了避开夺嫡之争。

康熙朝的九龙夺嫡,应该是清朝皇室不可言说的一道伤痛。后世的皇子们有的看到了榜样,有的看到了前车之鉴。

胤禛的儿子虽然远没有康熙多,成活的也有四个:弘时、弘历、弘昼、弘曕,弘曕年纪和前面三位相差太多,暂且不说,只说弘时。

虽然雍正看中的是深得康熙喜欢的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但弘时认为自己才是实际上的长子,排序在弘历之前,他有资格争一争。而弘昼既不想自己争,也不想帮弘时或弘历争,干脆退出竞争圈。

可他毕竟是皇子,身份就摆在那儿,他说他不争,有人信吗?他家上一辈叔伯们可是争得头破血流,看似最不争的父亲反而得了大位,所以大家理所当然的怀疑他也在玩“不争是争”那一套。

为了证明自己真的无意相争,弘昼就豁出去了!

生活奢侈,行为放纵,傲慢任性,一点儿名声都不要!可能觉得这样还不保险,他就爱上了给自己办葬礼。

对于他的种种行为,民间觉得荒唐,但雍正和乾隆看到了他的决心,见他这么懂事儿很欣慰,因而对他很好。

乾隆朝时,弘昼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殴打军机大臣讷亲,乾隆也在场,对他没有半句责备。可能弘昼越不着调,他就越放心吧。

总之,弘昼绝不是表面上那么荒唐,他只是以这种方式保全自身。事实证明,他的办法很有效。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缥缈峰下一粒沙


弘昼,雍正第五子,与乾隆同年出生,仅相差三个月(乾隆曾言“吾弟少于吾甫三月),为乾隆之弟。

弘昼、弘瞻这二人,是乾隆当上皇帝后仅存的两位亲兄弟,再加上当年乾隆的帝位几乎是内定的,所以他们三人并未如同他们的父亲与其他叔父一样反目成仇,因此乾隆对他们二人可是极尽宠爱。



不过如果一定要分出他们二人谁更受乾隆的喜爱的话,那无疑是与乾隆同一年出生的弘昼。

当年乾隆即位称帝时,乾隆就先是立刻让弘昼管理内务府、御事处的一切事务,内务府乃是掌管宫廷事务的机构,当时皇帝的小金库、皇帝的日常饮食等涉及到皇家衣食住行的事情都归内务府所管理,可想而知乾隆能让弘昼管理内务府,足见乾隆对其的信任。



而后,乾隆更是将雍正潜邸时所住的雍亲王府及王府中的所有财物全部都赏赐给弘昼,从中乾隆对弘昼的宠爱可见一般。

乾隆对弘昼的宠爱可不仅仅只是如此,夸张点说乾隆对弘昼的恩宠已到可以任凭他胡作非为的地步。如某一次上朝的时候,弘昼因在之前与军机大臣讷亲有过小争执,他居然就在上朝的过程中当着乾隆,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直接揍了讷亲一顿,可是乾隆居然熟视无睹,既不怪罪,也不阻止,完全就是任由着弘昼胡来,自此之后百官无人敢惹弘昼。



从以上的事例,可以看出乾隆对弘昼的宠爱是真切的,并非是做出来的。而乾隆之所以会如此宠爱弘昼,究其原因在于乾隆与弘昼是一起长大的,正如乾隆自己所说“吾两人者,相规以善,交相勉,相得无间,如是者垂二十年,天伦之乐无过于是。”。

乾隆与弘昼,同年出生,一起长大,一起上学,一起玩,二十余年都是如此,你说他们的感情能不深吗?开玩笑的说这就是打娘胎里出来就是过命的交情,再加上乾隆登基出,仅存的兄弟就只剩下两个,弘瞻还被过继给了果郡王,真的算的上是亲兄弟的也就剩下弘昼,你说乾隆能不疼他吗?



不过恰恰就是乾隆对弘昼无底线的溺爱,也就造成了弘昼性格的“怪异”,仗着乾隆的溺爱,可谓是傲慢任性,骄横跋扈,肆意妄为。比如有次乾隆在正大光明殿监考八旗子弟考试时,到了要吃午饭的时候,弘昼就请乾隆去用午膳,可是乾隆不听,弘昼就急了,对着乾隆就无理的说到“上疑吾买嘱士子耶”。



再比如弘昼就经常喜欢给自己大办葬礼。他曾说过“人无百年不死者,奚讳为?”,就是百年之后,人总有一死,有什么好避讳的。如此,弘昼隔三差五就会在府中举行葬礼,他坐在庭院中央,然后让府里的人跪在他的面前哭泣,可以说这景象是滑稽至极。

当然现在的史学界对弘昼流行的这样的一个评价,就是他所做的这些都是装出来的,实际上他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他之所以会这么做,其目的就是向乾隆表明自己无意于皇权帝位,他只想过着把酒言欢,及时行乐的无忧无虑的生活。而当年他所写的那篇《金樽吟》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是这个观点可能觉得不太可能,如刚才所说的乾隆面试八旗子弟,弘昼去请他就膳的那件事。试想如果弘昼真的是想让乾隆相信他是一个无意皇位的人,从而保住性命,他绝对不会那么鲁莽的就说出“上疑吾买嘱士子耶”意思就是你是不是怀疑我收买了那些士子的心,这样的话,要知道这句话是诛心的话啊!这句话可以说是大逆不道的话,这句话的意思明显就是你是不是怀疑我收买了这些人,然后想好好考察下,所以才不去吃午饭的。你说对皇帝能这么说吗?



所以第二天,弘昼缓过神来就赶紧前往谢罪,而乾隆就回答这么一句话,他说到“使昨答一语,汝齑粉矣!”,意思就是你昨天说的那句话,如果我在意,你当场就要粉身碎骨了。可想而知,那句话在乾隆的心里是多么大逆不道的话。

如此,试想如果弘昼真的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他会说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话吗?这不就是纯粹找死吗?所以可以看出弘昼并非是大智若愚之人,他天性就是如此,说的好点听是大大咧咧,说的不好听就是“没脑子”。



因此,弘昼那骄横跋扈,傲慢任性的性格也绝非是装出来的,完全就是天性使然。


澳古说历史


两个词:荒唐、睿智


弘昼和弘历都是由熹贵妃抚养长大,再加上年龄相仿,两人自然而然的就成了最好的玩伴,兄弟关系密切,胜似亲兄弟。而弘历(乾隆)对这位弟弟也甚是宠爱,登基之后把雍亲王府所有东西都赏给了弘昼,不仅如此,一次弘昼当堂殴打大臣讷亲,弘历竟然不闻不问,毫无责怪的意思。由此可见,弘昼的受宠程度。


除了殴打讷亲之外,弘昼生活上也荒唐无比,他最大的爱好就是置办丧仪。弘昼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说:“人没有一百年还不死的,有什么好避讳的?”另外,他还曾为自己筹办丧仪,让家人围着棺材哭泣,自己在一旁饮酒傻乐,甚至还制作一些冥器放在床头,以供观赏。

但是,就现在看来,弘昼行事荒唐堪称睿智。原本弘昼和弘历才能不相上下,都深的雍正器重,但后来弘历得到康熙宠爱,被内定为隔代储君,而弘昼自然登基无望。如果弘昼借疯疯癫癫的行事方式,向乾隆传达出对政治冷漠的态度,这也不失为一种继续活下去的良策。这不是睿智又是什么呢?

关注“微历史看客”,每天一段历史资讯......


史肆说


乾隆皇帝的弟弟弘昼,是一位怎样的王爷?(了解更多古代史,请关注长城说历史)

弘昼有些像年轻时的雍正,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弘时与弘历争夺皇位,而弘昼势单力薄,很少显现自己有争夺皇位的决心。从而想瞒过雍正,想想看,雍正是何等人?想瞒过他,恐怕比较难。经过雍正的试探,弘昼一关一关的通过,让雍正对他有些放心。

对于弘昼来说,算是一个比较精明之人。雍正曾夸奖他,小小年纪就知道明哲保身的道理。可是,他还是非常谦虚,做事方面,故意让别人认为自己做不好,尽做些荒唐事情。感觉他脑子不正常,因而瞒过众人的眼睛。

长城君便谈谈,弘昼是一个怎样的王爷?

弘昼是雍正的第五个儿子,与乾隆皇帝的岁数差不多,平时与乾隆一起读书,与乾隆的关系挺好。但是,他们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在夺嫡之争中,可没有亲兄弟之分。往往都是谁赢谁胜出。

公元1733年,弘昼与弘历受到雍正皇帝的册封为和亲王,到公元1735年,两人同时处理苗疆事务,因处理得当,被雍正皇帝赞赏。乾隆从小都学习好,脑子精灵,便受到康熙皇帝的喜爱。因此,从小便与康熙生活在一起,由康熙教导乾隆,让乾隆从小就开始学习朝政之事。对于弘历小时候,雍正也看出他可以做自己的继承人,因此,雍正也开始对弘历的培养与历练。

弘昼从小在宫中过着,你争我夺的日子,让他知道要想活命必须得学会隐蔽。弘昼更知道,父辈们为了争夺皇位,搞的关系不好,还有太子被废,以及有些被圈禁。这让弘昼感到,要低调行动,千万不能暴露自己。有了叔叔伯伯们的经验教训,弘昼便选择明哲保身。

据清史资料记载,弘昼只顾学习诗词,根本就不务正业,从来不喜欢看八股文。他不像其他皇子一样,争权夺利,或者明争暗斗,整天幻想储君之位。而他整天装疯卖傻,处处躲避权力之争。

到雍正十三年,雍正去世,弘历登上皇位,因此,弘昼主动退出争夺。后来,乾隆皇帝把雍正之前的府邸都给了弘昼,让弘昼一下有了很多钱财。弘昼为了让乾隆更加放心,因此,故意做一些出阁之事。让自己显得比较笨,进而达到保护的作用。

其一,弘昼经常给自己办丧事,掩盖其夺嫡之心。平时,弘昼就假装去世,便躺在棺材里面,让家人为他哭丧,然而,有些家人哭的非常逼真。对于一些王公大臣,也来为他哭丧,其实,众大臣都知道是假的,可是,毕竟弘昼地位高,因此,都来给他吊丧。

可见,弘昼非常精明,只有这样的话,自己才可以保命。

其二,弘昼与乾隆一起监考,当面对乾隆说是不是怕我吃回扣。他们一起监考,到吃饭的时候,弘昼对乾隆说,你可以先去吃饭了。可是,乾隆没有立即走开,弘昼见到这种情况。弘昼便说了一句:“哥,你是不是怕我收了考生的回扣,给他们放水啊?”这就是告诉乾隆,自己只是一个放荡不羁之人,并非是当皇帝的料子。

其三,劫走运送钱币的车,让世人觉得自己是贪财之人。造币局的运币车,从弘昼自己门上过,然而,弘昼把这批钱币全部给劫走了,更是不让他们的币车出去。其实,这些乾隆都知道,以为他是爱财之人,又掩盖了他的心思。

弘昼没事就做一些荒唐事,让别人以为他没有夺嫡之心,生怕众人说他有窥视皇位之心。时间久了,乾隆就睁只眼闭只眼而已,知道弘昼没有想当皇帝的心思。虽说,平时犯一点小错,乾隆都不会追究责任,对于一些大事,乾隆对弘昼也是按照实质性去处理。

公元1770年,弘昼去世,享年五十八岁。当时,乾隆亲自祭奠,并赐给他的谥号为“恭”,这一个字代表了,乾隆皇帝对人生的态度与认可。

长城君曰:弘昼在众皇子中,算是一个比较聪明的人,因为做事低调,平时更懂得掩盖自己,雍正还说他知道明哲保身。弘昼为了让乾隆的皇帝坐的更稳。


太史简


康熙爷生了九个儿子,个个人中龙凤,雍正爷活下来的几个儿子中,弘时、弘历、弘昼也是个个精明强干。大侃认为,弘昼只恨出生稍晚,假如是他继承皇位,说不定也是一位好皇帝!!!



弘昼身为皇子,本想好好表现,接过父皇的宝座,继承大统。奈何出身太晚,前面还有弘时、弘历两个兄长,并且自己的父辈一辈发生过九子夺嫡,兄弟相残的惨事,这注定了抢夺皇位行不通。

弘昼意识到参与皇子争夺,有可能会使自己万劫不复,所以他选择了最保险的争夺办法,好好表现自己,多立功劳,希望让父皇雍正高看自己,立自己为太子。

弘昼年仅二十二岁,就被雍正封为和硕和亲王,大家可别小看这个头衔,和硕亲王只有皇室子弟才可以享受这一殊荣,属于一等爵位。整个满清,能享受世袭亲王的也只有十来位。可见弘昼年纪轻轻,能力就出众。

况且雍正是出了名的严厉。从雍正把弘时削了宗籍就能看出他对子女特别严厉,但凡犯错必定严厉处理。弘昼能够二十多岁封为亲王,证明弘昼在心智、办事能力、为人处事,必定大受雍正赞赏!

后来弘昼又协同弘历、鄂尔泰等共同办理苗疆事务,协同人员一位是未来皇帝,一位是雍正心腹,也同样说明了雍正对弘昼的器重。



然而,皇位却偏偏传给了弘历,不是说弘昼不够优秀,不够努力,大侃认为在储君未定之前,弘昼也一直在努力,只可惜一个同样优秀、比他还要受到康熙、雍正两位皇帝赏识的弘历挡在他前面,这才使弘昼没做成皇帝。



至于弘历登基后,弘历的种种表现,又是在朝堂之上胖揍讷亲,又是在家里给自己办葬礼,大侃认为,一是弘昼在大臣表达:我虽然没当上皇帝,但也还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二是在向乾隆皇帝示弱:你给我安排的活我都能干,而且一点都不差,但是我现在只想做个闲散王爷,不会再和你抢什么了……

世人都说弘昼是个荒唐王爷,但是大侃认为,弘昼聪明睿智、能力出众、会察言观色、非常擅长伪装自己。


大侃聊历史


雍正一共生有十个儿子,但等到乾隆继位时,仍然还活着的就只生下三个,分别是四子弘历,五子弘昼和六子弘曕。其中,弘历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弘曕则是影视剧中出镜率非常高的果郡王,弘昼则是清朝著名的荒唐王爷。

因为乾隆总共就这么两个亲弟弟,所以对他们自然而然关爱有加,尤其是弘昼,他和乾隆是同一年出生,两人又从小一起长大,而弘曕则比他们小足足22岁,因此乾隆在很长时间内就只有弘昼这一个可以交心的亲弟弟,所以他对弘昼处处表现得格外关照。

在乾隆刚继位时,就将把父亲雍正的雍亲王旧邸及财物全部赐给了弘昼,后来又任命他为正白旗满洲都统,管理武英殿的事务。有了乾隆这个哥哥作靠山,弘昼那是飞扬跋扈、傲慢任性,在朝廷里直接横着走。



一次上朝,弘昼与军机大臣讷亲发生争执,这讷亲的来头也不小,他是满洲镶黄旗人,年纪轻轻就被晋升为一等公,又以保和殿大学士的身份位列首席军机大臣,兼管吏、户二部,权倾朝野,他的姑母还是康熙皇帝的皇后,算是皇亲国戚。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显赫身份的人,弘昼却直接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殴打他。更关键是,乾隆目睹了整个事情的经过,却既不怪罪,也不出声阻止。文武百官见状,从此无人载敢惹弘昼。

还有一次,乾隆曾经在乾清宫的正大光明殿监试八旗子弟,到了上午膳的时候,弘昼请乾隆退朝就食,自己代为监视,乾隆没有准许,弘昼就急促地说道:“你是不是怕我收了考生的回扣,给他们放水啊?”乾隆没有说话。

第二天,弘昼自知行为多有冒犯,就进宫向乾隆请罪,但乾隆却仍然没有责怪他的意向。



由此,弘昼的行为是越发的骄矜狂妄,甚至到后来,他开始不断给自己办丧事玩乐,他自己假装去世躺在棺材里,让家人为他哭丧,谁哭的厉害就奖励谁。

后来,弘昼觉得光家人哭丧没意思,于是他又通知在京王公、官员前来王府吊唁,大臣们明知道是假的,可是都不敢不来。

关键是,来就来吧,还得送上重礼,而没过几天,他又宣布复活,大臣们还得再次送礼。如此三翻四次,大臣们被搞得是怨声载道。

然而对此,乾隆仍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于是弘昼就这样无忧无虑、痛痛快快得活了几十年后,等到公元1770年,乾隆三十五年时,弘昼结束了他得一生,享年58岁。乾隆亲临亲临祭奠,赐给他的谥号为“恭”,即尊贤让善、既过能改之意。



那么,弘昼究竟配不配的上这个“恭”字呢?还是说这是乾隆对他的格外关照,他其实就是荒唐的一生?对此,很多人说,弘昼的种种荒唐举动,只是为怕别人怀疑他有觊觎皇位之心,才做出这些“自污”之举。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说法也有部分道理。因为,弘昼是亲眼看着父亲将那些参与九子夺嫡的兄弟们一一清算,甚至是雍正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弘昼和乾隆的亲哥哥弘时,也是因为对皇位有想法,而被圈禁之死。

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和乾隆同年龄、也是乾隆皇位最大威胁的弘昼,难免会想着明哲保身,通过自甘堕落来表明自己没有追求权力的野心。为此,弘昼自己也曾写过一首诗来表明自己的心声:“世事无常耽金樽,杯杯台郎醉红尘。人生难得一知己,推杯换盏话古今。”

总而言之,自己无意权力争斗,只想把酒言欢、及时行乐。为此,乾隆也看在眼里,他知道这位弟弟虽然小事各种荒唐,但真正违法乱纪的大事,却并没有碰过,更没有觊觎皇位的野心,所以对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我是赵帅锅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乾隆的弟弟,那也就是雍正的儿子。所以您要是提弘昼的事,咱就不得不提雍正的这帮儿子,没这些个儿子做铺垫,直接整这弘昼这点子事,那就有点子乏味了。

好,咱就简简单单的说一下雍正的儿子。

雍正的儿子

首先大家伙知道,这雍正前前后后一共生了十个儿子,还没轮到排号就早早走了的就有四个,而能长到成年的也就四个,其中老末六儿子——弘曕,还过继给了雍正的弟弟允礼。满打满算留到雍正眼跟前的就三个。

而这老三弘时是这三个中最年长的一个,按照规矩,他可就是皇长子。

所以开头的时候,满朝堂有一大半的人认为,雍正挪窝之后,最有可能接班的就是这弘时。而要命的是,这小子不知天高地也厚的道理,认为那皇位也是板上钉钉的事,错不了。

这走路都开始飘着走,一般人也不放在眼里。可走夜路多了,他也得遇上鬼不是,不知道从那嘎达开始吹出了那么一股子小风。那弘历也就是乾隆他最得他爷爷康熙的宠,所以他爹雍正就早早的就把那皇位预定给了乾隆,至于他弘时那热闹那转去就得了。

这都做了小半辈子皇帝梦,那能说断就断呢?这弘时他也不甘心,在朝堂上这就拉帮结派的,想要把这事整大发了,让雍正出来给自己划条道,把皇位这事说清楚了。

雍正是啥人,是个闭着眼睛都能捉麻雀的主,这点子风吹草动早摸了个八九不离十。

那么雍正是啥态度呢?雍正那是从九子夺嫡中闯出来的,他最恨的就是一帮子皇子嘛事不干,天天琢磨着勾心斗角的挣那个皇位,所以他早早的就整了个秘密建储的法子。想知道谁是下一任皇帝,你自己个扒正大光明匾的后边瞅去。

所以雍正也不惯他这毛病,加上雍正这人要么不干,要干他就一家伙弄死你。于是一大脚丫子踹过去弘时的宗籍没了,职务也砸了,爵位也撸了,呱唧雍正的大脸蛋子也耷拉下来了:“闹几呢?”

得,这弘时瞅着大腰子挺好的,但经过这么一折腾,整个人就吓的一哆嗦,没多久人就没了。

好吧,雍正通过这件事,明确的给朝堂上一帮子老爷们一个答案:“爷们还没死呢,别吵吵这事,就算是吵吵,这皇位他也是有主的,别一天竟想写没用的!”

得,大家伙一瞅雍正手底下有资格当皇帝的就剩下俩人,一曰乾隆,二曰弘昼。

弘昼这人

弘昼那大脑壳他好使着呢?皇位是他的?你快拉倒吧!用脚指头想,都能想到这位子都是乾隆的,根本就没有他什么事,撸着胳膊腿争上一争?弘时的前车之鉴就蹲在那呢,人都没了,你还争啥争这不是有病吗?

但弘昼也知道,您不表示表示不喜欢这皇位,万一让有心人给惦记上,他也不好避嫌不是,咋整?

好整!当皇帝你光要聪明是不行的,德智体美劳样样过关才成,那咱来个样样不过关不就得了。

学好不容易,学赖还难办吗?当然不难办了,于是这弘昼就整了个活人出殡的事玩玩。天天的在自家的大门口,整一对白灯笼,从后院到前台全整那白衣服戴孝,他自己个蹲在大院的当中间,弄一棺材板子放眼跟前,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怀里还揣着俩大苹果,吭哧吭哧这顿啃。

到了时间到了点,就让一帮子大小老婆大娃小娃跪在棺材板前边哭,哭的那叫个惊天动地,谁哭的声音最大,还能整不老少的赏钱。下边哭的越厉害,他蹲在上边笑的就越开心。

他这活人出殡,那朝堂上的老少爷们他也配合着不是,天天的拿着一堆礼品来凑热闹。

得,这还用问,这弘昼的人设分分钟钟的崩塌的稀里哗啦,至于皇位,拉到吧,离他那叫个渐行渐远。

雍正得到信,之后扶着眼镜框子整了一句:“胡闹!”这就没有下文了。

这事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明白人都知道这弘昼是要干啥的,大家伙只是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而已。而弘昼也成功的躲开了雍正当头一刀,捎带着给乾隆留下了个极好的印象。

当然你要说弘昼他啥事都办不了,那叫扯淡!雍正交个他的任务回回办的那叫个利索,除了在生活上的胡闹之外,雍正对他的评价可是很高的。

而蹲在一边的乾隆,对这个懂事的弟弟,都偷偷的伸出了大拇指:“是个明白人!”

既然是个明白人,那么乾隆当了皇帝之后,也不吝啬给他三瓜俩枣的,上演一出兄友弟恭的剧目。

让这帝王之家本无情的怪圈显得有点子和谐,不是很好吗?所以当乾隆当了皇帝之后,就把雍正留下来的瓶瓶罐罐都给了弘昼,自己一毛钱都没有留下来。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要问了:“这弘昼就弄了一出活人出殡,就让所有人的猜忌消失了吗?”

那当然不是这一出了,有很多。俺给大家伙再举个例子,为了避嫌弘昼的性格变得越来越跋扈。

当年因为一件小事,他和军机大臣,而且有着一等公衔的纳亲打起来了。您要说这俩人是街上打起来的,这还成。问题是这俩人是在上朝的时候,你一拳头,我一脚丫子的互殴,帽子也飞了,衣服也扯了。

这事整个过程,乾隆就蹲在一边瞅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他也不出声阻止,这事弄的,大家伙也知道了弘昼在乾隆心里的地位。

基本上弘昼这人安安稳稳的当自己个王爷,乾隆让跑个腿啥的,那也干的利利索索的,俩人关系不错。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历史


乾隆兄弟十人,登基之时,大部分已经早逝,只剩下小自己三个月的弘昼和年仅两岁的弘瞻这两个弟弟。

与乾隆少年老成,早早即有英主气象不同,弘昼、弘瞻属于典型的皇家公子哥那一类,傲慢任性,肆意妄为,一旦遇到挫折打击立马便会露出不堪的一面。

给乾隆这位史上极刻薄、极虚伪的霸道帝王当弟弟,弘昼、弘瞻其实挺遭罪的,尤其对同龄的弘昼而言。

乾隆之前的几朝,无一例外都发生过皇族争权的恶斗。在关外时,有努尔哈赤和舒尔哈齐、褚英兄弟父子间的火并,有皇太极和四大贝勒的冲突;入关后,有顺治和多尔衮的权争,雍正和兄弟间的相互残杀。

乾隆登基后,这些恶斗远没有彻底封尘的地步,加之乾隆在维护皇权上又属于眼里绝容不下一粒沙子的主儿,因此,自乾隆新朝始,弘昼其实就处于极其微妙、甚至有些凶险的境地。

悲催的是,弘昼在起初的一段时间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一来他尚未警醒,二来乾隆太迷惑人。

为什么说乾隆是极刻薄、极虚伪的主儿呢?此人不仅好标榜仁义道德、千古盛世,而且十分善于标榜这些。

就拿他对弘昼来说吧。因为打小他和弘昼的关系比较亲密,登基后,每当说起这段兄弟情时,他总是说他们以前如何同吃同住,同师同读,那感觉别提多手足情深了。

这就给弘昼形成了一个错误的印象,乾隆还是他那位仁爱的好哥哥,尤其看到乾隆在金钱、爵位上对他毫不吝啬的时候,更是如此。

可实际上,乾隆此时标榜出的仁爱是有严格前提的,那就是君臣界限要格外清晰,在这一点上弘昼只要有任何一点差错,哪怕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乾隆都不可能放过,一定会就此兴师问罪。

被好哥哥的假象迷惑着,性格又骄亢,弘昼一开始哪能看透这一点。正因为如此,当乾隆突然向他翻脸时,他才会感受到不寒而栗。

而这种突然感受到的不寒而栗足以让他这样的公子哥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下面不妨来看看乾隆是怎么废掉他这个弟弟的。

有一次,乾隆令弘昼在宫中给八旗子弟监考。考试开始后,乾隆坐在那里迟迟没有退席。眼见马上就到中午饭点了,弘昼便大大咧咧地冲乾隆说了这么一句,这里有我就行了。言下之意,好哥哥你赶紧去吃饭吧。

但乾隆怕弘昼监考不严,生性顽劣的八旗子弟钻空子,打小抄,并没有立即走掉。

见到这情景,弘昼的性子就起来了,他很有脾气地对乾隆说,怎么着,你难道连我也不相信,怕我被他们收买了不成?

如果在过去,兄弟间这么说话很正常,但在已经登基的乾隆那里,这就是大逆不道。

乾隆没有当场发火,而是一言不发地拂袖而去,给弘昼留下了一个惊愕的冷场。

这时候,弘昼猛然间才回过味来,于是第二天赶紧找乾隆谢罪。

这时候,乾隆说话了,昨天,如果我回你一句,你顶撞起来,眼下你就该粉身碎骨了。你的话虽不好听,但因知你没有恶意,故而原谅了你,今后要谨慎,再不可如此造次。

自这以后,弘昼发现乾隆时常借小事敲打他。

又一次,弘昼和弘瞻到宫中给太后请安,母子闲聊的高兴,一不小心,两人便跪在了太后宝座旁的藤席上。藤席是乾隆平日跪坐的地方,抓住这个过失,乾隆勃然大怒,严厉斥责两人“礼节僭妄”,“于皇太后前跪坐无状”。

结果是怎么处罚的呢?

弘昼罚俸三年。

弘瞻诸过并罚,革去亲王,降为贝勒,并解去一切差事,永远停俸。(弘瞻经此挫辱,心生抑郁,不久便身患重病,很快就死掉了。)

对弘昼的处罚虽没有弘瞻的重,但其中透露出来的残酷味道却是一闻便知的。

弘昼知道,再有一次,乾隆恐怕就没这么便宜放过他了。

弘昼被吓怕了,从此变成了另一个人,整日荒诞不经,醉生梦死。

龟缩在府邸,他常年玩着一个游戏——高坐在院中假扮死人,由王府的护卫侍从等陈设好各种冥器,供上祭品哭奠,而他自己则一边吃着供品,一边观赏家人侍从的哭相,乐此不疲。

古往今来,以自污求自保的戏码很多,但常年玩活死人的把戏也算是奇观了。

还好,乾隆最终放过了他这个“活死人”弟弟,让弘昼活到了六十多岁,算是给了个善终。


黑句本


弘昼,雍正第五子,从小和四皇子(乾隆)一起长大。他们俩同吃同住,一起学习,还曾一同被雍正派去面见康熙。乾隆也对他爱护有加,十分照顾这个弟弟。

但是,弘昼却被称为清朝最荒唐的王爷。一面是受尽尊宠,一面是荒唐胡闹,弘昼如此矛盾,究竟是为何?



自小与乾隆交好,得以善终

雍正总共生下10个阿哥,其中6位命短,活下来的只有4个皇子。其中老二(四皇子)弘历当了皇帝,老大(三皇子)弘时和老四(六皇子)弘瞻下场都比较惨,只有老三(五皇子)弘昼得以善终。

老大(三皇子)弘时,因为母亲是汉人,所以雍正从来没有把他列入继承人的考虑范围内。后来,他心生不满转而投靠“八爷”允禩。

自讨苦吃,有什么办法呢?愤怒的雍正当即与他断绝父子关系,并把他过继给了允禩,最后弘时抑郁而死。

老四(六皇子)弘瞻年纪最小,于乾隆三年(弘瞻五岁时)被过继给果亲王。这个人没啥特点,就是喜欢钱。在他眼里,除了钱,什么都不算事儿。

可就是他这样的性格,去给他招来了杀身之祸。乾隆二十八年,圆明园发生火灾,乾隆和太后都险些受伤。弘瞻不仅最后一个过来,脸上还毫无忧虑之色。乾隆大怒,便削了他的爵位。不久,弘瞻忧郁而死。



而弘昼就不一样了,他从小和乾隆同吃同住,一起学习。弘昼有什么错,乾隆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且,太后还非常宠爱他,他犯了什么事,都有太后担着。受尽皇恩的弘昼活了59岁,于乾隆35年病逝。对比弘时享年23岁,弘瞻享年32岁,弘时算是活的久的。最重要的是,他是乾隆唯一一个得以善终的亲兄弟。

爱吃祭品,尽干荒唐事

弘昼的爱好比较奇葩,别人可能喜欢读书写字,骑马射箭之类的。这个弘昼虽然据说是过目不忘出口成章,但他最大的爱好还是办丧事。

他喜欢到什么程度呢?每次吃饭前,都要让侍女和侍卫在院子里嚎哭,哭的越难过,他越高兴。因此,弘昼的王府里的下人都掌握了一项新技能——哭丧。

这种事不吉利,但这个弘昼偏偏爱干。原因就是他嫉妒乾隆当上皇帝,办丧事只是为了诅咒他。



光天化日抢劫运钞车

也不知道弘昼抽了什么风,竟然有胆去抢运钞车。

而且当日,弘昼府里的人还丝毫不做掩饰。没有化妆,没有断后,就那样堂而皇之地把运钞车推回了和亲王府中。车子还被客客气气地推出来,交给官兵,只不过钱没了。

按理说,抢国家的运钞车放到哪个朝代都应获罪,甚至是死刑。乾隆也很生气,不过他转念一想,自己弟弟都穷到这个地步了,不禁心生怜悯,就放过了他。

后来,太后听说了这件事,竟然一病不起。乾隆是个出名的孝子,母后生病他立马去探望。

宫女说,太后是想见金山,又见不着,所以郁闷。乾隆一听,立马向户部发令——造出一座钱山来。



太后看到钱山,心情大好,二话不说把钱赏给了“穷王爷”弘昼。乾隆知道了,也没有说什么。

看似疯癫,实为保全之计

弘昼是个聪明人,自小和乾隆一起长大,自然是知道乾隆有几斤几两。当年自己和乾隆一起去面见皇祖考,乾隆被康熙看上,自己却被无视。

后来,乾隆也愈发受到雍正的重视。在弘时出事后,弘昼看清了形势,认为自己不是乾隆的对手,干脆退出储君之位的争夺。

不过,弘昼可是个记仇的主,既然乾隆“抢”了他的皇位,自己也不能给他好脸色。索性,自己装作与世无争,疯疯癫癫,干些荒唐之事。总之,他要想外界传递一个消息——自己无意皇位,只想做个潇洒王爷。

对于一个“荒唐的废物”,乾隆有什么理由打压呢?所以,他越是荒唐,就越是无能,也就越安全。纵其一生来看,他都没又受过什么处罚。不得不说,他这招真高!



生在帝王之家,人生的快乐总是被权利党争所抹杀。像弘昼这样潇洒一世,恐怕是最好的结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